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4节

  ……

  坐在龙椅上的赵吉,看人非常准。

  他看到被特召入殿议事的西军武将郭成,似有话想说,他却左顾右盼,不敢率先开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赵吉微微一笑,对郭成说道:“信之,远道回京,也有三日了吧?“

  郭成诚惶诚恐,跪拜回奏道:“微臣回京,已有三日,巨成,谢陛下挂念!吾皇万岁万万岁!”

  郭成在听到大宋天子赵官家居然称他的字,而不称名时,他感到被赵官家尊宠了!

  长年身在大宋西军对西夏作战的郭成,原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兵卒。

  他从军四十余年,因他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朝廷也给了他应有的提拔。

  如今,郭成已是镇守一方的大将。

  可是,郭成却知道大宋国这么大,像他这种正三品的将领,在西军中就有很多,若是放在大宋全境来看,也是很多的,具体能有几十个,或是上百过,郭成绝对没有统计过。同时,郭成也不可能第一次见到一个正三品的武将,就立即能认出他是谁,更不可能像赵官家这样,直接能叫出对方的字。

  郭城这是第一次面圣。

  他原本认为:赵官家绝对不会认识他。

  因为,以前赵官家日理万姬,

  如今,依然日理万机……

  然则,他郭成想错了!

  ‘方才,赵官家居然叫了俺郭城的字!!!’

  ‘如此可见,赵官家对俺郭成,是多么器重啊!’

  赵吉微微一笑,从龙椅上起身。

  在旁侍立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想做搀扶状。

  赵吉微微一摆手,识趣的梁师成立即缩了缩肉乎乎圆滚滚的身子,陪侍在赵官家身后。

  赵吉从容地大殿中正跪着的郭成面前,他伸出双手,亲自搀郭扶起身,并对郭成赞叹道:

  “信之,曾在西夏国作战中,英勇无比,杀敌甚多,屡立奇其功,朕早已经知之。

  信之,免礼平身,赐坐!”

  郭成被感动到了,他的泪光在眼中闪烁……

  梁师成急忙招呼殿外小宦官,取御凳入殿。

  当小宦官把御凳放在郭成的身后,让其坐下时,

  郭成看了一眼赵官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其他重臣如郑居中、曹辅、宗泽和李纲还站在大殿内,他说死也不敢入座。

  赵吉微微一笑对梁思成说到,再添六凳、一桌。

  朕与诸位爱围坐,品香茗、议国事。”

  梁师成遵旨,令小宦官在垂拱大殿中央,摆放了一张八仙桌和七个凳子。

  赵吉率等坐在凳子上,他的右手腕搭在八仙桌上,不时地用指间轻叩桌面,微笑着看向郭成和郑居中等五人,随和地说道:

  “今日非朝会,诸位爱卿入座,莫要拘束。”

  “微臣谢官家赐坐……”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张浚依次坐在八仙桌前。

  最后入座的郭成,挨在了赵官家最右手边的位置。

  赵吉看到,虎背熊腰的武将郭成,鬓角有些斑白,今年他已近花甲之年。

  雄州防御使郭成,因今日入宫面圣,并没有顶盔冠甲,他今日穿的是大红朝服,头戴长翅乌纱帽。

  赵吉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知道郭成一位能征善战的忠勇武将。

  郭成是德顺军中安堡人,青年便在家乡应募参加了大宋西军。

  从军之后的郭成,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小有战功,被提升为泾原路供奉官。

  郭成参军时才十七八岁,如今他两鬓斑白,已近花甲之年,在这四十来年,郭成一直在大宋西军之中,战斗在西北边境。

  郭成因其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最后晋升为现如今的泾原钤辖。

  穿越者赵吉知道,大宋的泾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他没有穿越前的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浦河以西地区。

  泾原钤辖,是大宋朝廷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一般官阶是正三品大员或从二品。

  由于大宋历代皇帝都怕武将造反,故此,像泾原钤辖这种兼管较大地区的军民内政的官职,不是常授官职。

  正因之前大宋西军常年对西夏作战,边疆常有戊事,故此郭成才能因战功和四十来年的从军资历当上泾原钤辖这个官职。

  泾原钤辖郭成,如今是正三品。

  赵吉在穿越之前研究两宋历史时,知道历史上的郭成不仅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而且他在靖康之变以后,南宋的建炎初年,已经年近古稀的郭成仍率军在西北未失之地,亲自巡视并督促手下军兵修建抵抗金国的盟友西夏军的防御工事……

  时值隆冬,又常有夏兵前来骚扰破坏郭成所部的防御工事,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昼夜巡视并督促军民施工,风餐露宿,“暴露雪中”,终因积劳成疾,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病逝在修建防御工事的工地上。

  赵吉读史书时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老将郭成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廉访使王孝竭在料理郭成的后事时,把他的事迹奏报朝廷,称郭成是“名震西部之勇将”,“轻财好施之廉吏”。

  高宗赵构被郭成事迹感动,亲自手书:“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

  南宋朝廷为郭成建庙,塑金身。郭庙建成后,高宗又亲笔御书“仁勇”,高悬庙门之上。

  ……

  赵吉也不单单只凭着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识人、去用人的。

  他在一个月前准备召郭成回京述职时,曾让手下人把关于郭成的从军以来这四十年所立的军功,去查证核实了一番。

  结果令赵吉欣喜的是,这个世界里的郭成在这四十年里所立的军功,跟他赵吉没有穿越前在史书上见到的大宋名将郭成的军功都能一一地得对上。

  例如: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大宋官军分兵五路,征讨西夏,其中以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指挥的一路五万人马为主力,准备直捣西夏的西平府灵武城……

