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02节

  果然,自己完成了皇兄交给的这次任务后,凯旋回师后,凭着此次战功,皇兄李乾顺提拔自己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担任京城大权在握的都统军。

  在十八年前,即大夏国的贞观三年九月,在俺李察哥年仅二十一岁时,便被皇兄李乾顺册封为晋王,在京城兴庆府内最繁华的街道旁,赐地拨款兴建晋王府。俺李察哥一直以来,深受皇兄信任,皇兄让俺长期掌握兵权……

  想到这里的李察哥,便道:

  “皇兄派俺率兵出战,俺定要大破宋军,保我大夏疆土无损,保俺皇兄稳坐龙椅!“

  李乾顺听到此言,心中暖暖的,他又紧紧地抱了抱李察哥后,不舍地松手,又在其弟那宽厚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

  “宋军此次侵夏,其势正锐,皇弟率兵出战,定要小心啊!……”

  李察哥点了点头,又对皇兄李乾顺,用党项语安慰道:

  “俺读过汉人的兵书,知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俺率兵迎战,定会小心的。

  然则,俺率领的铁鹞子精骑,在战略上要藐视宋军,战术上重视宋军。

  其实,在三年前,我大夏元德元年三月,宋军不也大举入侵我大夏国吗?”

  站在李察哥对面的李乾顺点了点头。

  李察哥轻蔑地一笑,继续说道:“三年前,宋军大举侵夏,他们刚开始不也是闹腾得挺欢吗?

  大宋监军童贯,派宋军名将刘法率兵,深入我大夏国腹地,虽然当时也破了我国几个城池,最后的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夏皇李乾顺答道:“之后,宋军的监军童贯,严命刘法统军进攻我大夏国的统安城。

  朕令皇弟你率兵迎战。

  之后,朕后得到战报奏折,知道皇弟你先将所部大军,列为三阵,以阻挡宋军前军;

  皇弟你又暗遣铁鹞子精骑,登山迂回到宋军刘法部的侧后,前后夹击,大败宋军,俘杀甚众!

  大宋的名将刘法,在撤退时跌落山崖,为我大夏的别瞻军卒所杀。

  朕听闻,皇弟你见到刘法首级时,还惺惺相惜,对部将叹息不已……“

  李察哥听到皇兄再次提到自己辉煌的战绩时,他嘿嘿一笑,挠挠头,用党项语说道:

  “俺当时看到大宋常胜将军——名将刘法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时,属实非常感慨,对部卒说道:

  ‘刘将军前败俺李察哥所部于古骨龙、仁多泉两地;俺率兵常避其锋芒!

  刘法将军可谓之‘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

  唉!其,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

  李乾顺听到此言,再次紧紧地握住了李察哥的那又有力的大手,语重心长地用党项语说道:

  “正如皇弟所言‘恃胜轻出,不可不戒’!

  “皇弟你此次迎战宋军,也要谨记此言!”

  李察哥郑重其事,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乾顺又道:“此次宋军不并三年前了,朕听闻战报,宋军在攻城时,用到了从未用过的能‘引天雷’的神器,无论城门再厚实,其发一波‘引天雷’,便能轻易摧毁城门。

  其发射‘引天雷’后,‘雷’声轰隆,巨石飞入我夏军中,杀伤力极大……”

  由于信息差,夏皇李乾顺并不知道大宋皇帝赵吉带到这个世界的火炮的具体名称,只能以讹传讹地称之谓‘引天雷’。

  李察哥听到此言,很是震惊,他又详细地询问地了宋军拥有的新式大杀器‘引天雷’的具体情况。

  可是,李乾顺对其所知也不多,仅能把自己从军报奏折中看到的,以及之前从折姜会那五名被宋军释放的战俘、萌井防线的逃兵口中所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李察哥听……

  李察哥听后,震惊不已,问道:“真如被宋军所释放的我夏军兵将所言,那‘引天雷’的大杀器,是大宋那个昏君赵佶所研制出来的吗?”

  李乾顺摇摇头道:“朕亦不知。然则,是否宋皇研制出来的‘引天雷’,还是宋皇为沽名钓誉将其手下工匠研制出的‘引天雷’据为己有,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点是,那‘引天雷’大杀器,果然厉害,不然宋军也不可能那么快地连破我国的折姜会和萌井一带防线,又兵威溥乐城啊!”

  李察哥点头道:“皇兄所言极是。然则,俺听皇兄之言,却发现了宋军‘引天雷’这种大杀器的弱点。”

  “哦?!”李乾顺既惊喜又难以置信地问道:“皇弟,速速讲来。”

  李察哥自信地微微一笑道:“据皇兄所言,宋军那能引天雷的法器,虽说能引发天雷成功后,杀伤力甚磊,然则,其甚是笨重,移动很不便,这皆是其弱点。

  故此,若俺率领铁鹞子迎战拥有引天雷法器的宋军,俺必会让一半军兵在宋军正面佯装布阵,以吸引宋军,暗中秘密派出铁鹞子分兵两路,从宋军的侧后翼包抄,以我西夏骑兵的速度优势,杀他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则可大破拥有引天雷大杀器的宋军!”

