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3节

  我也爱吃啊.

  没办法,自从小妹考上大学以后,在家里的地位就直线上升。

  “好,我现在就去。”方明华喝完最后一口鱼汤,抹抹嘴,站了起来。

  “不准偷吃!”老妈叮嘱道。

  我@#¥%……%

  方明华的内心再一次受到来自老妈的暴击。

  将印着“西京市食品一厂”标记纸包桃酥小心翼翼放在自己的黄挎包,方明华下楼出了家属院,准备去挤103路无轨电车。

  公交车站上已经围了一大群等车的群众,看到蓝色的无轨电车缓缓从后方驶来,等车门打开那一刹那,方明华仗着年轻力壮,护着挎包,卯足劲毫不犹豫冲了上去,根本不管后面的叫骂声。

  素质?

  那是以后的事。

  方明华记得自己的刚穿越过来,上车规规矩矩排队结果等了三辆电车过去,硬是没上去!

  从此他学了乖。

  电车沿着建国路向南行驶,方明华站在拥挤的车上,静静看着外面的景色。

  街道上到处都是自行车,电车被裹挟在自行车的海洋中,还有悠闲踱步的牛车。

  街道两边民国时期的木质楼房,门面房都是各种百货小商店和卖衣服的门面。

  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牛仔服、喇叭裤已经出现了,就在街道边一个很时髦的理发店里,录音机里传来一首清脆的歌声: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秋日阳光下,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时代的气息。

  电车出了建国门向西沿着古城墙一直到一个叫边家村的地方,方明华下了车,进了西大校门。

  学校里很热闹,路边石凳、草坪上随处可见席地而坐认真看书的学生,

  旁边还有一群学生模样的正围了一圈,中间一个穿着白衬衣蓝色背带裙的短发姑娘,发梢在风中微微飞扬,正大声朗诵一首诗: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舒婷的《致橡树》。

  蓝天、白云,读诗的姑娘,方明华觉得这画面很美,停下来看了会。

  姑娘朗诵完,周围发出热烈的掌声。

  就在这时候,方明华突然看到几个男生说说笑笑向这边走来,其中一个满脸疙瘩豆的男生看上去有点眼熟。

  这不是昨天硬要闯进杂志社见主编的工大学生刘建军吗?

  怎么会出现在西大校园里?

  很明显,他们互相还认识。

  “李丽同学,刚才你诵读舒婷这首《致橡树》,声音饱满,感情真挚.非常好。”刘建军说道。

  姑娘很谦虚,抿嘴一笑:“过奖了,我只是朗诵你自己还写诗呢,最近写新诗了吗?”

  刘建军还没开口,他旁边个子稍矮的男生快言快语。

  “他写了,还准备向《延河》杂志投稿呢。”

  “是吗,那朗读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

  刘建军有点踌躇,这让他想起昨天下午在杂志社门口难堪情形。

  这种丢人的事他回去自然没说,现在看到姑娘渴望的目光,想了想就从口袋里掏出稿件。

  虽然比不上门卫写的那首,但是要强过在场的大部人写的东西。

  清了清嗓子,他大声念道:

  《告别爱情》:

  还没来得及说再见

  列车就已驶远

  突然,卡壳了。

  他直愣愣看着左前方,仿佛是大白天看到鬼。

第4章 “哥,你要好好读书,做个对四化有用

  人才”

  路边有个青年看着他,脸上还露出一丝笑意。

  正是昨天下午在杂志社碰到的那个年轻门卫!

  刘建军顿时一脸尴尬。

  “刘建军,你怎么了?继续朗诵呀?”李丽催促道,看着刘建军神色不自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

  “刘建军,你认识他?”李丽好奇问道。

  刘建军点点头,猛然又摇头。

  这可把李丽弄糊涂了,干脆直接上去问:“这位同学,你是西大的还是工大的?”

  “都不是,我是路过的。”方明华笑了笑:“伱们继续。”说完转身离开。

  身后又传来刘建军朗诵诗歌的声音,不过中气似乎没有刚才那么足。

  方明华背着黄挎包来到女生住宿区2号楼下面,站在楼下冲着三楼叫了一声,窗户里伸出一个小脑袋,很快就看到方明丽从楼上跑下来。

  “哥,你怎么来了?”

  “这是妈今天早上买的桃酥,让我给你送过来。”方明华说着从黄挎包里拿出纸包的桃酥递给妹妹。

  还好,看上去没挤碎几个。

  “市食品一厂?我最爱吃他们厂做的桃酥。”姑娘很开心接过来,小心翼翼打开,又递给方明华两个。

  “哥,给你。”

  方明华也没客气,接过吃起来,他想起刚才的情形好奇问道:“小妹,工大的学生经常来你们学校?”

  “是啊,咋啦?”

  方明华就把刚才遇到刘建军几个人读诗的简单说了下,当然不会说刘建军的名字以及认识这个人。

  “工大学校的后门不是就和我们学校大门在一条街上嘛,我听高年级学生说两家学生经常串门,工大的尤其喜欢来我们学校,有的还主动参加我们学校的文学社呢。”方明丽解释道。

  “你说的那个读诗的短发女生呀,叫李丽,就是我们希望文学社的,她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也好听,所以好多人喜欢听她朗诵诗歌。”

  “哦”方明华点点头。

  “哥,我们文学社要活动啦,我得赶紧过去。”

  “去吧,我也回家。”

  “哥。”方明丽突然叫了声。

  “怎么了?”

  “哥,差点忘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国家为了加速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已经恢复成人函授教育了!我们学校正在筹办中文函授班,毕业以后可以给大专文凭呢,你也报名,提高自己的素质,总不能看一辈子的大门吧?”

  呵,这话说的。

  不过方明华知道小妹是真心为自己好。

  “那行,如果条件符合的话,我报名。”方明华答应了。

  “好啊.我帮你打听打听,要一份招生简章,哥,我先上去了,再见。”姑娘转身向楼上跑去。

  方明华笑了笑。

  混个大专函授文凭也不错嘛。

  日子就这么淡淡过着,这天早上,方明华上班和张宝福交接班后,就从黄挎包里拿出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准备看。

  他看的是法国大作家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这本书是前两天他在钟楼新华书店抢的。

  说是“抢”是因为现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虽然国家放开许多中外名著的出版,但依旧跟不上广大读者的渴求。往往书店刚上一批名著,就被青年们一抢而光。

  方明华也是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轮到而且还是限量——一人只能买一本外国名著!

  于是方明华就买了这本《基督山伯爵》。

  以前他也看过,写的是一个叫唐泰德的年轻人因为被嫉妒而受到陷害,在监狱里受尽磨难,又在神父的帮助下王者归来,开着金手指大杀四方,最后完成复仇回归乡野,深藏功与名。

  从后世的目光看,这是妥妥网络爽文套路啊。

  这也是方明华愿意再读的原因。

  当然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正如小妹方明丽说的,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当个门卫吧?

  上不上函授班无所谓,但要有所作为最起码让日子过的更好点,那就需要钱。

  去经商?

首节 上一节 3/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