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141节

  一—“这种剧也能拿奖?评委是在搞笑吗”

  一—“建议改名《我在异世界当将军射瞎了唐太宗》”

  一—“不愧是泡菜国,连历史都能腌制变味”

  ——“我居然在认真想李二跪地求饶的画面,太荒谬了哈哈哈”

  大唐位面。

  大明宫暖阁中的天幕光芒闪烁。玄宗和高力士看完这段内容。

  室内一片寂静。

  屋外梅花暗香浮动。檐下风铃轻响。玄宗双手紧握椅案。

  面色阴沉。

  “高句丽这些后人,竟然如此编排我大唐太宗皇帝!真是岂有此理。”高力士站在一旁。

  面带忧色。

  “陛下息怒。这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象罢了。”

  “太宗皇帝当年可是打到平壤城下,这些人现在倒会编排故事了。”

  “联岂能不怒?我大唐威名远播,太宗皇帝更是千古名君。这些蛮夷竟敢如此造次,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玄宗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传朕旨意,着兵部即刻准备,朕要亲征高句丽!”

  高力士连忙上前。

  “陛下,如今边境尚且平静,不如先派使者前去问罪。”

  “若他们知错认罪也就罢了,若还敢狡辩,再兴兵也不迟。”

  “使者?朕看他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太宗皇帝在天有灵,怕是都要被他们气活过来。”玄宗望着天幕中闪过的画面。

  突然笑了起来。

  “也罢,就依你所言,先派使者去问问他们,究竟是从哪学来这般胡编乱造的本事。”高力士松了口气。

  “陛下圣明。其实这等荒唐事,反倒显出我大唐的威名。若是当真如此,他们又怎会一直俯首称臣?”

  玄宗重新坐下。提起茶盏。

  “朕倒要看看这些蛮夷还能编出什么新鲜故事来.....

  “去让使者走一遭,也好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唐的太宗皇帝,可不是他们随意编排的戏子。”

  大明位面。延禧宫内。

  明万历皇帝与张居正正观看着天幕中的画面。殿外梧桐叶片片飘落。

  “张爱卿,你看这高丽国倒是会做戏。太宗皇帝若是真被射瞎了眼,他们怎么还要年年进贡?”

  万历笑着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案几上。

  “朕听闻他们现在编排这些故事,还在他们那里得了什么大奖?”张居正捋着胡须。

  “陛下说得是。这些蛮夷倒也有趣,明明当年被打得落花流水,后世却要编这些戏文自我安慰。”

  “依臣看来,他们这是活在梦里。”

  “朕倒觉得他们挺有意思。太宗皇帝打到平壤城下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的这些后人会这么会讲故事。”

  万历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你说他们是真不懂历史,还是故意要这么编排?”“回陛下,他们无非是想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说不定下次,他们就要说自己打到长安城了。”

  “哈哈哈,说得对。让他们编去吧,反正现在朝贡的使节一样不少。”

  “不过说真的,这些蛮夷的想象力,倒是让朕大开眼界了。”

  张居正整理着案头的奏折。

  “这些故事传到民间,怕是要笑掉大牙。臣觉得让他们自己编排着玩也无妨,反正也改变不了历史。”

  “说得是。朕倒希望天幕多放些这样的故事,也好让朕解解闷。”

  “这高丽国的戏文,比朕平日看的那些杂耍有意思多了。”

  檐下的风铃继续轻响。

  君臣二人一边饮茶。

  一边等待着天幕中新的故事展开。

  茶馆内人声鼎沸。

  古人们围坐在天幕下。

  谈论着这段荒诞的历史改编。

  “这高丽国的人还真是能想,连太宗皇帝都敢编排。”

  众人纷纷感叹。

第83章 棒子偷历史,古人气疯了!加戏就算了,还加族谱!

