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622节
大巴山脉的暗青脊线就像龟背的纹理,浩荡长江再次在此断腰一般。
白盐山绝壁上,仍然悬垂着古老的栈道朽木。
郝运来指着山岩,对朱寅说道:“那是鹅岭之巅,还有先秦巴人凿壁时留下的绳槽,那一抹红色,传闻是蔓子自刎时喷出的鲜血。”
朱寅点头道:“巴有将,楚有贞。若使楚王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啊!”
郝运来笑道:“稚虎话里有话啊,这是借古讽今么?”
抬手一指,“不远的七星岗下,有很多廪君部族的骸骨,至今还没有完全朽烂。据说峡谷之下,有张仪筑城时埋下的青铜镇蛟匣,匣中有什么鱼凫王的图腾。”
“蜀人其实比楚人更会讲故事。又老盐商说,这里有廪君的魂魄,骑着白虎追逐盐泉,这才有了盐吃。”
朱寅看着崖岸山岭,看到了石级上古老的汉阙浮雕,仿佛看到了被盐包压弯脊梁的古人,踩着栈道在江岩上喊着号子。
朱寅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河,仿佛又看到了大禹王的斫山巨斧劈开夔门,诸葛亮在佛图关布置八阵图。
大巴山上三国时期的关隘,似乎仍然响彻着汉家将士的呐喊。还有刘备在白帝城托孤。
朱寅道:“重庆这个地方,故事很多。不但很多,而且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很厚重啊。”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打死蒙古大汗蒙哥的钓鱼城,就在重庆!”
没错,蒙哥汗就被宋军斩杀在重庆。
郝运来登上一座山岩,回望五里之外府城的方向,叹息一声道:
“这么大的火势,肯定山顶的庙宇区都烧了。可惜啊可惜,再要重建,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银子。”
朱寅呵呵一笑,“寺庙这种东西,烧就烧了吧。反正我自己都不心疼。”
正说到这里,忽然岩壁后面传出一声惊呼,是个女子的声音。
兰察想都不想,就挡在朱寅身前。紧接着,一群护卫就将朱寅簇拥起来。
随即,一个女子惊慌失措的冲出来,喊道:“死人!好多死人!杀人了!”
这女子看似是个苗人少女,此时脸都吓白了。
郝运来等人转过山岩一看,只见几十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江边的岩石洞里。
这么多尸体也就罢了,更让众人惊讶的是,这些尸体的服饰居然都是军士。
朱寅一看,就知道这些军士刚死不久,不会超过一天。
“是我派出去的官兵!”郝运来勃然色变,“是谁干的?竟然截杀府衙官军!这是要造反么!好胆!”
跪求恩准请假一天
各种书友大大,今天下班我要去做颈椎康复理疗。长期伏案工作,让我得了颈椎病,这段时间总是头晕。对工作、写作、生活都有影响了。年龄也不大,搞了不少毛病。大家引以为戒,不要长期久坐,不要总是低头。
今晚就无法更新了,只能请假一天。蟹蟹大家的恩准和支持!蟹蟹大家的订阅、月票、互动。
你们最是暖心。
对不起哦家人们,明天见。
第413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朱寅上前探查一下被杀的官兵,总结道:“尸体身上都是箭伤和弩伤。他们应该是中了敌人埋伏,被敌人用弓弩射杀,并未肉搏厮杀。杀他们的,绝非盗贼!”
“一定是邱乘云那个阉人!”郝运来脸色铁青,“这些守备营官兵,是我亲自派遣,押送杠银去蜀王府的。这种事也敢干,当真是狗胆包天、丧心病狂!”
朱寅道:“给蜀王府的杠银?为何笃定是邱乘云这厮?难道不会是土司所为?”
