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80节

  毛文龙英气勃勃的脸上满是毅然之色。

  他知道主公之心,是要让这个天下更加清明,更加公道,更加强盛。

  他不知道主公的志向到底有多高,他只愿附骥尾,跟随主公亦步亦趋的走下去。

  “将军。”一个千总打断毛文龙的思绪,“弹药皆已经装填,是否开始发炮轰击日军大营?”

  毛文龙道:“不急,咱们要先找到日军大营中火药库的大概方位,轰击火药库。咱们每一炮,都要尽量打的值,打的狠。”

  “尤其是这一轮炮轰,有袭击之奇效,那就更是重要,不能随便浪费。”

  “火药库?”那千总眉头一皱,“将军所言极是,可是日军营盘这么大,咱们如何判断火药库的位置?”

  毛文龙在夜色中绽放出一个笑容,他用手一指日军大营,“刘炯,我要考较考较你,你仔细看看日军大营的灯火,看出什么名堂没有?很有讲究啊。”

  刘炯仔细俯瞰日军大营,但见大营似方非方,似圆非圆,占地大概三里,营寨修建的非常坚固,大营中的灯火看上去也有种说不出的奇妙。

  可是他看了半天,只看出日军营盘法度森严,坚固难破,却看不出更多的讲究。

  刘炯有些汗颜,讪讪一笑道:“属下愚钝,看不出有太多名堂。只知道这营盘很不一般。还请将军解惑,属下也好长长见识。”

  其他几个部下也赶紧竖起耳朵。

  毛文龙的笑容淡下来,“是九宫八卦阵盘营。这是古籍中的华夏古营盘,这种营盘之制,中原早就不用,如今只有戚帅还会用,没想到日本还在用。”

  “九宫八卦阵盘营?”刘炯等人神色一怔,都有点懵。他们闻所未闻啊。

  毛文龙可不是将才,他是个帅才。他登上西峰后一俯瞰,就看出日军大营居然是一种华夏古营制:九宫八卦营。

  这是一种很复杂,但也很厉害的营盘。他读古代兵书,发现宋朝还有这种营盘,元朝后几乎消亡。戚继光是唯一还会用这种法子建营的人。

  毛文龙解释道:“这种营盘一般在高塬修建,中军加八营分置,各分营门挂卦旗定吉凶。中军大帐每日移营避凶位,静中有动。你们若是读《武经总要》,就能一窥其妙。”

  “戚大将军《纪效新书·布城篇》中,就有提及这种营盘。我还不会布置,但我能认识。”

  “汉朝诸葛武侯,唐朝李卫公等名将,都擅长布置这种这种营盘。此营盘攻守兼备,而且主帅易于调度指挥,各部也利于配合,出营列队迅速,收兵回营也迅速。就算敌军攻入大营,也难以崩溃。”

  “以我看,坎位可能就是火药库。”

  “你们看,那个方向就是坎位,是不是灯火最少?看着最黑,犹如深渊?那个位置正是坎位,《易》曰坎者,渊也。因为火药库忌火,最需要水来镇压,如果倭人一根筋,那么坎位就是火药库的位置。”

  毛文龙说到这里,问道:“都明白了?”

  刘炯等人很是敬服。有人问道:“将军,既然这营盘这么好,为何大明只有戚帅才会布置?”

  毛文龙很是无语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大明武将…读书少。可是戚帅,却是大明武将中读书最多的,起码有举人的功底,甚至进士。”

  众人顿时明白了。

  大明武将不爱读书!

  武学必修《孙子》,可考试只是形式,给点钱就过,完全不重要。卫所虽设蒙学堂,可入学率只有一成。

  毛文龙更是知道,粗鄙无文的总兵都不在少数,总兵以下就不必说了。很多指挥使、副将、参将级别的将领,都没读过《孙子》,甚至《百家姓》都认不全。不会写自己名字的武将,也不乏其人。

  就说李成梁,已经算是读书的了,曾是大明第一总兵,封了伯爵的顶尖武将。可是他亲自写的军令错别字连篇,被文人耻笑。

  眼下就在义州军中的总兵刘綎,就大字不识一筐,需要识字的幕僚诵读公文。

  至于下级军官和士卒,八成不识字!

