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884节
“抱歉,我只是有点堵而已。”付尧挠挠头,又接着叹口气。
“喂,不用笑的这么勉强吧?”李怡看着他道,“哪里不开心,和我说说呗?也许我能帮你呢?”
“没有什么大事情,只是我自己比较小心眼罢了。”付尧指着自己的自行车,“刚刚送外卖,客人很无理,非常的粗鲁,而我居然忍受下来了。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啊?”
“啊,正常啊,做服务行业,总会遇到这种没教养的人,”李怡朝他的位置挪了挪,安慰道,“这种垃圾很多的,你要是真的去计较了,那才叫没意思呢。”
“谢谢,可是我妈妈常说,男子汉大丈夫,要有匹夫之怒。”付尧还是低着头,一副失落的样子。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要不我请你吃饭吧?算是表达我的歉意。”李怡站起身道,“走吧,反正心情不好,别送外卖了。”
“可是你开着车呢,开车不能喝酒。”付尧有点犹豫,“我的自行车,也没地方放。”
“你住哪里?”李怡问。
“叶史瓦大学宿舍,曼哈顿。”
“这还不简单。”李怡打开汽车的后备箱打开,“你把自行车折叠一下,放进来。”
“谢谢。”付尧没反对,把自行车后面的箱子取下,自行车折叠好,一起放进了后备箱。
“上车吧。”李怡招呼。
“你认识路吗?要不我来开车?”付尧建议道,“你放心吧,我自己平常也开车的。”
他对李怡的开车水平不放心,刚才差点撞着他了。
“你知道我是哪个学校的吗?”李怡笑盈盈的的看着他,不等他回应,就道,“我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哈哈....”
叶史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一条直线距离上,开车也就不到二十分钟。
“啊...想不到这么近。”付尧上了副驾驶的位置。
两个人坐在一起,突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好半晌李怡才问,“想吃什么?”
“要不去你们学校门口吃吧,喝完酒你可以直接回宿舍,就不用开车了,我喝完酒还能骑自行车。”付尧完全是站在她的角度上考虑。
“好主意。”李怡不是啰啰嗦嗦的人,“刚好我学校门口有很多好吃的,西餐还是中餐,听你的。”
“不吃西餐,”付尧红着脸道,“我吃不饱。”
“英雄所见略同。”付尧好奇的问,“你是新加坡人,按说应该是喜欢西餐的。”
“我妈妈是中国人。”付尧不时的望着窗外,“家里吃的都是中餐。”
“哦,我说呢,”李怡恍然大悟,“难怪你的中文这么好。”
“我一直上的都是华校,学的都是中文。”付尧讪笑道,“其实好多成语都不会,你只要不说成语就可以,我都能听得明白。”
“谦虚了,说的很好。”李怡笑着道,“我们家我和我妈妈对西餐,中餐,没什么挑剔,就我爸不行,他说西餐厅除了海鲜和牛肉,剩下的,就没能入口,即使能入口,三两下就没了,哎,反正他这人固执又矫情,什么事都要和人反着来,说的老顽固就是他这种。”
车子停在了附近的停车库,付尧把自己的自行车取出来,装上外卖箱子。
“你坐电梯上去,我从车库出口骑车。”
“一起吧。”李怡跟着他一起走车库出口。
她走在前面,轻车熟路的进了一家粤菜馆。
找了个偏僻的位置,简单的询问了两句付尧的意见,麻利的点完了菜,“白酒、啤酒、红酒、葡萄酒、鸡尾酒?”
“啤酒。”付尧被她逗笑了,犹豫了一下,他问,“你是中国来的?”
“嗯,”李怡先要了一瓶牛奶,插上吸管,一边喝,一边问,“是不是还想问哪个中国?”
“不,不,只有一个中国。”付尧急忙摆明自己的立场。
“这么紧张干嘛,我是大陆来的。”李怡笑着道,“听我口音听不出来。”
“我妈妈是中国人,他的朋友很多是中国人,我跟他去过几次中国,”付尧笑着道,“但是都接触的很少,我们学校里中国人也很少。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华裔,马来人和印度裔。”
李怡突然想起来什么,大笑道,“不好意思,一直没做自我介绍,我叫李怡,在哥大读物理。”
“我叫付尧,在叶史瓦大学读商科,主要是学金融。”付尧握着她的手,心里生出莫名的感觉,好像认识很久似的。
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愿意放弃工作而陪一个陌生的女孩子吃饭,而这个女孩子还差点撞着他。
不,绝对不是因为她漂亮。
漂亮的女孩子他接触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这种亲近的感觉。
“那以后就是朋友了,等下次你去中国,我接待你。”李怡接过他启开的啤酒,“我们可以去爬长城,去故宫,有很多好玩的。”
“谢谢,我都去过的。”
“喜欢上中国没有?”
“还好吧。”付尧笑的很勉强,“就是人太多了。”
“我爸爸也是,他也怕人多的地方,说是旅游,其实就是哪里人少往哪里去,很少去什么景区之类。”
“你很尊敬你爸爸。”付尧突然生起一股羡慕。
“何以见得?”
