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节

  看着兄妹互相谦让,魏昶君只想咒骂这个狗世道,自己只不过稍微帮了一下百姓,就被地主盯上了,就要抹杀自己。

  这破年头,老百姓想要活着就太难了,至于稍微有点悲悯之心更是被地主官宦集团完全针对,压的人喘不过气。

  不过我来到明末了——魏昶君喃喃默念,汉人最后一个王朝,自己还有大国,那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片刻,南洛真龙观道长,如今他新道号洛水,老道士有些兴奋,他特意带了一些精米,他还以为魏昶君又预测到了天气,他已经准备利用天气宣传道观了。

  堂屋内,只剩下二人。

  “洛水道长,虞家准备在落石村创建万佛庙,第一个先灭你的道观。”魏昶君声音幽幽,他直接把危机推到道观,这是后世教导自己手段之一,面对老道士这种毒辣之人,必须用更毒辣的手段。

  那就是将危机推到道观身上,然后自己冷眼旁观,逼迫道观投效自己,获得领导权,统率道观为己所用。

  洛水老道顿时脸色大变,万佛庙的可怕他是知道的,所到之处铲除一切教派,唯我独尊。无论真假他都他急忙告辞,返回道观,准备应对之策。

第7章 乱象初期

  落石村大部分村户都是稻草房,好点是先辈传下来的砖瓦房,而在村头远离山脉落石处,有一处两进大院,青砖高房,门前有左右镇宅兽,这处宅子是落石村最好的房屋。

  虞家家主虞惟渭耋耄之年,他依靠火炉边,缓缓饮茶,听着小仆汇报魏家如何观测天气。

  虞家长子南洛墩甲长,手下管着六个军户,虞呈喆眯着眼:“父亲,我觉得魏家小子收入咱家也行,再过些天日子艰难,我施个法子买来他们土地水塘,逼迫魏家成为佃户。”

  虞惟渭皱眉:“陕西已经乱起来了,河北山东鞑子肆虐,岭南蛮族杀军,山西兵变,这大明朝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到时候流民愈多,对咱们有危险的得尽快抹除,先拉拢试看,不行就杀了。”

  虞呈喆点头,他神情颇为轻松,他是大明军户,一方烽火墩甲长,手下六个军卒,还认识好几个其他墩长,对付一个十七岁的小子手拿把掐。

  ——南洛真龙观的牌匾刚挂上,洛水老道神情慌张,他悄悄喊来了一个虞家一个仆役,这仆役信道,之前母亲重病道观祈福,母亲痊愈之后愈发虔诚。

  于是洛水老道贿赂该仆役,仆役经常汇报虞家一些密闻。

  麻脸仆役彼时神情慌张:“道长,虞家之前和几个光头僧有来往,虞家老大还准备拉拢魏家,不过看样子他们没什么耐心。”

  洛水老道眯着眼睛,他瞬间思路通了,他忍不住苦笑,内心暗骂:“虞家明明想对魏家出手,谁让村民百姓膜拜魏家长子。”

  “但魏昶君这小子反应极快,把危险推到道观身上,同时他自己准备动手。”

  想到这洛水老道脸色怪异,没人的时候他一个人嘀咕:“落石村什么时候出了魏昶君这等人物,小民敢主动对地主出手。”

  思索许久,洛水老道召集道观年轻力壮的道士,借着祈福的名义前往魏家,他决定跟魏昶君一起干了。

  乱世灾年的气息他这种行走江湖之人能感觉到,在这种时代必然会出妖孽人物,洛水老道把宝压到了魏昶君身上。

  ——崇祯元年十月初三达到了零摄氏度,像蒙古草原已经是零下十度,大雪飘扬,西北更是寒风凛冽,冻伤无算,女真族按耐不住严寒天气,准备再一次披甲掠夺河北一带。

  京城收到四面八方传出来的灾情呈报,崇祯第一次感受到皇位根基摇摇欲坠。

  现代23年的十月初三阳光炙热,西安温度下午二十四度,西安影视城来了一批历史学者,自称拍摄纪录片。

  西安历史所所长雷请议选了十名身体瘦弱的群演,之后邀请了国内长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术大师训练这十人,每次训练都进行数据记录。

  “要求在最短的时间让这十个人分为两个队伍,保证饮食营养供应贫瘠状态下,对这些人进行穿插突刺训练,测试长矛击中准确度,测试如何让队伍不溃散。”

  “选择最好训练方案,时长,记录每一名试验对象学习状态,获得最佳长矛训练表。”雷请议和国术大师商讨出方案。

  国术大师疑惑:“这是要做什么?”

  雷请议没有回话,他内心在低语:“为穿越者准备最佳训练长矛兵方案。”

  “以举国人才战略之力,打造一个足已改变十六世纪世界历史的穿越者!”

