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08节

  渔家女最不缺力气。

  阿海认得这些女孩,上个月被选为海神新娘的渔家女。

  天亮了,阿海站在码头看红袍军焚烧神像。

  她看着那些丑陋的海神画像,双手默默合十。

  一定是妈祖在保佑她们,才让这些红袍军出现来救援她们。

  抬头的时候正看到一名脸上带着深深疤痕的将军出现,往她手中塞了一张纸。

  那是盐田的田契。

  “敢要吗?”

  岳豹笑着问她。

  阿海把地契折好塞进怀里,捡起地上掉落的红布条系在腕上。

  她没说敢不敢,少女眼睛明亮,大胆而冷静。

  “你们还招人吗?”

  “我有的是力气!”

  岳豹也笑了,抬眼看着四周,声音平静。

  “招,天下人,均可入红袍!”

  海神宗的清查很快。

  杂货铺掌柜王福听到大门被推开,腿一软竟跪在地上。

  岳豹的红袍下摆沾着泥和血。

  那柄斩了十几个乡绅的剑正悬在王福眼前,剑穗上还挂着一点皮。

  “王掌柜。”

  岳豹的声音比剑还冷。

  “听说你认识字?便请你到公审之地,好好带着乡亲们看看,这些跟随海神宗的乡绅,做了些什么。”

  王福被带到镇公所时,膝盖还在哆嗦。

  账本堆成小山,王福却发现这些凶狠的军汉很奇怪。

  他们似乎人人都识字,只是不怎么精通账目,所以分不清佃租和田赋。

  王福转头,看着身边那些日日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户,佃户一个个神采奕奕,才终于确定,世道变了。

  “这是隐田账。”

  王福指着朱家账本上的暗记。

  “看这个字符,实际记的是没在官府登记的黑田。”

  “光是这张家,至少瞒报了七百亩。”

  当天下午,王福戴着红袍军腕绳走在清算队伍最前面。

  他亲眼看着张老太爷藏在夹墙里的地契被翻出来,那老头瘫在地上嚎哭的样子,和去年逼死抗租农户时判若两人。

  岳豹将田契递给他。

  “明天开始,你负责帮老乡们登记分地。”

  王福昂着头,看着身边数百上千乡亲尊敬的盯着自己的模样,激动的涨红了脸。

  这一日,他不是那个精明市侩的商人,他是跟随红袍,为乡亲们争一个公平的好汉子!

  岳豹站在城楼上,看着东南方向最后一股烟柱消散在暮色中。

  宁海黄氏三百年的族谱在火里蜷缩成灰。

  手边还记录着纸张。

  清算世家二十七户,分发田地六万四千亩,焚毁重新登记奴籍三千二百人。

  王福这等之后跟随的掌柜面色有些难看。

  “总长,顾家已经投降了......为何还要......”

  岳豹声音冷冽。

  “顾家养的海寇去年杀了多少渔民?”

  “根要挖干净,不然修再多的码头也是给海寇修的。”

  他只有看着百姓的眼眸才会逐渐柔和,于是转头盯着副将。

  “七天内必须把各乡农会建起来。”

  “区区海寇,等老百姓真正尝到甜头,天王老子来了也翻不了天。”

  与此同时,魏昶君也接到岳豹的军报,神色平静。

  沙盘前,他看着代表红袍军的小旗插从天津卫一支插到了苏州府。

  他目光没有多做停留,手指移向南面,那里还是一片空白。

  棋盘边摆着夜不收来自大海另一头的密报,泰西人的四十三艘满载火炮的军舰正在尝试和海上马车夫争霸。

  “快些杀吧。”

  魏昶君轻声开口,冰冷眼眸映着跳动的烛火。

  他还等着接下来水泥路面铺设整个大国,铁轨联通三山五岳,全民识字,推动科技发展。

  等到此地的民众乘坐着钢铁战船驰骋海洋,数百年屈辱要一朝归还给那些贼!

  不过前提是,旧的那些腐烂,吸血的,必须死!

  他们不死,还去个屁海外。

  魏昶君只有坚定,他不在意后世的劝阻,莫要杀意过愤。

  他娘的,如果老子不杀,后人谁还敢杀?

  “杀出个新天地来。”

第391章 世家之变!

  崇祯九年,如今天气逐渐燥热,但小冰河时期的温度很快会褪去,凛冬来得更早,走得更晚。

  魏昶君站在河北南宫县的城墙上,青衫在风中猎猎作响。

  从城墙上向下方看去,触目所及,只有一片残破。

  城墙上留下大片焦黑和重击留下的痕迹,那是鞑子这些年月屡次劫掠的印记。

  周边的村镇看起来何止荒凉。

  断裂大半的夯土墙壁,如今只剩下残余根基,于风吹雨打中渐渐化作沙砾。

  旧茅草在户主逃离之后,慢慢腐朽,烂在泥里。

  昔日的牛棚也仅仅剩下一点荒芜的,生满青苔的木桩。

  留下来的,只有老迈的农户,佃户,和年幼的孤儿。

  他们逃不走,他们知道自己即便踏上逃亡的路,也会死在路上,所以他们留下来了。

  “里长,这就是南宫县目前的状况。”

  身旁的红袍军李守一声音低沉,手指颤抖地指向城墙下方。

  “自去年建虏肆虐后,县城十室九空,活下来的百姓不足三成。”

  鞑子大举南下已不是首次,最初还有关宁军等拒守辽东,但大清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收服蒙古诸部。

  之后屡次三番自蒙古诸部防线南下。

  陕西,山西,北直隶大片土地沦于铁蹄。

  大清不光抢夺物资,还会劫掠大量人口,牛羊,以至如今北方诸地百姓不是被劫掠到辽东,便是踏上逃命之路。

  魏昶君的目光最终落在田野间零星散布的新坟。

  痛楚自眼底一闪而逝。

  这就是皇太极留下的杰作。

  一座曾经繁荣的县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绝望的百姓。

  但除了大清,造成这一切的,还有大明。

  这个末年腐朽的王朝,从来想的不是保护自己的百姓。

  他们要的只是打退敌人,维护大明的威严,而当大清退走之后呢?

  缙绅又开始盘剥了,艰难在战火中活下来的百姓,要承担起来其余逃亡百姓应缴纳的赋税。

  要承担起地主缙绅隐田的赋税。

  而为了躲避这般沉重到他们十年百年也凑不齐的赋税,他们只能和地主缙绅商量,给一些钱粮,将自家田产挂在缙绅这些免税的读书人名下。

  而后......田产便成了别人的,自己沦为佃农。

  缙绅眼中何曾有家国大义,天灾人祸,正是他们贪婪攫取利益的好机会。

  而最初只想好好活下去的百姓,最终给自己套上了又一层的枷锁。

  “带我去看看活着的乡亲。”

  魏昶君的声音沙哑而坚定。

  尽管已经亲眼看到明末的底层究竟是如何惨烈,魏昶君仍是觉得压抑。

  扎根在这个时代许久,他眼底依旧纯粹。

  几人走下城墙,穿过几条泥泞的街道。

  路边,衣衫褴褛的百姓蜷缩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眼神空洞地望着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

  他们甚至没有畏惧。

首节 上一节 308/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