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16节

  其实迎春和孙绍祖的亲事,贾政听了觉得不妥,私下曾和王夫人说过,孙家是趋炎附势之辈,并不可深交。

  只是迎春是贾赦的女儿,毕竟隔了房头,贾政也不好多言,王夫人见贾母都愿意了,更不会多嘴。

  贾母却是清楚内宅的事情,知道迎春和她那兄弟从小亲近,那小子身上穿的鞋袜都是她亲手做的。

  “我知道你挂念自己兄弟,如今只是定亲,还不到婚嫁,你那兄弟过些时日就能回来,到时我让他亲自背你出门就是了。”

  迎春听到定亲,心头只是一颤,一双明眸中溢出眼泪,又不敢流下来。

  ……

  嘉昭十四年,六月三日。

  昨日沿途军驿快马传信,火器司监正贾琮将领军于次日抵京复命。

  这天大早,五百名神京五军营精骑,接到宫中谕旨,出城五里,迎贺贾琮立下扫平女真鼎定之功。

  带队迎候的是五军营从四品参将林振。

  历来战事大胜还朝,根据战功大小,如主将为高勋贵戚,倒是有品级相等的官员出城迎候。

  如是百官迎候,那就是灭国救亡之功,古往今来,屈指可数。

  贾琮眼下是五品官身,虽立下大功,但毕竟年纪和军资过于浅了些。

  但嘉昭帝却派出高阶武官,领军容最出色的精锐礼仪骑兵,出城五里迎候,荣宠器重可见一斑。

  这不单单是皇帝给予贾琮的隆恩体面,更在于彰显和渲染,嘉昭一朝开疆关外的无上荣耀。

  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率土之滨莫为王臣。

  煌煌大胜,拓疆千里,荣耀的桂冠上最闪亮的珠宝,自然属于高高在上的君王。

  这天大早,五百五军营仪仗精骑,戴凤翅簪缨鎏金铁盔,穿鱼鳞错金细甲,佩礼装长柄雁翎刀,胯下高头骏马。

  沿着神京中轴大道,直奔城东显德门,一路上马蹄如雷,金盔金甲在阳光下放射耀眼光华,凛凛犹如天兵降临。

  这些盛装威武的骑兵,很快引起城中所有人的注意,于是关于荣国府贾琮领军回京的消息,便飞快的传扬开来。

  神京人对荣国府贾琮其人,可谓如雷贯耳,主要是这几年,贾琮在神京城闹出的动静实在不小。

  从四年前在楠溪文会传出书词佳作,便在神京城传开名声。

  之后先是考取雍州院试案首,数年后又摘得雍州乡试解元,几首词赋更是名震大江南北,是士林中公认的天下才子。

  如今他又传出这等奇闻,襕衫书生竟能立马横刀,运筹决胜,永镇女真,当真世所罕见。

  这样的事迹本就是市井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再加上官府得了宫中暗示,有意在民间渲染朝廷在辽东扫平女真,开疆拓土的盛事。

  处于事件焦点的贾琮,便愈发引人关注。

  从五百仪仗精骑出显德门迎候辽东将士回师,神京城中许多人,便从四面八方,往显德门方向汇聚。

  朝廷大军在辽东剿灭女真,武功显赫,天下赞誉,今日辽东军功将领还朝,这等热闹景致,哪个人也不想错过。

  ……

  显德门附近的茶撩酒楼很快变得人满为患,其中还有不少是儒巾襕衫的读书人。

  其中有些学子服饰上还带着徽印,见识多的人知道,那是青山书院的徽标。

  这也不奇怪,今天这位得胜还朝的少年将军,便是青山学院骄子,这些来一观盛况的学子,说不定就是贾琮的学兄学弟之流。

  而且青山书院里刚传出消息,贾琮虽然还只是举人,还未取得进士功名。

  但清元集大捷的消息传来,书院山长赵崇礼便决议,将贾琮的名字提前录进棂星阁。

  青山书院棂星阁乃文气荟萃之地,只有进士及第者才有录名荣耀,照理贾琮还只是举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但山长赵崇礼的决定,却得到书院所有教谕和学子的赞同,为国诛战拓疆的战功,足以胜过进士及第的荣耀。

  连街道两边的花楼妓馆,都比往日多了二成客人,因花楼妓馆必不是寻常平房,都有二三层阳台挑阁,看景儿视野极佳。

  而街上的小贩货郎一下子也多了起来,趁着人流熙攘,多笼络些生意糊口。

  不管是青衫学子,还是商贾土民,或是贩夫走卒,甚至是红袖招展的烟花魁艳。

  人人都想亲眼见识一下,这立下惊世之功的奇异少年,到底是何等气象。

  人群中还有不少平民家的姑娘小媳妇,以及头戴帷帽或坐马车的小富女眷,她们也是找了各种理由,出来看这场稀罕。

  因为神京人都盛传,这位荣国贵戚公子,斩灭千军的少年郎,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容颜绝世,俊美无双……。

