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31节
青州府所有关键全部将撤离,移至东昌府,全力发展。
“买吧,争吧。”
魏昶君内心冷笑。
这些商人投入一切,想成为青州府新的地主阶层,做大扎根。
做梦!
“传令民部周愈才,这些商人不是喜欢投入大量资财争取利益与市场,那就提高抵田地价格,地契价格,另外,商铺租金提高,租契也全部延长,十五年起!”
“另外,传讯阎应元,所有青州府特产核心作坊,以红袍商铺为核心,全部运输至东昌府!”
“便将那些烟花柳巷之流的生意,留给他们自己。”
看着夜不收离去,魏昶君也凝视东昌府舆图,默默思索,开始新规划。
彼时,青州府。
周愈才坐在府衙,笑着看向眼前联袂而来,太原府药商张岑并太原商会一应大小商户。
张岑面色难看,凝视手中商铺契约价格。
“周大人,这不对吧?”
“先前不是说好了,吾等租赁合共十六家商铺,按五千两银子一间,合共五年吗?”
“今日怎的涨成了八千两银子,十五年起签订了?”
一旁其余几名商户也怨声载道,小声嘟囔着。
“是啊,官府还能坐地起价啊。”
“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周愈才笑吟吟看着几人,明明听见几人嘟囔,也不着恼。
“诸位,且听本官一言,如何?”
现场逐渐肃静,几名商户闻言都盯着周愈才。
“诸位也知晓,如今青州府营商环境如何,条件如何。”
“扬州,湖广,宁波等商会可都来找过本官了。”
“这青州府商铺就这么多,诸位也都瞧见了不是,大家都想要,怎么办?”
“只能价高者得。”
“再说,诸位想想,未来十五年内,商铺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如今十五年一签,那是为诸位省钱。”
“若是诸位不愿意,想必有的是商会愿意和本官商量啊。”
张岑等人闻言面色愈发难看,索性凑在一起低声商量起来。
“周愈才说的也在理,日后青州府商铺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不错,瞧青州府如今架势,日后势必会成为山东乃至周边几省商业核心,如今虽然官府胃口不小,吃相难看,但错过今日,其余几家商会出面,届时主动权可未必在吾等手中。”
几人一合计,当即咬牙开口。
“周大人勿怪,吾等商量过了,青州府城南商铺,吾等全都签订合约!”
“银子明日便送到衙门。”
这一刻,周愈才愈发笑容和善,微微点头。
“那本官便在此处,预祝诸位生意兴隆。”
待到几人离开,周愈才笑容收敛,目光转向身边。
“去,立刻让人在青州府各地散步,太原商会高价拿下城南十五年商铺租约,开始抢占市场。”
时间推移,短短半个月,青州府内,诸多客栈,酒楼,乃至坊市纷纷开始传出一则消息。
太原商会高价签订长约,青州府预计商铺租金将会年年上涨。
短短半月时间,湖广商会,宁波商会,南直隶商会纷纷派人抵达官府,高价疯抢商铺租约,田产地契,蒙阴县,沂县,来县,莒州城,青州府城各地,一时竟有洛阳纸贵之感。
与此同时,莒州城外,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离了城门。
城墙上,阎应元默默看着这一幕,目光平静。
这是莒州城第三十八支离开商户,红袍粉条店。
在此之前,城内包括布庄,粮铺,腊肉铺等诸多商户早已向东昌府转移。
距离他接收到魏昶君传讯刚过半月光景。
不光是莒州,青州府一州十余县,半月之内所有核心产业,竟搬离了六成。
除了烟花柳巷,赌庄之地外,几乎大半都开始启程搬往东昌府。
而除此之外,近两成富庶百姓开始搬往东昌府,东昌府放出消息,伴随产业迁移,东昌府开始大量招工,青州府百姓优先安排上工,不少百姓闻风而动。
偌大青州,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赫然已经开始落寞。
太原商会,张岑等商户看着眼前冷清城池,额头开始见汗,纷纷汇聚,面色铁青。
“他们在干什么?”
