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591节
“我们要率军出城。”秦良玉说道,“守卫安州不重要了,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城中可战之兵还有八千多人,只留下三千守城,其余五千人全部出城和大军汇合,一起参与决战!”
“好!”杨可栋神色兴奋,“终于能够和经略相公一起,与倭寇决战了!”
随即,秦良玉等人就点了五千兵马出城,和开到城下的朱寅大军汇合。
秦良玉还没有来到大纛之下,朱寅就下了巢车,主动上前迎接。
“良玉将军辛苦!”朱寅此时没有穿甲,他快走几步扶住要下拜的秦良玉,温言道:“将军甲胄在身,还请免礼。这次防守安州多亏秦将军了,可谓劳苦功高啊。”
“末将秦良玉,拜见经略相公,拜见大将军!”秦良玉也没有坚持行礼,“末将总算不负经略相公信重,只是折损了四五千将士,城中能战者只剩八千多人…”
“已经打的很好了。”朱寅神色欣慰,目光满是激赏,“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良玉将军安州之功,我一定上奏朝廷。”
执行安州的军事任务其实很不容易,之前很多将领不相信秦良玉一介女流,能有多大本事。但朱寅对秦良玉很有信心,换个将领他还真不放心,事实证明他很会用人。
这些天,秦良玉布置得当,应对有方,又擅长鼓舞士气、激励将士,除了指挥若定、临危不惧,也能亲自守城杀敌,这才让倭寇大军难越安州一步,争取到了宝贵的战机。
当真是天下难得的巾帼名将!
此时,朱寅更加欣赏秦良玉。但当着众将士的面,他也不能对秦良玉太过亲密。
杨可栋也上前拜见,朱寅同样一番鼓励的说道:
“杨将军乃杨老令公之后,祖上世报国恩,千百年忠义之事已成民间佳话。令尊应龙公,替大明镇守播州,威震西南,本官很是敬佩,此次杨将军守卫安州,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杨可栋听到朱寅的夸奖,受宠若惊,激动不已,忙不迭的说道:
“末将尺寸之功,不敢当相公谬赞。末将代家父和播州,谢相公赞誉。”
朱寅接待完秦良玉等守卫安州的将领,就下令在温泉驿安营扎寨。
秦良玉猜对了,朱寅和戚继光选择的营盘地址,正是温泉驿。
温泉驿的地形利于防守。朱寅和戚继光选择传递安营,当然不是因为防守,而是拖延决战时间,等待最好的决战时机。
选择温泉驿扎营,和安州城相互依托,就能“想决战就决战,想不决战就不决战”。
而且温泉驿的位置比较低,算是个洼地。在此安营,也是给日军下套。这同样是徐渭的计谋,专门欺骗聪明人的。
准备决战的日军早就发现明军主力来到安州,可是看到气势雄浑、肃杀无比的明军,不禁心生悚然。
说起来他们对明军也不陌生了,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威势的明朝大军。
就算再有信心的武士,此时见了明军阵容也不自信了。
尤其是明军大队大队的骑兵,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两万多骑兵轰然而来,势不可当。
直到此时,很多武士才明白,之前入唐征明、布武中原的大略,原来根本不切实际。
眼下不是明国能不能征服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活着离开高丽的事情。
但即便心中有些发憷,日军也满心希望明军立刻决战。因为他们拖不起。
然而,日军虽然安营在便于进攻的位置,可明军居然没有决战的意思,而是四平八稳的防守。
摆明了就是拖下去,耗下去。这是对急于决战的日军最不利的。
日军哪里不明白?可明军依托城池,防守无懈可击,他们若是单方面决战,那就是攻坚了,吃亏太大。
更要命的是,朱寅再次推出天皇和宁宁,以及被俘的一群日本大名,在日军大营前展示,让天皇下诏让日军投降。
甚至,还逼迫小西行长参与劝降。
这虽然是故技重施,但真的太好用了。在朱寅看来简直就是明军的作弊神器。这招数尤其对日军好使,因为日军极其依赖精神力量弥补身高体力的不足,这些招数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很大。
果然,日军的士气再次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天皇陛下和北政所宁宁就在明军大营,大名鼎鼎的岛津义弘、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人,也在明军大营当俘虏。
来到高丽的五位方面军总大将,就被俘虏了三人!
