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78节
康熙却摆摆手。
又指着天幕上李隆基的故事。感慨这盛世兴衰。
确实令人唏嘘。
“这李隆基前后对比,倒是给后世帝王提了个醒。治国之道,当以民生为重,而不是这些表面功夫。”
看着天幕上后世百姓的评论。
康熙倒也被逗得开怀。
觉得这些议论虽然大胆。却也说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凝视天幕良久。
面带不屑地瞥了几眼宋真宗赵恒的事迹。随即放声大笑。
“这赵家后人,倒是会糟蹋祖宗基业。”
身旁侍臣纷纷附和。
有人笑道那宋真宗跟赵匡胤比起来。确实差得远了。
刘彻抚须轻哼。
心中暗道自己当年东巡泰山。
那是真真正正要祭天封地。
绝非这般只顾排场的虚妄之举。花费千金只为沽名钓誉。
这等不肖子孙。也配称帝王?连年供奉契丹。如此怯懦行径。更是令人不齿。
“朕倒要问问,这赵恒究竟做了何等功绩,也敢跟前朝列位帝王相提并论?”众臣你一言我一语。
说那宋真宗除了修庙建观。就只会挥霍国库。刘彻听得连连点头。
想起自己平定匈奴、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更觉得这等软弱天子实在可笑。
“真是可惜了泰山封禅这等大典,到了宋朝,竟成了这般模样。”刘彻回想起自己当年登泰山时的威仪。
那才是真正的封禅大典。不像这赵恒。东跑西颠。全然不顾百姓疾苦。这等昏聩之君。
难怪后人要编排嘲笑。刘彻听着众人议论。
只觉得这赵恒当真成了千古笑柄。
“也罢,就让他做这最后一个登泰山的天子吧,省得再有人平白糟践了这份体面。”
【公元1004年,辽国国运昌隆,萧太后带着儿子亲率军队,南下入侵。军队很快濒临澧州城下,很多大臣主张向南迁都,重新集结军队,再反击辽国。】
【但是宰相寇准却反对迁都,极力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宋真宗经过前思后想决定北上督战,镇守澶洲的宋军因他的到来士气大振,逐渐反败为胜,令辽国元气大伤。】
第42章 古人看人类进化史,从猴到人,颠覆认知!杨广好奇了
【此时战局对宋朝十分有利,如果宋朝乘胜追击把辽国赶回北方,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是不可能。】
【但宋真宗的软弱本性左右了他,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还是决定跟辽国议和,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规定每年宋要给辽岁币银10万两,丝绸20万匹,且宋辽得以白沟河为边界。
【宋真宗用丧权辱国的方式消除了北部边关的隐患,两国通商来往,保持了几十年的安宁。因此他认为自己功劳显著,4年后决定封禅泰山,并为此做出许多样瑞之兆。自导自演了一幕“天书由天而降”的闹剧,可以做出了“天命难违”的戏码,进行了泰山封禅仪式,】
【可以说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对皇帝封禅的标准,也削弱了权威性。从此人们对泰山封禅这一皇帝最高成就嗤之以鼻。赵恒也因此成为人们千年后仍在津津乐道的笑柄。】
——“宋真宗打赢了结果怂了?这操作有点迷啊!”
一一“未真宗:我打赢了,但我觉得给钱更合适。”
——“看到最后自导自演那段,我笑死,这是古代版的营销号吧?”
一—“天书:我从天而降.jdg”
——“赵恒:我要去泰山装杯!泰山:您配吗?”
一—“后面的皇帝:封禅?不了不了,丢不起这人。”
——“这哥们儿打赢了还要给钱,这么大方的皇帝也是没谁了。”大宋位面。
宋真宗赵恒看着天幕上的内容。面色涨得通红。
手指不自觉地紧握御案。寇准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王钦若见“零一零”状连忙上前打圆场。说这后世之人不明就里。
岂能理解陛下高瞻远瞩的治国之道。赵恒听着这些话。
胸中郁结难平。
他本以为澶渊之盟乃是明智之举。既保全了大宋颜面。
又换得数十年太平。
可这天幕上竟把他说成是软弱可欺。甚至连泰山封禅都成了笑柄。
身边的大臣们察言观色。
有人小声议论着天幕上那些新奇词句。有人则连声附和王钦若的话:
赵恒却充耳不闻。
只觉得这后世之人太过刻薄。他暗自思忖。
自己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怎能被说成是昏君?
那些什么氪金、白银战士的说法。虽然不甚明了。
但听着就知是在讥讽。赵恒越想越气。却又无可奈何。
难道要他告诉这些后人。当年的局势有多复杂吗?
看着天幕上那些肆无忌惮的评论。赵恒只得强压怒火。
他知道就算自己现在如何辩解。也改变不了后世对他的评价。一代帝王。
竟然沦为千年笑谈。
这叫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一旁的寇准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默默退了下去。赵恒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当年力主御驾亲征的宰相。大概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吧。赵恒长叹一声。
挥手屏退了众臣。他还能说什么呢?历史自有公论。就算他再不甘心。
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千古骂名了。大明位面。
永乐大帝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不禁露出几分嘲讽的笑意。
“这宋真宗,当真是个不知进退的主儿。打了胜仗不会追击,反倒年年进贡,这哪里像个当皇帝的样子?”
一旁的姚广孝笑道。
“陛下说得是。那赵恒为了显摆功劳,还弄出个天书下凡的戏码,实在是贻笑大方。”
朱棣想起自己征讨漠北。
威震四方的战绩。
越发觉得这宋真宗不堪。打仗赢了还要花钱买和平。这等怯懦行径。就该被后人耻笑。
至于那天书下凡的把戏。更是低劣得紧。
“联每次北伐,那才叫真刀真枪的硬仗。这赵恒倒好,打了个平手就觉得能去泰山显摆了众臣纷纷附和。
有人说宋真宗把封禅大典都给糟蹋了。也难怪后世再无人愿意去泰山封禅。朱棣听着后世那些调侃的话语。
虽然有些词句古怪。但也觉得说得在理。
“这般软弱的皇帝,就该被后人这样编排。朕倒要谢谢他,让后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气象。”
身边的大臣们笑着应和。说陛下北伐漠北。南征交趾。
才是真正的千古功业。
朱棣听着这话。
不禁意气风发。
这才是帝王该有的作为。
哪像那赵恒。
只会搞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也亏得后人火眼金睛,把这等软弱之君的真面目都给说破了。”
朱棣笑道。
众臣们见皇帝兴致颇高。也都放开了说。
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说起宋真宗的种种荒唐事来。这等昏聩之君。
可不就该成为千古笑谈吗?明朝民间茶馆内。
食客们望着天幕窃窃私语。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这皇帝可真是个妙人啊!”茶客们纷纷感慨。大宋朝廷那点事儿。
在现在看来当真是既好笑又心酸。
前些年大明还在跟瓦刺打得热火朝天。朝廷可没想过年年进贡求和。
这般软弱的皇帝。也敢去泰山显圣?
“这哪是显圣,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百姓们议论纷纷,觉得这等把戏实在可笑。大宋国库空虚,百姓们还要供着辽国人过好日子。这等屈辱,换做现在的百姓怕是早就不答应了。
“听说当年宋朝还要把那天书供在宫里,天天跪拜,可不就是哄自己开心嘛。”茶客们越说越来劲。
你一言我一语地品评起来。
大伙儿虽然对朝廷政事不甚了解。可这等荒唐事却看得明白。
花那么多银子买来的太平。还要自己哄自己开心。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