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90节

  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立花宗茂等人都不傻,哪里还不知道这是明军的圈套,小西行长已经上当了?

  可是此时,小西行长已经北上数日,根本来不及了。

  宇喜多秀家等人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猛攻安州,拿下安州后全军北上,支援小西行长。

  第二个选择就是,放弃攻打安州,再次去朔州和龟城,但又要赶几天路,等于是来回奔波,对士气很不利。而且路程更远,来不及救援小西。

  于是,几人商议之后,决定立刻攻打安州,争取两日之内攻克。

  可是两军合兵,日军加高丽伪军十多万人,轮番猛攻三天两夜,高丽军伤亡大半,日军也伤亡六七千,却硬是攻不下安州!

  明军很是善守,战力也很强,死伤估计不到五千。城中最少还有八、九千兵马,而且大筒(大炮)十分厉害。

  看样子,神国大军要攻下安州最少还要好几天,最少还要损失两万人。

  值吗?

  就在日军将帅们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之际,他们终于收到了前路军全军覆没的噩耗。

  前路军完了!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等人都被俘虏。

  明军斩首神国勇士数万颗头颅,在鸭绿江边堆砌京观!

  伴随着前路军的覆灭,还有天皇和宁宁被明军控制,以及日本分裂的消息。这些可怕的噩耗一起传来,惊的宇喜多秀家等人犹如噩梦降临。

  这是真的吗?太可怕了。这仗还怎么打?已经不仅是打败仗的事情了,而是整个日本都有天大麻烦!

  他们都很清楚,虽然还没有小西行长的消息,但肯定凶多吉少了。既然这是明军布大的圈套,又怎么会让小西行长全身而退呢?

  若是小西行长也完蛋了,那么在高丽的神国大军,就只剩下安州的八万人,再加驻守汉城的福岛正则的一万多人。

  加起来都不到十万人了。至于那些卖身投靠的高丽奴兵,一旦看到神国大军显出败相,不反水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他们听话?

  为何明军仅仅换帅,原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神国大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陷入劣势?

  战局的变化实在太快,这才多久就攻守易型了。他们真的很难接受,就像在做梦一般。

  作为高丽日军的总大将,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宇喜多秀家第一次预感到战争失败的可怕后果。

  对于神国和太阁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宇喜多秀家接到义州的情报后,立刻下令停止攻击安州城,召集军议,商讨应对之策。

  军帐之内,宇喜多秀家坐着行军马扎,神色凝重无比的说道:

  “诸位,消息你们也知道了,都说说怎么办吧。”

  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只因为是秀吉义子,才成为统帅。

  “阁下。”第三军总大将黑田长政首先发言,“前路军完了,小西行长多半也是凶多吉少,难道我们还有必要北上救援吗?”

  “在下认为,立刻放弃攻打安州,全军南下,依托平壤、开城等要地,死守大同江防线。只要占据大半个高丽,神国就不亏。”

  “再北上征明已经没有希望了。保存实力才是最该做的,该撤就要撤。”

  仅仅几天前,黑田长政还抱着打过鸭绿江,征服大明的信念。可是现在,他的态度变化之大,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

  “我反对!”立花宗茂说道,“小西行长有四万多人,真不救了吗?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那我军攻打安州数日,不是白白损失?”

  “眼下士气大挫,要是放弃攻打安州,南撤回到平壤,那军心还要不要了?到时明军解决了小西行长,再挟大胜之威南下,我们真能守得住平壤么?”

  “再说,如今我军急缺战船。没有战船配合,哪有什么大同江防线?就是汉江防线也不会有的!我军一退,别说守不住平壤,就连汉城也难守得住,可能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如今和国内的联系被切断,军中都是人心惶惶,每拖延一日,士气就萎靡一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安州和明军决战!”

