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3节
赵县丞愈发慌张,他虽为县丞,管理当地诸多事物,但他是文人出身,从未见过流寇肆虐,以往无论是剿匪还是杀贼都是知县全权负责。
蒙阴县之所以平安无贼患,便因为知县能力颇强。
不多时—堡门传出哒哒哒声,知县踱步而来,他穿着正七品青色官服,衣服绣有紫鸳鸯,知县叫马爄“lie”,三十五岁,陕西人,曾为三甲同进士出身,后背朝廷授予蒙阴知县官职,成为一县主政人员。
在明朝想要成为知县一般分为进士中授予知县官职,还有贡生,监生,捐纳等多种途径成为知县,但名望不如科举进士授予官职。
马爄知县官服下穿着厚棉袄,他没有打伞,任由雪花肆虐飞溅,一双浓眉下满是担忧,只见城门之下乱糟糟一片,起码有六千多流民肆虐,徘徊城门前,不断敲门。
哭喊声,怒吼声,时不时还有求饶求救,孩童哭泣,老人临死前的沙哑声络绎不绝,似是人间炼狱。
“马知县,你我都为陕西人,还请打开城门,救救我等。”
城下有一个瘦的颤抖的老者跪地哭泣。
更多人隐于雪夜,像是行尸走肉。
县丞急忙劝阻:“马知县不可啊,陕西传报,这流民里面裹挟流寇,一旦入城大肆杀戮破坏,我蒙阴县城周边军户就算赶来也要半天时间,目前县内就四百兵役,无甚战力。”
主簿也在劝阻,县衙一内官员纷纷拱手。
马爄什么都没说,眼神复杂,他贫寒出身,少时爱读书,后被叔父捐资让其参与科举,成进士后转各地,后被授予蒙阴知县一职,在位兢兢业业,不敢伤民一丝,谨遵圣贤之理,多次杀匪平灾。
但朝廷赋税重压不断,他只能游走各路地主,希望捐粮,屡屡遭遇当地地主针对。
方才要粮失败,蒙阴县储粮食乃军粮不能动,现在马爄煎熬无比,背对流民,茫然至极,为什么大明朝变成这等样子了。
“尔等可知道,一旦这些流民放弃蒙阴县,肆虐各地乡里,那些百姓如何是好!”马爄怒斥众人。
主簿,县丞等人低着头并未开口,他们知道,蒙阴下三十里开外各村百姓怕要招灾了。
捕贼官也不敢附议,他害怕知县安排自己去告知各村让村民逃遁,但外面流民太多,他害怕一去不回。
诺大蒙阴县堡内一片安静,知县彷佛老了许多,挥了挥手,而后县内四百兵役倾巢而动,纷纷上城墙,持刀弩,少数持鸟铳,目光冷冽对准流民放了几枪。
城墙之下,几千流民有人怒骂,更多人哀嚎,吓得颤抖避开。
为首流民中有一人骑高头青马,身膘壮,圆眼怒瞪:“蒙阴城不开城,没法子了,带人洗劫周围村庄,女人带走,粮食夺走,若有人反抗,杀。”
“闯王高迎祥三十六星宿漫天火在此,随我夺粮而活!”
“杀!”
“杀!”
“杀!”
漫天火,字辅白,名关一,姓楚。楚关一乃是陕地人士,高迎祥三十六星宿之一,响闯王之令率流民肆虐青州一代。
现在他驰马奔腾,流寇裹挟流民进入南洛镇,各地军墩,烽火堡吓得哀声一片,军户关闭吊桥,不敢有半分抵御之心。
蒙阴县外,十乡-四镇-四十五村皆乱。
第24章 流寇对峙
“杀!”
大谭村内,一些睡的正香的百姓突然哀鸣起来,只见木门被撞开,流寇冲来四处点火,一些百姓企图反击直接被捅死。
“闯王到,闯王到!”
