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80节

  看完解析之后,朱元璋顿时明白了。

  看来解缙此人,还是挺厉害的。

  在第一次被朱棣否定之后,接下来很快便是重整旗鼓,在姚广孝的监督之下完成永乐大典的编撰。

  “不错。”

  朱元璋微微点头:“等到回去之后,便让他主持编撰洪武大典。”

  难怪敢这么自傲。

  看来能力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一些。

  不过他能够利用的资源可比朱棣大多了。

  如今应天可是有着稷下学宫呢。

  让李善长和姚广孝监修,再加上稷下学宫的各家巨子们进行补充。

  自己的洪武大典,一定能够比永乐大典更加强悍。

  老朱美滋滋地想着。

  【C、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第三个选项的解析,基本上是和题目相差不多。

  朱棣与永乐大典的关系。

  便是因为乃是由他自己组织编纂的。

  朱元璋看向最后一个解析。

  【D、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

  【死前曾在殿前痛骂朱棣无君父之举,朱棣恼羞成怒,要诛其九族,方孝孺大喝:诛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便当场规定了其第十族为朋友、学生、师长等等,全部斩杀!】

  ...

  PS:上一章被禁了,很快就放出来.

第一百零九章:蓝玉三人吓得双腿发软,朱元璋:让咱看看哪个小可爱不上交丹书铁券!

  ...

  噗~~

  看着这上面的解析,朱元璋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个方孝孺...~...”

  老朱的脸上满是黑线:“恐怕是古往今来被诛杀十族的第一人了吧?”

  方孝孺这个人,他自然是知-道的。

  此人便是自己选中的讲经儒学老师,和宋濂一同为朱标讲经。

  本以为此人博闻强记,对儒学研究深厚,虽然有些小毛病,但也只是稍稍迂腐。

  没想到啊,居然这么刚强。

  “...虽然方孝孺先生被诛杀十族,但是其心刚烈,可见一斑。”.

  朱标连忙解围道。

  这解析上面不是说了吗?

  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都见风转舵,投降燕王。

  可是唯独只有方孝孺拒不投降,心中刚烈无比,最终被捕下狱。

  甚至在朱棣再次劝降的时候,方孝孺都是唾弃面庞,最终让朱棣杀心大起。

  这等哪怕是迂腐之人,都算得上是明朝士大夫之榜样了。

  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士。

  “太子之言,老朽也认同。”

  李善长看后,也是微微点头。

  不管是圣人之言还是世俗观念。

  这等刚烈之文士,的确算得上是楷模。

  “到底这方孝孺是如何骂的我,才会让我这么愤怒?”

  不过朱棣看着解析,摸着下巴在心里琢磨着。

  他到底该有多气。

  才会把方孝孺给诛了十族呢?

  姚广孝提醒道:“燕王殿下夺位必然是想让天下承认正统,正是敏感时期。”

  朱棣顿时明白了。

  这么看来...这方孝孺还真是作死。

  若是隐忍一段时间。

  纵然后面再触怒自己,自己也会顾忌此人的名声而放其一马。

  ...

  【本题点评:《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华夏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乃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从诞生之后开始,便是已经成为了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

  “原来这永乐大典包括了这么多的东西。”

  看着本题点评,朱元璋露出来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上面所提及的,自己在命令人编纂洪武大典的时候都不曾想到。

  不过现在就没问题了。

  看见这本题点评,他直接将永乐大典所包含的大致内容记下来。

  然后让那些文士们进行搜集和整理就可以了。

  “解缙。”

  朱元璋忽然开口。

  解缙也是心领神会,压着心中的激动道:“微臣在。”

  “这一次答题结束,返回大明之后,你便来奉天殿领命,准备主持编纂洪武大典吧。”

  朱元璋说道:“善长,姚广孝,你们二人也监督着些,让稷下学宫的讲师们一同兼职编纂。”

  本题点评上面对于《永乐大典》的点评,也是让老朱眼红啊。

  现在他只想着,将这份荣誉加持到洪武朝。

  “对了,洪武大典修筑完毕之后,一定要多做副本,流传天下!”

  朱元璋想到这一点,又是补充道。

  《永乐大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丢失,可谓是华夏文化的巨大遗憾。

  老朱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让这种事情发生!

  “是!”

  解缙激动地领旨,神色之中满是兴奋之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终于得到了重用,自信以后定然是平步青云!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我还因为第一次编纂永乐大典不合格而被训斥,但是这一次绝对不会!”

  解缙在心中自信道。

  这幅神态,也是被姚广孝看在眼里。

  不由得微微摇头。

  此人才华倒是有,但是如此高傲,早晚要栽大跟头。

  “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朱元璋对着天空说道。

  如今第一题答对,也算是开门红了。

  而且还是有自己答对了。

  老朱对于接下来的答题,抱着很大的希望。

  ...

  【答题继续!】

  【第二题:判断题!】

  【请判断下方的论述是否正确?】

  【大明皇帝朱元璋开国之时,为犒劳随他开国的众臣子,便是赐下丹书铁券,持有一张丹书铁券者可免死一次,而持有两张丹书铁券,则可以免死两次】

  【而后因为开国老臣们逐渐腐败,大贪特贪者,逼民造反者层出不穷,甚至在河东出现灾民贬低,人相食,而河西出现叛乱,反贼甚至攻破郡县.....】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以马三刀为由头,收回丹书铁券,老臣们心中虽不情愿,但都积极上交,不敢推辞】

  【1、正确!2、错误!】

  ...

  第二个题目,同样是洪武年间。

首节 上一节 180/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