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2节

  戚继光微微一笑,“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这便去吧,明早卯时二刻,你到横槊堂见俺。”

  “还有,俺如今是革职夺俸的罪臣,你不要让外人知道俺是你义父,对你不利。”

  “军事武道上,俺尽可教你。可科举考试、八股制艺之道,俺就教不了你了。”

  “俺在浙江有个姓沈的故友,如今赋闲在家,还没有起复。他精通制艺,为人通达,可为良师。”

  “过段日子,咱们一起去浙江,俺舍下这张老脸,也要让他收你为徒。如此,你科场有望。”

  浙江姓沈的故友?是谁?朱寅转着心思。

  义父去浙江,只是带我去拜师?他在浙江为官多年,也在浙江发迹,难道是思念浙江,想故地重游?

  或者是…躲避什么?

  朱寅正思索间,戚继光指着书房角落的一套铜器道:

  “碧云园如今没了铜漏吧?你把铜漏拿走,也能准确计时。”

  他自己也有些无语。偌大的戚府,如今家徒四壁书侵坐,就连铜漏壶也只剩一套了。

  朱寅道:“孩儿拿了去,义父用什么?”

  戚继光摇头道:“俺已自知时辰,大差不差,不需计时了。”

  “夜了。你唤随从抱走铜漏,这便去吧。”

  “是!”朱寅也不拂了他的好意,当下唤了兰察进来。

  戚继光看到兰察,不禁点头道:“真是猛将之材啊。”

  接着,朱寅就去拿铜漏。

  兰察抱着最大最沉的‘夜天池’和‘日天池’,朱寅拎着最小的平壶和万分壶,辞别老将,回到碧云院。

  ……

  写意斋中,卧房之内,红烛高照,锦帐绣幔。

  床边不远是涮选干净的马桶。千工拔步床上,铺着新买的竹席。

  七个月大的宁清尘,穿着破裆裤,光着小背,在竹席上打滚。

  或许这样会凉快一点?

  穿着绉纱罗衫的宁采薇,一脸无奈的坐在梳妆台前,打着扇子。

  热啊。

  这上半夜闷热闷热,浑身黏黏糊糊。好些天没有洗澡,宁采薇都嫌弃自己了。

  朱寅带着兰察,将铜漏壶安置好,加了水在夜天池,然后兰察自回自己的厢房去住。

  宁采薇忍无可忍的说道:“这才八点吧?我要洗头洗澡,不然根本睡不着。”

  朱寅点头道:“没有热水,用阴凉的井水洗,你能行?”

  宁采薇苦笑:“也只能这样了。我觉得自己脏了,你不嫌弃,我自己也嫌弃啊。”

  朱寅也觉得浑身不舒服,“我也臭了,不洗睡不着。”

  “我让人打水,先将就着洗吧。”

  朱寅出门唤了梅赫等人打水,很快就将澡桶打满了井水。

  接着,嘎洛关上房门,帮宁采薇搓背。

  朱寅则是在井水边脱了衣服,拿着香胰子和汗巾,直接在井边冲洗。

  夏夜虽热,可井水却很是阴冷,冲在孩子的身上,还是有些吃不消。

  但也很爽。

  男人在这方面,可比女人方便多了。

  宁采薇和嘎洛,哪里敢直接在井边脱衣服冲澡?

  朱寅正将身上涂满香胰子,刚刚搓出泡泡,耳边就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

  接着“嗤”的一声,一支羽箭插在不远处的空地上。

  羽箭上面,好像还绑着书信。

  这是一支从府外射进来的箭。

  朱寅眉头一皱,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就光着身子走过去,拔起地上的箭。

  果然,上面绑着书信。

  朱寅打开信,在灯笼下一看,只有一行字:

  “戚大将军飞扬跋扈,却也不能欠债不还。”

  “十日之内,当上门讨债,敬请筹款以待,勿谓言之不预也。”

  落款:“曲阜孔府。”

  PS:只能靠大家每日追读最新章节,帮我通关了,满地打滚…

第45章 是谁?