  主公曾经戏谑的说,大明武将的识字率,不如青楼女子。

  毛文龙继续说:“将士识字的少,逼的戚大将军当年设立夜学营,强制部下将领习字读书。戌时至亥时上课教习,将士不能书姓名者打军棍,使得戚家军成为识字率最高的兵马,可惜后来戚大将军又被弹劾罢官。”

  “这种情况下,只有戚大将军还会布置这种古代营盘,也就不足为奇了。”

  毛文龙说到这里,对戚继光更加佩服。

  刘炯问道:“敢问将军,为何日军会布置这九宫八卦营盘?”

  “问得好。”毛文龙笑了,“经略相公说,日本自古师从华夏,实为中国弟子。他们学了很多东西,保留至今。可中原因为蒙元入侵,很多东西反而失传了。日本学了华夏,却反过来想欺师灭祖,真是小人之国,难怪叫倭寇,看来不仅个子小,心眼也小。”

  “不过,经略相公也说,倭寇绝不可小觑。日军武士大多数识汉字,高级武士不但识汉字,很多还会琴道、书道,很像唐朝那些能文能武的门阀士人。”

  毛文龙语气慷慨:“经略相公告诉我,日军武将出战,八成以上会携带家传兵书。他们的什么法度规定,‘凡士族子弟十岁习文,十二习武,文武偏废者罪其父’。他们的士族,就是武士。可见,武士十岁开始就文武兼修。”

  “就凭这一点,我大明武将便大大不如啊。”

  刘炯有点不服气的说道:“这也不一定啊,咱们武将就是带兵打仗厮杀,学文干什么?兵书战策,自有读书相公们操心。”

  毛文龙苦笑一声,“罢了,你们不懂,你们不懂。”

  他觉得自己有点鸡同鸭讲了。暂时也懒得扭转部将的看法,下令道:

  “调整炮口,所有火炮,轰击坎位!”

  “得令!”刘炯等人立刻领命操作。

  很快,几十门大炮就调整好了炮口,计算了位置,一起点燃火绳。

  “嗤嗤—”几十根火绳在黑夜中燃烧,犹如点燃了烟花,声音却令人头皮发麻。

  随即一片炫目的火光猛地一闪,周围的明军同时捂耳“哈”的一喝,几乎同时地面猛颤,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巨响。

  “轰隆隆——”

  几十颗砲弹呼啸着划过长空,落向山下的日军大营。其中不少炮弹准确的落到了坎位!

  “轰隆隆——”日军大营之中,顿时爆发出巨响,伴随着惊呼和惨叫。

  紧接着,更多的轰鸣炸响,日军大营坎位的位置,爆出一个巨大的火云,随即就是大火。

  毛文龙目光一片璀璨,忍不住喝道:“好大的烟花!果然就是火药库!打得好!”

  “彩!”三千明军一起欢呼,声震夜空。

  刘炯笑道:“将军,今夜这一轮炮轰敌营火药库,就已经立了大功,经略相公必有重赏啊,将军一个参将的官位跑不掉了!”

  毛文龙忽然神色一肃,喝道:“传我将令,炮手继续轰击敌营,其他人准备夜战!我猜测,日军必然会趁夜抢夺西峰!我军必须牢牢守在这里!”

  三千明军顿时紧张的准备起来,打算给于攀山夜袭的日军迎头痛击。

  ………

  十里外的义州城头,朱寅、戚继光、李如松、努尔哈赤等明军将帅一起站着城头,看着日军大营方向传来的火光,听着闷雷般的声响。

  “这不仅仅是火炮声。”戚继光语气笃定的说道,“还有火药爆炸声,两种声音其中不同。似乎是日军的火药库炸了。”

  老将军说到这里,笑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没错!”朱寅忍不住笑道,“他们击中了日军大营的火药库,火药库爆炸了。”

  “文龙真将才也!”

  PS:今天太忙,晚上还有工作处理,就到这里了。明天一号,求月初的月票冲榜。蟹蟹,晚安!

第380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

  朱寅知道毛文龙是个很有主观能动性的将才,文韬上不如熊廷弼,武略上则过之,很适合执行这种战术任务。可是他没有想到,毛文龙还能击中日军的火药库。

  听这种爆炸声,日军火药库必然损失巨大,就算还有火药,肯定也不多了,接下来还能顽抗几天?