付尧道,“因为你提起你爸爸提了很多次了。”
“有吗?”李怡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有啊,你说了很多次,说明你爸爸在你心里的位置很重。”付尧笑着道,“你们父女感情真好。”
“你和你爸爸的感情不好吗?”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过世了。”
“抱歉,我不该提这个问题的。”看着他落寞的神色,李怡有点不安。
“习惯了就好啊,我有妈妈啊,我妈妈也是我的偶像啊,她只有高中学历,可是她真的很厉害,生意很成功。”
51、棋逢对手
他爱妈妈,又佩服妈妈。
“那阿姨是个女强人。”李怡抿了一口酒,接着问,“阿姨不在美国吗?”
“我妈妈在马来西亚做家具生意,偶尔拜访客户或者参加这边的展会,才会来美国。”付尧也跟着问,“你家里人呢,都在中国?”
“基本都在中国,前阶段才来看过我,我妈妈先回去了,只有爸爸还在这里,可能这边有点事情。”李怡搞不清楚她老子盘桓在这里的原因,叹口气道,“我爸爸呢,以前很厉害的,你是学商科的,那中国的经济情况清楚不?”
“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爆发了火力,我看过一组数据,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年均实际增长9.8%。
同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元,2009年突破万元大关,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一提到自己擅长的,付尧好像没有那么羞涩了,“我们现在上课的很多案例都是围绕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
“那你知道的挺多的。”李怡想不到他能一下子说这么多,“我爸爸是1979年上的大学,那时候呢,我奶奶他们很穷,我没怎么经历过,真的很穷,估计你了解不了有多穷,等我记事起,乡下还是大片大片的土房子。”
“我听我妈妈说过,主要是她高中毕业后下乡的情况,大概也是七十年代左右。”见她望向自己,他适时的插了一句。
“然后呢,我爸爸这个人脑子好使,很聪明的,他是个物理学教授。他上大一就开始做生意,那个时候正是改革初期,很多人看不起个体户,而且政策不明朗,做生意呢是需要担风险的,可是他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他做电子产品维修,倒腾服装和电子表,发了第一笔财,后面就是越做越大。”李怡举起杯子,一口喝完,然后慢慢悠悠的道,“九十年代初期,我父亲已经是非常非常有钱,我小的时候,家里已经是住别墅,门口豪车都是七八辆。”
有一点她没说,她父亲那会已经是中国首富,亚洲首富。
这些她都是从网上关于中再集团的报道上看到的。
“你父亲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第一个有可能成为先烈,可能是不思进取吧。”李怡长叹一口气,“后来就慢慢衰落了呗,中国社会的发展很快,眼前看着轰轰烈烈,要是跟不上社会形势,可能大起大落,风云变幻,随时都会倒闭,企业的生命周期很短。”
要不然她现在也是中国首富闺女了,妥妥的二代了!
她就时常在感叹,这人生啊!
付尧道,“法律体系不完善,受执法不严与违法成本偏低等因素影响,市场秩序不规范,激烈无序的竞争,诱使企业谋求通过不正当手段取胜,而不是致力于管理提升与创新;极少数企业通过不公平竞争手段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更多新创企业则倒在了不公平竞争环境之中。”
“咦?”李怡诧异了一下。
“怎么了?”付尧纳闷。
李怡笑着道,“你是唯一一个没和我谈中国体制的外国人,在许多老外的眼里,中国人民哀鸿遍野,水深火热,没汽车,没电,甚至还吃不饱饭,你知道吗,我刚来读书的时候,我宿舍的姑娘们,还要把他们的旧衣服捐给我呢....”
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是被她们的无知与傲慢气笑的。
“我觉得她们是媒体的受害者,”付尧耸耸肩,“媒体也经常对新加坡指手画脚,不要理会他们就是了,说不准谁才是真正的washed brain。
在美国,许多事情很搞笑的,比如不能开黑人、墨西哥裔的玩笑,但是呢,有一点很自由,可以随便骂亚裔,大谈女权,但是在至少20个州,童婚是合法的,青少年不让抽烟,但是大麻可以.....”
大概是喝酒过于兴奋,他一下子收不住了,越说越多。
“你要是见到我爸爸的话,你们俩肯定能聊在一起。”她所见识过的人当中,她老子是唯一一个对美国表示不屑的,“其实呢,我挺喜欢纽约的,多元化,自由,只是我爸爸不喜欢。”
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却没有发现坐在不远处一桌的也有两个人正在窃窃私语。
“老古,要不要跟李先生汇报一下?”一个体型宽大,长着浓密大胡子的中年,不时的往李怡的方向张望。
“这事情怎么说?”
李老二!
你亲闺女约会了!
被称作老古的,戴着墨镜的中年人叫古全规,他缩缩脖子,怕被李老二灭口!
李老二有多稀罕这姑娘,他们都是知道的!
要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让李怡被人给占了便宜,他们哪怕是能留着命,估计也是只剩下半条命。
“要不,咱们把这小子揍一顿,不准他再跟李小姐吃饭?”大胡子叫卢正,是李和安排在这里的保镖,兼职做这家餐厅的老板。
他和古全规跟着李和都至少有十年了,虽然一直是公司安保,不是私人保镖,可跟李和接触的不算少,要不然都不能这么了解李老二,李老二更不会派他们千里迢迢的来美国,因为互相了解,互相信任。
古全规冷笑道,“长点脑子吧,得罪李先生不好受,得罪那个小伙子恐怕也不好受。”
“什么意思?”卢正没好气的道,“咱们还用怕谁?”
他们的信心主要来源于李和。
就没李老二怕的人!
“哎,老卢,你这退步了啊。”古全规朝着他们右手边第三排桌子上的两个东南亚长相的人努努嘴,“你还好意思说你是老侦查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