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103节

  ——“这就是实战经验的重要性啊,越战教会了我们很多”

  一—“有困难要坚持,有经验要总结,这波稳了”

  东汉位面。刘备端坐堂前。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分立两侧。看着天幕上展现的内容。

  这位经历过漫长创业时期的君主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

  “军师,这后世竟能将一个工坊分成两个名字来用,倒是个妙计。”刘备抚须轻笑。

  言语中带着几分赞叹。诸葛亮轻摇羽扇。

  “主公明鉴。这确实是个善用典故的时代,一个班子多个名头,倒也省了人力物力。”张飞性子急躁。

  插话道。

  “大哥,你看这火器威力,比当在长坂坡上强多了!”关羽捋着长髯。

  “就是不知这火器造价几何。若当年有此利器,何至于处处受制于曹操?”刘备听罢目光深邃。

  想起当年马跃檀溪的狼狈。

  在新野、博望坡四处奔波的艰辛。不禁感慨万分。

  如今后世子孙竟有这等本事。能在战场上扬眉吐气。

  “军师,你看这火器还能从天上往下扔,当真是匪夷所思。若是当年在赤壁有此神器,又何须借东风?”

  诸葛亮答道。

  “主公说得是。这后世子孙能将战具研制得如此精妙,确实令人钦佩。”刘备站起身来。

  “你们可记得当年在新野时,我军连弓箭都要省着用。”

  “如今后世子孙竟能一次发射上万发炮弹,当真令人欣慰。”关羽、张飞对视一眼。

  想起当年在徐州、汝南等地颠沛流离的日子。也不禁感慨万分。

  那时候别说火器。

  连像样的兵器都缺得紧。

  “益州一带的工匠向来以手艺闻名,不知现在有传人在这等大工坊里做事。”刘备眼中闪过追忆之色。

  想当年在西川开创基业。招揽能工巧匠。也是废了不少心思。

  诸葛亮见主公有所触动。轻声道。

  “这便是科技兴国之道,后世子孙能将工艺发展到如此地步,想必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殿内众人望着天幕。

  沉浸在震撼与感慨之中。

  这位以仁德著称的君主。

  此刻眼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

  更多的却是对后世发展的欣慰与好奇。

  大明位面。

  明太祖老朱看着天幕:眼中精光闪烁。

  刘伯温和李善长站在一旁。大殿内气氛凝重。老朱突然大笑起来。

  “好啊!天下竟有这等巧妙之事,一个工坊还能分两个名头用。比咱们当年打天下时的那些投石机强多了。”

  李善长顺势道。

  “陛下,想当年我们打下金陵,连弓箭都要精打细算。如今倒好,一口气就能打出千百发火箭。”

  “哼,要是早有这等火器,哪还用得着在濠州和陈友谅打那么久。”老朱拍案而起。

  “这后世子孙倒是能干,把兵器做到这个地步。”刘伯温饶有兴致

  “陛下您瞧这火箭炮,连熊国那等大国都眼红。”“熊国?”

  老朱眯起眼睛。

  “就是北边那片地方?看来咱们这火器是真的了得。”李善长接话。

  “可不是,您看这海马斯,人家都说是战场红人了。”老朱忽然想起什么。

  脸色一沉。

  “这工坊改个名字就算另一个单位,倒是省了不少花销。”“这主意倒也不错,省钱又管用。”

  刘伯温笑道。

  “以前打仗全靠人拼命,如今倒好,一炮能顶千军万马。”“火器越做越厉害,倒让朕想起当年编练水军的事。”

  老朱眼中闪过追忆。

  “那时还在为几艘战船发愁,如今都能把火箭从天上扔下来了。”殿内众人继续观看着天幕。

  不时发出惊叹。

  大家对后世的军事发展既有欣慰。又带着几分遗憾。

  当年若有这等利器。

  何至于在江淮之地费那么大周折。老朱忽然又道。

  “对了,这火器到底能打多远?”

