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128节

  参谋曹进也连连点头,眼中满是疑惑:“是啊,这路修得着实不一般,看着倒像是大城市里的官道。”

  何荣光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看来这石门镇,确实有不少门道。”

  继续前行,路边出现了大片农田,与寻常农田不同的是,这里的农田整齐划一,一条条水渠纵横交错。只见几个农民正操作着一种从未见过的机器,机器所过之处,土地被轻松翻起,效率极高。

  “这是何物?”何荣光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像是耕地的机器。”向阳喃喃道,“可我从未见过这般先进的农具,竟比牛耕地快上数倍。”

  赵为国见状,解释道:“这是我们从外面引进的耕地机,不仅节省人力,还能提高耕种效率。”

  众人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远处传来一阵轰鸣声。

  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工厂矗立在那里,烟囱中冒出的白烟袅袅升起。

  “那是工厂?”参谋曹进声音都有些颤抖,“在这偏远之地,竟会有如此规模的工厂?”

  李云龙嘿嘿一笑:“各位领导,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到了石门镇,有你们更惊讶的。”

  很快大部队抵达保德县下属的一个镇。

  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们衣着整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这哪像是在根据地,倒像是繁华的城镇。”向阳忍不住感叹道。

  何荣光看着街道上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震撼不已:“卫国,你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还只是根据地普通的一个镇?”

  赵为国神色认真:“一切都是为了百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责任。”

第227章 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求订阅!!)

  继续前行,来到一处训练场,只见民兵们正在进行训练,他们手持崭新的制式步枪,动作整齐划一,战术配合默契。

  旁边还有几门掷弹筒、轻机枪。

  “这民兵的装备,比我们一些正规部队都要好!”参谋曹进惊叹道。

  何荣光看着训练场上士气高昂的民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石门镇,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如此先进的根据地,必将为抗战胜利增添强大助力!”

  “领导,这只不过是咱们根据地的基本情况,民兵都配备武器,这没啥特别的。”李云龙笑着道。

  何荣光:....

  向阳:....

  参谋曹进:....

  .....

  车队驶入石门镇根据地中心区域,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前,“人民医院”四个红漆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何荣光透过车窗,看见医院门口停着两辆带红十字标志的铁皮车,车身上印着“流动医疗”字样。

  “那是汽车?”向阳猛地抓住窗框,“咱们总部连骡车都凑不齐,他们居然有医疗专用汽车?”

  话音未落,几个戴着白口罩的医护人员推着担架车从医院里出来,担架车上躺着的伤员盖着干净的白布单,旁边跟着的小护士正用钢笔在记录本上快速书写。

  “咳咳,领导...咱们之前打了些胜仗,缴获了一些汽车,咱们的指战员更喜欢骑马,所以就将这些汽车便被改装成了救护车,毕竟生命才是无价的,若是能将病人早点送到医院,就有更大的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不过咱们这些救护车也不多,到时候争取在战场上多缴获一些!”赵为国语气相当平淡道。

  听到赵为国这话,何荣光、向阳的等人嘴角都是一抽抽,这都有救护车了,居然还嫌弃救护车少了。

  转过街角,一座三层高的楼房让众人呼吸一滞。

  墙面镶嵌着大块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楼前的空地上,几十个学生正围着一位老师摆弄奇形怪状的金属物件。“那是实验室?”

  参谋曹进的喉结上下滚动,“我在莫斯科留学时见过类似的玻璃建筑,可这是在晋西北的山沟沟里!”

  “没想到都被你们建造出来了,厉害!”

  李云龙拍马靠近卡车,得意地指着楼房:“领导,瞧见没?那是咱们根据地的工农技工学校,不光教识字算数,还教造枪炮的原理!”

  “从这工农技工学校出去的,都是能够造枪、造炮的技术工人!”

  “不光是造枪造炮的技术工人,还有塑料厂、肥料厂、糖果厂、印刷厂等技术工人,甚至是厨师、泥匠、木匠等技术也培训!”