这个仗还怎么打?
日军只能送战书约定决战,朱寅根本不受激将。还回书说:“战在我,降在尔!”。
朱寅的回书彻底激怒了日军。宇喜多秀家再次来书,说若是明军不出营决战,就将军中的数千高丽女子,在大军阵前全部扒光衣服斩杀。
朱寅这次,干脆置之不理。
你杀就杀吧,关我屁事。
宇喜多秀家等人眼见士气不可挽回,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明军偏偏不决战。
加上明军有大量骑兵,他们也不能再南撤了。否则明军利用骑兵优势,在后面不断追击骚扰,神国大军要不了几天也会不战自溃。
此时日军才猛然发现,明军统帅有多刁钻。
自从明军换帅,每一步都踩着他们最虚弱的痛点,每一步都占了先机,一步步的逼迫,不知不觉之间,就让神国大军陷入更大的被动。就算想决战,也没有主动权了。
双方十八万大军对峙安州,不但牵动着整个高丽的心,也牵动着整个大明和日本。
谁都明白,此战已经不仅仅关系到高丽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三国天下的格局大势。
不过,明军虽然拒绝决战,却不是不战。
白天,明军火炮不时进行小规模轰击,目标多为日军前沿工事或暴露的旗帜。
这是利用火炮优势,不断骚扰日军。除了火炮,还派出一队队的女真骑兵,围绕着日军大营放箭。
日军铁炮队依托工事还击,一片片铅弹射向明军壕堑、盾牌,打的噼啪作响,效果却微乎其微。
双方都是零星伤亡。但是明军胜券在握,对日军的士气进行持续打击。硝烟时起时散之间,日军可谓苦不堪言。
每拖延一日,日军大营的气氛就更凝重一分。
就是最底层的足轻,也知道他们拖不起了。此时决战还有翻盘的机会,可再拖延一个月,等到粮草尽了,都不用决战就会一败涂地。
夜间及薄雾时分,斥候活动频繁。双方精锐哨骑在战场中间地带及侧翼丘陵地带频繁遭遇,每每都是日军斥候吃亏,因为他们的骑兵不行。
小规模骑射、格斗时有发生,日军也是死伤更多。到后来,日军已经不敢出动骑兵探查了。女真骑兵对付日军骑兵,简直是小菜一碟。
可是日军的铁炮十分厉害,女真斥候也屡屡被火枪轰杀。
双方均利用对峙间隙,各自加固营寨。明军挖掘更深的壕沟,加高土墙,设置更多鹿砦陷坑。
日军同样深挖沟壑,增建箭橹,用砍伐的树木加固寨墙。
戚继光背靠大明,后勤顺畅。辽东、山东的军械、粮草通过相对安全的陆路及部分海路,源源不断运抵义州,粮道畅通无阻。
火炮药弹也得到补充,受损的兵械迅速更换。就是女真骑兵,也获得了新马补充。
明军不但士气高昂,补给充足,宁清尘的野战军医营,医疗保障也远非日军可比,不但负责救治伤员,还搞卫生防疫。
宇喜多秀家无奈之下,只能再赌一次,决心发动一次大规模夜袭,借此打破僵局,逼迫明军决战,打乱其部署。
他秘密抽调精锐武士和铁炮好手,组成数支敢死队,准备火油、炸药等物。命令各部饱食,检修兵器,准备决战。
然而,明军有虎牙暗中的情报支持,情报汇总至朱寅和戚继光处,他们立刻判断日军可能即将发动突袭。
日军夜袭当然在朱寅预料之中,可是日军哪一天夜袭,何时发动夜袭,夜袭战术如何等细节,却是难以预料的,只能靠虎牙情报支持。
戚继光得到消息对诸将笑道:“倭寇急了,为了逼迫我军决战,派出万人夜袭,真是舍得下赌注。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朱寅立即下令,全军夜晚戒备待战,甲不离身,枕戈待旦。火炮营加强夜间守卫,预备湿毡沙土灭火。女真骑兵预备队随时待命反击。
大营和城外前沿多布暗哨、响铃,火盆加满油,随时都能点燃照明。
夜里,整整一万日军,果然在夜里子时发动突袭,谁知明军早就得到情报,正在张网以待呢。
结果激战半夜,日军损失惨重,不但夜袭失败,还丢下了七千多具尸体,狠狠被明军放了一次血,兵力下降到七万多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宇喜多秀家等人,忍不住捶胸顿足,追悔莫及。
宇喜多秀家面临巨大压力。远离本土作战,兵员、物资补充断绝。大军每日粮秣消耗巨大,军心浮动。加上夜袭大败,足轻厌战情绪固然难以抑制,就是武士们也信心动摇。
从来没有这么难啊。
朱寅、戚继光实在太卑鄙了,根本不是真正的武士!
