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93节

  是一起来学习的韩国作家金东旭。

第249章 韩国人也要引进那本太空歌剧

  这次来访问学习的十位作家中,东亚独占六席,但方明华和韩国或者日本作家,交往并不多。

  不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作家,同宗同源,虽说因为宗教原因,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佳,有所谓的印巴之争,在包括克什米尔主权归属等问题上互不相让。

  但是,因为有英语作为共同媒介,两位作家关系倒挺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

  反观中国、日本和韩国,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日韩两国还曾长期使用汉字,但即便是文学家之间,交流也有障碍——没有共同的交流媒介,英语都说的不咋的。

  所以和这位韩国作家金东旭,彼此也就是点头之交。

  金东旭很瘦,留着长发,老是板着脸,方明华感觉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今天,金东旭却走在他们面前,用蹩脚的英语对方明华很有礼貌说道:“方先生,能和你单独聊聊吗?”

  旁边的张先亮还是听懂这句话,笑着对方明华说道:“行,你们聊,我先去回去准备准备,明天还有我的讲座。”

  说完又和金东旭点点头,转身离去。

  方明华和金东旭沿着河岸继续往前走,方明华实在搞不清楚这个韩国作家要和自己聊什么?

  但金东旭开口着实让方明华有些吃惊:“方先生,我想和你聊聊你写的《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中的某些情节。”

  聊这个?

  方明华可真没想到。

  根据从日本传来的消息,这本在讲谈社旗下《周刊少年MAGAZINE》连载的科幻小说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现在已经着手改编成漫画出版。

  在方明华出国前,讲谈社的山本太郎和方明华联系过,就改编成漫画版权费用达成协议,据说由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亲自操刀改编,原哲夫担任作画,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不过,让方明华没想到的是,他一个韩国人怎么也了解这本书?

  看到方明华有些诧异的眼神,金东旭沉默了下才说道:“我懂日语,看过日文版。”

  哦?

  你懂日语?

  怎么没看见和日本作家赤川次郎两人用日语交谈过?

  除了必要的礼节,两人似乎也是形同陌路。

  不过这是人家私事,方明华自然懒得过问,就说道:“金先生,你想讨论哪段情节?”

  “就是小说中大汉帝国和高丽国那场海战,陆逊大败李舜臣这段剧情。”

  是这个啊

  方明华的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笑容,但语气依旧很平静说道:“这段情节怎么了?没写好?”

  “哦,不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文版应该是和大和帝国作战,打败织田信长。”金东旭说道。

  “是的,不过和日本讲谈社签署合同的时候,上面注明日方在作者本人的同意下,可以修改小说中某些情节,这是日方所为,与我无关。”方明华一脸轻松。

  金东旭听了沉默了会,突然又说道:“方先生,我们也想引进你这本小说,在我国《周刊韩国》连载。”

  “你们也要引进?”

  方明华感到惊讶。

  和日本以及中国相比,韩国人对科幻不太感兴趣。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起,同样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理应同样诞生「黄金科幻」,可为什么没有?

  事实上,虽经济发达,但与欧美、日本、中国截然不同的是——

  韩国的科技树全部点在了电子通讯和医疗领域,在航天科技、基础科学领域着力甚少。

  科技背景自然影响了韩国科幻果实的品种。如果说科幻作家是一棵果树,他所生长的国家是扎根的土壤,那么果子的甘美与否,土壤的养分起决定性作用。而果子的品种,则要看这片土壤适合生存哪种作物。不关心宇宙冒险,只关注人性本身,成为韩国科幻最显著的标签。

  另外,长期独裁体制下,科幻一直被视为少儿科普工具,真正的科幻创作也举步维艰。

  除《雪国列车》、《汉江怪物》、《铁线虫入侵》等少数几部借着科幻外壳,反映人性的科幻电影外,韩国几乎没有叫得响的科幻作品。

  不仅仅是八十年代,到了千禧年以后也是如此。

  星辰大海永远不是韩国人的梦想。

  可这位叫做金东旭的作家说要引进自己这部“太空歌剧”!

  难道就是为了这个情节?

  再说,伱就是一个小小的作家,又不像山本太郎背是讲谈社的主编,你说引进就引起啊?

  金东旭似乎看出方明华的疑惑,他说道:“方先生,请不要怀疑我的诚意,我是《韩国日报》社长金昌浩的二儿子。

  卧槽卧槽卧槽

  方明华心里连续说了几个卧槽。

  看不出来这个沉默的年轻男人竟然是财阀的公子!

