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245节
我那么努力奋斗,到头来不就是为了要把这份基业传承给可靠的继承人吗?
你们让我防备,我防来防去,坏了父子感情,最后还是要把这份权力传承给他,那我不是防了个寂寞?
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不行不行!
至于这帮部下的担忧,袁逢也并不觉得有多重要。
他多次表示,你们这些人啊就是想得太多,你们也不要有什么太多的担忧,袁树未来接班之后,他还是袁氏子弟,他是有自己的亲信,但是你们不也是袁氏的亲信吗?
他还能抛开袁氏、彻底自己独立做主吗?
袁逢如此表态,他麾下相当一部分的门生故吏们也就没办法了。
主君都这样说了,都摆明姿态要把地位传承给袁树了,并且完全不在意袁树在朝廷里培植势力的事情,那他们继续在其中进“谗言”也就没有必要了。
人家正主都不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全部夺走,他们这些做部下的就别操心了吧!
他们准备坦然接受这一未来,并且开始谋划向袁树靠拢,想着在未来政权交替的时候能够更多的保证自己的利益,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也不是什么罕见事儿。
不过吧,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怀着如此豁达的想法准备接受袁树主导未来的格局。
因为袁逢到底还是有三个儿子。
就算在宗法意义上只剩下两个,但是事情不到尘埃落定那一刻,谁都不敢保证会发生什么。
袁树能不能活到那天?
能不能顺利接班?
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袁基身上?
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谁?
怀着如此的忧虑,还有一部分袁逢的门生故吏们产生了对未来的焦虑情绪。
但这些尚且不是什么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袁逢麾下的袁氏门生故吏集团在兵变之后,猛然意识到袁树并非单纯的只是袁逢的儿子,袁树身上的标签不单单只是袁逢之子这一个,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标签。
他有自己的基本盘!
一心会集团!且这个基本盘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不断强盛!
如果将来袁树上位,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老登就能靠着自己人站稳脚跟!
甚至这还不是一般的基本盘,这是有理想有信念有传承有组织度的超级基本盘。
袁树不仅是贵公子,也是开宗立派的经师,更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他麾下的集团十分强大,功能齐全,更有着“致良知”这样一个共同理念得到认可,并非是一般人想加入就能加入。
你想加入,至少你要懂得他们的理念,并且承认他们的理念。
光这一点就不是一半的士人可以做到。
而且就算你承认了,你就算加入了,袁树麾下人才济济,很多人跟随他很久了,新加入的人论资排辈,也要排在后面,不管怎么弄,都喝不到头啖汤。
除非你真的有极强的才能或者说是极强的家底子,还很愿意砸钱,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否则,啥都别想。
成功的例子就像是段颎兄弟,人家两兄弟加入之前就是很有权势的,本身还贼有能力,所以才能弯道超车,与袁树打得火热。
这条路不是一般人能走得通的。
所以,他们发现情况很是尴尬。
袁树不需要他们的扶持也能在朝中站稳脚跟。
而他们想要在未来袁树主导的局势下谋取更多的可能性,直接躺平肯定不行,肯定要尝试加入袁树的集团,与他一起奋斗。
可是,在袁树自己的势力已经接近大成境界的时候选择加入,已然落了下成。
未来发展可能受限,爬不到很高的位置上,甚至连原先拥有的权力都可能被袁树拿走一部分,分润给他自己的亲信。
这样一来,当然会有不少袁氏门生故吏及其背后的家族不太愿意迎接这样的未来。
毛阳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据他所知,他身边有一些朋友却怀有一些类似的忧虑,觉得未来如果让袁树成为袁逢的继承人,那对于他们这群袁逢的老部下来说,就不是很妙了。
要是没什么野心还好,要是想着更进一步,难度就明显上涨。
现在的局势就是他们需要袁树,而不是袁树需要他们,他们面对袁树的时候议价能力有限,很可能反过来被袁树拿捏,需要付出不少代价才能顺利实现政权过渡时期的稳定。
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的。
然而袁逢对此的态度却相当冷淡,并不在意,眼中满是袁树成长起来发展壮大的欣慰和喜悦,满是老父亲的骄傲。
而袁树呢?
自然和他的一心会基本盘打得火热,听说这个集团与袁树的关系十分紧密,很多成员貌似都和袁树睡过,感情非常好。
挤进去也很难啊!
毛阳感觉如果这个问题处置不好的话,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导致袁氏政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斗争,但是此时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把这种猜测对袁逢细细的描述。
唉……
这袁树大婚、袁氏大喜的日子里,他如何能把这种事情告诉袁逢呢?