  倭寇最赖以逞凶的军心战意,连接遭受重创之下势必土崩瓦解。

  日军畏威而不怀德,一旦失去信念,也就那么回事,同样会大量投降。后世不就是这样吗?

  到那时,这剩下的五万多日军就可轻而易举的一股荡平,还能多抓俘虏给清尘做实验。

  “主公,大将军。”忽然徐渭说话了,“日军火药库爆炸,灭之更易。所以在下以为,最好改改计划,谋取更多。”

  “哦?”朱寅顿时一脸期待,“先生必有妙计。眼下如何谋取更多?”

  李如松也笑道:“老师之策,定然非同寻常。”他的兵法是徐渭教授的,两人曾有数年师生之情,他当然很清楚这位老师的谋略。

  戚继光等人的目光也都被徐渭吸引,想听听这位有名的绍兴师爷有何高见。

  灯光下,身穿道袍的绍兴师爷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姿态,他抚须笑道:

  “日本王和秀吉之妻,都在我军之手,倭寇又败了一场,如今炸药库也被炸了,接下来不是被迫弃营,就是连日遭受文龙将军炮轰,加上后援断绝,被困一隅,士气岂能不崩?”

  “而我军不但士气如虹,兵力还多出数万。等到倭寇士气瓦解,我军就是狮子搏兔之势,灭之易如反掌。”

  “那我军岂不是浪费了兵力?”

  “不如…”徐渭目光幽邃,“不如故意放一股倭寇援军进入义州,一起吃掉。不要多,也不要少,就放四五万倭寇来义州。如此一来,我军就能在义州,多灭四万五倭寇!”

  什么?就是朱寅听到徐渭的计策,也愣住了。

  这么险的战术?

  戚继光、李如松等人也眉头微蹙。连努尔哈赤、布寨等女真将领,都觉得太冒险了,就像一个玩脱了的围猎,不但没有猎取更多的野兽,也可能被猎物反噬。

  戚继光用兵向来凶猛,可他也很稳,听到徐渭的计策沉吟着说道:

  “文长先生,这一计是不是太险了?我军眼下在义州,已是必胜之局,十天之内就能全歼倭寇。义州之敌,就是一锅必熟的饭。”

  “可一旦太贪心,会不会煮成夹生饭?”

  “故意放进来几万倭寇援军,义州倭寇岂能不军心大振?两股倭寇会师,就是十万大军,我军就再无兵力优势,也就不能集中兵马各个击破了,这仗一旦僵持下去,就会劳师费饷日久无功。”

  朱寅听到义父的话,也觉得徐渭这个计策的可行性不大,很容易弄巧成拙,驼子摔跤。

  就是徐渭的学生李如松、李如柏,也没有立刻支持老师的建言。

  徐渭眼见众人都不太赞成,也不着急。他微微一笑的说道:

  “入朝以来,在下很少露面,就是在研究朝鲜的山川地理,向朝鲜君臣了解朝鲜之事,颇有些心得。”

  “主公,大将军,诸位将军,你们可曾见过,臭蛋和坏蛋放在一起会如何?或者,好米和霉米,放在一起会如何?”

  “是好蛋、好米一起变坏呢,还是臭蛋、霉米一起变好?”

  李如松道:“当然是好蛋、好米一起变坏。”

  “着啊。”徐渭的语气十分自信,“只要义州倭寇的战意瓦解,那就是臭蛋和霉米,几万援军岂能恢复他们的斗志?”

  “如果到时再故意让倭寇知道,这是我们的计策,是让他们来义州送死的,几万倭寇援军受到义州倭寇的影响,也会变成霉米,战意同样会瓦解,毕竟日本王和秀吉之妻在我们手里。”

  “如此一来,只要多花费十天八天工夫,就能多灭数万倭寇。那么,日军总兵力就会跌破十万,接下来会越来越好打,终成摧枯拉朽之势,三月之内收复朝鲜!”

  “这么多的好处,赢面这么大,主公和大将军,何不赌一赌啊?”

  戚继光笑骂道:“赌?你这老货尽发惊人之语。本帅和经略担着十万大军的干系,朝鲜之战关系我大明国运社稷,老将敢随便赌?你又不是主帅,当然敢赌。”

  “俺就问你一句,你怎么能刚好放进来几万倭寇?这又不是开闸放水,你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如果放进来十万倭寇呢?那还有歼敌的机会么?”

首节 上一节 58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