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7节
“而在江南更有富户购买军户避税,嘉靖年间有几十个樱花国奴便一路横行到南京,最终全身而退的讽刺之幕。”
魏昶君开口,他所说的来自《明史·樱花国传》,里面记载了卫所制度的衰弱到溃败。
所以这也是今天早上为什么能得手,轻易斩杀军户,他们完全没有戒备之心,防御之心,各大卫所面对鞑子和流寇来袭,完全是困索碉堡,只求鞑子去肆虐其他地方。
大明的腐朽如今蔓之骨髓,能够看穿的不光是魏昶君,但凡是南北经商之人都能看到,只不过这些豪门大族充满信心,无论是何方人当权,他们都会高高在上,只是谁也没想到,会是鞑子入关,大清当权。
但谁也没想到自己来了,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力图改变明末历史的现代大国!
虞家财产被整理出来了:虞宅文房四宝:书籍129本,其中有用书籍为《救荒本草》,内容多为饥荒时野草做法吃法,剩下书籍多为八股文破题录,虞家第四子读书外出至今未归,这些书多是他购置,该书涵盖明朝科举制度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策论,其中有本——《历代科举状元策论》虞宅钱财:四十两银子,829枚铜钱,39亩上等田,48亩中等田,290亩下等田,池塘3处,水河2条,井2处,院宅3处/一处虞家宅,两处侧宅,骡2头,牛3头、两匹马/目前还剩一匹,狗三条,猪14头,鸡29只,鸭17只,鹅三只,被褥20张,粗布39尺,棉絮43斤,糙麦余10石(之前发给村民85石),精米3石,腊猪头七个,猪脚七个,零碎若干如木凳碗筷.....虞宅仆从:骡仆1人,牛马仆2人,家禽仆1人,其余仆8人。
“虞家第四子二月前拜访交友,冬考岁试,回来怕是大麻烦。”洛水老道皱眉。
“他不过小麻烦,眼下最重要的是度过冬灾。”魏昶君平静,如今他被选为落石村里长。
这如果在现代也被称为村长,大队长,在古代被称之为里吏、里正、里君、里长、里胥、里宰,由德高望重的村中族老担当,主要决定村事俗事物,基层调动权利极大。
以前落石村里长是虞老家主,他因为由一个军户甲长儿子,一个备战科举的儿子,两个地痞儿子,名望很高,百姓不敢得罪。
明代科举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像虞家第四子在备考童生试最后一项岁试考试,一旦他是一二等前三名成绩,他将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拥有见官不跪,穿青长衫戴方头巾,免除部分地丁钱粮税务。
虞家之所以在周边得势是虞家第四子,大明朝以文官读书人至高,考取功名光耀门庭最高。
现在烧毁借债和奴契,村民真正自发推选魏昶君为里长,管辖落石村全体村民一切事物。
虞家第四子若是落榜还好,若不落榜,还真是麻烦事,魏昶君暗记在心。
晚上的魏家第一次有了肉香弥漫,腊猪头洗的干干净净,用斧头劈成小块,用猪油辣椒爆炒,炒的肉皮干焦,放入香料,土豆只放了一些劣质粗糙不适合当种子的土豆。
锅内倒水,下面烧着柴火,霹雳吧啦,香味飘散院子上空。
弟弟魏昶琅在烧锅,妹妹魏染瑕在炒菜蒸米,三年没吃过大白精米,院子内的道士蹲在地上,馋的不断吞咽口水。
直到魏昶君说开饭,每个人几乎不舍得吃这么快,而是耐心咀嚼感受着肉香,有道士甚至感动的哭出声,第一次吃白米和猪肉。
整个村子不再是漆黑如墨,大部分都点燃劈柴,零散火光,或熬米粥,或炒小麦饼,整个村子像是过年一样。