  李乾顺高兴道:“皇弟不愧是我党项族第一勇士,谋略方面也堪称我党项族的诸葛亮啊!”

  李察哥得意地一笑,面对着皇兄的夸赞,他还是假意地客气一声,道:

  “皇兄盛叹了!”

  夏皇李乾顺拉着李察哥,来到御书案上铺着的军用地图前。

  李乾顺伸出手在地图上指点着,说道:“折姜会和萌井防线已经被宋军突破。昨日,溥乐城派信使来报,费听元尚所部探马已经侦察出郭成所部大军正向溥乐城方向行进。

  朕观费听元尚把其至亲子弟派出当信使赴京,便证明了费听元尚没有信心死守溥乐城。

  不过,其能将至亲子弟二十人送到京城朕的面前,便证明其绝对不会投降于宋军。”

  李察哥点头道:“皇兄圣明,所言极是。俺料想,如今那溥乐城大概也陷落在了宋军手上了。”

  “唉!”夏皇李乾顺叹息一声道:“我党项族八大部落,还没有真正像汉家王朝的大臣将帅那样,以国为家。党项族各部,还是有各自保存自己部族实力的自私想法的。”

  李乾顺又道:“若溥乐城陷落,皇弟便不必强行去夺回失地!”

  李察哥知道自己的这位同父异母的皇兄,虽然在个人勇力上连自己一半儿都赶不上,但是,皇兄李乾顺的智谋权术是很厉害的。

  他深以为然地说道:“皇兄圣明!皇兄之言,俺明白。就像三年前宋军的刘法所部伐夏时一样,咱们先让宋军孤军深入,其部必然会因战线拉得太长,粮草等后勤供应不及时,宋军长途出师必然疲敝,到时,我夏军以逸待劳,寻找到绝佳战机,一击便可大破敌军!”

  李乾顺点头道:“朕所想,皆被皇弟猜中。皇弟你率领铁鹞子军,不必去救溥乐城。”

  他伸手,军用地图上,指向耀德城位置,说道:

  “皇弟可领兵赶往耀德城,在那里以逸待劳,侦察宋军动向,在其欲攻耀德城之前,皇弟可领兵在半路之上设伏,大破宋军!”

  “哈哈哈!”李察哥高兴地党项语,说道:“皇兄,你我兄弟可谓手足亲生骨肉,心连心啊!皇兄所谋,正是俺所想的!”

  “哈哈!”李乾顺也附和着大笑两声。其实,他现在因为前线吃紧,被宋军连克数城,心中在流泪。

  不过,他看到铁鹞子军主帅晋王李察哥都如此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他自然也要表现出风轻云淡的样子,以便能更好地鼓舞李察哥信心满满地出征。

  至于,李察哥所言的,他跟李乾顺是‘手足亲生骨肉’,夏皇李乾顺还真的也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李乾顺和李察哥是同父异母的亲,而且李乾顺的生母是小梁太后,李察哥的生母是党项贵族之女;不过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都跟亲兄弟一样亲。

  当今夏皇李乾顺,纵观从本国建国不到百年的历史,自李元昊建国称帝以来,到他这一伐,大夏国一共才有四位皇帝,其中,自己的祖父和皇父,皆受外威专权之苦,而大夏建国至今,从来没有祸起萧墙——被兄弟篡位。

  李乾顺对庶弟李察哥是极其信任和重用的,李察哥也不负皇兄所望,在军用屡立战功,成为大夏国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李察哥问道:“皇兄,若按如今我大夏国得到的宋军行军和用引天雷大杀器破城的速度,假如俺率领铁鹞子军赶往耀德城时,其已攻城了耀德城,该当如何?”

  其实,身为拥有领兵二十多年经验的晋王李察哥,他心中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和应对策略,不过,他也深知,还是要得到自己皇兄的认可后,方能实行得顺利。

  李乾顺紧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宋军利用引天雷大杀器,那么快地攻破了折姜会和萌井防线,皇弟所虑也在情理之中。

  唉!费听元尚所守的溥乐城,已经是朕的大夏国腹地了!若溥乐城失守,耀德城也无前方屏障了,其到是很难守得住了。”

  李乾顺看着地图,手指在的耀德城位置连敲了数下,很是不舍,最后他咬了咬,向耀德城后方看去,说道:

  “耀德城后方就是大夏国的西京西平府了!若西夏府再陷于宋军之手,那么,朕的夏国人心将动摇,朕的京城兴庆府将人心惶惶!“

  李乾顺又咬了咬牙,咯咯作响,他发了狠,下了决心,才郑重其事,悠悠地说道:

  “朕特赐令牌和圣旨,准皇弟察哥你不仅有统领的铁鹞子军之权,还特许你有指挥调用沿途各府、各部人马的大权!务必要守住西京西平府!”

