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74节

  亦是昔日跟随莒州知州陈衷,如今已决心跟随魏昶君再造新天的官吏,名为吴同尘。

  “今日委派尔等二人,夏允彝,命你率四十红袍军卫前往泰新县,吴同尘,命你率四十红袍军卫前往石山县。”

  “尔等切记,此去所为,其一,架空知县,县丞上下官吏。”

  “其二,探查民情,凡欺压百姓,无需奏报,当场诛杀!”

  “其三,观察两县资源特产,经济发展初步构建雏形。”

  如今蒙阴主营土豆粉及火器营,沂县多山地,则种红薯,来县铁矿丰富,供应铁矿。

  自己坐镇莒州,则为经济建设中心。

  二人领命,辞别魏昶君,战马颠簸,夏允彝意气风发。

  “痛快!”

  吴同尘亦眼眸璀璨,注视前方,神色激昂。

  “为官多年,终于见到了为民做主的世道。”

  “这才是吾等一身文武艺该用之处,畅快!”

  这一刻,马蹄渐远,宛若携带希望,奔赴阴郁天穹。

  现代,穿越者后盾组织,西安历史研究所,会议室。

  明史教授顾成,组长雷请议都在看着新的历史资料。

  “山东明史记载,庚午年初,莒州同知魏氏以百姓为公堂,问罪来县知县,县丞,至缙绅各族,商贾各家,一日斩首三百余,来县吏治为之清。”

  “夜航船记载,青州府同知欲与朋党,莒州同知魏氏斥之曰,为官为民,何为权贵乎,自此天下皆知矣。”

  夜航船,莒州州志,山东明史等书籍,正式开始出现魏昶君名字。

  穿越一年有余,昔日他们所得穿越者相关信息,都是从荒冢坟茔中艰难发掘蛛丝马迹。

  即便是成为蒙阴知县,也只是有寥寥一两句记载。

  但现在,穿越者开始出现在正史,及州志,国榷等书籍中,俨然已真正踏足历史一角。

  “按照如今形式,穿越者也算是明末舞台十八线明星待遇了。”

  明史教授顾成笑着,眼底也带着艰辛。

  尽管只在正史中有了一点影子,但这已是集大国之力,艰难推进年余时间,方才完成。

  其间穿越者也先后经历地主虞家,流贼来袭,蒙阴知县并缙绅五族,鞑子劫掠,莒州知州,同知等多处死局。

  这才一点点于那个即将倾塌的末世王朝走到如今。

  顾成继续看着国榷,面色逐渐凝重,直至恶寒。

  “来县争矿,终究还是不能全数免除后患。”

  “庚午年初,东林党魁钱谦益门生瞿式耜一党欲勾连权势,威逼魏昶君不复,则举一党之力诱之。”

  “及至京师,朝会参魏昶君勾连鞑子,养寇自重,知州同知私相授受,擅杀朝官内监逾十二罪下狱,严刑拷打。”

  “名录递入秋斩以呈圣阅,帝未察,魏昶君是年身死。”

  “魏氏族人自此为奴,麾下官吏流放滕,越各州,资财一应充青州府。”

  读到此处,顾成面色铁青,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同样明朝一段画面。

  “昔日嘉靖年间,杨继盛不忍见严嵩一党一手遮天,上书朝廷,力劾严嵩五奸十罪,也是如此被鱼目混珠,悄然身死。”

  “想不到穿越者也会遇到这样的事。”

  “终其大明一朝,从洪武年开始,勋贵,浙党,到后来阉党,东林党......”

