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3节

  其实她最想接触荣国府流出的各种密报,希望从那些纷繁错落的蝇头小事中,找到那个人的身影,甚至梳理出某些危险的痕迹。

  但杜清娘心智卓绝,胸藏韬略,她自然看得出,在面对那个人时,邹敏儿身上那种让人心悸的莫测和危险。

  很多事情她都会交托给邹敏儿协助,唯独关于荣国贾家流出的线报密劄,却从不会让她接触。

  杜清娘看到密劄的前几页,问道:“这个孙绍祖和北静王府也有交接?”

  “是的,我们在宏北街酒楼的眼线,记录到他和北静王府的长史,在酒楼吃席饮酒,第二天他就离开了神京。”

  “孙绍祖还几次出入宏北街一家皮货店,这家店的东家是荣国府贾赦!”

  杜清娘听了这话目光一闪,她接到宫中传信,查探大同一位边军子弟的底细。

  她知道此人和荣国府小姐有过婚约,但因起了纠纷而退亲,双方已无挂碍,于是便把事情交给了邹敏儿协理。

  没想到查来查去,还是和荣国府起了关联。

  邹敏儿继续说道:“我们在大同的人发来消息,贾赦数次派人至大同商谈生意,和他们接触的是大同边军的一员参将。

  九省统制顾大人在大同查出军中舞弊,这位参将牵扯入狱,不过入狱不到一夜,便突然暴毙而亡,其事便没了线索。”

  杜清娘看着密劄,口中喃喃自语:“死无对证!”

  邹敏儿又说道:“孙绍祖突然离开神京,估计是因事返回了大同。”

  杜清娘望了邹敏儿一眼:“你可了解贾赦此人?”

  邹敏儿回道:“他是贾琮生父,性子贪色少谋,自小对贾琮打骂虐待,父子嫌隙,形同陌路。”

  杜清娘见邹敏儿对答如流,显然在荣国府人口上,还是下了功夫。

  “这件密劄你不用再跟,我会交给其他人,一月后辽东会押解来一名重犯,事关金陵要案,由你来疏导协理密报。”

  邹敏儿听到金陵要案,脸上神色微动。

  ……

  荣国府,迎春院。

  荣庆堂中贾政和贾母的谈话,没多久便满府都知道了。

  这两天凤姐安排人帮迎春归置东西。

  闺房里迎春的衣物、首饰、书籍、棋物及其他物件,都已陆续装箱入笼,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一边。

  丫鬟绣橘穿红绫袄、青缎子掐牙背心,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正在闺房里来回忙碌,帮自己姑娘归置遗漏的东西。

  小姑娘这两天心情非常好,不仅是因为姑娘要搬去伯爵府。

  还因为琮三爷发了话,让姑娘只带自己去伯爵府,屋里其他的丫头和嬷嬷都不用跟去,三爷另买了妥当的人来服侍姑娘。

  为了这事,莲花两天都没给她好脸色。

  府上的这些丫鬟,如今哪个不想往三爷跟前凑,文武全才,又是个伯爷,长得还怎么好看……。

  不过这些小蹄子都是痴心妄想,也不瞧瞧三爷房里养的姑娘丫鬟,个个俏得天仙似的,她们给人提鞋都不配。

  绣橘又想到姑娘搬到伯爵府做长小姐,三爷单单就让自己跟来。

  三爷这是看中自己对姑娘忠心呢,我可得好好服侍姑娘,也不辜负三爷器重。

  想到这些,绣橘愈发得意,干起活来更加利索些。

  迎春看着心情愉悦的绣橘,心中莞尔,怎么去东府去过,这丫头好像比自己还高兴上心。

  那天,王熙凤过来给她道喜,迎春听了也很是意外。

  那天贾琮迁居,她和姊妹们去伯爵府顽了一天,她也很喜欢那里的景致,觉得比西府还要好上一些。

  只是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搬到东府去过,能守在琮弟身边,有这个弟弟的庇护依靠,迎春自然千肯万愿。

  期间,邢夫人来了一次,说了几句不要去东府的话,言辞甚至有些生硬。

  迎春以往性子柔弱,一向都有些怕这位嫡母,但这次却不知怎么了,心里有了自己弟弟撑腰,胆子古怪的就大了起来。

  竟然也没什么慌张惧怕,只是说这事是老太太同意的,还让二嫂子操办着送自己去东府。

  邢夫人一听这话就哑了火,老太太对她来说就是镇山太岁,对她来说是毫无抵抗力的碾压。

  王熙凤虽然是她的儿媳妇,但那从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占了老太太的势,邢夫人对她也是没半点法子。

  因此,邢夫人来说了一次,便絮絮叨叨走了,再也没有过来。

  迎春把手中的宋代棋谱合拢,刚让绣橘小心收好。

  黛玉、探春、惜春、湘云等姊妹正好都过来,她们是来给迎春送行的,后面还跟着宝玉。

  ……

  这两天宝玉听说迎春要搬到东府,整个人都很不自在,从小园子里长大的姊妹,怎么这么快就要离开。

  二姐姐又不是出阁,贾琮那人凭什么把她接到东府去过,事先也没人和他说过这事,说走就走了,宝玉心中很委屈……。

  他上前一脸认真的说道:“二姐姐,伱住在西府这么多年,大家姊妹日常一起说话顽乐不好吗。

  干嘛一个人孤零零搬去东府,贾琮只会做官,也是无趣得紧,你一个娇贵的女儿家,和他一起真真要闷死了。”

