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08节

  更重要的是,安装在发动机进气端的磁流体发电模块也顺利启动,并带动载荷舱内的合成孔径雷达拍下了第一张清晰的高空侦察照片,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仅靠风洞难以获得的长期飞行数据。

  “常院士。”

  刑牧春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常浩南点点头,示意对方进来。

  “这是左右两台发动机磁流体发电效率的对比报告。”刑牧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面上,“根据计算结果,左侧发动机的发电效率是右侧的1.35倍,在定性上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无侦8乙号方案使用两台亚冲-2型亚燃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而在制造第一架原型机时,他们专门在左右两侧的发动机上分别安装了不同规格的磁流体发电通道。

  具体而言,左侧发动机的磁流体发电通道内布置了10组电极,而右侧只布置了6组。

  常浩南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

  “这么看来,电极片数量增加确实抵消了端部效应和霍尔效应的影响……”

  说到这里,他又把手里的报告往后翻了两页,然后才继续道:

  “而且,这一抵消效果似乎会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强,只不过……”

  “可惜无侦8的最高速度也达不到5马赫。”刑牧春接话道,“要验证更大范围内高超音速下的效果,恐怕就得等到真正的高超音速验证机面世了。”

  常浩南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惋惜,宽慰道:

  “高超音速飞行器毕竟是划时代的技术……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

  说着把报告重新放回到桌子上:

  “现阶段,能确认增加电极片数量有助于维持发电功率,就已经是重大进展了。”他把屏幕转向刑牧春,指着上面的一个数据点,“另外看这里,当速度从3马赫提升到4.5马赫时,原型机对来流的压缩效率提高了接近55%,这说明我们关于并联乘波体的理论模型是正确的。”

  这个话题的跳跃性确实不小,以至于刑牧春用了大约半秒钟时间才转过味来:

  “所以,您已经有下一步计划了?”

  “两个方向。”常浩南竖起两根手指,“一是继续推进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这个我亲自来抓;二是利用乙号方案的飞行数据,尝试建立一个冲压发动机结合磁流体发电的工作循环模型,为未来的研制工作打基础。”

  他把目光投向桌角的工作计划表:

  “这部分交给系统三部负责,每半个月向我汇报一次进度……另外记得嘱咐他们,建立理论模型是个长期工作,不要急躁。”

  正当两人讨论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刑牧春见状准备出门回避,但常浩南瞄了眼来电显示,发现是火炬实验室打来的电话,遂示意对方留下。

  “老师,我是栗亚波。”

  听筒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亚波?”

  常浩南有点奇怪,确认今天既不是组会日也不是报销日:

  “有急事?”

  栗亚波也知道自家导师的风格,于是开门见山:

  “老师,前年从咱们课题组毕业的一个博士,叫史文强,您还有印象么?”

  火炬实验室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但常浩南亲自带领的核心课题组仍然维持了相对精炼的体量,因此他只是略微回忆了一下便找到结果:

  “一个冰城工业大学来的普博,研究大尺度气流场仿真和评估的?”

  确定常浩南对这个人还有印象之后,栗亚波才继续道:

  “史文强今天联系到我,说他们需要紧急计算一艘……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表面气流场,但测量特征长度超过300米,对应的计算域长度则达到15000米,网格划分量和计算量都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300米长的“大型全通甲板舰艇”。

  就差把身份证号给报出来了。

  常浩南听罢,沉思了几秒钟:

  “我确实有一些办法可以增加N-S方程解析解的精度,从而减少圆柱绕流问题的计算量,但都只在比较高的速度下进行过应用……在水面舰艇典型的30节航速下,边界层特征跟航空问题不同,没办法直接套用。”

  他本来想说让对方把数据给他发过来,但一想那个“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体量,又觉得这么干可能还不如他人去一趟——

  正所谓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方式,是一辆装满了硬盘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重型卡车。

  于是转而问道:

  “他们已经开始走合作申请程序了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看上去是在询问对方。

  十几秒钟之后,栗亚波才回答道:

  “已经提交申请了,但是您知道这种项目……层层审批,恐怕得一段时间。”

  “这不要紧,你跟海军那边打个招呼,就说我准备亲自去一趟连海……”

第1507章 归港与重任

  第二天,清晨。

  旅顺港的清晨被一层薄雾笼罩,远处的海面泛着微光。

  常浩南透过舷窗向下望去,看到港口设施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般整齐排列,大小数十艘艘军舰静静地停泊在各自的码头边。

  其中最为显眼的,无疑是两艘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区域防空舰。

  在052C尚未大批量入列服役时,这两艘用俄制防空系统临时拼凑起来的驱逐舰妥善承担起了拱卫京畿的重任。

  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北海舰队麾下排水量最大的主战舰艇。

  当然,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

  很快就不是了。

  常浩南紧了紧安全带,感觉到直升机开始减速下降。

  连海的海军基地里面没有可供固定翼飞机直接起降的跑道,因此他只好从西郊机场乘坐一架同样隶属于空34师的AC139直升机前往目的地。

  纵然在乘坐体验方面已经是意大利严选,比直9和米17好了不知道多少个级别,但终究不可能和他坐惯了的固定翼飞机媲美。

  不到俩小时的行程,已经让常浩南的耳膜感到了几分不适。

  “常院士,我们五分钟后降落。”

