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153节

  “这一次,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朕不是那个懦弱的皇帝!”大汉位面。

  “如此残暴,当真让人发指!”汉武帝刘彻神色凝重。

  “朕一直以为匈奴就够凶残,没想到数百年后还有更甚者!”张骞抬头看向天幕。

  “陛下,这羯族比之匈奴更为野蛮。不过依臣所见,倒是跟月氏颇有几分相似。”“月氏?”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张卿远游西域,见多识广。这羯族竟能将汉家女子当做牲畜对待,简直天理难容!”“朕早就说过,北方游牧迟早要成大患。不过··”

  “不过什么?”

  “朕倒是对这个冉闵有些兴趣。以汉制胡,杀得好!只可惜他来得太迟。若是能早些......刘彻话未说完。

  天幕突然光华闪动。

  “咦?天幕怎么变了?”张骞诧异地看着画面转换。

  “什么是‘绝对零度’?这又是何物?”“有趣。”

  刘彻目光灼灼。

  “方才还在说北方蛮族,转眼就谈起天地至寒之理。”

  “莫非这天幕是想告诉朕什么?张卿,你在西域可曾遇到过极寒之地?”

  【绝对零度到底有多恐怖?为什么宇宙的最高温度能达到惊人的1.4亿亿亿℃,最低温度却只有273.15℃。】

  【早在1802年,发国物理学家吕萨克根据气体的热膨胀定律做了一个实验。】

  【他先准备了一个带有体积标注的烧杯,将一个完美契合的可移动式活塞放至烧杯最底部,把里面的空气完全排除后借助软管在里面填充了一些具有惰性的氮气。】

  【之后用一个灵敏度非常高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烧杯中氮气的温度和体积。为了能够改变杯内氮气的温度,吕萨克将其放入一个更大的容器内,并在里面注入一定量的冰水。

  【随着温度降低至0℃,发现活塞的刻度减小到了77毫升。】

  一—“物理老师:同学们,请记笔记!”

  一—“前面那个文科生表示已经看不懂了”

  ——“没想到1802年就有这么精密的实验了”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差这么大?这设定bug了吧”

  一—“等等,1.4亿亿亿度是什么概念?我脑子转不过来了”

  ——“这不就是我们做过的那个实验吗,只不过我们用的是水银温度计”

  一—“感觉下一秒就要考试了,有点慌”

  赵光义:“这活塞是何物?可是攻城的武器?”

  刘彻:“氦气?莫非是西域来的奇特香料?朕得派人去取一些。”秦始皇:“毫升?这是哪国的度量衡?朕的统一度量衡呢?”

  李二:“李淳风呢?朕命令李淳风来给朕解释这些数字是何意思!”赵匡胤:“这便是千年之后的实验之法?怎地如此繁琐?”

  明成祖:“烧杯里装的是何方妖物,竟能随温度变化?”康熙:“西方蛮夷居然也懂得测天测地?有意思。”

  崇祯:“朕的脑袋有点疼,这比治理朝政还难懂。”

  各地士子纷纷议论起这稀奇古怪的天幕所显。

  有人惊叹于西域蛮夷竟有如此精巧的测量之术。

  却又不解为何用这般繁复的手段去测区区一个温度。

  读过《九章算术》的文人们摇头晃脑。

  觉得这般折腾未免小题大做。我朝测天测地之法早已完备。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市井小民们倒是饶有兴致地谈论起来。他们虽不懂那些繁杂的数字和道理。

  却对这个能随温度变化的神奇器具颇感新鲜。茶肆酒楼中三五成群。

  争相猜测这般奇物究竟有何用处。有说此物必定是测算天象的宝器。有说这定是预测天气的异宝。

  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避暑神器。

  儒生们却皱起了眉头。

  认为此等小道之术有违圣人之道。

  但凡事物。不过阴阳五行之理。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更有甚者担心这等法门会让人迷失方向。

  荒废圣贤之学。

  【为了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吕萨克又将冰水撤掉换成滚烫的开水。】

  【当温度计稳定后发现,当外界温度为99.33℃时,烧杯中氮气的体积为105毫升。随着热水逐渐冷却,氦气的体积也在不断下降。】

  【最后当吕萨克将足够多的数据用坐标系绘制出来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温度和体积居然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将所有点进行连接。】

  【与横轴相交时便会看到横轴的温度值赫然显示为—273.15℃,随后他又用其他气体进行实验。虽然数据有所不同,但结果却都一样。】

  【因此他精准确定了气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之后于19世纪,开尔文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推导,提出了开氏温标理论。即0开尔文等于—273.15℃,并定义了绝对零度是一个物体再也无法失去热能的状态。】

  【这一温度下任何物质的内部粒子热运动将完全停止,并达到理论上的“静止”。】

  【因此如果你不小心触摸到绝对零度,虽然体内器官和细胞等结构会在短时间内正常运动,但冷气很快就会急速侵入到皮肤中。】

  【在夺走你全身能量的同时,还会将人体中70%的水分冻成冰块,最后使身体各项机能出现坏死。】

  ——“居然能从实验数据里推导出绝对零度,太牛了!”

