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5节

  《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当然还有国内作家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班主任》.

  当然生活还是有了些许变化。

  杂志社的人进进出出的,好多人都和他主动打招呼,不像以前那个小透明。

第6章 文学社的讲座

  又是一个周末,方明华下班回家,妹妹方明丽已经从学校回来,正在帮老妈擀面,看到他立刻说道:

  “哥,明天早上我们学校举行函授班招生考试,你要按时参加,这是准考证,我替你领回来了。”

  就在前两周,方明华拿着单位介绍信到西大顺利报名参加中文函授班,由于报名火爆,招录名额有限所以不得不采用入学考试。

  方明华接过来看了看:早上考数学,下午考语文,考试时间各两小时。

  “行,我按时去。”

  “明早我也要去学校,上课和参加文学社活动,咱们一块走。”方明丽又说道。

  这么忙?

  在方明华的印象中,自己这个妹妹自从上大学后,每周一天的休息日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似乎并不感到累。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俩早早起床挤上公交车赶到学校,方明丽上课,方明华去进入考场考试。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基本都是以初中甚至小学知识为主,对于他而言也没啥难度,特别是下午语文,两个小时的考试内容他用了一个小时就交卷走人。

  出了考场,方明华准备找妹妹打个招呼,然后回家。

  方明丽参加文学社一个讲座,方明华按照中午吃饭的时候妹妹说的地址,在教学二楼的一间阶梯教室找到了文学社的讲座活动。

  方明华站在楼道外,透过窗户看去,里面足足有上百号人,正在听讲台上一个女学生讲解现代诗歌。

  今天讲的是舒婷的《致橡树》

  “全诗采用抒情主题“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

  姑娘的声线很好,抑扬顿挫,听起来很有韵味。

  方明华又仔细看了看,这姑娘见过啊。

  原来是上次来西大,在草坪上朗诵这首诗的姑娘,今天穿了一件薄薄的高领白色羊毛衫,明眸皓齿。

  名字好像叫李丽?

  方明华记起来了,妹妹说过。

  这时候,他也看到坐在前排认真听讲的方明丽,看到妹妹也注意他,就做了个手势意思是我考完试要回家。

  但方明丽却招招手,又指了指自己旁边空着的一个座位,示意让他也进来听听。

  这有啥好听的?

  方明华又打个手势说要走,但妹妹的眼神很固执。

  算了,回去也没啥事,那就进去听听。

  方明华猫着腰溜进教室,讲台上的李丽看了一眼方明华,并没有说什么,继续她的演讲:

  “舒婷在这首诗里地表达了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分享的、共存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和命运之上的,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

  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八十年代青年的应具有的爱情观!”

  “啪啪啪”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坐在旁边的妹妹使劲拍着手,激动的小脸通红。

  方明华也跟着鼓起掌来,他也非常欣赏舒婷的这首诗,让他想起罗大佑曾经写过的一首歌《恋曲1980》,里面曾经有这样一段歌词。

  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伱

  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

  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个姑娘说话声音真好听啊,软软的,竟然还带一点萝莉味。

  这让方明华想起ri本动漫《魔卡少女樱》的小樱的配音丹下樱的声音。

  等掌声结束后,台上的李丽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欣赏完舒婷的这首《致橡树》之后,我们再欣赏一首小诗。”

  说完,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娟秀的字体。

  方明华一看。

  哎呦这不是那首《春》吗?

  “这是发表在《延河》最新一期杂志上的一首小诗,是一位叫明华的作者写的。”

  李丽转过身看着大家:“这首诗很短,但写的很美,我非常喜欢,初读感觉是写春天的流水在欢畅流淌,花草树木欣欣向荣,春风拂面十分惬意,但都不如你,一个美丽的姑娘,也是诗人心中爱慕的女子。

  “再读这首诗,换个角度来理解,尽管是大家赞美的春水和春林,尽管是世间人期盼的春风十里,却都不如你的美。”

  三读这首诗,又觉得这首诗中的爱,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爱,而是借由男女之爱,走向了更加广阔博大的爱”

  听到讲台上的姑娘,“初读”“再读”“三读”,滔滔不绝,方明华忍不住笑了。

  哪有这么复杂?