  飞行员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常浩南点点头,整理了一下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包。

  他过去没少跟海军打交道,但基本都航空兵部队,这还是第一次来到正儿八经的海军港口。

  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停机坪上,螺旋桨卷起的风搅动着周围的雾气。

  舱门打开,常浩南摘掉耳机和护目镜,弯腰走出机舱,目光很快锁定在停机坪边缘等候的一行人身上。

  “常院士!”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发动机的轰鸣传来。

  海军装备部主任杜霖快步上前,军装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在晨光中闪烁:“一路辛苦了,欢迎您。”

  常浩南握住杜霖的手,半开玩笑地回应道:“杜部长亲自来接,可不敢说辛苦。”

  二人之前就有过两面之缘,工作过程中的交流次数更多,算得上是熟人。

  “哪里的话。”杜霖笑着朝身后不远处的军车示意道,“走吧,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

  一名副官小跑着上前,为两人打开车门,车内空间宽敞,空调已经调到了舒适的温度。

  杜霖示意身后的参谋们分别登上其它车辆,只留下连海造船厂的副总经理张涛坐到副驾。

  “辽省号今天早上刚刚结束第十次海试,正在返回连海港。”杜霖一边系安全带一边说,“这次海试很成功,舰艇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

  常浩南点点头:“我在路上看了简报,动力和船电系统的表现都很稳定。”

  “我记着99年冬天,也是个这样的早晨。”杜霖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开始回忆起早年的往事,“我当年还是项目管理中心下面的一个处长,突然接到消息,说是黑海造船厂那帮人突然松口,同意把图纸和技术人员一起打包。”

  常浩南微微一笑:“当时他们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对于习惯了老国企风格的那批人来说,我们给的全方位保障可比美国人开的空头支票实在多了。”

  这个时候,副驾驶上的张涛回过头来,插话道:“常院士您可能不知道,那些专家后来有差不多一半都成了我们的技术骨干……我们还专门设置了每年一评的‘友谊奖’专门面向这些来华工作的国外专家,效果非常好。”

  杜霖接着开口道:“我也是后来才听说,常院士您当年在这里面也起到过不少作用。”

  这俩人跟商量好了一样的连珠炮让常浩南有点招架不住,连连摆手:

  “举手之劳,举手之劳……辽省号能赶在2010年结束之前正式入列服役,关键还是靠你们海军装备口和船舶工业口的努力。”

  听到这句话,张涛却突然正色起来:

  “不瞒您说常院士,在瓦良格号既有船体基础上改建新船的工作量其实比我们预想中要多得多,也幸亏是有全套的设计图纸和那些参加过1143项目的技术人员,省去了很多熟悉原始设计的时间,否则工期进度恐怕还要再往后延上个一年左右……”

  “……”

  当年经手此事的吴懿范如今早已经不在敏感地区一线拼死拼活,但他的公司毕竟涉及到99年那次惊天动地的“误炸”,很多涉事细节都仍然是秘密,因此常浩南也不太愿意过多提及相关的事情。

  军车驶过几道哨卡,进入基地内部。常浩南望向窗外,看到远处码头上停靠的几艘驱逐舰正在补给作业。

  “对了杜主任。”他找了个机会转移话题,“辽省号入列之后,关于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现在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计划?”

  一年多以前,杜霖就说过关于下一艘航空母舰的事情,总体思路会是一个采用全平甲板和电磁弹射器的放大版1143.6,但仍然有很多细节尚未得到确定。

  常浩南比较关心的,自然是跟动力有关的部分。

  不过,杜霖似乎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只是回答道:“具体设计方案仍然在讨论当中,具体情况……”

  张涛见状马上接过话茬:“在辽宁号进行改造,包括坞内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1143型航母在基础设计上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机库布局、升降机布置、甲板区域划分、消防安全系统……”

  他的语气中隐含着些许苦恼:

  “黑海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也在这个过程中告知了很多原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面完成的改进,还有就是,得等到舰载机起降测试开始之后,再观察一下航空系统还有没有其它需要改进的细节,总之很多工作目前都处在等待的状态……”

  常浩南本想再聊一些细节,但随着刹车发出的一阵尖锐响声,车队已经停在了基地机关楼的门口。

  “常院士,早餐时间还没过,咱们这的伙食虽然赶不上空勤灶,但也绝对过关,您看……”

  杜霖一边打开车门一边问道。

  常浩南摇头,把皮帽子扣在头上:

  “飞机上垫了一口,还是先看看正事吧,吃太饱了容易犯困……”

  ……

  几分钟后,一行人走进了位于顶楼的会议室。

首节 上一节 1308/1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