  “孔府…讨债…”

  朱寅看到这极其无礼的纸条,小脸上一片阴沉。

  他曾经看过一本关于戚继光的明朝传记。说戚家军其实是戚继光的私兵。

  只不过戚继光一心为国,忠心耿耿,所以给人一种错觉:戚家军是明朝官军。

  戚继光统帅的不仅是戚家军,更多的是明军正规军。戚家军只是作为主力在用,相当于戚继光的私人家丁。

  就好比李成梁也养了几千家丁,没有兵籍,不入兵部和都督府的花名册,组织关系上不属于正规明军。

  而是李成梁的私兵。

  戚家军也一样,本质也是私兵。

  不同的是李成梁有私心,私兵就是私兵。

  戚继光是公心,他苦心训练的私兵,反倒像是朝廷的军队。

  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何后来万历君臣故意断绝戚家军的军饷,默许北军将领剿杀戚家军。

  因为,戚家军不是真正的朝廷军队,是个异类。

  和李成梁鲸吞军饷、垄断贸易豢养私兵不同,戚继光养私兵的钱粮,大半是他募集而来,少数是朝廷拨款补贴。

  也就是说,他身后是有金主的。

  戚继光是被东南沿海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看中的一把战刀。

  为了保卫自己的财富,他们借钱给戚继光。

  戚继光募集到了大笔钱粮,招募数千义乌矿工、农民,苦训加厚饷,遂成天下精锐。

  这些钱有的是借,有的是送。戚继光拿到钱不光是喂养戚家军,也用来打点朝中权贵。

  戚继光多次大败倭寇,缴获了倭寇的赃物,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还债了。

  但还有窟窿。

  戚继光还有兵权的时候,当然不用还。那些金主也不敢来要债。

  戚继光罢官夺俸后,大多数金主也不忍心来要。

  毕竟戚少保没让他们失望,也知道天下需要戚少保这样的人。

  可是极少数厚颜无耻之徒,就没那么好打发了。

  这些人当初的钱就是以借的名义,不是送。

  他们落井下石,趁人之危,明知戚家已经山穷水尽,还要上门逼债,将戚家榨的干干净净。

  戚家的田产、家当全部典卖,也不够还债。

  这其中,就有曲阜孔府!

  孔府来逼债,当然不仅是要钱,更是一个姿态。

  向文官集团表明,孔府和戚继光这种武将是敌非友,代表读书人打压武将的态度。

  用心十分险恶。

  原来,那本传记中的事迹,是真的。

  传记中说,孔府曾经借给戚继光白银一万两,利息五分。

  以剿杀倭寇的战利品偿还。

  一万两虽然是个很大的数目,可是对孔府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

  孔府简直就是山东境内的一个封国。

  光是朝廷赏赐的五屯祭田就有二十万亩,加上学田、兼并的土地,超过百万亩。

  曲阜周围数县,遍布孔府的大庄园,都是膏腴之地。

  封户(钦拨户)、寄庄户、佣户、管领户,加起来超过三万户,十几万附属人口。

  产业遍布齐鲁、京师、江南、湖广。

  海贸走私、盐、粮、茶叶、丝绸、酒楼、青楼、书籍出版…这些明的暗的、脏的臭的赚钱生意,孔府没有不做的。

  大明朝谁是首富不知道,但孔府即便不是这个首富,也必然能稳入前五。

  孔府的家业,用白银计价,最少也值三千万两。

  真就是富可敌国。这一万两银子,对他们而言算的了什么?

  朱寅没有连夜去找戚继光,免得打扰老人家休息。

  他洗完澡刷完牙,换了一套纯棉汗褂,头发随便扎个冲天辫,就拖着木屐进了客厅。

  等到嘎洛也洗完澡出来,他才进入卧房。

  宁采薇洗完了澡,换了一件绉纱抹胸的罗裙,正坐在梳妆台前擦着头发。

首节 上一节 5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