  “快点好好瞧瞧,看看这后世子孙还有什么本事。”

  【海马斯对于乌某兰和其他国家来说确实厉害,但对于龙国来说还差点意思。就连老美国防实报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五款火箭炮装备,都将自家的M142海马斯排名第三。】

  【龙国的PCH191才是火箭炮系列中的王中王,国防时报同时将PCH191称为全世界最危险的轮式多管火箭炮。】

  【在我军使用第二代火箭炮时,对敌人的攻击可以称之为盲射。即使使用了仿制熊国“龙卷风”的03式火箭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高精度打击能力的需求提升,PHL03也

  开始有点不够用了。】

  【这时川渝航天技术研究院为陆军带来卫士2型火箭炮,而瑞士二型火箭炮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在400公里射程内将精度控制在500米内。】

  【为了保证远射程的精度,卫士2使用了卫星定位制导系统,但这还不是终点。川渝航天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出了升级版,卫士2D。射程达到480公里,口径扩大到了425毫米。】

  【不过这款最后没有迎来我军的订单,外贸路线也走的不太顺利。而我国另一款远程火箭炮却迎来大量海外订单,他就是龙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神鹰400型远程火箭炮。】

  ——“400公里精度600米,这技术含量太硬核了”

  一—“海马斯:没想到我只能排第三,有点尴尬”

  一—“明明性能这么强,为啥就是不火呢”

  ——“龙国搓火箭炮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一—“国防时报给咱们实力认证了”

  ——“盲射时代终于过去了,这下能看着打了”

  ——“外贸订单说明实力,神鹰400这波稳了”

  大宋位面。

  宋太祖赵匡胤注视着天幕。

  身旁赵普和杜荀鹤也看得入神。这位开创大宋的皇帝时而皱眉。时而又露出赞叹之色。

  殿内的气氛凝重了片刻。赵匡胤忽然大笑起来。

  他对军事装备的发展有着天然的敏感。四百多公里的射程。

  这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回想当年在陈桥驿和后周军队对阵时。不过是刀来剑往的短兵相接。

  赵普见皇帝陷入沉思。开口道。

  “陛下,这后世的火器当真了得,一炮就能打到数百里外。”“是啊。”

  赵匡胤站起身来。

  “若是当年有这等利器,何至于让辽国和西夏处处嚣张。”想起北方诸国的威胁。

  这位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杜荀鹤补充道。

  “如今这火器不光打得远,还能精确打击。陛下您看,这精度都能控制在数百丈之内了。赵匡胤点点头。

  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当年他带兵征战时。弓箭都要省着用。

  如今后世子孙竟然能让火器做到这等精准北伐的夙愿虽未能实现。

  但看到后世军事如此强盛。倒也足以告慰英灵了。

  “你们说这个神鹰四百,为何能得到这么多国家青睐?”赵匡胤饶有兴致地问道。

  作为一个军事家。

  他对这些细节格外关注。赵普恭敬答道。

  “想必是性能出众,价格公道。这不就跟陛下当年整顿军备一样,要讲究实用。”赵匡胤又想起当年跟随父亲征战时的情景。

  不由感叹。

  “后世子孙能把武器做到这等地步,当真是长江前浪推后浪啊。”

  殿内众人继续观看天幕。

  时不时发出惊叹。

  这位驰骋沙场的皇帝。

  看着后世军事科技的发展。既有欣慰。

  又带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期待。大隋位面。

  隋文帝杨坚看着天幕中展现的内容。身边的苏威和高颎也看得目不转睛。

  这位统一南北的帝王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真是想不到啊。”

  杨坚的声音略带沙哑。

  “从前花了大力气才把南北统一,如今后世的火器竟能一炮打出数百里。”高颎深以为然。

  “陛下,您还记得当年修大运河时的情形吗?若是有这等火器护航,何愁江南水匪猖。“大运河?”

首节 上一节 103/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