魏昶君吃了两碗米一碗肉,喝了一杯茶,之后他返回屋内,靠近铁盆火炉,开始给现代回信。
暖了暖手,提笔回信。
——西安的十月末有了寒意,夜晚的长乐街灯光璀璨,行人乐康,穿过长乐街是一处处博物馆,居民楼,商业大厦,然后是西安历史研究所。
会议室内,所长雷请议看着回信念出声:「虞家已除,虞家第四子虞守良外出科举,不得踪迹,吾为里长」
“好!”雷请议第一个挥手。
其余学者纷纷鼓掌,掌声轰鸣。
敦煌历史研究所开始记录。
记录——「穿越者0.2成长计划:铲除落石村小地主虞家,获得一定粮产,成为当地里长,开始扎根明末」
“开始调查各地县志,科考录情、落石村旧址文献、得到穿越者之后的境况遭遇。”西安历史研究所长兼穿越者后盾组织部长雷请议开口。
穿越者在王朝末年终于有了一点“历史留名”。
第13章 广积粮的最初
西安历史研究所看着最新整理的资料——资源来源蒙阴县一处墓志铭——「墓主人姓马,祖先在元代末年曾为朱元璋手下百户,擅养马,后为军户落户蒙阴县,墓碑录,时日艰酸,如虞家遭贼匪,全家皆亡,仅剩虞家四子科举在外,东寒灾裹挟乱民,自济南府流窜青州府,吾父仁德,藏粮于家,其余诸家,尽死膏白」
还有一份资料终于有了穿越者记载,不过只有短短几个字,该文献来源蒙阴《杂囚长志》该书为蒙阴秀才所著,主要写崇祯元年莒州下县遭灾诡叹「嫚嫚白骨蜷缩搂抱,妖风袭袭血膏为烛,焚幼而粮...有南洛真龙小仙人欲守村,然落石村大乱,饥民流窜,夺粮占村,村民尽戮..里长守村亡.....」
穿越者后盾计划总负责人雷请议从众多崇祯元年11月-12月看到穿越者大困境。
“所以接下来冬季会是穿越者的危机,饥民抢夺粮食,天下恶寒,穿越者守护村子而死。”
“这可麻烦了,崇祯元年流民已是常态,戮村更是常见。”敦煌研究所所长陈科神情严峻。
现代明史北大教授严凯文思索:“冬季不好度过,粮食短缺,流民乱窜,接下来必须针对穿越者困境,制定解决方案。”
在场学者静默,随后各自开始整理困境及其方案。
困境:从11月-2月近四月苦寒困境,小村依山而建,村无防御之力,无村兵,依靠南洛河,田地多为平地,后山为山地,不适防守。
解决之道:民兵队伍,村碉堡防御建造计划,关于参考明代防御鞑子边陲村修建碉堡及木闸门等方案,冬季土豆种植地点和计划预估。
穿越者后盾计划总负责人雷请议开始整理每个人所写方案,之后他联系各部,由官方部门通过各部进行模拟研究,得知数据。
各学术专家包括生存团队也将要进行模拟,一切必须实践得到确切数据,再正式告知穿越者解决方法。
雷请议开始回信,先告知穿越者他这次死于什么。
之后让他耐心等待同时尽一切力量集合村子力量,提前备战,预防危机!
————十一月了,满目望去枯寂之色,青黄不接,树木枯叶掉落。
魏昶君皱眉看着现代回信——「穿越者,你这次死于冬灾无力,流民夺粮,守村力战,枯竭而亡」
「望定要凝聚村力,备战备荒,现代组织部,军队户外模拟团队,碉堡基建团队及穿越者后盾组织全体各部在筹备解决方案,不日则回,先凝村力,近其一切于安全之地储粮!!!」
呼——魏昶君吸了一口长气,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直面灾民了。
真正的古代灾民可不是电影记录,穿越者随便杀个人就能霸气震慑灾民服软退后。
这可是灾民啊,丧失了土地和亲朋好友,无畏杀戮,不惧死人,为了粮食死不旋踵,一批一批,状若癫狂,完全吃了生存而不顾一切,尤其是成规模的流民更是具备武器,甚至有了攻城的能力。
但落石村毫不起眼,估计来的流民不多,哪怕不多,也麻烦啊。
要知道哪怕灭了虞家,但这些粮食之后还要分给村民,不然他得不了民心,这些粮食勉强村民维持两个月,但一月二月怎么办?
“土豆必须种出来!”
