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77节

  [..]

  【第一次是出了“搅屎棍”。】

  【贞观5年和6年,就有大臣拍马屁怂恿封禅。李二想表面谦虚一下,结果魏征顺着楼梯往上爬。】

  【先是给李二戴了顶高帽,大肆表扬李二,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封禅开支过大,会给百姓造成巨大负担,所以不能去。】

  【唐太宗虽然气的牙痒痒,但自己挖的坑跪着也得跳,只好无奈作罢。】

  【第二次是因为出了“扫把星”。经过十年的修身养性后,天下大治。连魏征都同意封禅了,还和房玄龄一起议定了仪典。但好巧不巧,彗星出于西方。加之太子勾结突厥企图造反,登封计划再次泡汤。】

  【第三次是因为出了“糟心事”。李二原本计划50岁那年圆梦泰山,但刚收降的薛延陀需要安置,河北又发了洪灾,高句丽还在打仗,不得已暂时停止封禅。】

  【隔年李二因病驾崩,封禅大梦成了李二的终生遗憾。】

  【但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忘记父亲心中的牵挂,主打一个你的梦想我替你圆。于麟德二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前往泰山。并于同年十二月,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完成父亲夙愿。】

  ——“这是一个有孝心的富二代。”一—“封禅失败三连+1”

  一—“前面铺垫这么多就为了这一刻。”——“太子:老爹我这是在帮你省钱。”一—“魏征:专业拆台三十年。”

  ——“终于等到解锁封禅成就了!”大唐位面。

  李二站在殿中。看着天幕上的内容。面色阴晴不定。

  手中的茶杯不知不觉捏得更紧了些。长孙皇后轻声道。

  “陛下息怒。”李二冷笑一声。

  “朕倒要看看这承乾究竟在搞什么鬼!”魏征欲言又止。

  房玄龄连忙上前。

  “陛下,太子之事已过去多时···”“你看看!这后人说得多好。”

  李二指着天幕。

  “什么扫把星、糟心事。朕三次封禅,三次都被搅和了。这承乾,真是好样的!”程知节悄声对尉迟恭说。

  这些新奇词语倒是说得生动。“倒是治儿···”

  李二的语气突然柔和下来。

  “后人都说他替朕圆了梦想。这孩子,倒是有心了。”房玄龄见机道。

  “九成宫新殿已修建完毕,不如请太子李治移居过去?”李二点点头,目光依然盯着天幕。

  “治儿确实该多加培养。这后人说得对,他虽是个守成之君,却为开元盛世打下了根基。魏征欲言,却被李二瞪了一眼。

  “魏卿,你那张嘴确实够损的。当真是先捧后打!”殿内众人都忍俊不禁。

  魏征也只得摸摸胡子。默默退下。

  李二又看向长孙皇后。

  “这便是我儿的未来了。虽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倒也算得上一个贤君。”正说着。

  突然看到天幕上关于武则天的只言片语。李二不禁皱眉。

  这又是什么情况?

  看来得提醒治儿一番才是。大明位面。

  老朱看完天幕上的内容。重重地锤了一下龙椅扶手。李善长和刘基相视一眼。看来陛下是动了真火。殿中沉默了片刻。老朱忽然大笑起来。

  “这李家父子倒是有意思,一个没封成,一个替他封了。你们说说,这算不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基抚须笑道。

  “陛下所言极是。这天幕上说什么寒门翻身,倒是跟陛下有几分相似。”胡惟庸接话道。

  “是啊,这李治能从权贵手中夺回权柄,确实有几分本事。”老朱却突然正色。

  “哼,这些个世家大族,还不是仗着祖上的余荫作威作福。李治倒算是个明白人,知道提拔寒门。”

  徐达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这魏征倒是个有趣的人物,敢这般直言相谏。”“有趣?这分明是给自己主子上眼药。”

