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93节

  “我们知道,火星没有很强的固有磁场,但其地壳中仍保留了古代磁场的‘化石’记录。这些磁异常区域跨度可达1000公里,强度在10-1500nT之间,能偏转部分太阳高能粒子。特别是在南半球高地,磁场强度可达地球表面的15%,虽然不足以完全阻挡宇宙射线,但仍然可以提供足够的辐射防护。”

  张荣乔展示了最新的辐射剂量模拟结果:

  “在磁异常区的地表,如果结合必要的防护技术,设备,或者宇航员接受的年辐射剂量可控制在150mSv以下,基本相当于国际空间站的水平,这比月球表面的500mSv要安全得多。”

  会场内又一次活跃起来。

  只不过,大家的兴趣被转移到了火星上面。

  “但登陆火星的难度呢?”

  顾印东不能放任大好的局势反转,只好祭出杀招:

  “月球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而火星是三分之一,着陆过程需要更复杂的减速系统,更不用说运载能力的问题……我们眼下最强大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五号,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有大约14吨,但要将载荷送往火星,由于需要更高的逃逸速度和更长的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会大幅下降至5吨左右。”

  “即便是计划中的长征九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预计140吨,火星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只有20吨左右,对于载人任务来说仍然非常极限,而且就算成功,也会像阿波罗任务那样,无法开展太多复杂的研究活动。”

  说到这里,他敲了敲面前的桌面,以示强调:

  “而如果要建设科研站乃至基地,那就需要单次50吨甚至更高的火星转移能力……这样的数据,即便放眼整个人类航天史,也只有仅停留在设想阶段的祝融星-大力神火箭能够实现,而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内,我们还没有这一级别运载火箭的研发计划。”

  祝融星-大力神是能源项目的最终版本,体量几乎两倍于运送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能源号。

  因为指标过于夸张,一般都被算作是“设想”范畴。

  应该说,顾印东这一波确实命中了火星计划的死穴。

  上限偏低。

  争夺领导权这种事情主要看一个噱头,在这种事情上,你哪怕发射一百个无人探测器,也不如真的把人送上去一次。

  而以10年的窗口期来算,搞出支持载人登月的长征9号尚有可能,但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近一倍的推力……

  时间方面属实来不及。

  一直没有明确表态的孙燕来局长也紧跟着开口:“张总师,你们的发现确实重要,但正如顾院士所说,登陆火星本身的技术挑战仍然存在……“

  会场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事实——

  除非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就在这僵持时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平建清了清嗓子:“各位,我想提一个可能被忽视的方案。”他停顿了一下,“常浩南院士在几年前曾提出过一个深空探测中转站的设想”

  会场立刻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听说过这个项目,只是都没有被纳入到“未来十年”这个期限的考虑当中。

  实际上,如果换个人提出类似设想,那么甚至都不会被当做一个正经的“项目”来看待。

  最多只能算是规划。

  也就是常浩南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眼瞅着未来还有二三十年能亲自跟进,所以才多了几分严肃性。

  孙燕来微微皱眉:“周总师,那个项目太过超前了。在地月拉格朗日点建设中转站,需要的技术和资源——“

  “但理论上可行,“周平建坚持道,调出一张轨道力学示意图,“如果在L4点建立中转站,我们可以分阶段向火星,或者月球运送物资和人员。先使用常规火箭将组件运到中转站,在那里进行在轨加注,或者组装成更大的飞船。”

  他事先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因此只好临时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演示:“如果考虑在轨加注的方案,那么无论月球还是火星,单次发射的质量要求都会大大降低了,更重要的是,从中转站出发的任务可以容许更大范围的时间窗口,使用更低能量的转移轨道,节省30%-40%的推进剂。”

  这一次,就连最先主张瞄准火星的吴记都忍不住摇头:

  “可是那需要数十次发射和太空组装,前置的成本和时间都难以估量,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相关技术还全都处在技术论证乃至初步方案阶段,很难说什么时候才能正式转入开发阶段……”

  “……”

  他想要推进火星项目不假,但还不至于为此而不择手段。

  现场的环境重新变得嘈杂起来,来自不同单位和研究方向的技术人员纷纷发表看法,一时间竟显得有些焦灼。

  突然,会议室角落的小门被推开。

  一名年轻的联络员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并快步来到孙燕来局长身后,俯下身子低声说了几句话。