魏昶君对现代回信——「已知,种粮屯粮,集民心」
藏好书,再次走出院门时他脸上恢复了平静,像是什么时候都不会打倒他,他必须如此因为很多人都在依靠自己,因为母亲程氏神情惶恐,她害怕远在南直隶的虞家主族报复。
老道士也有些紧张,还有几个村中德高望重的族老神情慌张。
“虞家主族不必担心,他们远在南直隶不会知道。”
“眼前危机最大的是雪灾欲来,流民侵扰。”魏昶君开口,其他族老顿时脸色大变,他们知道这八个字背后多恐怖。
那是一个一个村子的覆灭。
举家惨死,尸如白僵。
“真的吗?”莫家族老语气颤巍巍。
“前些日天气可准?如今虞家可灭?”魏昶君神情凝重。
这一刻其他族老不去想虞家主族报复了,眼下生活困境才是最可怕的,如果灾难过不去全村人不知道能活下来几个。
“魏家户主,还请救我等。”莫家族老作揖,其他族老纷纷作揖。
“还请站出,解决灾荒。”
“吾等唯魏家是从。”
洛水老道身后站着十个道士,一样行了道礼,也代表听从。
魏昶君先带着众人去道观,道观后院有一处刚建造暖房,暖房封闭极好,只有一扇门,屋内还点着火炉,暖房放着一个个木架,木架上放的土豆已经开始生芽了,有些长势极好。
木架总共有三十个,整个暖房温暖至极,道观都不舍得烧的劈柴都用到这里了。
“此乃土豆,这是早熟种,2-3月可熟,现在种下,1-2月可收。”
“接下来整个村子除了主干道路,任何废弃院落,无人小巷,村口村尾,后山贫瘠处,村林,全部开垦,每一户人家都必须开垦能两石土豆的田地。”
魏昶君这一刻扫视族老,其他族老尽管担忧不信,但也不得不尝试了。
如今王朝没落,村民只能自救。
这一刻族老外出,召集各自族人,纷纷讲里长之话。
洛水老道士奉命带着十名道士再次挨家挨户讲解,并且狠厉告知,土豆若有人敢偷吃种粮,定斩不饶,他会带巡逻队定期查看检阅。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忙碌起来,从老人到小孩,哪怕是虚弱生病的人都开始拿着锄头,在院子开垦,来回翻地。
魏家老院也在开垦,母亲程氏,弟弟魏昶琅,妹妹魏染瑕累的大汗淋漓,不断开垦,冬季挖掘不易,尤其是院子土硬,但必须挖掘,因为魏昶君把门前巷子都掘土挖掘,只留下一条能通行小道。
身为里长,从早干到晚,在严寒天气都累的大汗淋漓,魏昶君亲自干活鼓舞了村民。
落石村本不大,但依山而建有密林和水渠较多,而且之前逃难走了许多人家,到处很多破院子枯草堆积,废弃之地很多,但现在都被开垦中。
洛水老道一把年纪也拿着锄头开垦废弃院落,之后又安排三名道士必须在四日之内把道观任何落脚之地开垦成土地。
那些对抗的枯草荒草都集中一处,焚烧成灰,每一户人家都提着木桶去拉草木灰,撒入开垦的院子中,给土地进行第一次增肥和消毒。
后山之上,莫家族老,麻脸莫狗柱更是带着其他村民开垦,之前虞家的牛,马,骡子都背负农具,开始开垦。
因为种植土地面积很大,光一个村子每户人家院子和小巷完全不行,必须把山上之前早就开垦过的再次开垦一遍。
至于村前平地虽然都是中田和上田,但村前土地毫无遮掩,完全防不住流民掠夺,所以才会开垦村子和后山。
魏昶君检阅每一处,如果开垦深度不合格,他要求再次重垦,如今他已经有了威严,其他村民也都知道灾荒欲来,惶惶不安,魏昶君已经成为了村民主心骨。
尤其是不吸人血的里长,很多年迈族老都感叹,许多年没碰到好里长了,如果魏家家主是官,那必然造福一方。
11月12日,十二天已过,村子各处小巷被翻开,每一户人家院子杂物都被清理,全部用来开垦,村中任何一处都没浪费,就连虞家很好的田园设计也被推翻,青砖被搬走,开垦成为了农庄。
整个村子更像是一大片农田。
“这还是开垦好地,如果开垦荒地,只怕更难。”魏昶君看着纵横交错的院落,感叹不已,荒地开垦何止是困难,而是至少二代人的心血付出,才能开垦成中田。
“是啊,幸好不是荒地。”洛水老道也累的气喘吁吁,这几日他一直辛劳忙做,现在看着眼前翻掘院落,感慨不已。
而近四百年后的现代......来自农业部联合军方户外生存团队展开“模拟古代冬天土豆种植工作”正式圆满结束。
第14章 一村之地
现代回信:「古代土豆研种堆肥学,如古代无化肥情况下,如何解决它土豆所需要的养分,如何平替。
土地栽种覆膜学,早熟种类多覆膜保温,保证冬季土豆抗寒冷。
现代模拟明末种植土豆01小组土豆栽种数据,02小组土豆栽种数据,03小组.....——穿越者认真查阅,予以种植,我们之后将发你关于村烽火堡群建造方案。
昶君谨记,历史改变机会只此一次,哪怕我们不在一个时空维度,我们也望你能将大明走入另一个结局,而不是哀鸿遍野,文明沦丧」
整个人趴在书前,看着现代回信,魏昶君暗记于心,之后他开始根据现代土豆种植技术开始检查村中每一处开垦地。
“诸位开垦土壤一定疏松透气,保证之后堆肥区深厚肥沃,这可让地下土豆发育膨大,有利长大。”
魏昶君亲自施工,告诉村民开垦厚度,土块面积,开垦到什么程度,同时他让洛水老道开始找肥料。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