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47节

  控制坡地出口及设置陷阱,预留伏兵口袋阵......“修的不错,想不到小小一个村落,竟有此等见识,无怪乎能培养出魏大人这般奇才。”

  卢象升一边点评,一边瞧着,直到目光落在村堡墙头,神色悚然而惊,旋即化作苦笑。

  “只是一个村子而已,竟配备如此之多的火炮火铳?”

  二十多门各色火炮矗立,灭虏炮,大将军,还有六架五管火铳......这不过是村堡四门其中之一而已。

  换算下来,一个村子至少配了近百门火炮,数十架五管火铳。

  须知即在北地直面鞑子的清苑县,也才配备大铜将军一尊,威远大炮三十一尊灭虏炮三百一十九尊,三眼火铳四百零六杆。

  以现在红袍军火器强度,虽然此村数量上不及清苑重县,真要交锋,还很难说。

  魏昶君倒也没有藏着,大大方方指着村子两侧。

  “红袍军钻研新式器械的天工院便在东侧,西边有蒙阴城,乃至整个青州府最大的棉纺织厂。”

  “可以说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研发角度,此地都有保护的必要。”

  “之前诸位所见火车,便是天工院产物。”

  “除此之外,还有各工厂的水力纺纱机,水力镗床各类器械均已完备,其余正在研发进程中。”

  彼时卢象升几人神色复杂,魏昶君所说的东西,许多他们甚至都不曾听闻。

  但他们都亲眼见过火车,自然知晓是何等先进。

  一时间李自成搓着手,心底抓耳挠腮,半晌才开口。

  “魏大人,不知吾等几人能否有幸前往这......天工院瞧瞧?”

  魏昶君扭头时,瞥见张献忠,卢象升两人也是一般模样,不由笑了。

  他怎能猜不透几人心思,万一日后几家刀兵相见,至少他们对红袍军也能有个防备。

  毕竟大清遭遇多方势力阻击,又有红袍军先挫其锋芒,如今反成困兽。

  有些事情,他们不得不考虑。

  似乎是被魏昶君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破,几人纷纷老脸一红。

  如今他们的要求,倒是有些像临阵打探对手机密。

  “可以,诸位随我来便是。”

  原本做好被拒绝打算的三人有些错愕,旋即化作复杂。

  卢象升叹息看了一眼走在最前方,洒脱大方的魏昶君。

  此人于百姓立场,寸步不让。

  即便是作为对手,依旧光风霁月。

  很难让人生出厌恶憎恨。

  几人各自怀揣心事,跟随魏昶君入了村子,抵达村侧。

  天工院建在地底,只有少部分在外界。

  跟着魏昶君一路通过村堡层层防守,直到入了地下,蔓延向下的台阶两侧生出明亮篝火。

  与其说是建造在地底,倒不如说是建造在深谷。

  从这里到落石村后山,山腹中层峡谷处,一处山洞口,浮现出卢象升几人身影。

  重见天日的卢象升脚步忽然呆住,看向眼前,神情震撼。

  占地数百亩的山谷内,一座建筑恢弘浩大,拔地而起!

  三丈有余的挑高顶端,赫然篆刻着天工院三个大字!

  虽无楼台宫阙之华美,却有着格外简朴浩荡的雄伟。

  其中不断传来各类器械声响,昭示着其中神秘。

  这里,或许就是红袍军领先当世最核心的原因。

  李自成,张献忠两人都直勾勾盯着,分明听到胸腔内发出砰砰声响。

  他们即将接触到红袍军那些先进军械的秘密!

  如果说先前对于红袍军对百姓的各类策论惊叹,那对红袍军火器,火车,无论是张献忠,还是李自成,都压抑不住的生出几分觊觎。

  卢象升更不必说。

  他心底一门心思想要成为扶危救世的大明砥柱,若能学得一些,也许当真有用。

  几人各怀心思,跟着魏昶君迈入天工院,魏昶君也毫不藏私,开始解释。

  “天工院建造地势很低,这是因为如今许多测验都需要用到水流。”

  “包括水力驱动的纺纱机,水力镗床,甚至如今正在做的水力锻造机。”

  “地势低,更方便制造水渠及水坝水库,分流控水。”

  “魏某先带诸位去看看水力镗床及其制造物。”

  这一刻,随着最前方房门被推开,巨大车间内,传来隆隆声响,一排排器械,浩荡陈列!

