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579节
所以,双方的仗越打越慢,大多数时间是在不断变阵。往往双方一个变阵,就需要半刻钟的功夫调整。
戚继光每一次变阵,都是为了让日军的火枪队难以发挥优势,凸显明军骑兵和火炮的优势。而加藤清正恰恰相反。
虽然越打越慢,可是伤亡也很惨重。接战不到一个时辰,双方加起来就死伤四五千人之多。其中日军伤亡更大。
双方在义州的第一场大战,就如此血腥!
…
日头偏西,鹤多山影拉长。
战场硝烟弥漫。明军火炮发射渐少,炮管过热。日军铁炮齐射稀疏起来。
正面的戚家军叠阵深入日军阵线,但推进艰难。两翼的女真骑兵深陷肉搏,冲势耗尽。
可是让日军欲哭无泪的事,虽然明军的进攻是强弩之末,他们稳住了军阵,可是伤亡太大了。
日军已经伤亡六千人,足足一成的损失了。而明军的伤亡只有四千人。
更难以接受的是,明军牢牢的把控着战场主动,压制了他们。
输了。
任何一个日军将领都明白,义州的第一次大战,他们输了。
不但没能挽回士气,反而让士气更加低迷。而只有胜利者,才有机会打扫战场。
日军将领们一个个都是脸色铁青,目光阴沉。没想到,明军突然变得这么强!戚继光,果然是神国武士的死对头!
“退兵!回营!”加藤清正眼皮子直跳,郁闷的差点要吐血,可此时只能万般不甘的首先退兵。
日军退兵的鸣金声一响,整个军阵就井然有序的缓缓后退。虽然他们败了,可并没崩溃,退兵起来仍然法度森严。
等到日军退下,戚继光也发出了停止进攻的军令。
赢了。接下来就等日军的士气彻底崩溃了。
眼下,不宜再战。
双方士卒停止搏杀,脱离接触。疲惫的士卒搀扶伤员,沉默地向各自大营缓缓退却。
平原上,残旗断戟,尸横遍地。巨大血腥气与硝烟味笼罩四野。
日军撤退之际,很多重伤员都被袍泽杀死。甚至不少重伤员举刀自戕。似乎就连他们本人,也不觉得被杀被弃有什么不对。
斩杀重伤员的武士们,每次挥刀前都是鞠躬行礼,然后肃然道:“七生报国!来世相见!”
而被斩杀的重伤员,临死前也大呼道:“七生报国!来世相见!拜托了!请开始吧!”
这一幕,明军将士们已经见怪不怪。日军的乖戾凶残,他们早有领教。
可是宁清尘则是不高兴了,捏着小拳头嚷嚷道:“倭寇真是禽兽不如,伤员杀了都不留给我,真是暴殄天物!浪费小白鼠!”
反观明军的重伤员,只要还没有死,就会被抬回去。他们会得到野战军医营的全力救治。
等到日军退回大营舔舐伤口,明军这才开始打扫战场,收拾日军没有带走的战利品。火绳枪、盔甲、太刀、火炮等物。
打赢这一仗,明军更是气势如虹。
戚继光和朱寅等人将帅终于松了口气。这一仗打得不错,在预计之内。接下来的仗,会越来越好打。
朱寅看向不远处的西峰,暗道:“毛文龙的大炮,今夜就会运上西峰吧?”
……
一轮残阳如血染,漠漠沉入鹤多山。
夜色笼罩着义州平原。白日喧嚣的战场陷入死寂。浓烈的血腥与硝烟气息凝固在空气中。
日军营地之中,加藤清正的大帐灯火通明。
各将领陆续禀报伤亡。
左翼长枪足轻损失最重,建制被打残。右翼枪阵对抗骑兵,武士与足轻死伤狼藉。铁炮队因明军首轮炮击及持续作战,减员亦重。
一成的战力折损!
营地内哀嚎遍野,充当医者的僧侣们在各营地穿梭忙碌的满头大汗。
加藤下令:“各队就地整补,清点剩余竹束、大盾、弹药。铁炮队优先补充火药铅丸;重新组建预备队。加强夜间警戒,严防明军袭营…”
“更重要的是,防止士气进一步滑落,严禁‘谣言’传播。”
加藤清正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完毕,忽然营地微微一颤,几乎同时就是雷鸣般的轰鸣。
“轰隆隆——”
日军诸将领遽然色变。炮击?明军大炮能打这么远?
不对,是大营后面山峰上的大炮!
敌在鹤多山!
第379章 “文龙真将才也!”
日军诸将在惊愕中还没有反应过来,更加巨大的爆炸声就惊天动地的响起。
“轰隆隆—轰隆隆!”
恐怖的爆炸下,就是中军大阵中的灯笼都颤抖起来。
“纳尼?!”
“火药库炸了!八嘎!明军大筒(火炮)击中了坎位的火药库!”
