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66节
顺治帝坐在乾清宫内。
看完天幕上关于扶苏的故事。不由得陷入沉思。
多尔衮和范文程站在一旁。也被这段历史深深吸引。
“扶苏这般结局,倒是令人唏嘘。”
“一个太子,竟如此轻易就被人蒙骗。”多尔衮饶有兴致地看着天幕上飘动的文字。
“皇上,这后世之人倒是有趣,说起历史像是在看戏一般。”“皇上有所不知。”
范文程说道。
“这扶苏性格耿直,却也太过迂腐了。若是换作旁人,定要查个清楚。”顺治站起身来。
“这赵高李斯二人,倒让朕想起了魏忠贤。小人当道,就是这般嘴脸。”“皇上英明。”
多尔衮意味深长地说。
“不过这扶苏若是活着,大秦或许就是另一番光景了。”“那倒未必。”
顺治望着殿外,
“治国之道,岂是一味宽和就能成事的?”范文程点头附和。
“皇上说得是。这天下大事,需刚柔并济才是。扶苏太过仁厚,终究吃了大亏。”顺治看着那些戏谑的评论忽然笑了。
“你们看,这后人倒是看得明白,说什么‘指假为真,‘速通亡国,说得倒是在理。”
“臣倒觉得,这些评论虽是玩笑,却也道出了历史兴衰的关窍。”
多尔衮说道。
顺治若有所思。
这扶苏之事。
倒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为君者不可不察。为臣者不可不忠。
一念之差。
便是万劫不复。
“罢了。”顺治挥了挥手。
“这些陈年旧事,倒让朕想起了不少事。今日就到这里吧。”茶馆里人声鼎沸。
谈论着天幕上扶苏的结局。
“这等大事,竟因一封假圣旨而毁于一旦。”“可不是,堂堂太子也栽在这上头。”
茶客们纷纷摇头感叹。朝廷上的事。
在民间百姓眼中仿佛一场大戏。这些天子宫闱之事。平日哪得见识。如今透过天幕得见。倒也是一桩趣事。
“听说赵高后来还指鹿为马,这般小人都能得势,可见秦朝气数已尽。”“这太子若是多个心眼,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有人掐指一算。
感慨这般大好江山。转眼就没了。也有人暗自庆幸。生在太平盛世。不用经历那等动荡。茶客们谈笑间。
不免对比起当朝政事。
“倒是让我想起当今圣上,可比秦二世强多了。”“嘘,朝廷之事,还是少谈为妙。”
茶客们又转而议论起天幕上那些奇怪词句。虽然不解其意却也觉得新鲜有趣。
正说笑间。
天幕上又显出新的画面。
“快看,这不是说李二么!”“天策上将?那可是真英雄!”茶客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去。方才还在谈论扶苏的悲剧。
这会儿又要看新的故事。茶馆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等待天幕上新的内容展开。
茶客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去。方才还在谈论扶苏的悲剧。
这会儿又要看新的故事。茶馆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等待天幕上新的内容展开。毕竟相比扶苏的悲剧。
大家更期待看到一代明君的传奇故事。这可是连说书先生都爱讲的英雄人物。想必比方才那些宫廷阴谋要精彩得多。
【华夏历史上从不缺战神。白起因击杀数太高被官方判定开挂,直接销号。霍去病因KPI过于离谱,被系统判定BUG,直接收回。】
【可还有位英雄少年,十六岁从突厥大军手中救下皇帝,十八岁拿下长安,二十二岁一战擒两王,统一了中国北方。由于战绩过于离谱,朝廷都找不到合适的官职,就现编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封号给他。】
【幸运的是,开挂的他不仅没有被封号,还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唐太宗一李二。】
一—“战神我只认可朱祁镇!”
一一“二凤!千古一帝!”
——“白起:被永封玩家发来贺电。”
一一“这号确实猛,不封号是因为后来及时醒悟当了管理员。”
——“李渊:这是我儿子,我罩的。”
一—“李二:这把我C。”大唐位面。
太极宫内。
李二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嘴角微微上扬。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都看出了陛下心情不错。
外挂?销号?