  立花宗茂所部只有三千人,看似兵力不多。可是他麾下有威震日本的“立花百骑”,这是日军最精锐的重骑兵。

  “立花百骑”虽然只有三百骑兵,却是实打实的具装重骑兵,用的都是高头大马,南蛮胴具足(欧洲板甲),战马具装披锁子甲、皮甲双甲。和明军中的半具装重骑兵不同,“立花百骑”是完全的具装重骑。每一个骑兵,需要三个仆兵服务。

  所以,立花宗茂的说话分量很重。

  细川忠兴也赞成立花宗茂的话,说道:

  “南撤看似稳妥,其实不可行啊。这一撤数百里,就是懦弱无能的高丽人,都会认为我们失败了。我们还能控制大半个高丽的局势吗?这一撤,就是地动山摇啊。士气会彻底垮掉的。”

  “长政阁下认为要依靠江防固守,这也是很难办到的吧。”

  “海上,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的水师损失惨重,眼下被明国和高丽水师压制,仅能自保,根本没有力量协助江防。”

  “在下以为,水师不行,我们守不住。”

  忍者军大将锅岛直茂也赞同立花宗茂的意见,“要想攻下安州,北上救援小西已经来不及了。可眼下军心受损太大,更不能南撤。在下以为,既不继续攻打安州,也不南撤,而是留在安州城下,等候明国大军前来,然后…”

  锅岛直茂说到这里,手中折扇用力一劈。

  宇喜多秀家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就在安州城下,和明国南下大军决战?”

  锅岛直茂重重点头,“不错!阁下,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我们占据了安州城外最好的地形,营寨也建的很坚固,刚好堵住了明军南下的通道。”

  “明军利用安州城,堵住我们北上通道。我们也能利用安州,堵住明军南下通道。他们堵初一,我们堵十五。明军要南下,就必须和我们决战!”

  黑田长政皱眉道:“你说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决战似乎是最好的办法。可若是决战失败了呢?我是说如果。”

  “明军换帅之后,难道你们还以为是之前的明军吗?我们的本钱就剩这么多了,要是再来一次大败,就是南撤自保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立花宗茂叹息一声,神情苦涩的说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啊。打仗本来就是赌,决战更是孤注一掷。我军如今还有不少筹码,总还能豪赌一把,赌赢了就能彻底翻盘,就算不能攻入辽东,起码能吞下高丽。”

  “赌输了嘛…也比南撤的结局差不了太多。我的意思是,趁着还有豪赌的机会,再赌一把大的。我们在安州还有八万多大军,兵强马壮,武士如云。赢面其实很大!”

  黑田长政也长叹一声,“诸位,南撤虽然屈辱,武士和足轻们难以理解,但起码我们可以继续封锁义州大败和天皇被擒的消息。如果留在安州决战,等到明军一到,这些消息还瞒得住吗?”

  立花宗茂摇头,“南撤这些坏消息就能瞒得住?一样瞒不住。纸包不住火,隐瞒的消息一旦暴露,对士气的打击只会更大。就是眼下,你如何让八万多勇士信服,南撤几百里没有大事发生?他们会各种猜测,可能猜的更离谱。”

  其他日军将领也纷纷发言,大多数支持立花宗茂决战安州。

  他们向来狂妄自大,进入高丽以来一直屡战屡胜,将高丽军和明军看成犬羊之兵。南撤几百里的方案,在他们看来就是难以接受的怯战和溃败,这是不符合武士之道的。

  决战安州虽然是豪赌,却也痛快,而且赢面不小,为何不赌一次?

  但支持黑田长政南撤的人也不少。

  由于黑田长政的兵力最多,分量最重,虽然支持他的人不多,可两派意见也势均力敌。

  宇喜多秀家委实难以决断。

  可就在这里,忍者又送来一个惊人的情报。这次在南边!

  就在三日前,一支明国、高丽联军突袭了平壤城,最少有两万人。平壤城留守的兵力太少,加上城中有内应,半日就失陷了。

  平壤城的内应早有准备,人数也不少,守军防不胜防。

  大军留在平壤的粮草辎重,全部落在了敌人联军手中。

  “纳尼?!”宇喜多秀家惊呼,“是朔州的敌军?他们趁着我们来安州,居然敢主动南下,里应外合拿下了平壤?!”