和明军对峙期间,日军简直是度日如年。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等人,做梦也想不到怎么局势突然变得这么坏。
这些平时很注重个人形象的大武士们,短短几日工夫个个胡子拉碴,神色憔悴,目光血红。
仗怎么打成这样?
空有八万多大军在手,却是战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军就这么耗下去。
日军再次军议时,黑田长政忍不住对众人怒吼道:
“之前要是听从在下意见,南撤过江,就不会这么被动了!马鹿!马鹿(八嘎)!”
立花宗茂也有些后悔,“谁知道明军居然避战,一点武士精神都没有。这算什么?真是阴险卑鄙的懦夫。”
“好了。”宇喜多秀家苦笑一声,摸着乱糟糟的胡子,“都是我们自己蠢,为何怪他们卑鄙?明军对我军的情报很了解,知道我军携带的粮草不多,才故意拖延不战。可惜啊,我们对明军的了解却太少了。”
他目光有点呆滞的看着军帐外的一只燕子,语气苦涩无比的说道:
“这段日子,我总觉得明军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了若指掌。他们对我军情报不是一般的了解,我们屡次吃了大亏,每次都慢一拍,就是和情报有关。”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敌人对我们知之甚详,我们对敌人知之甚少,这才是最要命的啊。”
“难道,明国的锦衣卫和东厂,真的那么厉害么?为何我们的忍者忽然就不行了?”
黑田长政摇头道:“或许吧。可是阁下,眼下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忍者如今就算能刺探到明军机密,也来不及了。我们如今的机会就在…”
他指指天空,“雨季!”
“不错!”立花宗茂神色一震,“效法武神云长公,水淹七军!”
黑田长政道:“要变天了。只要接下来春雨季一到,清川江必然涨水,我们若能夜间挖开肃川,两川合流,洪水就能直灌安州,连温泉驿也一起淹没!”
“好!”宇喜多秀家一挥折扇,霍然站起,“刚好我军大营在高处,那就效法云长公,水淹七军!”
黑田长政肃然提醒道:“既然我们知道锦衣卫的密探厉害,那就要保密了,军中难保没有被锦衣卫买通的奸细。这个计划,暂时只能我们几人知晓。”
宇喜多秀家点头:“吃了这么多次亏,哪能不长记性?水淹敌军的计划,只有我等知晓。只有最后行动那天,才对参加行动的武士宣布。”
正说话间,忽然一个武士进来禀报道:“阁下,外面下雨了,看样子接下来是雨季,小心火药受潮啊。”
黑田长政大喜,仰天笑道:“刚说到这里,老天就要下雨了,这是天意啊!天意!”
“云长公保佑!”
宇喜多秀家和立花宗茂一起额手称庆,喊道:“云长公保佑!”
“传令!准备昆布、清酒,我要祭祀日域武神,云长公!”
“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