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第42节
此炁只有一缕,却已经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极与肝府相合。
曹空前后不过炼化十五日,便觉神通种子根深蒂固,更有萌芽冒出头。
术有三成,神通亦有三成,何为成,取得成果方为成。
种下神通种子不过入门,小成发芽成长,中成开花,大成结果,每一成之间的差别犹如天堑,修之甚难。
故而这缕始青之炁,胜却曹空数十年之功,实是造化。
曹空运作玄功,牵引炼化始青之炁,约有半个时辰,方融入神通种子一丝,便此一丝,已让他受益无穷,于八风神通的掌握更为牢固。
约一年光景,他便可将此炁完全炼化,使神通小成。
随睁开眼睛,虽在山上,却见山下来客,笑着拂袖,使得明庶风起,代为迎客。
山下四方客不约而同皆感此风,顿感和煦,也不腾云而上,顺着山阶走去,竟不期而遇,逢至一起。
四方来客拱手问道,知对方是曹空之友,不由得增添好感,相互攀谈。
柳仙和伏牛山山神皆少出行,是第一次来隐雾山。
“柳某第一次来这隐雾山,当真是为之惊叹,想来所谓灵地便是这般吧。”
柳仙自诩自己的腾幽山风景秀丽,灵气不俗,可与这隐雾山一比,却是有些黯然失色,观其山如见其人,不由得开口赞叹。
伏牛山山神面无异样,在他看来,曹空既能看那无字天书,便是做出什么,有些什么,他都不会惊讶,只会觉得理所应当。
如此方可符合灵明通玄者之称。
嗯,这也是个曹吹。
黄狮精和六狮也感慨:“我等曾来数次,每每到来,都觉此山灵韵胜过上次,应是山中有真人,故山也就成了灵山。”
众人继续交谈,不由得又说道曹空于风中所说的山中之宝,他们早就饮过曹空的酒,知道其效用,于修行之上助力他们良多。
而此次,曹空特意提及那山中之宝,则让他们更为好奇,何等物件能让曹空如此珍重。
众人皆猜,可却猜之不透,后见前方豁然开朗,山顶到了。
一道者立于前方,气度斐然,身旁是金钱豹和众狐相迎。
“诸位,许久未见,寒舍简陋,不足恭迎,见笑了。”
众友笑而拱手:“道友此言让我等汗颜,山中修行多年,如今方知何为有灵之山。”
曹空如沐春风般的一笑:“诸位,请吧。”
众人也不客气,纷纷入座,小狐狸们一个个举托灵果灵酒,摆放石桌之上,顿时间酒香果香混为一起,使人心神畅快。
最后,则取出一些空盘,一一摆放至每个人的面前。
众人也不着急,知道必有后续。
果见曹空拍手之间,清明风起,气清景明,远方有树簌簌,落枣八十一颗,每人盘前落了九颗。
非是曹空小气,而是此枣延寿,却只有九颗之效,再服不过增益灵气,不如拿来炼丹酿酒。
众人皆被曹空这一手怔住,他们没有感受到任何的法力波动,好似此风天成无痕,心中纷纷一跳。
十年前,他们还能看出曹空的功底,可如今却只能望其项背,琢磨不透啊。
“曹道友本领是越发高明啊。”柳仙深呼一口气,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羡慕。
可便是这股气一吸,而后低头看去,整个人好似呆住,后又露不敢置信之色,颤颤巍巍的指着盘中火枣道:
“此物可延寿?!”