  ——“这比恐怖片还吓人,瞬间冻成冰块是什么体验”

  ——“水分瞬间结冰?这不就是冰冻人了吗”

  ——“看得我体温都降低了,赶紧去喝杯热水”

  ——“有没有哪位大佬解释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91章 古人看宇宙诞生138亿年,宇宙奥秘,震惊古人!

  ——“突然理解为什么科幻片里的冷冻舱这么危险了”

  ——“所以说冰雪女王的魔法是绝对零度?”

  一一“为什么感觉比液氮可怕一万倍···”

  大宋位面。

  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正趴在天幕前专注地看着这奇异景象。

  “这温度之术倒是精妙,若是能测得人体寒暖,岂不是比太医把脉还要准确?”

  赵匡胤摸着下巴。

  “兄长所言极是。不过这个绝对零度听着就让人心底发寒,比咱们北方的寒冬还要可怕百-倍。”

  赵光义打了个寒战。

  “若是把这等寒气用在军事上···”“你又在打那些歪主意了。”

  赵匡胤瞥了弟弟一眼。

  “不过这倒提醒我了,咱们北方边境常年积雪,若是能掌握这测温之术,或许能预知天气变化。辽人最怕的就是冰天雪地···”

  “那倒未必。这天幕所说,绝对零度下人体瞬间就会冻僵,连内脏都能坏死。”“辽人在北方生活惯了,说不定早就琢磨出对付严寒的法子。”

  “话虽如此,但你看这实验方法,倒是让我想起了咱们的火药。也是一点点试验出来的。“只不过西域人研究的是寒,咱们研究的是热罢了。”

  “依我看,这吕萨克怕是个疯子。为了研究温度,居然敢把温度降到这般地步。这不是在玩火···不对,是在玩冰么?”

  “可正是这些疯子,才能发现这等天地之理。你瞧这坐标图,多像是天象图啊。莫非天地万物,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兄长说得是。不过我倒觉得,这开尔文比那个吕萨克更疯。他竟然能算出温度的极限··“有趣。朕倒想见见这两个疯子,和他们好好聊聊。”

  赵匡胤目光灼灼。

  “可惜他们生在千年之后··”

  大清位面。

  康熙与十四阿哥胤禵站在天幕前。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奇特的画面。

  “西洋人的算学倒是独具一格。这坐标图的推演方法,与我们的对数表有异曲同工之妙。康熙挥动着拂尘。

  “想不到仅凭几个数据,就能推算出这般极限。”

  “皇阿玛所言极是。不过孩儿倒觉得奇怪,这绝对零度当真存在吗?”“若真如天幕所说,到了这个温度,万物都将停止运动···”

  “你这么一说,倒让朕想起了南怀仁之前讲解的望远镜原理。”“他说过天体运转也遵循着某种规律,莫非万物皆有其极限?”

  “这般说来,这开尔文能推算出温度的最低点,想必也能算出最高点。若是温度无限升高,会不会像现在炼制玻璃一样,连金石都能融化?”

  “你倒是提醒了联。江南织造的玻璃作坊,一直摸不准火候。若是能用这等测温之法,或许能提高成品的品质。”

  “只可惜这等精密仪器,我大清尚未能自行制造。不知天工开物里可有类似的记载?”“朕记得吕萨克用的是氮气,此物我朝却是闻所未闻。看来还得让传教士们多带些西洋的典籍来。”

  康熙捋着胡须。

  “不过这等寒气,怕是连北极的冰川都望尘莫及。”

  “皇阿玛,这不就印证了《易经》中所说的极阴生阳?到了最冷的时候,万物都将静止,或许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你倒是学会举一反三了。不过朕倒觉得,这开尔文能想出这般理论,必定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若是能与他探讨一番天地之理,想必会很有趣。”大汉位面。

  汉武帝与东方朔凝视着天幕上不断变换的画面。殿内的烛火被夜风吹得忽明忽暗。

  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衬得这深夜的未央宫更显寂静。

  “朕征战漠北多年,也曾经历过刺骨寒风,但这绝对零度竟能让人瞬间僵硬,当真是闻所未闻。”

  汉武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身旁的案几。铜制的香炉中缓缓升起一缕青烟。

  东方朔站在帝王身侧。

首节 上一节 153/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