  老朱冷笑:“什么先捧后打,这种臣子留着也是祸害。”汤和轻声说道。

  “陛下,这天幕上的评说倒是新鲜,什么职场大戏,听着倒像是在说朝堂之事。”老朱摆摆手。

  “朕倒是对后面的皇帝更感兴趣。这唐朝能有这般气象,看来后面的皇帝也不简单。”众臣见老朱兴致渐起。

  纷纷围拢过来。

  等待天幕上新的内容。老朱却在想。

  这些皇帝封禅的事迹。倒是给了他一些启发。天幕上的光影流转。老朱眯起眼睛。

  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这些帝王的功过是非。

  倒应该好好看看。毕竟治国安邦。

  就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听闻李二未能登泰山封禅。

  古人们不禁连连叹息。

  心道这般盛世天子居然三次错过良机。倒真真是可惜。

  围观之人纷纷摇头一边议论着天象。一边感慨命数使然。

  “这也太戏剧性了,封一次泰山还能遇上这么多么娥子。”“你不懂,这分明是天意使然啊。”

  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不少人暗自寻味。觉得李二这般英主。

  竟被一颗彗星耽搁了大事。也是天意弄人。

  尤其是听到魏征那一段。不少人忍俊不禁。

  心想这老臣当真是敢说敢谏。怪不得能在朝堂上立得住脚。“这魏征可真是个妙人。”

  “可不是,又摔又拆的,把皇帝都整得没脾气。”至于李治代父登封一事。

  倒是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暗自感慨这份孝心。

  也有人觉得李治虽为守成之君。却也算得上克己奉公。

  治理有方。

  更有人打趣道这事儿怎么还能让武则天也跟着去了。这下可真是全家总动员。

  “你说李治是不是存心让他娘也沾沾这份喜气?”“这话可不敢乱说,谁知道是何缘由。”

  看客们听到李二临终前还惦记着封禅大事。不禁为这位千古一帝感到惋惜。

  又见其子最终完成父愿。

  倒也觉得这般结局也算圆满。虽说李治名声不及其父。

  但能继承父志。守成中兴。

  在场之人也不禁对这对父子生出几分敬意。

  “这老李家的父子情深,倒是让人颇为感动。”“可不是,这才是真正的继承父志啊。”

  【第五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他的一生极具反差,前半生将大唐推向最高峰,开创华夏历史上最强盛世,开元盛世。后半生却将其带入安史之乱的深渊。从此大唐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但李隆基的前半生单凭一个“开元盛世”就足有泰山封禅的资格。他先后平定韦后之乱,铲除姑姑太平公主,结束宗室乱政的局面。而后励精图治,虚怀纳谏,发展外交,使得天下大治,国力空前强盛。】

  【开元盛世建盛业之中华,响彻寰宇。开元十三年十月,唐玄宗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

  【...】

  【第六位,宋真宗赵恒。是最后一位进行泰山封禅的皇帝,泰山封禅也因他掉价。自此,再也没有皇帝愿意去泰山封禅。】

  【宋真宗是个守成之君,一生沉溺于“东封西祀”中,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他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到其晚年已经“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而宋真宗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亲征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一一“老李家基操六六六,前期开局极度顺畅。”

  ——“自从李隆基开局之后,突然发现前面几个皇帝都是新手村难度。”

  ——“这就是真实版的盛极而衰吗?开元盛世yyds!”

  “谁能想到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居然是个氪金玩家。”

  一—“国库空空警告,赵恒老铁你悠着点花!”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看到别人封禅自己也想去玩。”大清位面。

  清朝康熙帝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不禁连连摇头。

  “你们瞧瞧,这宋真宗把好好的封禅大典都玩成什么样子了?”“确实是,把国库掏空去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康熙细细品味着天幕上那些新奇词句。虽然有些不解。

  但也觉得颇为有趣。

  “这后世之人倒是会说话,一个个词儿虽然古怪,可说得是一针见血啊。”看到宋真宗为了封禅劳民伤财

  康熙不禁想起自己南巡江南时的情景。

  心道这般铺张浪费。

  难怪宋朝会积弱。

  再看那澶渊之盟。

  更是暗自冷笑。

  堂堂天朝上国。

  竟然年年进贡。

  这等屈辱之事。

  他康熙是断然做不出来的。

  “花钱买平安?呵,这等软弱之举,怎配称帝王?”

  身边大臣见康熙神色不虞

  也纷纷附和道宋真宗确实不该如此挥霍。

首节 上一节 77/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