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4节
“先攻一波,探底,让流民打先锋。”李小帽挥手,他手下咆哮喊叫,手持鞭子,怒吼驱赶,一些流民不情愿前去,在流民当中混着披竹甲的流寇,百人喊打喊杀,气势颇戾。
反而村堡鸦雀无声,平静的宛如深潭老水,幽幽不可测。
流寇艰难踩着上坡冰块,终于靠近村堡围墙,兴奋不已,老流寇开始翻墙,刚手脚并用,老流寇便看到一把梭镖疾驰刺来,他惨叫一声滚落下去,一路滑冰撞到好几个人。
“反复突刺,自上而下,蓄力一击。”
“听号令。”
“杀!”
魏昶君站在墩门内下令,青石子,洛水,莫道竣三人分别管着三段区域,他们同时下令,民卫和道士严格执行。
冰冷恶天,迅疾锐猛的梭镖刺裂皮甲,贯入血肉,疼的流寇不断哀鸣,梭镖每一次收回时都迸裂周骨,甚是可怖。
围墙之上,其他村民负责督漏缺处,有流寇想从黑暗处上来,结果遭到数把锄头恶狠狠敲击。
落石村这边加上村民出战百人。
流寇四十多人,掠夺杀伐成性的流民五十多人,也是百人。
这是魏昶君第一次目睹两百人大战,他身旁放着磨得锋利的梭镖,彼时流寇队伍已然慌乱,部分老贼已经官府设防。
流寇一百人悍勇冲锋结果连围墙都上不去,这让李小帽愈发慌张:“难道此地被当地匪患占了。”
李小帽在思考要不要撤,魏昶君已然下达指令。
“开堡门,民卫在前,一寸寸下坡,持长矛,反复冲锋。”魏昶君下令,堡门轰轰轰打开。
民卫手持梭镖出门,五人一排,梭镖在前,不断突刺,周围道士负责点死和查漏。
“扔火把。”魏昶君再次下令。
村民在围墙上用火折子点燃火把,猛力扔向远处,朦朦胧胧的黑夜里,火把斑驳照耀,衬托的民卫至少有几百人,加上呜呜泱泱的村民怪叫,自上坡冲下,像是近千人大军疾驰冲来。
李小帽哀鸣一声,他被手下猛然踹下马,手下夺马逃遁,其他流民流寇都狂奔乱叫,队伍阵容彻底裂开。
“贼寇已诛!”洛水老道一刀砍断李小帽的脖颈,提着大脑袋到处挥舞,流寇愈发惊恐,流民已经蹲在地上哀鸣投降。
其他流寇或惊慌跑入密林,或趴在地上投降。
小规模低烈度村斗结束,持续近一个时辰,民卫长莫柱竣前来禀报:“里长大人,抓住流寇七十二人,十二人负伤,这些人中多为流民,武器都是农具。”
“该流寇抢的粮食不多,主要抢的细软银两,约莫四十两,还有四头牛,三匹马。”
“尸体交付洛水,流寇关押道观内,明日处理,村卫检查村堡,磨梭镖,备战,防止贼寇再犯。”魏昶君看着下坡冰面一片片血迹,微微皱眉。
洛水老道面色不变,他带道士准备剁碎尸体,当肥料去了。
莫柱竣压着贼寇进入村堡,比如落石村篝火很多,村民都惶恐不安的看着,直到看到贼寇成群被押解进来,村民欢呼起来,高呼里长之名。
魏昶君兴奋不起来,他依旧驻守墩门,神情锐利看着前方,这只是一波毫无战力的流寇罢了,大规模流寇在乡镇肆虐,人数到底多少还是未知,他必须带头驻扎,防止主力流寇前来报复。
天空开始起雾,夜晚进入了子时,温度开始骤降。
南洛镇左是左营乡,第一代闯王高迎祥手下三十六星宿大将楚关一率军扎营坐落此处,他皱眉看着报况:“李小帽全军覆灭落石村,村堡巍艰,难以攻克,内有数百军。”
“一个偏僻山村之村,怎么可能有这等规模兵卒。”楚关一皱眉,他思索要不要派兵打过去。
但现在天快亮了,蒙阴县还有周围几个县万一派兵围剿自己就麻烦了,楚关一知道自己实际上可用兵卒不过三百人,剩下的全是流寇老贼,打起仗来列队松垮,不堪一战。