  这种荒唐的桥段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大唐盛世时的威名何其显赫。

  如今却被如此演绎。不免让人扼腕。

  更有甚者竟然还在他们那里得了什么大奖。“你们说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些故事的?”茶客们议论纷纷。

  觉得这些外邦人的脑子怕是被泡菜腌坏了。大家都知道当年唐军声威之盛。

  连西域诸国都闻风丧胆。如今却被编排成这般模样。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依我看,他们这是活在梦里。”

  明明是藩属国。

  却要编排这等故事给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这种荒诞的想象倒也有趣。

  至少给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故事要是传到长安城,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众人纷纷摇头叹息。

  这种无稽之谈。

  反倒更显得我朝的威名。

  毕竟真实的历史摆在那里。任他们如何编排。

  也改变不了当年的威风。

  “快别说了,且看看他们还能编排出什么新鲜故事来。”

  大家兴致勃勃地期待着下一个荒诞的故事。

  【很遗憾,要让泡菜国人丢人了,这段情节从头到尾都是编出来的,跟真正的历史没有半点关系。】

  【唐太宗确实打过高句丽,因为高句丽实在是不安分。】

  【贞观19年唐太宗忍不了了,发兵6万,跋山涉水直通高句丽。】

  【这一路上唐军打退了20多万前来阻挠的高句丽军队,斩杀人数达到4万。】

  【唐太宗亲率唐军一路逼近安市城,这座城市特别重要。因为泡菜国所谓“射瞎唐太宗一只眼睛”的战争就在此发生。】

  【这场战争不仅打了,而且唐代名将薛仁贵、长孙无忌、李绩在这场战役中大放光彩,打的酣畅淋漓。】

  【安市城的高句丽援军来了15万,唐军只有5万。在唐太宗的指挥下高句丽大败,15万打的只剩3万,高句丽被打的心服口服。】

  【但安市城没有打下来,倒不是唐军打不动了。而是高句丽已经进入10月份,天气骤冷,唐军补给跟不上。】

  【权衡之下,唐军撒军。所以总体来说,安市城之战唐军确实算败了。】【在唐军撤军之时,安市城的城主有感于唐太宗的帝王气概,亲自拜辞。】

  【唐太宗也欣赏他誓死守城的气节,还赏赐了他们绢缣一百匹。】

  【这么和谐的场面,怎么可能发生在唐太宗被射瞎眼之后。泡菜国人真是说谎不打草稿。——“真相来了!看看什么才是真实历史”

  ——“这才对嘛,我就说我们战神不可能这么怂”

  —一“输了都这么有排面,不愧是太宗皇帝”

  ——“打到剩3万,这才是真实操作啊,某国编剧看到了吗”

  ——“唐太宗:我赏你绢缣,你编我眼,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等等,所以某国是把被暴打说成了大胜?这操作绝了”

  ——“这叫以少胜多,某国人的数学是不是要重修”

  ——“这才叫真实的帝王风范,不是你们编的那些Low剧情”

  ——“终于知道真相了,某些人编故事真的要点脸”

  大唐位面。太极殿内檀香缭绕。

  天幕的光芒映照在太宗帝王的面容上。殿外廊下铜铃随风轻响。

  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洒落进来。

  “长孙,你且看看,后世的记载倒是有趣。朕还未曾出征,倒是先看到了结局。”太宗指着天幕中闪过的画面。

  眉头微皱。长孙无忌上前一步。

  “陛下,这倒是给了我们启示。若真如天幕所示,补给不足确实是最大的隐患。”

  “确实如此。六万兵马就能让他们损失十余万人,若是准备充足,这安市城岂有不下之理?”

  太宗站起身来负手而立。

  “只是这些高句丽后人,倒是会编排故事。什么射瞎朕的眼睛,简直就是笑话。”

  “陛下英明。依臣看来,我们当以天幕为鉴,提前储备足够的军需,确保不会重蹈覆辙。!

  太宗走到殿中。目光炯炯。

首节 上一节 141/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