第314章 明朝的少年说

  恢弘水流自天工院顶上空一泻千里,沉闷冲击声震耳欲聋。

  卢象升看的直了眼,撩起衣袍,指尖在镗床正在加工的炮管上轻轻叩响。

  铮!

  金属颤音穿透工坊蒸腾的水雾。

  他望着眼前青铜巨龟般的机械,喉头发紧。

  洛石村后山囤积引流之水在暗渠里奔涌,带动五丈木轮隆隆转动。

  新式铸钢法铸造的精钢镗刀,将生铁炮胚切削得火星四溅。

  蓝紫色光点落在他衣袍上,烫出细小的焦痕。

  “小心!”

  负责安全的红袍军拽着他急退两步,眉宇间有些紧皱。

  若非此人是里长带来,单是方才的举动,便要罚他抄写安全条例数十遍。

  整根炮管在支架上旋转起来,镗刀切入铁胚的尖啸声震得耳膜生疼。

  水流推动的连杆机构如同巨兽筋骨,铜铸齿轮咬合处迸出硫磺味的青烟。

  卢象升冲着那红袍军讪笑,旋即声音有些干涩,盯着魏昶君,又扭头看了一眼一旁的匠人。

  “这般...这般造炮,需几日?”

  “若水力不绝,三日可成。"工匠抹了把脸上的铁屑。

  "比人工镗孔快二十倍不止。”

  卢象升掌心贴上仍在震颤的炮身。

  禹城平原厮杀的画面突然在眼前炸开。

  大清自登莱带走的火器炸膛时,碎片就是这样灼热。

  他望向天空,只见一角,这才惊觉自己正站在某个巨大裂缝边缘。

  河水的咆哮声中,刀轮仍在不知疲倦地啃食铁块,飞溅的火星在青砖地面烙下点点焦斑。

  李自成和张献忠已惊呆了。

  他们不是没有城府,可见过禹城平原红袍军一战的人,谁敢说不眼红红袍军的火器?

  若是有了这般火器,他们也敢打大清,也敢传檄天下。

  原本他们以为那些火器已经是魏昶君缔造的红袍军数年积蓄。

  现在才知道,一切不过是冰山一角。

  “难怪,难怪一个小小的村落竟安炮数百门。”

  “他娘的,若是换做老子,只怕要派出一半的兵力停在此处。”

  李自成咽了一口唾沫,眼睛直勾勾盯着那些镗床,恶狠狠开口。

  张献忠没嘲笑他,一反常态,跟着狠狠点头。

  眼前镗床至少有三五十个,这一月能造多少火炮?

  只要火药足够,用火药淹了大清都成,这还打什么,骑兵?皇太极那点骑兵,拿来给这些火炮塞牙缝都不够!

  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魏昶君摆弄的新部件。

  “随魏某去看看新的吧。”

  魏昶君是当真一点也不藏私,径直带着三人向另一扇门走去,那扇门外,正在运输刚刚从镗床送下来的零部件,但和火炮部件截然不同。

  卢象升三人走的时候,竟还依依不舍,盯着那些镗床,快要流出口水。

  跟着走进另一间殿堂,此处看起来比之前水力镗床看起来要小得多,但其中的部件却让卢象升几人再度一愣。

  数十个零部件均是上好的精钢铸造,闪烁寒芒。

  生着大胡子的工匠正低头一点点摇晃着,将那些部件组装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床?

  旁边还有摇杆和各类器械,组装完成后,卢象升凑到一旁,看着那名工匠缓缓摇动摇杆,转动时,带动精钢刀头,一点点切割铸造铁块。

  “这是用镗床制造的零部件组装的机床,可以快速塑性各类铜铁部件,包括零碎的小东西。”

  魏昶君熟练上前,转出一颗带有螺纹的铁钉,在卢象升三人面前晃动几下。

  “这些机床上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一点一点,构成了之前诸位乘坐的火车。”

  “水力纺纱机,各类火铳零部件都可以在此机床上完成,目前,天工院成型投入生产的机床,共有一百余部。”

  “若是全都用来制造火绳枪,一月能造两千余把。”

  轻描淡写的语气,让卢象升目光逐渐灰败。

  两千余,一年就是数万。

首节 上一节 24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