“带掠夺物资撤,返陕地。”楚关一终于做好了决定,一旦被困住此处那就麻烦了,此地山林,不适奔袭。
三百披甲流寇,一千乱糟糟武器流寇,四五千饥民,还有一二千饥民游走于此,跟随大部队到处走着,抢着,马车上装着各种粮草物资,被褥等各种东西。
队伍蔓长,有饥民撑不住倒在路边,身后饿的眼发红的饥民光明正大割下倒地尸的股肉,点燃房屋,熏烤肉,面无表情机械一样咀嚼,更有甚者直接烤着人腿骨,到处白骨零散于野.....崇祯二年初,青州府辖下——蒙阴,诸城、沂水、日照、蒙阴诸地遭袭,明末记事本录有云“白骨熏于野,腿骨散于火,宅灼烤焦人,满地皆妖幕”
——
第26章 县志留名资格
现代二四年一月三日,陕西西安大晴天,周边居民楼阳台边不少人家晾晒被子,有人穿着短袖在跑步。
西安历史研究所看着蒙阴县志最新出土记载:「崇祯二年初,青州多地乱,蒙阴乡里灾,白骨于野,唯存南洛镇,落石村,有老妪云:圣贤里长提日劝,村民遁深山,避灾,得活」
穿越者魏昶君回信——「流寇袭村灾过,周边惨烈,安抚民,争夺乡权,占据周边」
所长雷请议终于松了口气,穿越者第一波大型危机过去了,终于有机会迎来较快发展,更快立足。
“崇祯二年十月蒙古诸部和鞑子才入关,肆虐中原边陲,穿越者还有更多时间发育。”
“通知历史部门,查询穿越者之后境况遭遇,危机。”
“对政治战略部门提交一份提纲,让他们做出模拟一套详细古代乡镇发展之路,如何操控明朝最底层的政权。”
雷请议下达指令。
尤其是最后一条很重要。
自古以来,从春秋战国到大清覆灭,皇权从不下乡,皇权最多下放到下品县,至于乡村村庄内,多是十户一个甲长,百户一里长,乡镇有乡约,大家族族老管辖基层乡村,一旦县城来了指令,交赋税等,这些族老会担任乡里长,安排底层百姓进行徭役,如出役,驿役、修路、交赋税。
古代最基层的政权获得方式很重要。
一旦穿越者能在最底层获得号召力,有了核心根据地,政权制度,那他将会稳固深入明末大地,实力也会愈发雄厚,能快速成长为明末一巨头。
这一刻现代穿越者后盾组织全体学者出动。
——风雪小了许多,来到明朝差不多一百天了,除了最初几日尚且看到太阳外,剩下时日大多数阴冷寒天或大雪纷飞。
魏昶君烤着火,他无比怀念现代的太阳炙烤,长时间的阴天让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发霉了。
喝了一碗米粥,吃着酸黄瓜,魏昶君示意民卫长敲锣打鼓,召集百姓。
莫家族老,葛姓,牛姓等人纷纷聚全,从老妪到稚子,都目光赞许看着魏里长,要不是魏昶君,落石村怕是彻底覆灭,食物尽空,妇孺被抓,何等惨貌。
“今日崛土豆,两月有云,此乃早熟种,挖掘需慎,刨土轻缓。”魏昶君在道观菜园子做了测试,轻轻刨土,挖出大概羊蛋大小的土豆,很小,但闪耀着生命的光泽。
早熟种就是这般,土豆小,但更容易煮熟,易烤。
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吃,每个人兴奋掂量着土豆,魏昶君把土豆扔进火堆,烤熟之后,剥皮,上面撒一点点盐,他近乎于虔诚吃着一口一个,土豆的细腻包裹淡淡咸味让他忍不住享受般摇着头。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烤土豆,吃的这么舒服,真是艰难的生活改变人的一切。
其他村民眼馋,也开始有样学样,烤着土豆,撒盐,没牙的族老一边吃着一边流泪,拒绝族人搀扶,扔下拐杖非要磕头:“里长救了我们太多次了!”