  ——西安农科院迎来了十年最隆重的一次。

  广州杂交水稻培植团队,西南大学第二代小麦改良学术团,青岛农业大学土豆类别改良小组,还有特邀海外关于土豆种植学学者组成了学术团,抵达农科院,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在最快的时间内模拟古代小冰河世纪种植土豆条件。

  农科院有可调节温度的种植大棚,可模拟各地气候,环境,干旱,测试农作物生产情况。

  敦煌历史所陈科为学术团负责人,他对农业学不熟悉,但他熟悉明末历史环境气温一切,他将眼前数十人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冬季土豆种植情况。

  第一要考虑古代没有化肥如何解决。

  第二古代土豆种子消毒问题及其抗气温生长问题。

  数十个小组同时种植,记录土豆每一步,然后选择最优秀的一个小组种植技术,传输给穿越者。

  西安农科院不少新生都眼巴巴看着,他们都想参与进去,因为这次全是大佬,但遭遇导师训斥:“你们还想参与?我都没资格参加!这可是这来自高层重点点名农业实验计划。”

  “集合最优秀的农业队伍,这是要做什么.....”农科院导师都惊诧,因为连他都没有参与的资格,这让他想到了杂交水稻计划,昔日也是这般恢弘。

  ——魏昶君在吃饭,这次母亲程氏做了秃秃麻食,也叫手撇面,程氏用手将面压成小面饼下过煮熟捞出,然后用猪油将兔肉干炒制焦香,然后放入之前煮好切好的面饼。

  味道吃起来类似炒面,魏昶君吃的狼吞虎咽,现在他吃什么都香,实在是饿怕了。

  “母亲还会蝴蝶面,水滑面,切面,拖掌面,混沌,饸络,拔鱼面,冷淘面,还会蒸毕罗,蒸卷,包子,兜子,不过我最喜欢胡麻饼,但自父亲去世后,都没吃过了。”妹妹魏染瑕擦拭口水。

  魏昶君有些惊叹看着母亲,这些吃的他曾在万历年间一本书「长安客话」中看过,他没想到母亲这么手巧。

  如果不是王朝末年,一家人倒也幸福。

  吃完饭都没出去,天气太冷了,外面风声猎猎,吹的院内柳树不断摇晃,树叶早就吹的干枯,枝条乱舞。

  直到洛水老道敲门,安排弟子院子做法,驱散恶云。

  而在里屋内,老道士看着魏昶君,两个人对视,目光炯炯,都不是俗人,一眼就知道彼此心思。

  “魏家真是出了人物了,小小的村子出了你这等人,南洛真龙观有十名年轻力壮的道士,他们都是孤儿,交给你了。”

  “你还需要什么?”洛水老道神情不变。

  “土豆,我需要大量的土豆。”魏昶君开口,他早就算好了老道士必来找自己,因为自己死了,道观也不可能存在,万佛庙也会侵吞道观。

  “今年初京城太监刘若愚曾著《酌中志》,内有皇宫饮食记载,如辽东之松子,苏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黑精、黄精,其中最后一项就是土豆,蒙阴县之所以有土豆是因为知县爱吃,让当地种植栽培,所以有了一些,其他地区完全没有。”

  “你要这么多土豆做什么?”洛水老道皱眉。

  “我观天象,自初三起,未来天气一度恶劣,冰雪呼啸,土地庄稼颗粒无收,灾害连连,不外乎是储粮。”魏昶君拍了拍老道士肩膀。

  “可土豆在夏天温暖种植还成,冬季种植知县多次尝试,但多次失败啊。”老道士皱眉。

  “我有计,可成。”魏昶君言简意赅。

  “你该不会是要造反吧?”洛水老道忽然来了一句,他整个人兴奋起来。

  魏昶君依旧面无表情,崇祯元年起,谈造反没什么,反正陕西已经狼烟滚滚,饥民遍地,再过两年整个中原全是乱军,兵变,大明已经对基层没有掌控力了,但他表面摇着头:“不可污蔑我。”

  洛水老道倒是格外兴奋,一个人喃喃自语:“朱棣之所以起事成功是法名道衍的和尚姚广孝唆使。”

  “我道教却从来没有这等奇人,能够辅佐造反,你如果有野心务必告知我,吾此生心愿就是像姚广孝一样,以道家真人之名搅动天下,夺取天下。”

  洛水老道很兴奋,一个劲说个没完,不断叹息道教缺姚广孝这等人。

  姚广孝辅佐朱棣清君侧夺了天下,创下了永乐盛世。

  魏昶君眼神怪异,他没想到这老道士的目标居然是姚广孝。

  果然乱世出妖人,各种野心家,阴谋家,谋略之人,兵灾恶匪纷纷现身,就连破道观的道士都妄想争夺天下....魏昶君感叹世道之乱,如果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心地善良的穿越者在这世道只会绝望,明末的乱象过于残酷。