惊呼骤起,加藤清正等将帅犹如被毒蛇咬了一口,都是面色巨变的暴起,一起冲出大帐一看,不禁全部石化当场。
纳尼?!
西奈!
大营中最大的、最隐蔽的火药仓库,居然被明军的炮弹击中,炸了!
伴随着堪称恐怖的爆炸声和日军的惨叫,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大营。
加藤清正等人的心,全部沉入了冰窖之中。
全军大半的火药,都存放在那里。现在,全完了啊。
万幸的是,坎位的火药库因为存量最大,为了安全起见,周围修建了水渠环绕,大火不会蔓延全营。
可是损失了大半的火药,这接下来的仗有多难打?还能坚持到援军来么?
此时此刻,就算最坚定的武士,都有些信心动摇了。
“明军的炮弹,怎么就恰恰击中了坎位?”加藤清正颤抖着说道,“坎位的火药库是刚刚修建的啊,为什么这么倒霉?”
“主公!”一个日军将领飞奔而来,“不但坎位火药库完了,还被炸死四百多个勇士…”
加藤清正痛苦的闭上眼睛,“传我的命令,严防明军火炮,严守大营,谨防明军趁机袭击大营。”
“哈依!”
加藤清正看着自己的家臣木山绍琢,“绍琢!”
“主公请示下!”木山绍琢跨出一步。
加藤清正道:“请木山君率领三千善于攀登的勇士,连夜攀爬西峰,尝试夺回西峰和明军的炮台。拜托了!”
“哈依!”木山绍琢领命,“请主公放心,不成功便成仁!”
小早川景隆看着坎位的大火,目光泛出凄然之色。
自从明军统帅换了朱寅和戚继光,神国大军的武运好像就终止了。
这难道是命数吗?还是说,朱寅和戚继光真的是当世名将?
他转头看向西峰的方向,双拳紧握,神色铁青!
这种威力的大筒,分量一定很沉重吧,明军到底是怎么不知不觉的运上西峰的?
………
晚上戌时,毛文龙终于率兵将几十门沉重的大炮运上了鹤多山的西峰高地,俯瞰山下的日军大营。
下午,他利用两军激战,率领几十艘船只从鸭绿江进入义州堰,然后下令凿开义州堰毗邻鹤多山的堤坝,从西北山口引水流入山谷。
滔滔大水浩荡而下,狭窄崎岖的山谷顿时成为两丈深、两丈宽的山中河流。几十艘运载大炮和弹药的船顺着水谷顷刻而下,须臾之间就到了西峰南麓。
毛文龙令人用绳索将船拴在大树上,不再继续漂流。接着上游再堵上堤坝,切断水源,山谷中水位降低,船只果然搁浅在两丈高的山麓岩壁上。
此时,山外的日军正在和明军激战,根本不知道鹤多山中居然多了一条河,河中还在运载大炮。
借着这种掩护,毛文龙亲率两千人上山,先占据西峰之巅,抢修石磊和炮台。接着令剩下的一千兵从舒缓的南坡,用马拉人抬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将重炮运到山顶。
一直到了夜幕降临,几十门大炮才运到山顶,随即就对准日军大营。
直到此时,日军仍然没有发现,明军居然将大炮运到了陡峭的西峰,悬在了自己大营头上。
这也不怪日军大意。西峰三面都是难以攀登的陡峭山坡,南边虽然看着是缓坡,可是山脚下又有岩壁谷壑,同样难以登上。
他们哪里想的到,明军会利用鸭绿江水,将岩壁谷壑变成一条临时的河?
毛文龙将三千兵全部安排在山顶到南坡,砍伐树木、搬运石块布置防御工事。
因为一旦炮轰日军大营,日军势必会派兵抢夺西峰,肯定要有硬仗要打。
到了亥时初刻,朱寅和戚继光的军令终于到了:炮击敌营!
毛文龙看着山下灯火如星空的日军大营,看着几十门装弹待发的大炮,看着龙精虎猛的三千部下,心中升起万丈豪情,激荡不已。
他恨不得仰天长啸!
几年前,他还是个家道中落、债台高筑的失意少年,靠着吹嘘家业和唐家定亲,困顿南京,连给唐家送礼和回老家的盘缠都没有。
那时他科举无望,虽然喜欢武艺兵法,却没有进身之阶,前途渺茫。
可是他遇到了朱寅,就时来运转了。
几年工夫,他就从百户升到游击将军,权势富贵如囊中取物。如今更是率领三千兵马,为国家建功立业,和倭寇血战疆场。
得遂男儿之志,不负英雄少年之情,对唐蓉有了交代,对家人也有了交代,我毛文龙何幸如之?
这一切都是主公所赐,今生唯有犬马以报。
我毛文龙愿随主公征战四方,诛灭不臣,马上讨取功名,封妻荫子,名传青书,不负平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