  在近百道目光中,孙燕来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惊讶变成茫然,接着迅速转为震惊。

  他先是抬起头,扯过话筒,似乎想要对所有人说些什么,但犹豫片刻之后又重新捂住麦克风,再次跟那名联络员耳语了几句。

  直到后者连续点了三次头之后,孙燕来终于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面前的几十号人。

  几秒钟后,才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所有人安静:

  “各位,我们刚刚收到消息……”

  直到此时,他的声音仍然有些颤抖:

  “常浩南院士和彭觉先院士主持的核反应堆磁流体发电验证专项,于昨天晚上在金城504厂成功实现临界,至今已稳定输出12小时,功率稳定在7.7兆瓦。”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但明显滞后了片刻。

  很明显,仍然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孙燕来给出了更直接的解释:

  “这项技术,就是老周刚才提到过的,空间转移基地的核心。”

  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几分钟前,他们还在说着不能把这东西纳入中短期的考虑。

  结果反转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核心技术的验证竟然在不声不响当中就完成了?

  孙燕来这会儿也同样处于懵逼之中,大脑几乎停转。

  只不过作为领导,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

  只好祭出缓兵之计。

  “常院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将在下午的会议上详细介绍这一成果……所以我们暂时休会”

  孙燕来环视众人:

  “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所有选项了。”

第1487章 太空交通枢纽

  会议室里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孙燕来局长宣布休会的决定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专家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座位,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直接掏出手机开始拨打电话。

  一小时后。

  周平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国家航天局大院里的梧桐树。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抬手看了看表——12:17,距离下午会议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

  “老周。”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周平建转过身,看到吴记正向他走来,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

  “吴主任,怎么没去吃饭?”

  “你不也没去么。”后者摇摇头,也走到窗前:“说实话,刚才那个消息实在太突然,我需要时间消化消化。”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几秒钟后才有些犹豫地开口:“你觉得……常院士的突破真的能改变游戏规则吗?”

  周平建早已经料到对方来找自己就是为了此事,只是微微一笑:“以我对常院士的了解,如果他敢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宣布,那肯定不会是纸上谈兵……只是具体能改变多少,还得等下午听听具体情况。”

  吴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真如孙局长所说,他们已经解决了空间核反应堆的关键技术问题,那火星计划或许还有希望。”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一瞬,但马上又显得有些顾虑,“不过航天这块的事情,很多时候也不完全是由技术或者成本决定……”

  周平建并不准备深度参与到吴记和顾印东路线的争议里面,只是若有所指地回答道:

  “常院士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你要是接触过就会发现……总之,绝对不是只会埋头搞技术的人物。”

  其实他本来想说对方是个“牛顿一样的人物”。

  但想了想觉得这个评价恐怕负面倾向偏大,所以中途硬生生地改了口。

  两人正说着,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名工作人员探头进来:

  “周总师,常院士到了,在休息室等您。”

  周平建向吴记点点头:

  “我去看看情况,回头聊。”

  ……

  航天局最顶层的公共休息室里,常浩南正站在一排置物架前面,手里端着一杯水,逐一欣赏面前的各种奖杯和奖牌。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熟悉的笑容。

  “老周,好久不见。”说着快步上前,握住周平建的手。

  “这么大的事,怎么提前一点风声都不透露?”

  周平建一开始还努力板着脸,结果才说了半句话就忍不住扯起了嘴角,语气中的笑意也根本藏不住:

  “你知道上午那场面多精彩吗?月球派和火星派都快打起来了,结果孙局长突然宣布你的反应堆成功了,整个会场一下子就没动静了……”

  常浩南也跟着开起玩笑:“技术验证这种事情,时机哪能控制得这么精确……要不然我下次把消息压上半个月……”

  “别别别。”周平建连连摆手:“那还是突然一点更好……”

  说完话锋一转:“对了,你吃午饭了吗?”

  “还没,在怀柔那边接到报告,整理了一下之后就直接过来的。”

  “这怎么行!”周平建立刻按下桌上的通话器,“小王,准备两份盒饭到休息室来。”

  说完转向常浩南:

  “我也还没来得及吃,一起对付一口吧。”

  常浩南刚才一路上都在想着开会的事情,现在听见吃饭才感觉到有点饿,于是也没拒绝。

  说是盒饭,但单位级别摆在这,餐标自然相当到位。

  上下两层,而且全是现做。

  直到目送秘书离开之后,周平建才又转向常浩南:

  “说起来,你最近不是应该在主攻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吗?怎么空间核反应堆这边突然就突破了?”

首节 上一节 1293/1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