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81节

  听到这里,一直愁云惨淡的黄知涛也总算露出了几天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

  又分析了一会儿情况之后,彭觉先主动提出准备离开。

  常浩南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便准备起身相送。

  但走到门口时,彭觉先却故意把自己落在了最后面,然后示意另外几人先行下楼,自己则又关上了办公室门。

  看到这副架势,常浩南明白对方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只准备跟自己说,于是也挥手示意柳晨晨离开。

  “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常浩南没有接话,只是用眼神示意对方继续。

  “如果真是美国人所为,那他们真正想破坏的,恐怕不是我们的聚变研究。”

  尽管房间里已经只剩下两个人,但彭觉先此时还是刻意压低了声线:

  “而是热核武器。”

  这个猜测确实炸裂,以至于常浩南都需要一段时间作为缓冲。

  虽然之前给上级画饼的时候提到过核常兼备导弹的事情,但他其实两辈子都没怎么真正涉足过核武库的建设。

  所以一时间确实忽略了这个方向。

  “跟氚增殖技术有关?”

  “对,而且也跟常院士你有关。”

  到这个时候,彭觉先反而有兴趣开起玩笑来:

  “美国人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道:

  “是我们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可以覆盖对方本土一半以上的面积,是上个月展出的、前所未有的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虽然那只是一种战术型号,但我想只要换个远程弹作为动力段,就能轻松把射程延伸到洲际水平……”

  彭觉先不是导弹系统专家,当然不清楚高超音速导弹的增程远没有“换个载具”那么简单。

  但整体思路确实是没错的。

  航天科工确实已经在考虑,以东风31基础型作为火箭动力,结合乘波体滑翔战斗部,把有效射程提高到14000公里以上。

  除去南美洲和南极洲的部分区域以外,地球上的绝大部分陆地都会被纳入打击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热核武器弹头的性能,当然还有产能方面追上……甚至都不用追上,哪怕能达到美俄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水平,都会彻底打破美国所占据的战略平衡优势!”

第1471章 美国的战略优势

  与此同时。

  华盛顿,阿灵顿区。

  五角大楼E翼第七层会议室的门禁系统刚刚完成了一次静默升级,因此当亚历山大·基斯克中将的虹膜通过扫描时,门禁日志甚至不会记录这次访问。

  会议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正在以超出常规三倍的功率运转,确保没有任何监听设备能捕捉到即将进行的谈话声波震动。

  如果放在三个月以前,那么在美国最心脏的位置启用如此夸张的安全措施一定会被当做是神经过敏而沦为全体同僚的笑柄。

  但现在,已经不会有人再有这种想法了。

  至少在国防部内部不会。

  偌大的会议室里,除了基斯克以外,只坐着另外一个人。

  稍早一步到达这里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负责人埃尔蒂普拉巴卡尔。

  亚历山大·基斯克中将随手从袖口内侧的取下一个黑色的小玩意,然后把随身携带的电脑和资料放到桌上。

  “这是什么?”

  普拉巴卡尔女士好奇地盯着看了一会儿,然后问道。

  这东西的大小接近一个常见的领口小麦克风,但直觉告诉她不可能这么简单。

  毕竟正常人不会把麦克风藏在手腕旁边。

  “RF信号探测器,NSA标准配置的第三代产品,能检测到十五米内任何处于激活和信号发射状态的收音设备……”

  基斯克一边把手头的纸质报告分门别类摆好,一边解释道:

  “目前还处在试用阶段,不过以后应该会成为敏感行程的标配。”

  普拉巴卡尔听罢,露出有些难以置信的眼神。

  尽管没直接开口,可那个意思却很明显:

  现在确实是在查内鬼没错,但也不至于这么小心吧?

  然而实际上,基斯克担心的并非什么内鬼,而是他在本次行动中第一次直接体会到了“棱镜”监听计划的恐怖之处。

  那真是任何秘密都无所遁形。

  紧接着,便以己度人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美国的情报机构五花八门,万一其它部门也用这种无死角监听手段对付我,还有国防部其它同僚怎么办?