“驱逐流寇之功,土豆粮储之功,没齿难忘!”莫家族老老泪纵横。
魏昶君扶起各家族老,全村老弱妇孺都开始挖土豆,一骡车的土豆开始运输到道观集中储放,村子小巷,各户人家院落,后山背地。
小土豆在堆积成一座小山,看着粮食,魏昶君提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土豆太重要了,他记得明末历史曾经说过,个别北方寒灾会持续到六月,不知道饿死多少人。
——此时蒙阴县马蹄声疾驰,知县马爄带县丞,捕贼官,主簿,军卫等近百人,查看周围村庄。
左营乡大部分房屋被烧毁,余火还在焚焚燃烧,不少老妪目光痴傻坐在雪地,抱着孙儿冰冷尸体。
马爄不忍细看,他脱下棉衣想披在老妪身上,结果老妪忽然倒下,她早就死了,气息全无。
棉衣披在老妪和小孩身上,马爄扶着烧黑的墙:“调粮救济百姓。”
主簿为难:“马知县,军粮不可动,除非青州有调令。”
“那找地主借粮。”马爄眼瞳通红补充:“若地主不借,便把地主押来,让他看着这尸体,问一问地主,是否有半分怜悯之心,他还是不是大明一员。”
手下不敢开口,骑马返城。
马爄再次骑马抵达大谭村,该村有一处深潭而取名大谭,彼时潭水颜色暗红,冰块都带着红色,冰面之上漂浮着虚肿尸体,到处房屋倒塌,一些百姓敲碎冰块,提着木桶接冰水灭火。
饿的狠的百姓在吃着地上积雪,陶锅内还炖着冻得发白的死鱼。
马爄神情悲凉继续前往下一地,抵达此地时他怔住,南洛镇只有个别房屋被烧毁,其他房屋完好无损,像是流寇未曾袭击此处。
镇子上不少百姓还在家熬着米粥,脸上全是后怕,询问之后,百姓纷纷感恩落石村里长。
“冒雪而来,驱逐村民,避开灾祸,落石村里长所为。”知县马爄喃喃自语,他带人抵达落石村。
抵达时他再次呆住,主簿指着眼前村堡喃喃自语:“这何日修建的军堡。”
“并非军堡,而是民堡村堡类,地形奇特,易守难攻,昨夜流寇在这里吃了大亏,修建该堡之人了不得。”知县马爄一眼看到该地形奇特。
堡门大开,魏昶君,洛水老道,村中族老,纷纷叩首作揖:“拜见知县,有失远迎。”
魏昶君在众人最中间,器宇轩昂,声音洪亮,一双眼睛亮彻炯炯。
“汝真乃大才。”在了解完昨晚战事后,知县下马,惊叹夸赞,他来回踱步,看着该堡。
“不过是以防万一,贼寇势大。”魏昶君邀请县丞入家饮茶。
“不了,我还需巡回灾情,你可愿成为左营乡里长,旗下大谭村,宋庄,等受灾之地皆属于管辖,这些地受灾严重,急需乡老。”马爄直接开口,他为一县之长,随便安排几个乡里长不在话下。
主要是落石村没受灾,可以帮扶那几个受灾村子。
不然光指望朝廷调粮,不知道何年何月。
“知县大人说了,吾自当全力以赴,救济乡老。”魏昶君起身作揖。
“我再次替百姓敬谢,灾多事忙,改日再述。”马爄骑马去其他村庄视察灾情,挥手离去。
魏昶君送行三里才返回,他身边洛水老道兴奋莫名,不断嘀咕着,势力增大,愈发不俗。
“乡里长,蒙阴县外有十乡四镇四十五村,您管辖左营乡,南洛镇感恩自然也听令,乡下村庄有宋庄,大谭村,赵庄,牛河口村,落石村,莫家口都属于辖下。”
“村民共计近千人。”洛水老道道贺。
魏昶君也忍不住感叹这数月来杀匪驱寇,艰难救民,终于在县外一角有了处起家之地。
自己也算是有当地县志留名资格了,魏昶君知道,他现在名望仅限于县志少许记载,至于历史留名他完全没资格,历史尘埃中随意一句背后就是数千普通人的生死,只有成为大才之人,才有资格被记录历史几句,流于后世。
第27章 明朝文人的窥杀
西安历史研究所汇聚了国内最头部明史研究学者,每个人平均出版3-5本明史书,发表过12篇以上明史研究论文,从明朝地区赋税到少数族群研究,这些人几乎脑海就有一个明朝全解模版。
其中明史研究学者小组组长叫顾成《南明史》作者,他和一众学者正紧张担忧的看着“青州考古遗址发来的消息。”
——「海岱重镇科举考试资料有云,此地为山东布政使司衙署,崇祯十年荒废迁历城,昔日曾为考院,四方学子齐聚青州,入考场,通宵达旦,提名归。历史记载山东青州历代王朝共进进士八百人,状元11人,乃各县之首也,不枉青州贡院之名」
——「考生虞守正,蒙阴县民,父虞惟渭,以农为生,岁松二等三名入科试,崇祯2年三月初参加科试,成绩二等第二名,荣为科举生员,后归乡,捐资任沂城县佐贰官,号召除匪灭邪祟教,灭南洛真龙观,除南洛马贼,后明末年,大清入关,率城投清,后入青州贡院为师.....」
“穿越者先碰到了高迎祥手下三十六星宿满天火,并未直接交锋,所以谈不上博弈,但眼前虞守正可是正儿八经明朝科举制度下考出来的人。”
“古代小地主的儿子,能够成为科举生员,二等第三名的成绩,这意味着他有资格参加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全省考试,一旦考中,有机会殿试,面对崇祯帝,可惜虞守正被愤怒冲昏头脑,放弃考试,将穿越者诬陷为邪祟教派,予以灭杀。”
“虞家第四子果然不是简单人物,这应该是穿越者目前碰到最强的对手。”
穿越者后盾组——明史学者组长顾成神情凝重,这是穿越者目前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危险的对手。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