这些词虽然不解其意。但后人如此推崇。倒也令人欣慰。李二轻抚龙案。
回想起当年玄武门之战。
那时何曾想过自己会被后人如此称赞。“陛下年少时的威名,果然万古流传。”长孙无忌笑道。
李二摆了摆手。
“朕倒是好奇,这白起和霍去病怎么就被‘封号了?”“看这意思,大概是说他们功劳太大,反倒引来祸事。”房玄龄解释道。
“陛下能得善终,确实是天佑大唐。”李二看着那些调侃的话语。
竟觉得颇为有趣。虽然不明白。但想必是赞美之词。
【公元599年,李二降生在XY市武功县李家别馆。父亲是唐国公李渊,母亲是北周静帝的表姑。李渊给儿子起名世民,意为济世安民。可你一个国公安什么民,难道要造反?】
【不好意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我老李的儿子世代为民。】
【被寄予厚望的李二幼年却非常卑微,原因很简单。牛逼的爹,强势的妈,优秀的大哥和没用的他。】
【大哥李建成已经能随父检阅三军时,李二说话都结巴,还被李渊的汗血马吓得大哭,气的李渊大骂丢人。】
【当上帝给他关上一扇门,就会被他一脚踹开。李二惩罚自己只吃小米粥,直到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才吃干饭。更是苦练骑马,摔下50多次后终能策马奔腾。】
【经过长达两年半的练习,李二十六岁终于能帮助父亲指点兵法,还有了一身骑射本领。
【公元615年,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杨广带着数万雄兵在北境大秀肌肉。被突厥始毕可汗
十万大军包围在了城内。李二便跟随云定兴将军前去救驾并进谏。】
【突厥之所以敢围困天子就是因为认为大隋没有援军。我们兵马少,硬碰硬肯定是以卵击石。不如在晚上四方击鼓,白天就满山摇旗呐喊,让突厥人认为援军将至。】
【云定兴觉得这少年年纪不大,还这么狂妄自大。可谁让少年的爹官比他大,就只好按李二的计策行事,给了他一千兵马前去叫阵。】
——“李二是爱哭鬼啊哈哈哈哈哈哈.”。”
——“普通人摔下马五十多次早投胎了。”
——“孙子兵法背到烂,就是为了吃好饭。”
——“云定兴:这臭小子居然说对了?”
——“结巴少年迎来高光时刻!”
——“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个当官的爹真重要。”
一—“背书困难户狂喜:原来还能用小米粥激励。”
大唐位面。太极殿内:
李渊和李二父子正观看天幕。
李渊看到那段往事。
不禁捋须轻笑。
回想起当年世民在马前大哭的模样。倒也是往事如烟。
李二端坐案前。
看到自己幼年糗事被后人如此调侃。面上略显尴尬。
但想到后来的功业。倒也释然。
只是那“爱哭鬼”三字。让他不免老脸微红。
“世民,你当年背孙子兵法,原来是为了能吃干饭?”李渊打趣道。
李二干咳一声。
“父亲说笑了,孩儿当年也是一心向学。”李渊却笑得更欢。
“这后人倒是妙语连珠,什么叫‘普通人摔下马五十次早投胎了’?虽不太好听,但想来是夸你有毅力。”
殿内众臣默默低头忍住笑意。只见李二故作严肃。却难掩眼中笑意。
“这些话语虽然新奇,倒也说得在理。若非当年刻苦,也无今日之功。”“这云定兴,当年倒是小觑了你。”
李渊感慨道。
“不过这后面还有什么?朕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事。”李二心中一紧。
连忙试图转移话题。
“父亲,您看这些新奇词语,想必是后人的说话方式。”李渊点了点头。
“不过这些后人,居然连你小时候结巴的事都知道。”李二无奈摇头。
父亲今日怎么尽说些往事。正想着。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