  一旁的湘云最是心直口快,不服气的说道:“琮三哥怎么会无趣呢,我觉得他有趣得紧,他会写好字,还能做好词,都说是大才子;

  而且还做了这么多厉害的事,二哥哥,琮三哥和你一样大呢,要我说你也该好生念书,学学做外面仕途经济的事,也好让老爷太太欢喜。”

  宝玉听了这话,一脸的不屑神情:“姑娘还是换个地方说这些话吧,仔细我玷污你的仕途经济学问。”

  史湘云听宝玉抢白自己,眉毛一跳,不肯认输,便要和他吵架。

  别人都让着宝玉,湘云从小得贾母宠爱,却是不怕他,小时候两人都是吵吵闹闹长大。

  “琮三哥可是二姐姐的亲弟弟,关系比你可近多了,他接自己姐姐去东府住,别人还能说了什么去,哼!”

  宝玉不服气,还要再吵,却见袭人找了过来,说老爷找他过去说话,北静王派人找他过去会友。

  宝玉听了贾政找他,腿便软了三分,跟着袭人匆匆走了,至于北静王找他会友的话,都没怎么听清楚。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第329章 芳意生嫣然

  伯爵府,迎春院。

  这是一座临水而建的院落,离贾琮居住的院子不远,会芳园的水系从院落外环绕而过。

  院落外清流蜿蜒,石桥宛然,岸边蓼花苇叶青青,清波鼓荡翠荷香菱,粉蕊嫣红,逞妍斗色。

  那院落中有座三间开面的两层绣楼,朱梁画栋,白墙黑瓦,甚为别致精美。

  几个俏丽窈窕的身影,笑语晏晏,结伴走入院中。

  迎春的行李不算很多,只两辆马车便都运了来,贾琮早安排了新买的家奴,将行李逐件都抬进新院落。

  绣橘也不用迎春操心,指挥着人手,将送来的箱笼打开,把各色物品有条不紊归置摆放,干得甚为麻利上心。

  黛玉、探春、湘云、宝钗、惜春等姊妹,自然都送迎春到东府,看着这座锦绣雅致的院落,眼中都有欢喜向往的神色。

  西府长辈太多了些,姑娘家言行举止当规规矩矩,说话都不好太大声,虽不用笑不露齿、行不露脚这么夸张,但忌讳还是不少的。

  哪里像是这伯爵府,就贾琮一个同辈的兄弟,上面又没长辈压着,这是要多自在呢。

  各人心中都有些羡慕迎春,从此过得必定愈发清静悠然。

  探春性子一贯爽利明快,在一旁打趣道:“三哥哥,我可知道你在荣庆堂亲口说的,外头的人要是不知二姐姐的金贵;

  你就一辈子养着二姐姐,让她养尊处优,安乐一生,你做哥哥的可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亏着我这三妹妹吧。”

  探春说着话,还俏皮的对着贾琮指了指自己,惹得姊妹们一阵好笑。

  不过都知探春和贾琮都爱书法,志趣相和,从小也最投契,这种打趣玩笑更是常有。

  贾琮笑道:“伱上面还有老爷太太呢,我可不敢养着你呢。

  不过二姐姐一个人在东府,这里地方大得很,你可以挑一处喜欢的地方住,日常也好过来陪陪二姐姐。”

  探春明眸闪烁,一脸欢喜:“三哥哥可不许哄人,等二姐姐归置好院子,我就去找个好的落脚之处,省的你过后反悔。”

  探春也不敢奢望,贾琮对自己会像对二姐姐那样,放言养其一生,毕竟那是他亲姐姐,自己如何能成的……。

  她只是担心三哥哥,从此出府别居,兄妹之间再不能像往常那样,时时相见,切磋笑谈。

  探春生性聪慧机敏,一向主意很正,这才有刚才那些笑语,好在这三哥哥是个知心的,一番话正落了自己的心意。

  ……

  贾琮看到黛玉和湘云也看了过来,黛玉一双妙目望着他眨了眨。

  连忙笑道:“自然是听者有份,府上大都是空着的,林妹妹、湘云妹妹、宝姐姐也选处喜欢的地方,不用和我客气。

  得空了我在两府夹道处起一座小门,日常你们得空过来也便利,就像大家以前在西府一样。”

  一旁的宝钗看得有些羡慕,不过她不像黛玉和三春那样,和贾琮从小在后园子长大,关系亲密。

  她虽是贾家的亲戚,但和贾琮这一房并无血脉牵连,细论其实隔了很远,她又是后来的,和贾琮却少了份亲密无忌。

  一旁的小惜春还不到十岁,尚存浪漫天真,还没染上那孤僻冷绝的脾气,见到姐姐们在这府中都能有地方,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急忙嚷道:“三哥哥,还有我,还有我呢?”

  贾琮蹲下身子,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我们家年纪越小越金贵,四妹妹最小,姐姐们有的,你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你喜欢住在哪儿,等下自己挑去。”

  ……

  贾家三春之中,惜春是个特殊的存在,也是身世最不幸的一个。

  大户人家的女子,历来都要由嫡母教养,嫡母不存就要由祖母或外祖母教养。

  这也是黛玉丧母之后,林如海会将黛玉送到贾府的原因,因为林家如海这一支,除了他们父女,早就没有其他人。

  将黛玉送到外祖母膝下教养,对林如海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贾母是出身两族贵勋的国公夫人,林如海请她教养黛玉,也是想为女儿将来做个体面的背书。

首节 上一节 23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