  彼时,十九岁的年青郭成军兵,曾因斩获西夏军首级颇多,累积战功后被提拔小校。

  这时,小校郭成也进入到了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所赏识。

  大宋的泾原路总管,堪比后世的某个军~区司令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军~区司令员管辖的范围还要宽广,因为泾原路总管不仅管军还管辖区内的民政。

  泾原路总管刘昌祚准备出征时,排手下老部将们的质疑,任命新提拔上来的小将郭成为先锋官……

  郭成领兵数千作为先锋,在磨脐隘首败夏军,率先打到灵武城下,在宋夏两军对战的乱阵之中,郭成身先士卒,跃马挥刀,斩杀灵武城西夏守军将领,并率军攻占下了武灵城。

  此役,郭成立了头功,受到进秩四等的奖赏……

  ……

  赵吉回想至此,他知道坐在这张八仙桌前,距离他右手边最近的老将郭成,如今看起来,他虽然体态微微发福,两鬓已经斑白了;

  但是,在距今四十年前,十九岁的郭成率兵奇袭西夏灵武城,应该有几分汉朝霍去病长驱直入、奇袭匈奴的那般英雄风采!

  郭成率军打下西夏国的武灵城之战,是他的扬名之战的开始,并不是终点,更加辉煌的却是十六七年之后的平夏城之战……

  宋哲宗绍圣四年(即公元1097年)三月,宋军在西夏边境建立一座平夏城,要选择一位将领镇守。

  这座新建的平夏城,无论从名字,还是其所处位置的军事战略意途,这都会成为西夏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挑选哪位将领来镇守新建成的平夏城,这成了彼时渭州主帅章楶头疼不已的大难题。

  章楶询问属下部将:“守住平夏城,何人能担此重任?”

  部将们不假思索,齐声回答:“非郭成不可。”

  渭州主帅章楶调郭成率部,进驻平夏城……

  果然,不久之后,西夏集结数万精锐大军,全力攻打平夏城。

  守城主将郭成,判断敌我形势,选择坚守城池之策。夏军来攻,便在城上用守城器械和弓箭还击……

  西夏军面对平夏城的宋军坚守不出,强攻又不下,始终无法攻破城池,便纷纷无功而回……

  次年,宋哲宗绍圣五年正月(公元1098年),西夏朝廷派出以善战闻名的统军嵬名阿埋、西寿军监军妹勒都逋等名将,令其率领所部人马,打下平夏城,侍机攻入大宋腹地……

  身西夏军党项羌族事首领的嵬名阿埋,吸取了去年西夏军强攻平夏城而败的经验教训。

  他认为平夏城修建得城高沟深,易守难攻。那么他就采取做好长久战的准备,对平夏城围而不攻、切断平夏城外面的所有运粮通道。如此,围困住平夏城一年半截,那么西夏人眼中钉肉中刺的平夏城,便会不攻而自破。

  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正月,西夏国六路都统军嵬名阿埋与监军妹勒都逋,以畜牧为名,率部数万人,宿兵平夏城外,欲先困死平夏城后,再大举进攻大宋国内地……

  嵬名阿埋的战略是围而不战,他将其部族的家眷和牛羊十多万头只,都带到了平夏城用外,他们夏军不用担心粮草问题,而平夏城内的宋军就不行了。等到平夏城内的宋军被困上几个月后,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宋军必溃。

  然则,镇守平夏城的主将郭成,在嵬名阿埋所部在平夏城方而靠见之时,通过探马得知这次夏军前来,后面还跟着一眼望不到尾的成群牛羊。

  郭成便料定,这次夏军是想在平夏城外打持久战,很可能是想切断供应平夏城的外面粮道,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

  郭成趁着西夏军还没有合围平夏城之前,便派出数批探马拿着他的手书军报,向渭州主帅章楶告急。

  郭成在手书告急军报中,还阐明了他的破敌之计……

  ……

  西夏国六路都统军嵬名阿埋率部在平夏城外扎营,围困平夏城后数日,他看到平夏城的宋军依然如去年那样,只会坚守城池,他自认为‘困死’平夏城之计必成。

  于是,嵬名阿埋所部的西夏军逐渐放松警惕,都认为区区平夏城内的数千宋军绝不敢主动出战。

  郭成暂时不出战,他却在等待一个破敌良机。那就是等待大宋援军到来后,要对西夏国六路都统军嵬名阿埋所部,来一个里应外合的一举破敌之战。

  宋将章楶所部援军到来后,郭成果断地亲自带领城内三千精锐,夜袭嵬名阿埋所部的大营,直接杀入西夏军中的主帅营帐……

  此战,郭成和章楶所部宋军里应外合,杀敌近万,并俘虏西夏军兵将三千多人,包括西夏国名将、六路统军嵬名阿埋,以及他的妻儿都成了阶下囚……

  嵬名阿埋所部西夏军兵在乱场中溃败而逃者,无以计数。

  夏军溃败时,来不及带走的牛羊共计就有十余万头只,都成了郭成和章楶所部宋军的战利品……

  郭成和章楶率军奇袭嵬名阿埋所部大胜之后,继续追敌军数百里,连破西夏数座营寨,乘胜攻占了西夏国的天都山一带……

  嵬名阿埋所部大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夏国,朝野上下惊慌无比……

  赵吉在没有穿越之前,读史时曾看到史书上记载着“夏主”对嵬名阿埋所部惨败后的反应,是短短的四个字“夏主震骇”!

  在赵吉看来,二十三年前,彼时的“夏主”应该包括两个人,一个是三岁时登基时年十二岁尚未亲政的李乾顺,

  另一位则是,临朝听政的李乾顺生母皇太后梁氏。

  郭成和章楶率军大败西夏主力大军的这场大战,可把靠母党而专政的梁太后,以及那位自幼雄才大略的少年李乾顺,给打得震骇不已……

首节 上一节 27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