郝运来摇头:“府城之外五里,土司绝对没有这个胆子。这一年我打击盗贼,境内还算安靖,盗贼岂敢杀军夺银?除了邱太监更无别人。”
“稚虎你有所不知。重庆府是蜀王的一个钱袋子,蜀王在重庆府有很多田庄,每年租粮六万石,折银四万两。还控制铜梁硫磺矿、合川井盐、茶山、铁矿等产业,每年折银六万两。加起来重庆府每年要输蜀藩整整十万两银子。”
“这十万两银子,每年要放入银杠,用船运到蜀王府。因为用官兵押送,又是蜀王的杠银,向来无人敢动,这么多年也没有出过差错。邱乘云今年一来,押送杠银的官兵居然被伏杀,杠银也被劫走,必是他的手尾!”
“十万两银子…”朱寅冷笑道,“完全值得邱乘云动手了。抢了杠银,还能除掉你。让你落个丢失藩王杠银的罪名,轻则罢官,重则死罪。这是一箭双雕啊。你丢了杠银,就是郑国舅爷也无法维护你了。除非,你自己能补的上这十万两银子…”
“这可是十万两!”郝运来苦笑,“我哪里赔的起!明知是邱太监所为,却偏偏没有任何证据!我真是大意了,没想到他完全不讲规矩,强盗的事都敢做!好个一箭双雕的毒计!”
他不怕邱太监,这几个月也一直和邱某不对付,可是他还是低估了邱乘云这种权阉的狠辣,高估了对方的底线。
没想到对方居然玩儿绿林黑道那一套!完全不讲官场规矩。
若是找不到证据,又赔不起银子,他就栽定了。邱乘云是川蜀权势最大的人,身边防卫森严、护军众多,他一个知府怎么能找到对方的证据?太难!
朱寅毫不意外。邱乘云是什么人?是历史上祸害川蜀,凭借一己之力,间接酿成播州之乱、奢安之乱的人。
此人还谋夺石柱宣抚司的铁矿,害死了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若非秦良玉忠心大明,肯定也造反了。那明史上就又多了一起土司叛乱。
万历还没死时,奢崇明就在谋划起兵反明,为此准备了多年。万历刚咽气,奢崇明、安邦彦就起兵反叛,建国“大梁”,拉开了持续十七年之久的“奢安之乱”。
北有所谓的“大金”,南有所谓的“大梁”。这两家明朝内部的叛军一南一北,耗尽了明朝的元气。
然后还有替万历辩护的人说,奢安之乱和刚死几个月的万历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税监难道不是万历派出去的?
郝运来不知道,朱寅却是知道,历史上的税监在地方上不但横征暴敛,而且肆意妄为,仗着代表皇帝,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
为了敛财,连万历曾祖父的皇陵都敢动。
勾结洋人、倭寇、海盗、夷狄、贼寇,或者干脆假冒盗贼,也都是税监们干过的好事。
杀官兵、劫杠银、陷害知府,看起来是不得了的大事,可是对邱公公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没有留下证据,蜀王也不能如何。
郝运来颓然坐在石头上,之前的意气风发一扫而空。
“兵权在他手上,他又是钦差,我是不可能找到他劫银杀人的铁证了。这次,月盈兄都保不住我了。就算朝廷不治罪,蜀王也不会饶了我。”
“我并不想得罪邱太监。但为了重庆百姓少受点苦,我顶了他几个月,无非是让他不要搜括太狠。谁知到头来,我护不住这一方黎民,连自己也搭进去了。”
“唉,稚虎兄,我若是罢官下狱,可否帮我照应一下妻儿?我得罪了重庆不少豪强,怕他们会落井下石的报复。”
朱寅想了想,“化吉兄稍安勿躁,虽然你没有任何证据,也赔不起杠银,但我可以借给你啊。”
“什么?”郝运来难以置信的抬起头,“十万两银子,你借给我?”
他并非清官,做官之后郝家也富起来了。可是他有底线,拿钱很有限度,以至于十万两对他而言是个很大的数目。反正他全部积蓄,也只能赔的起十分之一。
朱寅点点头:“十万两而已,内子娘家豪富,我是坐享其成,这十万两对我而言,并非难事。”
郝运来道:“可是这么大的数目,采薇娘子会同意吗?”