  想到这魏昶君看向床底一角,他已经迫不及待等待现代回信了。

第8章 练卒

  魏家老宅开始增了几分神秘,院子放着三耳灰陶香炉,还写着南洛真龙关五个篆体大字,十个十七八岁的年轻道士站在院子里瑟瑟发抖。

  魏昶君兄妹则是歪着脑袋在堂屋好奇看着,她们正在帮助母亲制作兔肉脯,捣蒜碾压,之后风吹烟熏。

  洛水老道已经走了,整个人气色极好,他兴奋不已,以为这辈子终于能效仿姚广孝,参与天下之争,给后世留下道家入世真名。

  魏昶君悄悄在卧室取出书,仔细审阅,现代回信了。

  「短期训兵法——该训练法于西安影视城挑选群演,挑选军方多名优秀班长对群演进行训练,训练站姿,服从最简单指令,训练最适合长矛刺杀之法,得到训练数据,得到训练最快时间最大效率化参表」

  「站姿要领、训练时常,口令要求,长矛训练动作,起手姿势、腰脊转力、前突刺、连环突刺、反身砸击......」

  站姿战术,长矛运用综合内容供八百字,内容极其详细,从发力动作到针对每个人不听协调应对要去。

  现代特意挑选了瘦弱男子,吃的饭也是模拟古人餐食结构,得到古人体力,然后多次训练,得到最佳训练表格。

  简简单单一封信,背后却涵盖了现代军区最优秀班长,国术长矛传承人,营养学团队,综合分析学设计小组的昼夜努力。

  魏昶君回信——「敬谢,自今日练卒」

  之后他包裹藏好书,因为这几日终于能吃饱饭吃上一点肉了,他恢复了一些气色,整个人不再是之前萎靡不振,脸色苍白之状。

  现在的魏昶君虽十七岁,但整个人有一种稳重感,他站于此处,给人万变不惊,所以当他冒着寒冷进入院子,站在道士前时,不少道士都自觉站直起来。

  因为魏昶君身上有各种怪谈传言,说他被蛟龙附身,说他前世为灵童转身,这些昔日孤儿,毫无学术的道士自然坚信,一个个目光激动,甚至带着一些膜拜。

  “训练站姿,五人为一队,站姿最长者为队长,队长享受额外加餐。”

  魏昶君开口,十人分为两个队伍,在避风处开始站直,魏昶君同样以身作则站的笔直,一个时辰后开始训练开步走,要求整齐划一。

  这一整个下午到深夜都是训练开步走,夜色朦胧。

  表现最好的两个道士获得了兔肉加餐,激动不已,晚上道士返回道观,这一夜温度似乎又降了两度。

  清晨倒尿壶时,魏昶君感觉温度在零度左右,柳树周边一些枯萎草木覆盖冰霜,外面堆积的木头都有了小层白霜,呼气能看到大团白气。

  真冷啊,魏昶君缩了缩手,如今的青州府怕是气温严寒迫人,洪武年间朱元璋将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青州府大概是现代今山东东部和临沂一代,拥有三州十六县,蒙阴县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山东东部遭寒,怕是整个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辖济南府、兖州府、登州府、东昌府、莱州府皆寒意来袭。

  要知道这季节小麦刚种下,青黄不接,本需水,肥、阳光,一旦继续天寒日冻,粮食必然减产乃至全部冻死,大型饥荒骤降,加上女真肆虐,怪不得崇祯元年年末时,便是明末倒塌日。

  因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地区遭灾,必然波及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地区,两个平原产粮大地出问题,加上陕西干旱和寒彻,想到这魏昶君便心疼这时代百姓。

  都是不容易的老百姓。

  所以这时代必须加快救援,加快改变。

  清晨熬粥一锅,十名道士缩着手转圈喝着碗边,最后使劲舔着碗,一碗热粥让人活了过来,这年头道士都生存格外难。

  昨天八个小时的站姿和开步走,让十名道士有了站姿。

  上午继续开步走,但这次要求加快速度开步走,速度快步骤必须齐,一整个上午全是加快开步走,小院子不断传出哒哒哒脚步声。

  中午是米粥和咸菜,粥碗里面有腊肉丝,军事训练必须提供高能量蛋白,程氏都不舍得吃,但她知道儿子这么做肯定有原因。

  下午魏昶君给每个人发了长矛,长矛粗糙简陋,但磨得锋锐,这是魏家老家主收藏的,只有十二把廉价长矛和一把腰刀。

  魏昶君挂着腰刀,他拿着长矛,每个道士三米前都放着一个稻草编制的圆垫子,垫子中心有墨水花了一个巴掌大的黑点。

  每个人距离手持一米八短矛,开步走,然后长矛突刺黑点。

  从下午到午夜,除了吃饭全是训练刺黑点,不断哒哒哒刺穿黑点,必须同时刺,五人一组,反复穿插刺黑点。

首节 上一节 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