  “一句话,根据地缺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技术学校就培训什么!”赵为国补充道。

  听着李云龙、赵为国的话,何荣光、向阳等人也是连连点头,这样的技工学校其他根据地也有,但是规模这么大、这么正规,教学设施这么齐全的,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技工学校还没看完,很快街道旁的公告栏吸引了何荣光等人的目光。

  除了常见的抗日标语,还有用彩色粉笔绘制的“农业技术推广表”,图文并茂地标注着如何防治病虫害。

  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告栏下方竟设有意见箱,贴着“有话对根据地说”的标语,旁边还挂着一叠便签纸和铅笔。

  “老百姓能直接提意见?”何荣光弯腰查看意见箱,箱底露出几张纸条,其中一张歪歪扭扭写着:“王婶家的鸡瘟了,求派兽医!”角落里画着个哭脸。

  另一张纸条被风掀起边角,潦草字迹写着:“东头水渠又堵了,稻田都快干裂!”旁边还画了个淌汗的小人。

  最上方一张崭新的纸条墨迹未干:“纺织厂的织布机总卡线,能不能请技工学校的师傅来修修?”连带着画了台歪歪扭扭的织布机,线头缠绕成一团乱麻。

  “这些意见每天都有人收?”向阳蹲下身,指尖拂过便签纸边缘。

  这时候,一名根据地干部走了过来,从腰间掏出个牛皮本子翻了翻:“回各位领导,每天晌午专人收,按急缓分类。”

  “水渠堵塞的事,民兵排已经带着锄头疏通了,现在稻田能正常灌溉;王婶家的鸡瘟,防疫队昨天就送了药,还教了消毒法子;纺织厂的机器...”

  “另外技工学校的学徒们主动请缨,今天上午已经蹲在车间捣鼓了,说修好后要给织布女工们表演拆枪装枪的绝活。”

  何荣光看着意见箱旁新添的“已处理事项公示栏”,红纸黑字列着近三日办结的十多件事,最下方一行小字格外醒目:“有难题,找门牌带红星的人家,全天有人值班。”

  这行字下面,不知谁用粉笔画了个咧嘴笑的太阳,光芒里歪歪扭扭写着“红军万岁!”

  何荣光、向阳二人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欣慰。

  队伍路过一片果园时,几个戴着草帽的技术员正在给果树喷洒雾状药剂。

  “这是自制的驱虫剂。”赵为国解释道,“用辣椒、烟叶和草木灰配的,比土法子管用多了。”果园旁立着的木牌更让众人瞠目结舌——“果树认养公示栏”,密密麻麻写着认养人的名字和认养承诺,最上面还贴着张照片,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满筐苹果的笑脸。

  夜幕降临,石门镇的街道却未陷入黑暗。

  每隔十步就立着一盏路灯,橘黄色的光晕里,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正调试电线杆上的喇叭。

  “几个月前,我们修建一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暂时可以供应石门镇生活用电和部分工业用电。”

  “这是有线广播。”赵为国指着喇叭,“明早七点半,全镇都能听到新闻和天气预报。”

  何荣光站在路灯下,看着街道上悠闲散步的百姓,几个老人坐在石凳上用收音机听评书,几个年轻人围在黑板报前讨论战事。

  他轻轻抚摸着路灯杆,粗糙的手掌感受到金属的凉意,眼眶却渐渐发热:“老赵,你们不是在建设根据地,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啊!”

第228章 休息一晚,全新认知!(求订阅!!)

  赵为国望着略显疲惫的何荣光等人,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轻声道:“各位领导,从黑虎岭到石门镇,你们也是奔波一路了,我先带你们去休息,有什么事情咱们明天再说!“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布满尘土的军装,眼神里满是关切。

  何荣光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笑着应道:“行,那咱们就先休息一晚上,明天你可得带着咱们好好逛逛这根据地!我这心里头啊,还有一大堆问号等着解开呢!“向阳也跟着打趣:“就是,老赵,今天看到的这些新奇玩意儿,可把我这眼睛都看花了,明天说什么也得听你好好讲讲!“

  “为国同志,我对你的那个兵工厂最感兴趣,你...也能带我们看看?!”参谋曹进满眼期待道。

  “没问题!保证让各位领导看个够,听个明白!“

  “石门镇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一样,都是老百姓的、也都是组织的!”