  宇喜多秀家等人眼皮子直跳,一个个脸色铁青。

  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啊。为何就忘记了骄兵必败的古训?

  八嘎!

  “阁下,这是一整套阴谋诡计,是个连环圈套!”黑田长政的语气发颤,嘴唇直哆嗦,“明军统帅步步算计,连算了三步…不对,应该是四步!汉城也危险了!好毒的诡计!”

  “我肯定,小西行长肯定完蛋了,以他性格,多半投降了吧。亏我们还想北上去救他!”

  他神色痛苦的闭上眼睛,紧握刀柄,“我们为何要这么大意?为什么?是之前连续的胜利蒙蔽了我们的心呐!”

  立花宗茂瞋目握拳,愤怒的锤击据台,“八嘎!是自大和愚蠢葬送了我们的胜利!河童被大水冲走了!”

  “云长公是怎么失败的?他威震华夏,不就是因为麻痹大意,骄傲自大,这才败走麦城,死于宵小之手?!我等为何不汲取云长公的教训!”

  “平壤失陷,粮仓落到敌人手里,我军携带的粮草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月!这仗怎么打!?八嘎!”

  宇喜多秀家忍不住捂住心口,“诸位,平壤被敌人袭取,我军很难再有粮草补给了。就是南撤也没有意义了。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和敌军决战,玉石俱焚!”

  “阁下!”黑田长政几乎是在怒吼着发出声音,“为何不立即南撤,夺回平壤城?不过是攻城而已!”

  “阁下!”立花宗茂也差不多是在对黑田长政怒吼,“夺回平壤哪有那么容易!敌军有两万多人,肯定早有准备,我们要花多久才能攻下?我们可不像敌人那样,还有内应里应外合!”

  “就算很快就能夺回平壤,敌人难道不能一把火烧了粮草?我们没了粮草辎重,夺回平壤有什么用么?”

  “最坏的是我们久攻不下,勇士们精疲力尽,朱寅就率大军南下了,我们怎么应对?”

  黑田长政张张嘴,却是哑口无言。

  “那就决战安州吧。”宇喜多秀家咬牙说道,“这是最后的办法了。平壤有几日路程,夺回平壤来不及了。”

  “那么,就请诸位共同努力,一起准备吧!”

  宇喜多秀家握紧腰间的太刀,“大无畏的神国勇士,是绝对不能轻言失败的!无非是玉石俱焚而已,鹿死谁手,未可知也!”

  立花宗茂喝道:“七生报国,就在今日!”

  众人一起喝道:“七生报国,就在今日!”

  ……

  安州城中,一袭红甲、满脸烟尘的秦良玉挺立城头,看着停止攻城,潮水般撤回营地的倭寇大军,秀眉微扬,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一边顶盔掼甲的杨可栋不解的问道:“秦将军,这才刚过午时,倭寇为何不攻城了?奇怪啊,是不是有诈?”

  “是经略相公的妙策凑效了。”秦良玉语气笃定的说道,“倭寇一定接到了坏消息,他们要准备和经略相公决战了!”

  PS:今天好累,饭都不想吃,难受。求月票,书评。蟹蟹,晚安!

第388章 “云长公保佑!”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十八。

  在平安道和咸镜道完成赈济的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八万大军和两万朝鲜民夫浩浩荡荡南下,只留万人驻守义州、朔州。

  一路上铁流滚滚,气势磅礴,看的沿途的朝鲜百姓热泪盈眶。

  大明天兵南下灭倭,高丽人有救了!

  三月二十二,大军终于过了妙香山,到达安州城下。

  安州明军见到经略使的大纛,顿时欢声雷动。

  “经略相公和大将军到了!”秦良玉喝道,“击鼓!吹号!打旗示意!”

  杨可栋很是激动,“经略相公的大军终于到了!秦将军,我们是不是要出城迎接大军入城?”

  “为何要入城?”秦良玉嫣然笑道,“经略相公和大将军,一定会在安州之西的温泉驿道,和倭寇大军决战。他们不会入城的。”

  杨可栋道:“不会进城?那我们…”

首节 上一节 59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