  “党争之患,太多,也太狠辣。”

  新的死局,悄然浮现。

  彼时,穿越者后盾组织迅速开始回信,通知穿越者应对。

第116章 大明朝的新年

  崇祯三年,深冬。

  炭火燃烧,微光散出暖意,脚步声于青砖响起。

  魏昶君负手踱步,暗中冷笑。

  看过大国来信,如今他已知晓新的死局。

  “果真恶毒。”

  这太监等人背后党派手段了得。

  不过照前世经验,魏昶君也知道,明朝党争厮杀,相比宋朝更不相同。

  有时仅仅是政见不同,便要见血,残酷至极。

  同时也庆幸。

  若非后世大国传讯,自己只怕都只能中招。

  算算日子,崇祯年七月,各州府知府,知州,同知都需前往京师,觐见皇帝,呈交政绩。

  真让该党动手,自己顾身在京,确实无力回天。

  “无妨,如今方才二月末。”

  陕西山西各地流民四起,始终没有安排,眼下,该先让百姓们过个好年了。

  莒州城内,如今没了官吏强行征调民役,缙绅层层委派收取赋税,竟也有了几分繁华。

  街头巷尾大雪扫的干净,青石长街人来人往。

  背负孩童的青年提着粮食乐呵呵逗弄,老妪在贩卖自家种的萝卜,小贩们叫卖糖人,枣子,家家灯火,热闹不已,也有了几分江南之色。

  来县。

  如今洛水老道接手不过月余,遍地山林负雪,寒意彻骨。

  此地土地贫瘠,多山,但如今,路边已没了草棚,取而代之的,是正在重新修葺泥土石墙房屋的青壮,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红袍军,众人有说有笑,暖意融融。

  年迈矿工经年粮食不足的水肿也散去少许,盯着手中红袍军送来的土豆粉,泪水翻涌,跪倒在地。

  青年矿工从难以置信化作狂喜,哽咽抱着面色惨白的妻子。

  “过......过年。”

  “咱也能过年了。

  泰新县。

  殷红染透地面,夏允彝漠然挥手。

  “拖下去!”

  面前赫然是泰新县主簿尸身,如今他率四十红袍军,以里长按察使佥事之名澄清吏治,更有来县前车之鉴,先斩后奏,无人敢言。

  夏允彝身后,赫然还张贴着告示,泰新主簿陆信,淫他家妻女,杀周家三口等字样。

  “取陆家粮食,赠与百姓分食!”

  霸道挥手,彼时大铁锅架起,腊肉碎末,白菜合着粮食炖成一锅,天寒地冻中,火光温暖,香味弥散。

  上千名百姓围着大锅,眼底泛酸,举起粗布袖子擦拭眼泪。

  吃过饭后,夏允彝给流民,百姓安排住处。

  “大人,房屋不够了。”

  有红袍军低声汇报,夏允彝闻言,商议开口。

  “吾等强健,便将吾房屋让与百姓。”

  红袍军看着这位新加入里长的书生,直至此刻,终于生出志同道合之感,铿锵应声。

  “诺!”

  泰新县丞温怀堂听着汇报,怔住良久。

  “他们将自己房屋让给流民?”

  这一刻,温怀堂难以置信,看着院外。

  这世道,当真有这般官吏?

  “民心尽附,民心尽附!”

  片刻后,温怀堂面色苍白,跌跌撞撞收拾着行李,他必须前往告知上级官吏,否则,日后泰新怕是要姓魏了!

  只是刚刚出城,城门外,十名红袍军早已冷冷悄悄跟随。

  “杀!”

  伴随一颗头颅滚落,县丞温怀堂死!

  ---蒙阴县如今很好,洛石村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吃着猪肉炖粉条,养殖总长曲肖恩更是特意送了不少肉到沂县等地。

  村民端着大碗,吃着白菜炖粉条,还有土豆烧猪肉,有些恍惚。

  昔日他们也曾幻想过,如今真的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沂县,几名先前被迫随鞑子劫掠的汉奴也流着泪,看着热腾腾的土豆红薯,颤巍巍开口。

  “好日子,真过上好日子了。”

  红袍军如今在校场上,刚刚吃完喧软的白馒头,穿着棉服再度训练。

  私塾里,孩子们中气十足,大声念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昔日明末第一年,魏昶君与家人挣扎求生。

  如今,莒州,蒙阴,沂县,来县,石山县,泰新县,天地大雪茫茫,万家灯火,喜气洋洋。

  莒州,魏昶君面前摆放一桌酒席。

  一个土豆烧肉,一个萝卜炖粉条,蒸红薯,以及油渣炒白菜,还有鸡蛋汤。

首节 上一节 7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