流寇总长——楚关一大声喊着,他手下彪悍勇猛,到处滥杀,掠夺粮食,至于那些流民更是疯了一样抢夺粮食,劫夺女子,厮杀声不断。
张集乡内,大户紧闭房门,流寇开始扔着火把,大户哀鸣想要跪地求饶,直接被割了脑袋,一群人进入房屋掠夺。
五百流寇抵达南洛镇时,这些流寇神情意外,他们撞开一扇扇门,惊讶无比,因为在门户之内赫然无人,冷冷清清。
“人呢?”
“此地百姓为什么知道吾等要来?”楚关一皱眉,但他不管不顾,让手下继续掠夺,发现大部分粮食都被带走了。
“去下一地!”楚关一暴怒,马鞭子狠狠抽裂一扇木窗。
流寇到处肆虐,不少民屋被焚烧,火光冲天。
蒙阴县城墙堡内,知县马爄颤抖退后两步,县丞急忙扶着,马爄拒绝几人搀扶,他指着各处火光声音哀鸣:“完了!”
“完了!”
“各地乡里,不知道要被祸害何等惨烈。”
“捕贼官何在,快去旁县求援,凑八百兵,驱贼。”马知县怒吼。
但他也知道晚了,其他县也害怕被流寇肆虐,就算派兵前来,也追不上流寇。
蒙阴县城内,很多民众也惶恐不安未曾睡着,而高门大户内依旧歌舞升平,酒香弥漫,舞女而琴。
风雪呼啸,诸地大乱。
.......现代蒙阴城外旧址处,各乡村旧址。
考古队伍在整理一处处尸骸破物,根据对一些灰烬处整理,考古队伍得到一个重要消息。
“此地曾发生过小规模混战,多碳土,多白骨被刺穿。”
考古队给出消息。
穿越者后盾组织,文史专家负责人顾教授神情猛的凝重起来,他上了车,一人对西安历史研究所穿越者后盾组织汇报:“我身处地点应该是落石村或周边村旧址。”
“此处白骨颇多,可见流寇肆虐惨烈。”
“也不知道穿越者如今面临何等境况。”顾教授凝重,如今他看到全是埋在地下的房屋和白骨,还有一些锈迹斑驳碎片般的农具铁器。
而在几百年前却是混乱无比的流寇肆虐,身为文史教授,他曾撰写《明末农民战争史,晚明混局,南明史上下两册》西安历史研究所会议室内鸦雀无声,考古团队出土的遗址可以看到穿越者所要面临的危机之大。
真正目睹古代流寇肆虐之景,在场学者只感觉一阵寒意,这对于一个从和平年间生长的现代人来说,近乎地狱。
“这是穿越者所要面临的第一个大困境,必须度过,他才能有资格在明末发展。”研究所所长雷请议缓缓开口。
“也不知道村堡能不能防御流寇,在明末平民身份生存实在是太难了。”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科握紧双手。
他们都看着会议室中心——「大明事感录」后半本书,等待穿越者的回信。
等待穿越者告知战况。
......魏昶君睡了不过两个时辰,他就醒来了,第一时间他去了村堡墩台,看到各地有微弱火光,一时间他神情大变,回家披木甲,开始敲锣打鼓喊着民众:“贼寇已来。”
“道观聚拢。”
“道观聚拢。”
道观内前来聚拢的都是穿着棉衣的青年壮汉,还有手持梭镖的三十民卫,所有人并未害怕,而是目光炯炯,颇为期待。
之前杀匪让不少村民增添了自信。
“南洛镇,大谭村,张集乡,左营镇若地全部火光冲天,贼寇已来。”洛水老道手持长剑,因未曾休息好眼瞳猩红。
“上围墙,民卫持梭镖,村民持农具躲在堡外,等到指令,驱逐流寇。”魏昶君握紧梭镖,郑重下令。
“谨遵里长!”民卫长莫柱竣作揖。
门堡围墙之上,三十民卫和十个道士分开站在险要位置,至于一些村民站在易守难攻的围墙处,每个人身边放着火折子和火把,里长没有下令点燃,所以整个村子漆黑如墨。
有民卫感叹开口:“你们看到火点了吗,其他村子已经被流寇侵夺了,怕是麻烦了。”
“幸好有里长庇护,要不然我们村只怕火光冲天,尸横遍野。”
“是啊,里才真是神人附体,预测天气,还能预测流灾。”
彼时,墩门子内,魏长君,洛水,莫柱竣,青石子等人都在,神情凌然。
“等我号令,第一波流寇不可点火,梭镖集体突刺,扰乱敌心,而后听号令点燃火把,朝下坡扔去。”
魏昶君制定战术。
面对流寇战术很简单,先让流寇攻伐之心弱下去,而后依仗地形不断突刺,之后趁敌心弱,趁机反攻。
如果流寇势大,那便守墩不出,僵持而战。
夜间寒意弥散,流寇根本撑不住多久。
“诺!”
