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59节

  君不见吏部尚书没有出现在大殿?没有记错的话,前科某一甲乃吏部尚书同乡,甚得其青眼,现下已经被选为东宫右春坊司直郎了吧?

  君不见右都御史也没有出现在大殿?其嫡女三个月前刚刚成婚,东床快婿正是东宫司经局谕德……

  有这两位的遭遇打底,谁要是敢跳出来喷几句口腹之欲乃“玩物丧志”云云,信不信马上就被厂卫把自家门房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个遍,不到一个时辰就变成铁板钉钉的太子党?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内外朝诸位迅速以千锤百炼的眼神和微表情完成沟通,于是,当皇帝悠长地询问“诸爱卿有何高见”时,爱卿们的高见也就不难猜测了。

  “陛下圣明”,这是基本操作。

  “为陛下贺”、“为大吴贺”,这是必须统一的基调。

  接下来就是敕令一了,“速遣得力人手”、“前往东海迎得仙种”显然是第一要务。

  至于谁是得力人手,当然是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出身于“东海某方位”相近郡县的得力人手。——第一时间就找到仙种当然最好,就算万一一时之间找不到仙种,相信这些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是和“东海某方向”相近郡县大户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得力人手,总能找出好办法,让朝廷能够第一时间向全天下宣布已经“找”到了仙种的好消息。

  敕令二也没啥难度,依然是“速遣得力人手”、“前往东北寻访金山”。——当然,照样也公推了几位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是和“京师东北某县”相近郡县大户们,尤其是和办矿相关大户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得力人手。——总之,朝廷不管你们什么时候找到金山,朝廷今年……不,朝廷三个月内就要“找”到昊天上帝赐下金山的证据!

  接下来便是敕令三了……说实话,和前面两条关系着封建集权中枢命脉的敕令相较,无论重要性还是操作难度,最后这条敕令实在不值一提。

  “着光禄寺即刻上呈御膳。”外朝建言。

  “着尚膳监即刻上呈御膳。”内相建言。

  “令京师各名楼名厨,即刻入宫。”京兆府建言。

  “令京师四方州郡府各名楼名厨,即刻进京。”某大学士建言。

  “令各府、郡、州、县,寻访境内名楼,乡珍美食,收集食材,和名厨一道,好生护送进京。”又某大学士建言。

  建言到这一步的时候,始终呈现着“昊天上帝圣敕”的光幕,忽然出现了新的变化。

  原来的圣敕文字消失了,新的文字显现:各地厨师无需进京,已为大吴境内,各府、郡、州、县,同设昊天之镜。

  静置数息,待到皇帝,内侍及各位外朝大佬看清,新的文字再次出现:

  可言某郡衙、某府衙、某州衙;

  可言某郡某县衙,某府某县衙,某州某县衙;

  可言某郡、某府、某州全部县衙;

  可言天下郡衙、天下州衙、天下州衙;

  可言天下县衙。

  望着这个全新的变化,起居,翰林,内书房当值宦官飞快地记录,皇帝和诸位大臣面面相觑。

  一小会后,皇帝回过神,望向诸位内相,司礼监掌印缓缓走出,向着光幕……向着昊天镜沉稳喊道:“肃谷郡,丛云县。”

  昊天镜出现一行小字:请御极皇帝,或请持皇帝之宝,亦或请圣训。

  这谁敢请啊?司礼监掌印能请的只有跪下请罪。

  皇帝不耐烦地招招手,示意司礼监掌印起身,迟疑几秒后,清清嗓子,玉音轻吐:“肃谷郡,丛云县。”

  一阵涟漪之后,光幕出现了一处破旧的县衙,一大群衙役,十数名书吏,以及有意无意缩在衙役和书吏们身后的县令、县臣及主薄。

  目瞪口呆地望着皇帝和诸位大佬,惊愕半天之后,三位朝廷命官乱七八糟地自己跪下,或是扯着身边的闲杂人等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政殿瞬时沸腾。

  什么仙种!什么金山!通通不重要!

  看到没!看到没!这昊天镜!这昊天镜竟可致此!只要有了这面昊天镜,有了这个可以无视千里重隔,随意可以号令的神器,大吴天下立刻就可延绵三百年国祚!

  “为大吴贺!”

  “为陛下贺!”

  “为天下贺!”

  望着光幕……望着昊天镜上方依然显示的“请御极皇帝,或请持皇帝之宝,亦或请圣旨”小字,沉思几秒,皇帝忽然飞快地扯过一张御纸,微微哆嗦着写下“逸白州,姜雅县”。

  皇帝招招手,尚宝监掌印连忙送上玉玺。

  皇帝郑重盖下,抬起头时,司礼监掌印已恭恭敬敬地站到跟前。

  皇帝赐下御纸,司礼监掌印恭谨捧住,缓缓走到昊天镜跟前,再次沉稳喊出:“逸白州,姜雅县”。

  光幕再次涟漪,又一个破旧的县衙,又一群惊慌的衙役,书吏,朝廷命官出现了。

  霎时之间,皇帝心潮澎湃!明明双眼看到了姜雅县诸人乱糟糟地跪下,双耳却完全分辨不出……也根本懒得去分辨那些口音浓重的家伙到底在喊些什么。

  皇帝的右手紧紧地抓着玉玺,从来没有发觉过皇帝之宝竟是如此沉重,也从来没有想到,掌握权力的方式,竟然可以如此实际,竟然可以如此简单!

  深深呼吸几次,皇帝第一次站起身来,向着昊天镜,也是向着上天的方向,微微一揖:

  “谢昊天上帝厚赐!”

  做完这些,皇帝重新坐下,凝神片刻之后,开始沉稳发令:

  “草诏!”