还是以后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隐晦的提一下吧。
可在事实上,毛阳的担忧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当前,在袁逢并没有关注的情况下,袁逢麾下势力团体内部已经出现了大约三股潮流。
第310章 雒阳暗流涌动
第一股潮流自然就是想要向袁树靠拢的。
这股潮流里的人要么就是对袁树的学术很感兴趣,仰慕他的能力,或者佩服他的战功,亦或者就是纯粹看好他未来接班的事实,自然而然产生了想要与他接近、向他靠拢的想法。
至于靠拢袁树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未来可能得到的利益……
他们并不认为一定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认为就得不到什么回报。
他们觉得袁树作为一个优秀的领袖,而且对待部下如此优厚,只要成为了他的部下,自然也会得到同等待遇。
至于加入进去要不要付出些什么,这都是正常的,最初可能确实要付出些什么,但那都是暂时的。
之后能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偿,这也是自然的。
只要袁树不蠢,肯定不会让为他办事的人吃亏,否则还会有人跟随他吗?
所以向他靠拢,加入他,准没错!
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第二股潮流就是向袁基靠拢的。
袁基到底是袁逢的嫡长子,这个身份地位在这边放着,天然就有相当一群人选择向他靠拢,比如他的妻族,比如一些很早就开始安排子弟靠拢袁基、投效袁基的家族。
这些家族往往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地位,否则也没资格接近袁基。
他们自身的能量已经相当有规模,与袁树集团还有不少利益层面的分歧所在,很难保证袁树在未来接班以后不会拆分他们的既得利益去满足袁树自己的亲信。
且因为过早的投靠袁基,想要跳船也不太可能,很难得到袁树的信任。
这部分人自然不愿意看到袁树顺利接班。
但是这部分人数量比较少,远远不如第一股潮流那么多,毕竟袁逢与袁树之间的关系已经明朗了,就差正式公布袁树是继承人了,这个时候还跟着袁基,多少有点看不清局势或者怀着一些妄想了。
第三股潮流则是中立派。
在袁树和袁基之间,他们选择了之间。
不讨好任何一方,也不得罪任何一方,直接躺平,以最柔软的姿态等待未来的到来。
当然不是说这群人最无欲无求,这群人也是很鸡贼的。
他们不想承担提前投靠任何一方可能带来的支出和隐性危险,他们只想在尘埃落定之后接受既定事实,选择利益不大风险也最小的这一条路,他们赌的就是不管谁获胜都需要人手来执行政策。
他们可以接受较低的地位,但是他们需要活着。
这三股潮流里,选择靠拢袁树的那股潮流是最大的,且随着袁树的势力增长,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选择靠拢袁基的那股潮流则是最小的,且随着袁逢态度的明朗,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第三股中立潮流介于二者之间。
但是比较有趣的是,这一潮流当中虽然不断有人选择进入袁树潮流,可是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大。
主要承接的就是来自原先袁基潮流中的那一部分。
总体来说,袁树的能量在这一阶段是远远超过袁基的能量的。
如果袁基不是嫡长子,如果不是他提早成年、结婚、当官,得以经营了一部分势力,在袁树崛起之前就有了一些跟随着,恐怕现在他的势力还要更加微弱,甚至近乎于没有。
尽管如此,在袁树一心会集团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袁基的势力集团依附在他郡守的身份之下,依然显得非常弱小,起步虽然早,却依然有种不堪一击的感觉。
至于袁氏集团内部属于袁绍的势力,倒也不是真就那么微弱。
袁绍虽然在宗法意义上已经不是袁逢的儿子,而是接了袁成的班,但是血缘关系摆在那边,并不是完全的局外人。
如果真的出现非常可怕的事情,袁基和袁树都噶了,那袁绍肯定会成为最好的继承人人选。
到时候袁绍手握袁逢、袁成两支势力,统合万众,成为唯一的继承人,那情况不要太美妙。
当然这种情况成真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愿意追随袁绍的人也不是很多,除了传统意义上属于袁成那一脉的亲缘势力,剩下的就十分有限了。
要么就是袁绍自己拉拢的狐朋狗友,比如许攸,要么就是袁绍上任郡守之后招募的一些辅助官吏,数量和质量反正都不如袁基。
袁绍和袁基两人绑在一块再乘以十,都不是袁树的对手。
但是要真就是那么小看袁基、袁绍,倒也不应该。
因为整个雒阳中央朝廷内部的势力团体除了执政的袁氏集团之外,还有其他士人集团,更有一个最近才回归的党人群体。
这两个群体不属于袁氏集团自己人,但是也拥有一部分能量,并非没有对未来的参与权力,也不是任由袁氏搓扁搓圆的吉祥物。
他们也有自己的基本盘,作为一个大而化之的群体,简单的用士人这两个字来概括显然不合适,但是这个群体之中也能分出大概的三顾潮流。
第一股潮流就是亲袁氏势力,虽然不属于袁氏集团,但是愿意跟袁氏集团合作,他们认可袁氏集团对天下的掌控。
第二股潮流占多数,就是安于现状、想要混日子的一群人。
这天底下到底还是日子人比较多,并非每个人都是惟恐天下不乱的那种人,能安安稳稳的活着过日子,能吃饭,能结婚,能传承后代,能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那再好不过了。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