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154节
他那标志性的长须在夜风中轻轻飘动。
“陛下,这开尔文所说的绝对零度,怕是比昆仑山顶的寒气还要厉害千百倍。”“臣曾听闻西域有术士能召唤寒冰,但跟这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夏日的清风。”
汉武帝起身踱步。
他的身影被烛火拉得很长。
“你倒提醒朕了。张骞出使西域时说过,那里有种奇特的冰,大热天也不会融化。莫非与这个温度术有关?”
一阵凉风吹过。带来了几分寒意。
恰似天幕中所描述的极寒一般。东方朔缓缓摇头。
目光透过殿门望向远方星空。
“依臣之见,那冰再奇特,也不过是天地阴阳之气所致。”
“但这绝对零度却是能让万物停止运动,怕是已经超出了阴阳五行的范畴。”
“既然万物在极寒之下都会停止,是否意味着蚩尤所说的不死之身也是无稽之谈?”“就算是神仙,在这等寒气之下,恐怕也难逃一死。”
“陛下说得在理。不过臣倒觉得,这实验倒像是在追寻大道。”
“天地之间,既有至高点,自然也该有至低点。或许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虚无之境。”汉武帝的龙袍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他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朕倒想知道,若是能把这等寒气收入丹炉,会不会练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仙丹?方士们整日琢磨如何炼丹,却从未想过用极寒之气。”
东方朔望着天幕上那个令人生畏的数字。轻声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这等极寒之气,怕是连丹炉都能冻裂。不过若是能掌握这测温之术,或许能让炼丹更加精准。”
【虽然科学家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能够无限逼近这一温度,但始终都无法将其变成纯粹的零。而在距离地球5000光年以外的宇宙中,确实也存在着最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
【那是一个由尘埃和气体云组成的回力棒星云,温度为—272℃。只比绝对零度差1.15度,也是目前人类已知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
【对此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的最终归宿很可能就是因为熵增定律而使温度不断冷却,并走向无限的热寂。根据熵增定律的推测,自138亿年前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走向毁灭。】
【一切生命,小到物质,大到天体,甚至就连黑洞也都会随着熵值的不断增大而走向消亡。当宇宙中最后的光子达到绝对零度时,也就意味最后的残骸也将化为乌有。】
【至此,宇宙自诞生以来第一次进入永恒不变的状态。时间将失去所有意义,熵增也将停下脚步,宇宙走到了无尽的尽头。】
【什么都不会发生,直到永远。】
——“原来宇宙从诞生就开始倒计时了···”
一—“所以我们都是在宇宙这个破碎倒计时里短暂存在?”
——“我的理科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一—“这么说的话,地球其实很温暖了”
——“突然感觉人类的烦恼都好渺小···”
一—“138亿年的倒计时,突然觉得人生好短暂”
——“等等,所以连最后时空都会消失?这也太玄幻了”
——“这么说的话,我们现在算是宇宙的青春期?”
大明位面。
明成祖朱棣和姚广孝站在天幕前。宫殿内香烟袅袅。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两人的身影被烛火拉得很长。投射在殿墙之上。
“五千光年之外的星云,竟然比BJ的寒冬还要冷上千倍。”
“朕远征漠北时,也不过是体会过零下几十度的寒意罢了。”朱棣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姚广孝的身影在烛光下微微晃动。
“陛下,这倒让贫僧想起了佛经中所说的‘成住坏空”。”
“宇宙终将走向寂灭,万物终将归于虚无,与佛家的轮回之说倒有几分相似。”
殿外传来阵阵风声。
朱棣望着天幕上闪动的文字。
“一百三十八亿年···朕费尽心力建造的紫禁城,征战得来的大明江山,到头来也不过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
“陛下何必如此感慨。这天幕所言,不正印证了我佛所说的‘色即是空’?就连那吞噬万物的黑洞,最终也难逃一死。”
青铜香炉中的香灰簌簌落下。朱棣踱步至殿门前。
“联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就是想要留下千秋万代的功业。可若是连时间都会消失,这一切岂不是徒劳?”
姚广孝的声音在这深夜显得格外低沉。
“陛下,正因万物皆有尽头,才更显得当下时光的珍贵。这天幕所言的未来,对我们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朱棣凝望着天空中的繁星。
“也是。既然连这浩瀚宇宙都逃不过消亡的命运,朕又何必执着于千秋万代?”“不如专注于当下,为这大明天下的子民谋福祉。”
大唐位面。
深夜的大明宫内一片静谧。
唐玄宗李隆基与李白凝视着天幕。
殿内龙涎香的气息与窗外桂花的芬芳交织在一起。
月光透过彩绘的琉璃窗。
在地面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五千光年外的回力棒星云···比终南山的积雪还要寒冷万倍。”“长安城的冬天与它相比,恐怕就如同三伏天的暑气。”
李隆基的目光停留在那串数字上。一阵微风掠过吹动了李白的衣袂。他执着酒壶。
向玉杯中斟了一杯桂花酒
“陛下,这倒让臣想起了庄子所言的逍遥游。浩瀚宇宙之大,我等不过是沧海一粟。”青铜博山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
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
李隆基轻抚着案几上的玉笛。
“宇宙初开一百三十八亿年,就注定要走向毁灭。难怪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原来轮回之说竟是真的。”
李白听后放下了酒杯。
“陛下,臣倒觉得这热寂之说与我大唐的气象不同。我们正值盛世,万邦来朝,四海升平,哪里像那冰冷的星云?”
“这宇宙竟能冷却至此,连时间都将停止。朕以为创造盛世已是极致,没想到这天地间还有如此玄妙。”
李隆基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檐下的灯笼随风轻晃。
在地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李白仰头饮尽杯中酒。
“陛下何必忧虑。既然连那吞噬万物的黑洞都会消散,我们何不及时行乐?“不如让臣献上新作,为陛下吟诵一首。”
“也好,这天机玄妙,不如配上你的诗词,让这寂静的宇宙也添些烟火气。”李隆基拂袖站起。
目光望向殿外繁星点点的夜空。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
处处都在议论着天幕上显示的异象。这些平日里忙着操持生计的古人。此刻都成了天文学家。
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听闻上古之时,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若是真如天幕所言,这天地之间竟然还有比这更为可怕的结局。
街坊邻里们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这绝对零度定是比冰雪还要寒冷千百倍的存在。北地的苦寒尚且难熬。
更遑论这般极寒。
思及此处。
不禁感叹自家的棉被都显得暖和了许多
“若是把这回力棒星云的寒气引来,岂不是连火炉都无用了?”倒是有几个老者捋着胡须感慨。
说这天地万物竟如此玄妙。平日里看那天上繁星。
谁能想到其中竟藏着这般奥秘难怪古人常说。
天有不测风云。这宇宙之大。远超想象。
“我等活在这人间,倒像是住在一个温暖的襁褓中。
“我倒觉得这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的说法,与佛家的轮回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连那吞噬万物的黑洞最后也会消散。
那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当真不值得过分计较。活在当下。随遇而安。才是正理了。。
其中也不乏一些趣味横生的议论。
有人打趣说。
若是把那回力棒星云的一缕寒气带回来。
夏日里卖冰的生意还不得赔得精光。
更有人说。
难怪那些修仙的总爱往山上跑。
原来是嫌山下不够冷。
第92章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贪官最多?平均一年1.4次起义,这效率太顶了
大清位面。
康熙帝与纪晓岚立于乾清宫内。望着天幕上闪动的文字。
一盏宫灯在风中微微晃动。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