  “另外,方先生,如果我们引起你这部小说连载,也请授权我们修改其中某些情节,当然征得您的同意。”金东旭又说道。

  卧槽

  真的干上了啊。

  但与我无关啊。

  方明华立刻答应了金东旭的要求。

  当然,双方只是口头协议,真正签署合同要等方明华回国以后。

  虽然你说你是财阀的儿子,但没有官方授权,谁信?

  正事谈完,两人就返回酒店,方明华回到自己的房间。

  张先亮正半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文稿,明天是他的讲座,看到方明华进来好奇问道。

  “明华,那个南朝鲜人找你干什么?”

  “想引起我写那篇长篇科幻在他们国内连载。”方明华笑道。

  “可以啊又有朝鲜文译本了。”

  “纯粹是瞎胡闹,他们国家的人才不喜欢看什么科幻,尤其是这种太空歌剧内。”

  “那为什么要引进?”

  “估计是看小说其中某些情节不爽。”方明华笑着把书中某些情节简单说了一遍,惹得张先亮哈哈大笑。

  “这个金东旭可真有意思。”

  第二天早上,大家一块去早餐厅吃早饭的时候,方明华又遇到日本来的作家赤川次郎。

  两人打了个招呼,赤川次郎端着一盘麦片和一杯牛奶坐在方明华的对面。

  对于赤川次郎,方明华还是颇具好感的。

  日本畅销书作家,尤其擅长推理小说。七十年代靠译本《幽灵列车》问鼎通俗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而初登日本文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了《三色猫福尔摩斯》、《三姐妹侦探团》、《华丽的侦探们》一些列推理侦探小说。

  最起码比那个什么叫金旭东出名,不过说实在国内,作家也没人注意韩国文坛。

  两人边吃边用不算很流利的英语聊天,聊着文学很快就聊到方明华写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方先生,我非常喜欢看你这部科幻小说,写的气势磅礴,尤其是大汉帝国和高丽那场海战,打的那个畅快淋漓啊。”

  方明华只是微笑不语。

  他看到坐在不远处的金东旭脸色很难看。

  哎,这两个人之间的小动作

  算了,不关我的事,还是准备听张先亮的讲座。

第250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今天早上是张先亮的讲座。

  IWP为每位来访的作家都安排了讲座,张先亮在所有来访作家中年龄最大,作为尊重,第一个出场讲座。

  早上起床,张先亮几开始准备,穿上白衬衣蓝裤子,显得正式。

  方明华在边上看着对方。

  “张大哥,今天要穿这么正式?”方明华笑着问道。

  “呵呵,你不知道,明华,今天除了咱们来访的作家,还来了爱荷华大学的帅哥美女,当然要注意形象。”张先亮对着镜子边打领带边回答道。

  方明华听了一笑,没说什么。

  据传闻,张先亮才华横溢但人也很风流的,绯闻女人不少。

  你别说,虽然年近五旬戴上金边眼镜,一枚风度翩翩老帅哥形象。

  今天的讲课并没有在爱荷华大学,而是一家叫做草原之光书店。

  虽然草原之光虽然开在人口只有区区六万的中西部小镇爱荷华城,但由于镇上的爱荷华大学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原创性写作专业以及所参与的在全美独树一帜的“国际写作计划”,在这个跟哪儿都不搭界的中西部小镇里,作家、诗人、文学教授的密度居然高到了令人犯晕的地步。

  正因此,大草原之光书店得以借着本地的文学地利扬名立万。

  大草原书店有两大特色,一是文学图书,收得相当齐备,只要是在美国出版的,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诗集的货源尤其充沛,因为好几任美国桂冠诗人都曾经在爱荷华大学厮混过,这儿算是美国诗歌的一个小摇篮。

  第二大特色就是无穷无尽的朗诵活动,在中国只知道诗人出了书偶尔做做诗歌朗诵,可是在这儿,据听说什么文类都能拿来朗诵,小说、诗歌、散文、游记、科普、政论……凡是能印成书的,都能在这里有模有样地“朗”一把。

  这里是爱荷华城的地标书店,后世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佳书店之一。

  不过今天书店没有朗诵会,而是在二楼大厅里进行一趟讲座,听众除了来访的作家,还有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班的学生,白人黑人都有。

  主持人是IWPS一名员工,他先向大家介绍了张先亮,包括他的作品,会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方明华和张玲坐在后排,只见张先亮风度翩翩走向前面的临时准备的讲台,旁边站着丽莎——作为张先亮讲座的翻译。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写小说的辩证法》。

  不过张先亮刚刚开场白结束,会场上就出现一点骚动。

  突然有个黑人青年站了起来,问道“张先生,请允许我问你一个问题。”

  经过丽莎翻译后,张先亮面带微笑说道:”请讲。“

首节 上一节 193/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