“为何短短时日,青州府各商铺账面收入竟下降四成有余!”
“都去东昌府了,怎么办!”
张岑眼底惶恐,似乎模糊感应到不对。
但眼下东昌府赫然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商业繁华之地。
几名商户看着手中海量地契,田产,还有商铺租约,神情慌乱,咬牙开口。
“还能怎么办,继续投资!”
“投东昌府!”
“吾等身家如今已经和山东绑在一起,回不了头了!”
宁波,扬州,湖广各商会亦无奈开始投资东昌府。
得到消息,周愈才看着被拴住的诸多商户,眼底惊艳,喃喃开口。
“里长当真手段不凡,不光是治理民生,商业手段亦是炉火纯青。”
“如今财富绑定各地商会,开始收割,东昌府开始迅速发展,想必不日便能将之拿下!”
一时间,周愈才愈发神色惊叹,遥望东昌府。
很快,此地也将篆上红袍!
第185章 获得发展资格
崇祯五年,十月初。
流寇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汇聚山西,四路出兵,连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
巡抚许鼎臣驻汾州,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守御。月初流贼陷修武,杀知县刘凤翔。
洪承畴筹备合围,的守备贺人龙赴关中围剿流贼。
崇祯五年十月,黔国公沐天波疏奏:滇逆普名声既抚复叛,攻沙定海而破小村竜右,又攻石屏土邑,频与邻司为难。
徐霞客随笔二则记载,贼次攻石屏州及沙土司等十三长官,皆服属之。
十月,大雪落江南,三日不绝,杭州西湖人鸟俱寂。
山东李自成,真龙军肆虐,先后破陵县,德平诸军堡,劫掠武定州诸县,杀官兵千余。
济南府考成法推行,依大明律处斩贪墨官吏二十六,革职百余。
彼时,东昌府城门大开,雪层清扫十里外。
魏昶君列于最前方,身后知府晏行,同知言邦晏,守备庞时春等跟随,并各商会代表,东昌府文人士子一应迎接。
诸魏昶君麾下总长,如岳豹,并启蒙总师保庵录,南道赢等随同。
彼时负责宣读旨意,仍是袁德潜,宣读完成,袁德潜收起圣旨,交到魏昶君手上,笑吟吟开口。
“咱家在此,便先恭贺三府总督魏大人了。”
自当今陛下即位,论及圣眷之隆,无人能出此人之右,便是昔日妄言五年复辽的袁崇焕,亦远不能与魏魏昶君相提并论。
说到这,袁德潜目光复杂,这句话倒当真是由心而发。
昔日他初见魏昶君,此人不过是蒙阴县一小小里长。
当初若非鞑子一路南下,无人能当,崇祯帝也不会将一个小小里长放在眼中。
毕竟杀鞑二十在边军不算什么功劳,自是配不上一道圣旨。
只是此人手段也是不凡,短短数年,竟已掌控山东一省之地。
彼时魏昶君寒暄几句,照例奉上礼物交好。
太原府商会代表张岑率先拱手行礼,开口。
“恭贺魏总督!”
宁波,湖广,南直隶诸多商会代表神情复杂,纷纷拱手。
如今虽已知晓魏昶君对商人手段,但扎根山东,已是一体。
随后当地士子同样纷纷拱手弯腰,由贡院官吏郭洪元带领。
“东昌士子恭贺魏总督!”
随后陈铁唳,岳豹,阎应元等人肃然。
“恭贺魏总督!”
城门处,乌泱泱行李,折腰之人汇成一片,气息浩荡。
魏昶君手持圣旨,目光扫过,神色肃然,面北而立。
“臣魏昶君,叩谢皇恩,魏某必不负圣眷,为陛下守好江山!”
这一刻,众人目光汇聚。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