曹空微笑:“正是,此物与蓬莱仙岛上的火枣颇有渊源,我得之时已有开花之象,又培育十年有余,终得结果,愿与诸位道友共享。”
柳仙已修炼千年,若不再进一步,或者化蛇为蛟,那么不期两百年,便会阳寿耗尽。
又因前路难见,故先前对化蛟之事热衷非常,便是想延长寿数。
但延寿之物难有,故如今见到,即使以他千年的道心,都难把持。
口中连连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太珍贵了。”
不过眼睛却一直盯着盘中火枣,不忍移开一刻,更是连连吸气,生怕有一缕灵气逸散。
曹空失笑,他先前没机会帮柳仙问一问那化蛟之变,又承蒙柳仙赠葫,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如今见火枣正中柳仙下怀,不由得觉了却心事。
“火枣虽妙,却不及和诸位饮酒论道之趣,诸位,快快品鉴一二。”
话落,柳仙最是急不可耐,一把抓起盘中枣,便统统吞入口中,又露出痴迷之色,觉体内有生机复苏。
而后众人皆笑,举杯而饮,谈论修行趣事,时不时再抓一颗面前火枣嚼出满口清香。
可此时,柳仙面前无枣,只能眼巴巴看着,不由得叹自己吞的太快,连味道都没品出。
曹空一笑,又御风落数枣于柳仙面前,柳仙面色大喜,却只吃一颗,其余欲带给山中小妖,或作宝而藏。
······
于此同时,在隐雾山上宾主皆欢时,青华长乐界之中亦刮出一清风。
清风跨云间,至人间,而赴西牛贺洲五庄观中。
“地者,厚德载物,不争而孕万物······”
是时,镇元子于五庄观中为门下四十八位真传讲述地仙之道,众弟子听得如痴如醉,忽见其声中断,皆茫然看去。
但见镇元子一笑握清风,竟从风中握住了三个枣来。
有音入耳:“小徒献枣,心中喜悦,愿与道友共享,若日后道友遇见,还望提携一二。”
门下弟子疑惑道:“师父为何展颜而笑,几颗枣子而已,算不得珍贵,蓬莱仙岛上神仙常有赠之。”
镇元子抚须而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清风明月亦在座下,相视一眼,总觉得那枣子上有熟悉的气息,好似曾遇见过,但想了想,还是缄口不言。
“······”
老爷们,求追读,求求拉,新书期追读很重要,十二点之前还有一章,还欠一章,一直记在心里,这两天在梳理大纲,一定尽快补上
第64章 道场之妙,下山游历
宴会结束,众宾散去。
山上留有众人留下的礼品,或灵竹,或灵泉,或是灵种,皆见心意。
曹空命众狐收好其他,唯独留下灵种。
说起来还是灵橘之种,倒是让曹空眼前一亮,这东西不仅某个知名的牛妖喜欢吃,他也很爱吃,属实是送到他心坎里了。
于是特地将其栽种灵田中后,方去修行。
说起来,自从生出黄芽之后,曹空的修行速度便慢了下来,这不由得让曹空有些心烦。
但过了子时,便是七月初三,他可至青华长乐界之中,心中有所期待,或可解他修行之惑。
于是,在恭敬的给天尊像上了三柱香后,曹空于心中呼唤太乙救苦天尊圣号,遂来至青华长乐界中。
身处此界,神清气明,又见种种宫立,却无人迹。
‘常言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可我这倒是反过来了,长乐界中一日,胜过人间半月。’
曹空不由思索,只当是天尊神通广大,专门予他的造化。
接着先来至天尊殿前,行弟子礼,后方去探索诸殿。
遂心有所感寻至一藏书阁,里面藏书众多,种种道典,经文,乃至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医书杂论,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曹空明悟,或许这便是天尊有意为之,让他观遍万卷书,书乃文明之载体,是先贤之智慧,读之受益无穷。
且说那二十八星宿剑法,便需通天文之理,他所修持的【太乙金丹无量根源妙经】更是需通晓种种道藏。
可知读书之重要。
更遑论此殿中之书,无所不包,自凡间典籍,到诸多仙神著作,乃至于天材地宝之记录,以至于风水山脉之辨识。
不说将此殿之书全部记下,但凡学个十之一二,都受用无穷。
于此曹空先取道经,学杂不如学精。
他既是玄门中人,不若先阅道经,时而诵读,时而凝眉思考,读到妙处,更是展颜而笑。
若是读乏了,则换杂书以观,说是杂书,其实是天材地宝之书,乃至于风水勘探之学。
不知不觉间,曹空竟感饥肠辘辘,面色错愕,到了他这等修为,便是不餐人间之食也无恙。
而后又灵机一现,想起天尊曾言,修行非单是吐纳打坐,人世种种皆为修行。
自己自诩心态平和,一心向道,可便是这一心修道,不免落得一个“执”字,落得下乘。
若不经历种种,又岂能见修行全貌。
难怪自己近日以来觉修行堵塞。
便是那猴子,拜入菩提祖师门下后,也是磨炼了六七年,每日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时扫地锄树,养花修书,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正应,神仙本是凡人变之理,修行之道就在其中。
心念豁达间,曹空顿觉眼前明亮,心神剔透。
于是去寻灶房,其中有一缸米,又有柴火水缸,种子工具,备的齐齐全全。
其中的米缸的斤两,曹空估计一下,恰待他食完之日,便是从谷物种下到成熟之期,一切都恰到好处,只待他心有明悟。
曹空一笑,便如前世一般,点火燃木,备水煮米,饱餐一顿之后,又去开荒耕种。
所幸先前于隐雾山中,也有种植灵谷的经验,做起来并不难。
待到一切完毕,又去观书读道。
每日如此,反复不倦,不觉半月时光已至,读得诗书满腹。
再度睁眼之时,已返人间。
回至折岳洞中,竟又倍感亲切,时光是如此奇妙。
走出洞中,神清气爽,口鼻呼吸,采天地之气机,以滋黄芽生长,原本近乎停滞的的修行,再度有了进展。
‘或许,我应下山游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