  “天下各郡、府、州,即刻尽心寻访地方,收罗名菜美食,为大吴贺,为昊天上帝贺,为张赴上帝贺。”

  “礼部,即刻筹备,于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外,另设明厨科。”

  “礼部、吏部,即刻筹备明厨恩科,三月后天下各县开,六月后各郡、府、州开,九月后京师伦才!”

  “礼部、户部、工部,即刻筹备,天下各县、州、郡、府,即设昊天上帝庙……及张赴上帝庙!规并文庙!”

  “礼部,吏部,宗人府,都督府,即刻筹算,本次襄助昊天上帝及张赴上帝御宴有功者,金银爵土,不吝封赠。”

  “……”

  被点名诸人立刻应下。

  翰林立刻草诏。

  内相立刻披红。

  给事中立刻画押。

  一刻钟不到,七八份圣旨新鲜出炉。

  换成平常时候,这七八份圣旨中的任何一份,都会在朝野间引起巨大波澜,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议论、党争,乃至血谏。然而,此时此刻,却是众皆肃然,行云流水。

  没错,这几道命令可不是什么中旨,而是皇帝圣训,翰林学士草诏,司礼监披红,各科给事中画押,硬得不能再硬的朝廷集体意志!

  没错,这样搞出来的明厨科可不是什么传奉官之类的幸进之辈,而是礼部牵头,吏部研究,御史机构点头认可的正式编制,硬得不能再硬的正牌子科举正途!

  没错,这次的金银爵土可不是皇帝或是内宫某位嫔妃心血来潮,想给亲近之人弄点好处的封赠,而是国家堂堂正正,注定青史留名——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是美名还是骂名——的以国礼谢国士。

  没错,这一切的一切,要是就这么传出去,在场诸人,无论皇帝还是重臣,这辈子都别想躲过“昏君奸佞”的美称。

  然而,就算如此,列席的诸位大佬还是毫不在意,欣欣然地走完了需要自己完成的流程。

  这一切,盖因皇帝刚刚下完命令,昊天镜中就忽然又出现了几行新的文字:

  大吴御极皇帝及众工臣勇于任事,上甚嘉许,特许大政殿及天下各衙昊天镜五十年存续。

  御极皇帝及众工臣为国操劳,皆身有微恙,特赠御极皇帝药方一份;特赠御极皇帝及众工臣呼吸导引法一套。

  御极皇帝及众工臣,此番筹备御宴有心,来日如若再建新功,昊天上帝必不吝延年之赏。

  药方:图文并茂。

  呼吸导引法:图文并茂。

  有了五十年昊天镜,就注定了五十年稳固的社稷江山,注定了五十年的太平盛世,有了御宴建功的胡萝卜,就有了延年的希望,些许微名——呸!和江山社稷,太平盛世比起来,朝廷仅仅多出几个明厨科的官员,怎么都划算好吧!明明是利国利民好吧!

  不同于外朝本能的花花肠子,身处此等重要场合,内朝大佬的想法天然单纯许多,司礼监掌印声嘶力竭:“快,速传画师!”

17 人类灭绝

  禄山郡,郡城。

  刘府。

  看着一字排开的五个灶台,记听南不得不感慨,到底是底蕴深厚的大户人家,专供少爷们的灶屋,就已经比得上太元楼整个后厨的排场。

  官船上的差人没有诳纪听南,太元楼的主厨果然已经到了,现下正和他的大徒弟一起,占着靠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灶台。

  站在第三个灶台旁的也是老熟人,正是和太元楼同一条街的桂侯楼大厨,第四个灶台应该是他的大徒弟了。

  除了这四人之外,灶屋中还有十来个帮厨,大部分正在帮大厨们忙碌,还有三人侯在一侧,大约是留给记听南的人手。

  和同行们寒暄几句,记听南站上了留给自己的灶台。

  握住锅柄,记听南回头望向将自己领过来的管家和书吏:“两位老爷,要做什么席面?”

  “不敢当,”书吏笑吟吟地说道:“不拘席面,不拘菜色,记大厨皆可随意。”

  让酒楼随便上菜的食客虽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记听南点点头:“食客可有忌口?”

  “亦无,”书吏摇摇头:“记大厨尽可随意。”

  那就简单了,记听南再次点点头,几个拿手好菜飞快地掠过脑海。

  “不过,”书吏忽然提醒:“机会难得,若有上进之心,记大厨不妨试试自己最想做的菜。”

  记听南最想做的菜,那必然是香魄了!

  或者说,整个禄山郡……不,整个大吴朝,绝大多数混出名头的大厨,最想做的菜,必然都有香魄的一席之地。

  所谓香魄,其实并不拘于某道菜,也不拘于某样食材,而是一种食材、厨艺、传承、运气,同时达到顶点,机缘巧合之下才能做出来的顶尖菜品。

  香魄香魄,顾名思义,就是极香之意。

  香到什么程度呢?

  挑剔点的食客,往往要求送过去的菜色香味俱全。

  然而,若是送过去一道香魄,再挑剔的食客也不会再理会什么“色”和“味”。

  做出一道香魄又有多难呢?

  禄山郡上一次出现香魄……好吧,禄山郡上一次出现香魄,记听南还没入行。

  记听南距离最近的一次香魄,出现在十一年前。

  那是一道香魄鲤鱼,出自邻郡芩华楼的周大师之手。

  当时的盛况,记听南听到了太多人的说法,其中的绝大多数太过夸张,记听南并不敢全信,记听南可以完全确信的是:做出那道香魄之后,芩华楼就改成了周华楼。

  “那个,”记听南偏头望向帮厨:“挑三条鲤鱼。”

首节 上一节 59/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