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67节
天幕又有新的画面展现。
父子二人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去。大明位面。
乾清宫内。
朱元璋正看着天幕中李二的历史画面。不觉来了兴致。
观着一个结巴少年如何从怕马到能纵马驰骋。从不懂兵法到运筹帷幄。
“有趣,当真有趣。”朱元璋抚着案几。对着刘伯温笑道。
“这李唐二世民,倒是和朕有几分相似。你看他当年也是熬苦日子,就为了把孙子兵法背熟。”
李善长见皇帝兴致颇高。小心开口
“陛下说得是。这后人说话虽然古怪,却也道出真意。那‘背书困难户这话新奇,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朕最爱这句‘给他关上一扇门,就会被他一脚踹开’。”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
“你们说,这后人编排李二的故事,可比那些清官正史有意思多了。”刘伯温深以为然。
“确实,那云定兴仗着资历不把小将军放在眼里,后来却被打了脸。这般记述,倒显得生动。”
朱元璋忽然笑道。
“不过这般说来,朕当年的故事,这些后人会怎么编排?想必更有趣。”
【突厥人看到云定兴将军竟然派一位少年出战,这少年还面无惧色。皇帝都还在城内,空城计都不敢玩这么大吧?难道真有援军?突厥始毕可汗只好向北撤军。第一次办事,十六岁的李二就救下了皇帝,威名远扬。】
【隋炀帝残暴无道,本就闹得义军四起。这次又惨遭突厥霸凌,百姓对他的敬畏更少了三分,纷纷起兵造反。天下反隋已成大势。】
【杨广派李家父子前去镇压,而李二却趁机笼络了义军里的豪杰。还向父亲进言,不要再镇压起义了,成功了对名声不好,失败了小命不保。他向李渊偷偷展示了自己培养的死士,个个都是能在通缉令上打排位的狠茬。】
【在一声声“誓死追随唐公”的追捧中,李渊大手一挥,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李渊父子起兵后准备效仿秦汉,先占据最易守难攻的陕西关中腹地。】
【李二还下令,行军途中一定要严明军纪,不能破坏百姓庄稼,要有王师风范。可刚出发,他手下一名叫雷永吉的土匪头子就带着兄弟祸害了一处老汉种的桃园。】
【李二勃然大怒,就问老汉丢了多少桃子,吓得老汉连连磕头。军爷说笑了,这些都是小老儿孝敬军爷的。李二则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老汉就策马西去。】
【雷永吉按律当斩,但李二却假装不知道,只是砍断一棵树,大喝一声如有再犯,犹如此树。雷永吉为了感谢不杀之恩,在后来的每场作战中都带着兄弟们光着膀子冲在最前列。】
【军队赶到西河城下时,守军收起了护城河上的吊桥,把上名百姓留在了河边。其中还有一名妇女抱着孩子准备投河,免遭唐军祸害。】
【李二拉住缰绳下令全军扎营,还向城内守军喊话,为了城外百姓免遭屠虐,明日再战。第二天清晨,唐军刚开始攻城,城门却大开,几名敌军向唐军招手。兄弟们快进城,我们投唐了。】
【突如其来的投降让李二颇感意外,还没想清楚怎么回事,一名敌将就跪倒在他脚下。称
前一天要跳桥的妇女正是他的妻子,也是他带着数百人杀掉了守卫,为唐军打开了城门。】
——“这就是李二的人格魅力!”
——“李二:我这叫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懂吗!”
——“你救我媳妇,我就送你一座城!”
——“义军:唐公yyds!”
——“这波军纪操作属实高明,一下就收买军心民心。”
——“李渊:好儿子,爹明白你的意思了,造反!”
——“就这素质,这军纪,爱了爱了!”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看着天幕中李二的故事。
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和珅和纪晓岚也看得入神。
乾隆抚着御案。
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这李二用五两银子化解桃园纠纷。
第35章 八尺身高两米弓,神仙战力!曹操:霸王之资!
又以砍树震慑军心的手段
当真令人耳目一新。
倒是让他想起自己南巡时的几桩趣事。
“和爱卿,你看这李二用兵行事,可有哪些值得朕学习的和珅躬身答道。
“陛下圣明。
李二以仁义治军,以智谋取胜,确是难得。只是这不明白。”
纪晓岚在一旁捋须。
“臣倒是觉得,这些评议虽然用语新奇,却说出了李二用兵的精髓。他不光有将才,更懂得收买人心。”
乾隆点点头。
目光依然凝视着天幕这后人的说法虽然古怪。但说得确实在理。
“这李二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胆识,难怪后来能成就大唐盛世。”
乾隆感叹道。
朕倒要看看,他后面还有什么精彩表现。
大唐位面。
武则天斜靠在龙椅上。
看着天幕中李二的故事。
这个曾让她又敬又怕的太宗皇帝。年轻时竟也有如此生动的一面。“太宗皇帝当年就有这般手段。”
武则天若有所思。
手指轻叩着御案。
她年轻时在太宗后宫。
亲眼见证过这位皇帝的雄才大略。如今看到他年少时的故事。
倒生出几分感慨。
狄仁杰察言观色。
小心开口。
大宗皇帝确实善于用人。
这雷永吉的故事,倒与陛下当年收服薛怀义有几分相似。
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她年轻时就在宫中听闻过太宗的这些往事只是不像今日天幕中看得这般清晰。
那时的李二。也是这般精明强干善用权谋。
“联倒要看看,他是如何从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为后世那个叱咤风云的帝王。”
武则天凝视着天幕上。
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又有几分探究姚崇在一旁轻声道。
太宗皇帝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气度,难怪后来能开创贞观之治。
武则天却笑了。
“你说得对,不过朕倒觉得,这些后人说的‘人才管理’比‘贞观之治’有意思多了。”她年轻时亲眼见过太宗如何调教群臣。
如今这些新奇的说法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狄仁杰见武后心情不错。
也放松了些。毕竟在座的都知道。
这位女帝对太宗是既有敬意。又隐隐较着劲。
如今看着天幕中的故事。
倒像是在重新认识这位先帝。
武则天其实很喜欢这些后人的说法。又新奇又贴切。
她正等着看后续。
想知道这个后来让她又敬又畏的帝王。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
毕竟那些权谋手段。她都曾亲眼见证。如今重温。
别有一番滋味。
这李二的故事传到坊间。引得茶肆酒楼里议论纷纷。
有说这少年帝王的胆识令人佩服。也有感叹他用兵行事的手段高明。军中老卒们听到这段往事。
不禁感慨万分。
对付军纪涣散的兵卒。不必用过重的刑罚。
一棵断树就能震慑全军。如此智谋。
难怪能让手下死心塌地。
这位皇帝年少时就懂得收买人心。不愧是开创贞观盛世的明君。
“那时候打仗还要顾及百姓,如今可不同了。”“就是就是,哪还管什么庄稼不庄稼的。”
茶馆里的说书人尤其喜欢讲这段故事。听众们津津有味地品着茶水。
听着这些新奇的评议。
“这打仗还得看时机啊,李家父子起兵的时机抓得好。”“可不是,天下大乱,谁不想着分一杯羹。”
“要我说啊,这位爷年轻时就不简单。”
“可不是,又有胆识,又有手段,难怪后来·.”不过最让人感慨的。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