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59节

  “没关系,不急的。”常浩南并未睁眼,只是缓缓摇了摇头,“这件事的关联范围很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五年计划的走向,上面肯定需要多方面评估。”

  上个周五,他已经把那份《负折射材料在纳米光刻器件中的应用建议》给交了上去。

  通过工建委总顾问的专门渠道。

  但随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始终没有回音。

  这是常浩南近一年来第一次使用自己“直通决策层”的权限。

  所以,反而是刚刚上任的栾文杰对此表现得更加焦虑。

  过了大概半分钟,他再次把身体歪向常浩南那一边:

  “老常,不是我不相信你啊,但情况真的已经恶化到需要考虑完全脱钩的程度了么?”

  对方写的那份本子,栾文杰是看过的。

  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调整产业发展的策略和优先级,优先保障一部分产业的“绝对自主可控”,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

  栾文杰搞航天出身,自问也算是见识过美国人的所谓“极限封锁”。

  但越是见识过,越是会觉得不过如此。

  因为所有封锁几乎都是虎头蛇尾。

  轰轰烈烈开场,但最终不了了之。

  眼见常浩南没回答,栾文杰又继续道:“而且,你这次提交的建议,风格也跟过去完全不一样……”

  实际上,这才是后者最担心的部分——

  过去十几年中,常浩南的一贯风格都是靠部分关键技术撬动全局,把全球产业链当中尽可能多的部分捆绑到华夏身上,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潜在对手投鼠忌器。

  航空、机械、软件、材料。

  四个跟常浩南关系最密切的产业,都是通过这条路线完成了近乎三级跳的快速发展。

  甚至可以说,科工委改组为工建委之后的整套组织架构,就是为了配合他这套打法而设计的。

  换句话说,如果常浩南的态度发生180°的转变,那很可能意味着工建委体系也要跟着发生震动。

  这对于赴任仅半年、刚刚能熟练开展工作的栾文杰而言显然不算个好消息。

  “没办法,局势变化太快……必须得未雨绸缪。”常浩南睁开眼睛,回答道,“而且,工建委的现行框架应该能应付过来,栾主任你也不用太担心。”

  他其实早就看穿了对方的顾虑所在,但总不可能解释说这是来自上辈子的经验教训,所以只好装模作样地开始推理:

  “美国人手里的牌已经越来越少了,但越是这种时候,对方越有可能会铤而走险。”

  栾文杰想了想,觉得这话确实有道理,但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可是以现在的局势看,如果真的全方位脱钩,受损更大的应该是美国人自己?”

  “理性分析的话,确实是这样……但不应该指望对手的决策层能始终保持理性。”

  常浩南叹了口气:

  “另外,我原本的判断是,对方很可能会瞄准我们的两个弱项,也就是半导体和精细化工下手……但通过烛火科技这一轮交锋,基本上可以排除掉第二个选项。”

  IC制造的产业链看上去很长,但其中的关键点反而不多。

  几乎没怎么给常浩南留出操作空间——

  90年代末那几年,华夏的技术底子实在太差,而且常浩南自己的影响力也还局限在航空产业内部。

  等他能撬动足够多资源的时候,湿法光刻这条线都已经成型了,实在插不进什么核心技术。

  外围专利倒是能有不少,但对于产业完整性的意义很小,几乎不可能作为博弈筹码。

  好在通过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以及国产机床控制系统这两条线,算是让IC设计水平和IC封装技术勉强跟上了时代。

  只不过芯片这行当属于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利润最高的消费级产品同时也是技术最顶尖的产品。

  于是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就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要想实现彻底突破,就只能考虑另起炉灶。

  栾文杰盯着常浩南看了好几秒钟,也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

  “所以你才在本子里重点强调了半导体生产?”

  后者点点头:

  “本来么……应该是没必要这么急的,但欧盟这一轮危机来得太快了……这方面是我考虑不太周全,美国人很可能趁虚而入,通过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密集大选控制一部分欧洲国家。”

  听到这里,栾文杰突然愣了一下,随即换上认同的语气:

  “说起欧洲……新志昨天发回来了一份报告,情况确实非常不乐观。”

  常浩南有些好奇地看向对方。

  栾文杰摆摆手:“内容比较多,等下开会的时候我再专门说。”

  直到这时,常浩南才注意到,窗外的景色似乎并不是车水马龙的上沪街道。

  “怎么还没出机场?”