  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哪家女子青春年少,不思春闺幽情,不慕才情俊好。

  以往国公府门第深沉,寻常民间凡女,自是难见无双风采,如今这人得胜领军夸街,自然要瞧瞧久负盛名的如玉品貌。

  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卓绝不凡,见之难忘。

第309章 问嗣乾阳宫

  辰时一刻刚过,显德门外。

  一队威武雄壮的骑队,出现在远方地平线上。

  骑队阵型齐整,马上骑士都身背火枪,腰佩雁翎刀,即使在策马急奔中,丝毫不见紊乱。

  带着一股凛然生威的锐气。

  蹄声犹如沉闷的春雷,如同摧心的战鼓,震撼着大地。

  显德门外五里处,五百名五军营礼仪精骑,早已经静静等候,迎接贾琮等辽东兵将回京。

  圣驾圣旨出城五里迎侯战胜之军,其中有严慎的礼矩,出城五里便是五里,多半里都不行。

  率领五百礼仪精骑的是五军营参将林振,也算是一名军中老人,不过他是从卫所选拔入五军营,并没戍边将兵经历……。

  此刻见远方那支骑队整队奔驰,马速不急不缓,气度俨然,数百骑兵竟跑出千军万马般的气势。

  林振脸色不由一变,他在军伍多年,自然是个识货的,心中不禁赞叹,经过女真之战磨砺的强军,果然不同凡响。

  待到那数百骑队奔到近前,林振见为首一名少年,骑了匹神骏异常的黑马,容颜如玉,肩削背挺,气度英武沉凝。

  他心中便立刻明白过来,这少年就是名震辽东的荣国贾家子……。

  ……

  显德门宽大的城门洞,极好的回声效果,将本就如云沉凝的马蹄声,恢弘得如同种罄轰雷一般。

  巨大的声浪波涛般席卷而出,一下子便吸引了显德们附近熙攘的人群。

  祈年府的上百衙役,早被通知今日在显德门有大批骑队入城,已经事先疏导人群,给入城骑队让出通道。

  五百名礼仪精骑头前拱卫,后面跟着五百名换防的火器骑兵,最后面还跟着十多里大车,里面是伤兵和行装。

  这五百名火器兵跟随贾琮转战千里,经女真之战血火磨炼,个个气息刚屹,颔首挺胸,散发着勇悍之威。

  两军合兵足千军之数,浩浩荡荡如浪涌一般,出显德门入神京城!

  蹄声嚣然,军容如山,吸引了显德门附近,早就翘首以往的人群。

  人群之中不时发出或惊讶、或兴奋的赞叹声,毕竟神京城内,很少出现如此大规模兵马军阵。

  只有人群中少数颇有见识的人,能揣摩出来其中奥秘,这是圣上特地引军夸功,以示本朝勇武不下前朝。

  五百五军礼仪精骑,身上的凤翅鎏金盔和鱼鳞错金细甲,在朝阳下辉映出耀眼的金光,恍如天将神兵降临。

  但是,这些礼仪精骑再耀眼威武的光华,也无法掩盖被拱卫在队伍之前,少年一骑当先,玉立风姿无双。

  虽然已入夏,但贾琮麾下五百火器兵,依旧甲胄齐全,作为主将自然不好轻忽。

  昨天到了五十里外的军驿,贾琮沐浴净发,洗去一身烟尘,连发髻还是艾丽帮着打理的。

  换了沉重铁盔甲胄,只穿一身月白薄绵布袍,外面披挂那件青犀甲,一派清简洒脱。

  虽是沙场血战,归来依旧少年,不改轩朗从容。

  辰时阳光照耀下,俊美无俦如昔,辽北风霜数月,让他略有些清瘦,却没留下粗粝之气,一身清卷不改。

  只有那把刀型流畅凝重,斜斜插在马鞍上的弯刀,才透出浓浓的英武凌戾之气。

  即使在千人的骑队之中,贾琮的身影依然璀璨夺目,非常容易就被人捕捉到,有些太扎眼了。

  酒楼二楼之上,一帮青山书院学子望着煌煌入城的骑队,眼中不无向往羡慕之情,不是羡慕那些大头骑兵,而是那位少年。

  “哈哈,你们看中间那人就是贾玉章,他可是我丙文馆的同窗,恩科他高中解元,可惜我只能位居榜尾。”

  “陈兄,你就知足吧,我还落榜了,今年还要再搏一次……。”

  “谁言书生只能纸上谈兵,贾玉章与我们一样,经书义理出身,不也一样能投笔从戎,沙场搏功,我辈心向往之……。”

  那些看热闹的走卒市民,却没读书人怎么多念头,只觉大军入城这等威武,算是开了大眼了,回去还能与人吹嘘一番。

  人群那些胆大的女子,或布衣裙钗翘头眺望,或揭开帷帽纱帘寻觅,或透过马车隔窗凝望。

  那千军之中众星捧月般的少年,原来真是传说的那样,生得如此卓绝得意……。

  ……

  贾琮的注意力突然被左侧高楼上一阵贾公子、贾将军的娇声呼喊吸引。

  虽然赶来看他稀罕的女子不少,但一般不会怎么大胆,也只有妓馆里的魁娘,才会如此泼辣大胆。

  当贾琮看到那临街华丽绚烂的二楼上,五六个宫装艳丽的女子,挥舞五彩缤纷丝帕向他呐喊,脸上也有些尴尬。

  “哼,我说你不许乱看,我娘说这些女子不正经!”

  骑马伴在贾琮身边的艾丽,神情颇有些不满的说道。

  “只是看看又不打紧。”

  “那也不行,这些女子有我好看吗!”

  艾丽说着还赌气一眼掀开了帷帽纱帘,一双明眸中颇有询问之色。

  在辽东边镇,异族之民来往频繁,并不觉得什么。

  但自从离开辽东,越是往南走,艾丽发现自己与中原女子颇有不同,不知从那里找了顶帷帽戴上,贾琮劝了几次她也不摘下。

  这几日艾丽的心情都有些不好,贾琮见她刚才说得有些古怪,也不好打趣,忍住笑说道:“我不看就是,以后就看伱。”

  整队人马路过春和街时,刘平早就等候在那里,贾琮一月前就来信,让刘平提前安排好艾丽母亲落脚的院子。

首节 上一节 216/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