  赵为国爽朗地大笑起来,扬鞭指向不远处一片整齐的院落,“咱们根据地的宿舍就在前面,条件算不上多奢华,但好歹能让大家睡个踏实觉。“

  众人跟着赵为国穿过一条种满槐树的林荫道,来到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前。

  院门上方,“指战员宿舍“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是一条干净整洁的甬道,两侧的墙根下种着几排整齐的向日葵,在夕阳的余晖中轻轻摇曳。

  “这环境...“参谋曹进忍不住啧啧称奇,“以往咱们住的根据地,不是破庙就是土坯房,哪见过这么规整的院子?“何荣光也微微点头,目光在四周逡巡,眼里满是赞赏。

  赵为国带着众人走进宿舍区,推开一间屋子的门。

  屋内摆放着六张木质床铺,每张床上都铺着崭新的蓝白条纹床单,叠得方方正正的军绿色棉被整齐地码放在床头。

  墙角放着一个带锁的木质储物柜,窗台上摆着几盆青翠的吊兰,为房间增添了一抹生机。

  “每间屋子住六人,柜子可以用来存放个人物品。“赵为国介绍道,“屋子每天都有人打扫,床单被罩三天一换。旁边就是洗漱间,有热水供应,晚上还能洗个热水澡。“

  向阳走到窗前,轻轻摸了摸窗台上的吊兰,感慨道:“这哪像是宿舍,倒像是城里的招待所!我在总部住的屋子,窗户纸都破了好几个洞,风一吹呼呼响。“

  何荣光拉开储物柜的抽屉,里面一尘不染,还放着一块熏衣草香包。

  他深吸一口气,笑道:“没想到在这山沟沟里,还能住上这样干净舒适的地方。老赵,你们可真是下了大功夫啊!“

  赵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战士们自己动手收拾的,大家都觉得,住得舒服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旁边那排屋子是食堂,明早六点半开饭,有小米粥、馒头和咸菜,要是想吃面条,也能提前跟炊事班说。“

  参谋曹进坐在床边,轻轻拍了拍床板,结实的木质床板发出沉闷的声响:“这床看着就结实,比我在其他根据地睡的土炕强多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

  看着众人惊讶又满意的神情,赵为国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只要大家住得舒心,我们的努力就没白费。各位领导先休息,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门外的通讯员。“

  何荣光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灯火渐明的石门镇,感慨道:“老赵,今天这一路所见所闻,让我对你们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好好干,总部一定会大力支持你们!“

  赵为国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把石门镇建设得更好,不仅要让战士们有个好环境,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夜色渐深,宿舍区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在静谧的夜色中,宛如繁星点点。

  何荣光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虫鸣声,久久难以入眠。他知道,自己亲眼见证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界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崛起。

  晨光透过宿舍的玻璃窗洒进屋内,清脆的军号声准时划破清晨的宁静。

  何荣光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夜无梦的安稳睡眠让他精神抖擞。

  他坐起身,望着窗外已经开始训练的民兵队伍,心中暗自思忖:“在这样整洁有序的环境里,难怪战士们能养精蓄锐。”

  正整理军装时,一名年轻士兵小跑着来到门口,抬手敬礼:“首长们好!赵团长吩咐,由我带各位前往食堂用餐。”士兵身姿挺拔,军容严整,声音洪亮有力。

  何荣光等人跟着士兵穿过晨雾弥漫的院落,远远就闻到了食堂飘来的饭香。

  推开食堂大门,热气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赵为国正与两名身着军装的干部站在饭桌旁等候。三人见到何荣光一行,立刻迎上前来。

  “何首长,昨晚休息得可好?”赵为国笑容满面地伸出手,用力握住何荣光的手,掌心的温度带着老友重逢的热络。

  何荣光笑着点头:“好得很!这一觉睡得比在总部还踏实。”他的目光扫过赵为国身旁的两人,眼神中带着询问。

  赵为国立刻介绍道:“这位是咱们根据地的参谋长何奎,作战指挥一把好手,点子多、脑子活!”何奎身形有些消瘦了,但目光如炬,上前一步敬礼:“各位领导好!久仰大名,还请多多指教!”

  “这位是后勤处长王仗义,咱们根据地的‘大管家’,吃穿用度全靠他操持!”王仗义胖乎乎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敬礼时露出一口大黄牙:“首长们尽管提要求,保证管够、管好!”

首节 上一节 128/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