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06节
“必须马上对此事做出反应!”
奥观海一改之前优哉游哉的态度,语气强硬地做出了决定。
而詹姆斯·克拉珀早就已经打好了腹稿,闻言立即回答道:
“这件事情操作起来没什么难度,东亚三国之间本来就有很深的历史和现实矛盾,只要随便找点由头挑拨一下,就不难摧毁他们之间脆弱的信任……”
如果搁在以往,这个计划就差不多已经足够了。
但刚才布赖森描绘的前景实在有点吓人。
“还不够。”总统摇摇头,“我需要给他们一个更加深刻的教训。”
克拉珀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无所谓地耸耸肩:
“那么……我想支持东亚自贸区的力量在东京或者汉城内部也必定是少数,我们可以干脆做掉其中一到两个,达成杀鸡儆猴的效果。”
一番对话听得布赖森有点后背冒汗,但他并不准备跟这些脏活产生任何联系,只是补充道:
“各位,这件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东亚,而在东南亚。”
布赖森接过激光笔,重新照向大屏幕的右下角:
“一旦华夏方面意识到,自己和东盟诸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竞争转为技术、劳动力和市场之间的互补,那么即便他们单独和东南亚形成联盟,也一样可以对我们,尤其是对美元的影响力造成打击。”
这一次,就连一直表现轻佻的克拉珀,也不由得板起了面孔。
东南亚各国至少在名义上都是独立国家,很难像他刚才所说的那样,简单粗暴地处理了事。
“我倒是有个主意。”
一直没说过话的罗伯特·盖茨突然提议,吸引了几乎全部的注意力。
他没有在意那些视线,而是径直来到电子地图面前,指向横须贺的位置:
“让我们的舰队去一趟马尼拉。”
……
半个月后。
横须贺海军基地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潮湿的海风带着咸腥味吹过码头。
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巨大的轮廓如同浮在海面上的钢铁城市,甲板上整齐排列的F/A-18战斗机和MH-60R/S直升机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舰长大卫·劳斯曼海军上校站在舰桥上,看着水兵们忙碌地进行出航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名从基层干起的中级军官,他很享受每次出航之前的这一幕场面。
仿佛能让他回忆起二十年前自己刚刚加入海军时的日子。
“所有部门报告准备就绪,舰长。”副舰长递上一份清单,“只等司令部最后命令。”
劳斯曼点点头,目光扫过停泊在不远处的编队舰艇——
“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拉岑”号、“麦坎贝尔”号和“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
这支混合战斗群的配置堪称豪华,但任务简报却含糊得令人不安。
“例行访问马尼拉”,简报上如此描述。
但劳斯曼在海军情报局的老朋友暗示,这次航行可能还会有“后续发展“。
“舰队指挥官到舰!”
哨兵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斯科特·斯威夫特海军中将大步走上舰桥,这位战斗群指挥官身材魁梧,脸上的疤痕记录着某次飞行事故的惊险经历。
“准备得怎么样,大卫?”