  常浩南低头瞄了眼请柬,确认主会场的位置是在黄浦江附近。

  “你看背面附注。”栾文杰哭笑不得,“座谈会跟主会场不在一起……”

第1571章 C919

  正如栾文杰所说的那样,一排专车并未驶向主会场,而是一路向南,直接开进了沪飞集团新建的的浦东总装基地。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常浩南另外十几名与会者步入一个灯火通明的巨大厂房隔间。

  映入眼帘的并非冰冷的机器和流水线,而是一个横放过来的巨大圆筒——

  内行人很快便看出来,这应该是一个模拟的客机舱段。

  只不过,透过侧舷玻璃能够依稀看出,里面并非经济舱的密集布局,而是被装饰成了类似公务机的模样。。

  沪飞集团董事长金壮泷亲自在此迎候,他热情地向众人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欢迎来到我们为下一代国产干线客机C919开发的1:1模拟客舱段!请大家感受一下我们初步的设计理念和人机环境。”

  这段内容并不在预设议程当中,但本次座谈会的重点本就是C919,所以倒也没人提出什么质疑,而是饶有兴致地随着引导踏上了固定舷梯。

  跨入舱门之后,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客舱里面的布置并不是什么公务机,而是一间小会议室!

  正好可以容纳大约二十多号人。

  显然是早有准备。

  相比于富丽堂皇的会议室,这飞机客舱确实显得有些逼仄。

  但别出心裁的设计足够抓人眼球,还是引来了一阵啧啧称奇。

  就连常浩南也有些好奇,这条时间线上的C919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

  客机的飞发匹配工作远比战斗机简单,所以航发设计师一般不会深度参与到飞机设计工作当中。

  尤其是机体部分。

  这个时候,金壮泷也已经从后面跟了上来,一边引导众人分别落座,一边开始介绍设计亮点:

  “在机体结构上,我们充分吸收了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的经验教训,在机身设计上采用了非正圆截面,不仅可以优化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升乘客舒适度,更重要的是为未来可能的货运型号改装预留了充足的灵活性。”

  参加座谈会的都不是纯外行,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航司管理人员出身,所以他一上来就直指最关键的部分。

  空客靠着后发优势在客运市场占到了很大便宜,但货运领域却几乎被波音打得找不着北。

  这里面当然有空客飞机普遍较新,找不到那么多老飞机改装货机的因素存在在。

  但波音的运输机血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737的客改货只需要在指定服务商出进行,从就位到完成验收大约90天,而A320则需要返回总装厂,并且改装和验证周期也要长得多。

  “这里,还有这里,我们引入了可替换式模块设计。”

  金壮泷走到舱段中段,手指虚点几处承力结构所在的位置:

  “从项目伊始,我们就将飞机的多用途性纳入了核心考量,C919可以在生产环节中自由选择搭配,选择范围包括舱门,也就是普通客舱门或者货运所需的大型主货舱门,还有横梁,是更省空间的L型梁还是承重能力更强的T型梁……”

  “……”

  把会议地点选在模拟机舱里面,绝对有赌的成分。

  毕竟要是上纲上线地说,他事先没有对此进行汇报,绝对属于无组织无纪律。

  但结果证明,金壮泷今天赌对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讲解的内容上。

  一名邮政航空出身的民航局领导更是忍不住好奇,趁着两句话的空当直接提问:

  “容积情况怎么样,我是指改货运之后?”

  邮政航空是华夏最早提供专门货运航线的公司之一,虽然近年来的货运规模隐隐有被长江快运和顺风航空赶超之势,但仍旧维持了56架的最大货运机队规模。

  只不过,其中有大约四分之一还是运8和运7。

  尽管实际机龄还不到二十年,就货机来说属于妥妥的青壮年,但性能确实已经不堪大用了。

  而且,随着华夏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份额不断提高,需要进行国际空运的时敏性产品也越来越多。

  两种老型号已经完全不支持目前的任务需求。

  这个问题实在是恰到好处,甚至像是提前找好的托。

  以至于金壮泷可以直接拿出一份宣传材料,指着上面的机舱截面示意图进行介绍:“最终的具体设计还会微调,但基准型号C919-1000的主货舱有效装载空间不会少于144.5立方米。”

  那名领导抬头稍微想了想:“波音737-800货机的主货舱应该是141.1立方米,大了差不多2.5%……”

  737-800原则上属于NG系列中的加长型,但却是销量最好的型号。

  因此C919的基本型就选择对标738,后续再考虑研发缩短型。

  而金壮泷则赶紧补充道:

  “919和737两种飞机体量接近,货仓容积肯定不会有太大差别,但正是多出来的这3个立方,可以让919的主货舱容纳12个标准货板,此外还有47.5立方的机腹货舱空间。”

  听到这里,那名提问的领导终于露出满意地神情。

首节 上一节 1359/1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