  这首诗确实写的很美,但冯唐这个老sepi,会想这么复杂。

  看看他自个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荷尔蒙满满,让人大开眼界。

  甚至有人指出这首诗里的“春风”是指男人的“雄风”。

  坐在前排的方明华这一笑,恰好被讲台上的李丽的看到,她秀眉微蹙,突然说道:“这位同学,你对这首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就是你!”

  我?

  方明华看到对方指着自己,才明白是叫自己起来发言,只好站起来,解释道:“同学,我不是你们文学社的成员,我是来旁听的。”

  哦.

  李丽记起来了,前不久在草坪上,工大的李建军几个人过来朗读他写的那首诗的时候,这个青年就站在边上。

  他说他既不是工大也不是西大的。

  “没关系,既然你坐在这个教室,那说明也是你也很喜欢文学诗歌,我们都可以探讨交流。”

  在这里交流?

  说你想的太多,过度解读这首诗的含义?

  其实这就是国内语文教学的通病,一篇文章动不动就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尤其是诗歌,其实诗人写诗的时候哪想那么多?

  但这么说岂不是不给人家姑娘的面子嘛。

  真没必要。

  于是说道:“我觉得你讲的挺好,非常好,我听了深受启发。”

  真这样?

  台上的李丽有点怀疑,因为她感到这个男生的笑似乎有那么一点“不怀好意“,明显不认同她的说法。

  口是心非嘛。

  但人家却说你讲的很好,自己也不能多说什么,于是继续自己的发言。

  方明华很认真的听着,内容不咋地。

  但姑娘的声音好听啊。

  而且长得也养眼。

第7章 要不,咱也凑个热闹?

  等文学讲座结束已经到下午五点,方明华准备回家,却被妹妹叫住在学校吃完饭再走。

  “反正你回去也要吃饭,妈还不一定给你做,不如就在我们学校食堂吃。”妹妹说道。

  你们学校食堂的饭菜难吃啊。

  方明华心里吐槽。

  中午吃的馒头和白菜炒豆腐,难吃的要命。

  没办法,八十年代各高校食堂饭菜都不怎么样。

  “要不,我们去外面吃吧,吃伱最喜欢吃的油泼扯面!我请你!”方明华建议道。

  “哥,要节约!外面挺贵的,还不如妈做的的好吃呢。”

  好吧

  方明华只好跟着妹妹乖乖向她宿舍方向走去。

  “还是跟中午一样,你先吃,吃完以后我再吃。”方明丽说道。

  因为只有一套碗筷没办法,这年头食堂又不提供一次性饭盒或者餐盘之类。

  “那行,你也别去食堂来就在宿舍休息,我吃完给你打回来。”方明华说道。

  “那好吧,这点时间我整理下刚才听课的学习笔记。”

  到了女生宿舍楼门口,方明华接过妹妹给碗筷以及饭菜票,就向食堂方向走去。

  晚饭有面片、包子、馒头之类,方明华到食堂打了一份面片和两个馒头,瞅了附近空桌上只坐了一个女生,于是就过去坐在对面吃起来。

  尝了口洋芋面片,味道还不错,最起码比白菜烧豆腐强多了。

  方明华肚子也饿了,先狼吞虎咽吃完一个馒头,稍微垫下肚子,然后才放慢节奏。

  一抬头才发现对面坐着的女生竟然刚才在教室里演讲的李丽。

  看见李丽正望着他,方明华就笑了笑,算是打个招呼。

  其实李丽早就注意到方明华,她想起在教室里“诡异”的一笑,又想问问他。

  但彼此不熟而且自己是女生也不好先打招呼,现在看到他冲自己微笑,立刻问道:“这位同学,你说你不是西大的,怎么有西大的饭菜票?

  真是个好奇宝宝。

首节 上一节 5/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