朱寅一脸傲气的正色道:“花钱的事,我说了就算。”
郝运来叹息一声,“可就算你能借我填补这个窟窿,我也还不起。”
朱寅微微一笑,“不急,还不起就慢慢还,还上几十年都可以,反正也不要你的利息。”
郝运来苦笑道:“稚虎,你这是让我欠你一辈子啊。你的好意我领了,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我就不说谢了。”
只要有十万两银子填补窟窿,平了这笔账,他这次就能过关了。
朱寅目光烁烁的看着郝运来,“化吉兄未必找不回银子,只要扳倒了邱太监,或者查到了他劫银杀人的证据,银子你就能拿回来。到时不就有钱还给我了?”
郝运来顿时明白了。
朱寅这是要自己和他结盟,共同扳倒邱太监!
“稚虎兄说的是。”郝运来想都没有就答应下来,“邱乘云如此丧心病狂,你我应该同仇敌忾,共度时艰。就算扳不倒他,也不能被他欺压。”
郝运来很清楚,他的靠山是郑氏,朱寅的靠山是沈一贯,只有两人联手,才能在重庆官场抗住邱乘云的压力。毕竟邱乘云的背后是皇帝和司礼监。
那么在重庆,他这个知府就要全力支持朱寅这个知县。
朱寅点头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都是为了重庆百姓,我们只能抱团取暖,携手共抗强梁了。”
不知道的人听了这句话,还以为两人交情有多铁呢。
县官不如现管。朱寅看重的不仅是郝运来这个知府的身份,更是他背后的郑氏势力。
没有郝运来的支持,他在重庆就很难立足。
朱寅继续道:“十万两银子,我很快就会借给你。你也不用担心,这是借款,不是贿赂。你眼下要做的,就是将死难官兵的尸身收敛,抚恤。就以剿贼阵亡为名,上报三司和朝廷吧。”
郝运来也很赞同,“对。眼下只能是剿贼阵亡,不能说是邱某所为,毕竟全无证据。对外,没有人知道杠银被抢劫。”
随即,郝运来立刻下令,调集附近的巡检司,来收敛五十多具官兵的尸体,说他们是剿贼阵亡。
至于丢失杠银的事,提都不提。
朱寅问道:“蜀王府那边可有期限?”
郝运来回答:“期限是九月。还有两个月,倒也不急。有你借给我的银子,大不了再运一次。这一次,我要率兵亲自押运!”
朱寅笑道:“我们若是一回城,邱太监就会探听我们的动向,然后再次出手。干脆我们暂时不回城,就在周围游览两日。”
这其实只是朱寅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他需要几日时间,等候虎牙的消息。
虎牙能不能查到邱乘云的罪证,这几日就能见分晓了。
郝运来点头:“不错!邱太监以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一定会惊慌失措的回城派人查案。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暂时不回城!”
……
接下来,一行人继续观山看水,一路游览。直如没事人一般。
朱寅饶有趣味。因为此时的重庆景色,和后世已经大为不同。此时能看到的景物古迹,四百多年后已经看不到了。
不久之后,朱寅等人来到了涂山。也就是史书记载中大禹遇见涂山女、娶其为妻的地方。
《左传》记载,大禹曾在涂山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因为防风氏迟到,遂杀防风氏。这就是著名的“涂山会盟”。
涂山会盟足以证明,早在四千年前的夏禹时期,华夏联盟已经囊括西南。可见,汉人和西南夷的祖先都是一脉,同属华夏。
大禹的王后涂山氏,就是在这里生下了夏启。不远处的古老石屋,就是“启生石屋”,石屋之外,站着汉代的涂山王后石像。
只见这位涂山王后,头上是巴人女子的椎髻,身穿简陋的右祍短裙,脚踏木屐,望向禹王宫的方向。那温柔的眼波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随时会凝睇而笑一般。
她似乎还像四千年前那样,仍然在痴痴等候大禹,等候丈夫治水归来。
“侯人兮,猗!”
朱寅对着涂山王后的石像遥遥行礼,然后指着石像,对郝运来、孙承宗等人说道:
“为何要善待此间夷人?因为他们本非夷人,自古就是华夏一员,巴人可是夏启母族,巴国可是姬姓诸侯国啊。”
“《尚书》云: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