“诺!”
“诺!”
三人点头,各自前往不同围墙要口,握紧利刃,看着前方火把愈近。
流寇来了!
墩门内,魏昶君看到有马匹声疾驰,马背之人手持火把带路,时不时有人摔倒。
“大概三百余人,骑马十二人,披劣甲三十多人,余下不足为据,多是被裹挟流民。”魏昶君暗中计算。
彼时流寇带队叫李小帽,他是楚关一手下骁勇之卒,此刻他正骑着大马,轻飘飘看着眼前村子,通过当地村民得知了落石村。
“落石村,有虞家大户,两百村民,粮食颇多,依山而建,年轻妇人多。”
“好地。”李笑帽淫笑。
他一脸恶色,直到他手下忽然怔住,李小帽也呆滞看着村前,一个巨大上坡也就罢了,黑漆漆雪夜之下居然有一处高大围墙,还有墩台,不知道还以为这是边陲重镇。
这一刻其他流寇揉了揉眼睛,面色一变,被裹挟的流民更是呆呆看着屹立于风雪呼啸中的巍峨村堡,像是密林山野突兀而起一座长城山川。
彼时围墙上的民卫蓄势待发,两拨队伍隔着三百多米,风声呼啸,杀意弥散。
第25章 第一次死局已过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手下三十六星宿都是流寇骁勇之徒,这三十六星宿各率一波流寇军,兵乱陕西,肆虐中原,企图点燃天下反明之火。
三十六星宿漫天火也被称之为拐子头,曾被驿站强招为役负责押送货物,后货物被山匪劫持,漫天火被官吏吊起来勒住脖颈数次,硬生生留下一丝余息,此后杀兵造反,投奔高迎祥,奉命扰青州。
漫天火又从流寇中筛选十二义子,每个义子各自带兵二百,他便轰轰烈烈号称有五千大军。
李小帽在十二义子中排列第一,陕延人士,因全家被边军“割头请功”后怒而造反,杀边军数人,仇恨大明。
割头请功来源是嘉靖年间,大明边军不敢杀鞑子和蒙古诸部,于是打上了杀大明边陲百姓的头想法,用百姓的头冒充边军,获得赏赐,嘉靖年间杀良冒功数不胜数,不少边地百姓惨遭杀害。
李小帽可谓和边军军墩作战数次,熟悉军堡,但现在他怔住,自青州,东昌府以来,除高城力艰,难以勘战之外,眼前看似普普通通的村堡竟给他一种不可撼动之感。
城墙巍动,吹着灰石夯土,堡门高耸,墩台隐隐瞅瞅藏于黑暗,像是堡门外不知道藏有多少人,尤其是攻堡是一个大上坡,上面结冰两指厚,还到处撒着各种锋锐石块,光一个上坡就险峻环生。
“他奶奶的,什么时候蒙阴县出了村堡了,这也不是边镇。”李小帽眼瞳发狠。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