  ”扑通“一声,身材魁梧的李察哥被皇兄委以重任之举给感动到了,他单膝跪在地上,向李乾顺抱拳道:

  “俺定不负皇兄重托,等俺大败了宋军后,定当把军权交还给皇兄!”

  “呵呵!”李乾顺看到李察哥的坦诚的眼神,微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朕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信得过皇弟察哥你的!”

  他的双眼中,流露出了对李察哥的无比信任之色。

  要知道,李察哥原本掌管的铁鹞子军这种精锐骑兵,已经是大权在握了,现在又将其行军一路之上所经过的地方军权授给了他,这就也是夏皇李乾顺被宋军带逼得没有办法了。

  他坚信,自己的皇弟李察哥,不会学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那样搞得陈桥兵变、来个黄袍加身的。

  ……

  李乾顺得到了李察哥的计策后,他认为是可行的。同样,夏皇李乾顺也将军事大权交给了李察哥。

  李乾顺虽然在宋军伐夏这么紧急的战争中,在御书房内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与晋王李察哥密谈,但是,他认为兄弟俩这次密谈所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

  在这次准备抗击大宋出兵入境的战争中,自己已经得到了手握精锐王牌铁鹞子骑兵大权的皇弟李察哥的全力支持。

  同样,李在这次密谈中,以及平时对李察哥的观察,综合考量后,他将更多的兵权交到庶弟晋王李察哥的手中,他也是很放心的。

  李乾顺认为,大夏国在这种迫在眉睫的危机下,必须要采取军事行动进行正面抵抗。他已决定,要迅速调整战略,派出大夏国王牌精锐重甲骑兵——铁鹞子军。

  李乾顺也知道,如今的情形,跟三年前差不多,面对大宋伐夏,只有在军事上打败大宋西军,才能在土地和财货方面为大夏国谋求到更多好处。

  李乾顺目送着勇猛而有谋略的皇兄李察哥走出了御书房,他心中还是不太踏实,毕竟,如今的大宋伐夏,不比以前了,大宋西北军拥有了能够引天雷的大杀器。

  “唉!”李乾顺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

  “朕的皇弟察哥,智勇双全,智谋可胜刘法,勇武冠绝,能拉开两石强弓,射穿重甲!

  奈何,如今的大宋军中,却拥有了能轻易轰开厚实城门的引天雷大杀器!

  但愿朕弟察哥,能像三年前大破大宋名将刘法所部那样,一战而杀得大宋全军大败,并斩杀宋敌主帅郭成,将其首级献到朕的面前来!”

  …………

  李察哥小跑出皇宫,怀揣皇兄李乾顺亲赐的调兵虎符、令牌还有圣旨,他翻身骑上了自己的战马,快马加鞭,直接京城的铁鹞子军营……

  李察哥回到军营后,立即下令:宋军背信弃义,撕毁三年前的和谈盟约,宋军偷袭已经破折姜会和萌井一带防线,深入我大夏国腹地。本将军得我大夏国皇帝诏书,率领尔等三千铁鹞子军精锐,沿途有调遣各地各部族军兵民夫之权,出征迎击侵夏之宋敌……

  铁鹞子重甲骑兵共计三千人,分十队,皆由党项族和羌族的贵族豪酋子弟和勇士亲信组成。

  他们骑良马,在作作战时,人人都着重甲,敌军刺斫不入,他们为了防止在作战时掉下马,他们在作战时还用钩索把自己绞联在马上,虽战死而不坠于地。

  西夏的铁鹞子军有着数十年的传承,早在西夏大安九年(即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鹞子军与宋军交战于永乐城,即以鹞子军率先渡河进击冲锋,后以大军继进,大败宋军……

  三年前,晋王李察哥率领铁鹞子军大败孤军深入的大宋名将刘法所部……

  铁鹞子军可以驰骋在平原旷野,作战时,多用于奔袭冲击。

  如今,三千名铁鹞子兵将,听到主帅晋王李察哥的军令后,他们并没有一丝胆怯,也没有感到丝毫的惧怕于宋军能那么快地攻破了折姜会和萌井防线;

  他们反而莫名地兴奋起来,很多老兵宿将得到出征的军令后,都在欢呼提前庆祝着:自己可以像三年前,大败刘法所部宋军那样,再次建立军功得到重赏了!

首节 上一节 302/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