斯威夫特问道,眼睛却望向远处的海面。
“随时可以出发。”劳斯曼犹豫了一下,“但士兵们对任务性质有些……困惑。”
虽然嘴上说的是“士兵们”,但很明显,真正感到困惑的是他自己。
斯威夫特终于转过头:“什么困惑?“
“简报上说这是例行访问,但战斗准备等级却提高到三级。”劳斯曼小心选择着措辞,“而且弹药装载量超出标准40%。”
中将的嘴角微微抽动:“你认为我们在准备一场冲突?“
“不,将军。”劳斯曼摇头,“我只是想知道,我们真正准备面对什么。”
回答他的只有一篇沉默。
劳斯曼望向甲板上整齐排列的战机,突然开口提及了一件看似无关的事情:
“我记得,13年前的1997年,英国人派出了一支以卓越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前往那里,但结果……并不算太好。”
中将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你是在把美国海军和那支可怜的英国舰队相提并论?“
“当然不是。”劳斯曼摇摇头,迅速回答道,“华盛顿号的战斗力是卓越号的十倍不止,我们的E-2C预警机能在至少250公里外发现空中威胁,并在随后两分钟内就能起飞一个四机拦截编队,并维持12-16架飞机在甲板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其它威胁,还有四艘宙斯盾监听提供掩护……”
“那问题在哪?“斯威夫特打断他。
劳斯曼深吸一口气:
“问题在于,上面的一切都需要有明确的命令或者授权。”他盯着对方的眼睛继续道,“当年英国舰队在纸面实力上同样强于华夏出动的空中力量,但因为模糊的命令和犹豫的决策,仍然没能完成任何有效的拦截。”
海浪97舰队的遭遇在北约国家海军内部属于公开的秘密,但相比于大多数单纯嘲笑皇家海军战斗力的声音,美国海军学校更倾向于把主要责任归结于决策层。
而在劳斯曼看来,自己的舰队似乎也有类似于当年英国人的趋势。
斯威夫特长久地注视着对面的海军上校,最终叹了口气:“我理解你的担忧,大卫。但有些事情超出了我的权限。”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我保证,一旦有明确行动命令,你会是第一……好吧,会是第二个知道的。”
两小时后,“乔治·华盛顿“号在拖轮的协助下缓缓离开泊位。
“航线设定,舰长。”导航官报告,“经琉球海域南下,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海,预计72小时后抵达马尼拉湾。”
劳斯曼点点头。
正如斯威夫特保证过的那样,这条航线将远离热点海域。
至少就表面上看,确实是是一次正常的出访任务无疑。
但舰长的思绪却回到了情报简报会上看到的那些卫星照片——
位于琼省的新海军基地,受护卫舰保护的石油勘探平台,还有最近频繁活动的登陆舰队……
第1505章 起降测试提前
几天后。
渤海湾的初冬清晨。
辽省号航空母舰庞大的钢铁身躯划开平静的海面,留下一道绵延数公里的白色航迹。
舰艏14°滑跃甲板刺破薄雾,如同一头苏醒的巨兽,掀开笼罩在身上的一层轻纱。
舰岛顶部的双面雷达天线缓缓转动,发出几不可闻的嗡鸣。
这是华夏第一艘航母下水后的第十次海试,也是正式入列服役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检测。
舰桥内,舰长张铮大校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右前方辽阔的海域。
他今年四十六岁,从护卫舰长一路走来,有着超过二十年的航海经验。
但指挥一艘超过六万吨的巨舰,还是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按照计划,辽省号将在下个月底被编入战斗序列,让华夏海军彻底告别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
同时也将取代排水量2.8万吨的维拉特号,成为整个亚洲范围内吨位最大的军舰——
实际上,无论是公开还是内部场合,海军都很少把印度同行列为自己的对标对象。
丢不起这个人。
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印度确实是亚洲唯一一个拥有航母操作经验的国家。
要说对这种现状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是自欺欺人。
而现在,扬眉吐气的日子总算快要到了。
“报告舰长。”
轮机长王海峰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打破了舰长有些不着边际的思绪。
“轮机系统检查完毕,锅炉和蒸汽轮机工作状态良好,随时可以进行最大功率输出。”
张铮微微点头:
“继续保持监测,尤其是高压蒸汽管道的压力和振动情况,有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在被选中登上辽省号之前,轮机长特地被安排到同样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杭城号驱逐舰上进修过一段时间。
但两艘船的体量相差近十倍,显然不可能简单进行类比。
“航海部门报告,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气象雷达全部正常。”
航海长的声音紧接着传出。
张铮的目光转向舰艏右侧的武器平台,同时把联络频道切换到了武器系统负责人:
“防空导弹和近防系统?”
导水长的声音混杂着风声,没有前面两位那样清晰:
“红旗-10防空导弹系统已完成模拟锁定和发射测试,1130近防炮的雷达跟踪系统校准完毕,反应时间比上次海试缩短了差不多半秒。”
这些常规汇报并没有让张铮产生什么情绪波动。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舰长,他对这些系统了如指掌。
真正让人格外牵挂的,是那些他,或者说整个华夏海军都还相对陌生的航空作业系统——
也是将决定辽省号能否真正成为一艘战斗航母的关键。
“舰务长,报告情况。”
张铮转向站在一旁的林志远上校。
后者的任务相对复杂,因此在历次试航中都是当面汇报。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