  所以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备。

  当然,这些考虑肯定不能在明面上说出来,所以面对普拉巴卡尔的疑惑,他也只是例行性地表态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种时候提高点警惕总没错……”

  这个时候,会议室门口又响起“滴”的一声,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推门而入,打断了二人之间的闲聊。

  “开始吧。”盖茨刚刚在国会山参加过一次质询,从他略显低落的情绪来看,过程恐怕并不怎么美好。

  面对进入低气压状态的领导,基斯克也赶紧将加密PDA放在会议桌上,指纹解锁后调出三小时前才更新的威胁评估报告:

  “首先是来自荷兰方面的消息,我们通过欧洲核燃料集团向HFR提供的弥散性核燃料起到了效果,根据那边传回来的情报显示,由于额外引入了对燃料有毒害作用的锆元素,华夏人在第一次尝试启动反应堆的时候就遭遇了失败,目前测试应该已经进入了停滞状态。”

  这个显而易见的好消息终于让盖茨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但旋即又好像想起了什么:

  “不对,我记得当初申请这项计划的时候,你好像说过不会影响反应堆的正常启动,以免被对方过早发现纰漏?”

  基斯克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这位防长的敏锐性和记忆力实在了得,完全不像前任一样容易糊弄:

  “对于常规的启动方式而言确实不会有影响,但华夏人应该是借此机会测试了一种让反应堆受激自发产生中子的新技术,类似当年苏联人在空间核反应堆上用的那种,临界参数比较低,所以才导致失败。”

  听到了“新技术”这个关键词,盖茨才微微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不会引起怀疑?”

  基斯克照常给出了肯定,但又留有余地的回答:

  “至少,他们肯定会先检查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测试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考虑到华夏国内唯一一部研究型核反应堆正在停堆升级,所以没办法进行对照实验,这个过程应该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又把刚才就已经单独找出来的文件递到对方面前:

  “另外,根据能源部那边的说法,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一个能准确描述中子产生行为的数学模型,所以最后大概率是强行提高反应堆活性了事,这样一来,到对方真正测试氚增殖技术的时候,还是会得到符合理论原则但工程上完全错误的数据。”

  “呼——”盖茨翻开看了几眼,但因为并非专业技术出身,所以并未进一步发表意见,只是长舒了一口气,“我们头顶上的压力总归可以小一些了……”

  得益于独特的构型,华夏方面当年研制氢弹的速度很快,仅仅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不到三年,就引爆了第一枚正儿八经的实用型氢弹。

  但万事万物都是有代价的。

  特殊构型的小型化设计难度本就更高,加之核试验次数严重不足,10万吨以上的测试只进行了18次,导致华夏核武库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匹配其综合国力。

  这也是当前美国在战略层面上的最大优势。

  而现在看来,即便对方已经拥有了洲际弹道导弹乃至高超音速导弹,这个优势也仍然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那么,下一件事。”

  盖茨的声音重新严肃起来:

  “针对X51A项目的安全核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三人的房间里,温度仿佛猛地降低了10℃。

  “部长先生,恕我直言,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糟糕得多。“

  基斯克把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夹推过桌面,黑色皮面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一周的公开调查,我们收到了87份举报信,不过其中72份都是经费滥用和职场霸凌,剩下15份涉及技术争议,但也不是什么关键因素……显然这是有人故意想要把水搅混,所以我下令停止调查,并表示没有发现可疑结果,但在暗中对相关人员启动了监听计划。”

  “然后,很快就发现X51A的项目主管沙普尔·柯林杰博士,存在重大嫌疑。”

  这个名字,让一贯坐得住的盖茨直接炸了毛:“谁?”

  “波音公司高级工程师,超高速空气动力学领域专家,X51A项目总负责人,沙普尔·柯林杰。”基斯克重复了一遍,接着继续道,“在监听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与一名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卡尔·海因茨·布林克曼教授有着高度可疑的通话,这是监听记录。”

  他说着点了下PDA的屏幕,麦克风中随之响起一阵静电噪音,随后是一个明显经过压抑的男声:“卡尔,上次的数据确认全部销毁了吗?”

  回答的德语口音很重:“你放心,我已经再次确认过了,全部处理完毕,没有备份。”

  接着又是第一个男声:“测试序列号也要抹掉,特别是7月那批……”

  “……”

  录音播放结束之后,基斯克继续补充道:

  “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位布林克曼教授本人与华夏之间存在任何直接关系,但亚琛工业大学曾经与华夏方面负责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的华夏科学院力学所进行过相当深度的合作,双方甚至共同升级过一套高焓超高速风洞……因此,他也有可能只是个中间人。”

  “不是重名?”

  盖茨有些自欺欺人地又问了一遍。

  基斯克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缓缓摇头。

  前者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瞬间。

  他想过会有一个“高级别”的内鬼存在。

  但没想过能高到这种程度。

  内鬼都干到机密项目一把手了,传出去简直比剑桥五杰还丢人。

第1472章 告密者?

  前者抬手示意他先别说话,自己需要缓缓。

首节 上一节 1281/1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