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13节
在上海的考察后,谷雨紧接着转向安徽省考察,但他却有意叫上谷景生跟随,这事实上就是表明他的立场,内部酝酿了这么久,该亮牌了!
在南京,他们一起听取了安徽省委第一枢机李锡文的工作汇报,虽然谷雨明确谷景生同志担任中央第二枢机,但他对15后年青一代的考察并不会结束。
他是政治家,政治家做事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有第二方案,而李锡文现在就是他第二方案中排名前列的同志,能够过挑剔的彭德怀那一关,谷雨已经比较放心,接下来会按部就班的提拔他,若是出现意外,他自然会迅速递补上。
当然了,谷雨的心思从来没有对外透露,他只是很正常的考察工作,顺便还回了一趟老家,上了一次坟,谷雨让其他同志离开,然后告诉陪同的谷景生,“我记得将近三十年前,我回到老家,把这些坟墓上的碑都拉去搞水利,把祠堂变成了小学堂,还把家族当中不少人送去劳改!
当时,我们内有各种反对残余势力,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进攻,压力非常大,我们只能以无比强硬的手段去破局,这个过程中有些事确实做过了头,也冤枉了一些人。
我今天提起这件事,不是说让你重新树碑什么的,我是唯物主义者,我说过了一定要火化,我们家的祖坟这样的处理最好,若是不影响建设,就放在这里,若是影响力建设,那就收拢一下,选一个地方合葬!
我提起这件事,是给你们这些未来的同志提提醒,一旦发现了趋势明显的问题,就要下决心去处理,去解决,不要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去做,这个时候就难了!
当初我是没办法,只能牙一咬,把事情做绝,我们现在则不同,家底厚实了不少,有着巨大的政策转圜余地,那就要乘着比较好做的时候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不要拖,这样后遗症要小!
苏俄的足球名将雅辛扑救足球的时候,看起来就像别人往他的怀里踢球一样,很容易扑救,并没有什么夸张的动作,这事实上就是提前预判的作用,我们要这样治国,要提前预判形势,大胆出手,不要拖到事情恶化了,被动得去解决问题,那时候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要想实现这一点,很不容易,除了自己要有预判能力以外,最大的问题在内部,随着我们的发展,内部已经隐隐出现了一个个小利益集团,他们一个个都打着小算盘,想尽办法去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你们遇到了,一定要有决心去压制,不要他们的私心作祟。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我们不指望所有人都大公无私,但私是要有限的,若是随心作祟到影响国家发展的角度,就要坚决打击!”
说到这里,谷雨又一次提到陈云,“陈云同志很有能力,但他的缺陷也明显,私心太重,小算盘太多,甚至于想着影响中央对未来领导同志的安排。
所以发现情况不对时,我坚决压制了他,对我个人的形象也确实有影响,但我必须做,要不然拖到以后,很可能就不好收拾了,希望你们要记得这个例子,该动手的时候一定要动手,不要犹豫!”
如果仅仅说这些,也就罢了,谷雨却提到了自己,“我这个人现在很清醒,但我未来会不会清醒,会不会变成钢铁晚年的样子,我自己都没有把握,权力大了,人容易飘,越来越容易糊涂,这些都是有先例的。
就算我不飘,我的子女会不会飘,我比较喜欢的一些干部会不会飘,而被他们撺掇,我会不会乱来,我也不知道,若是发现苗头不对了,你不要犹犹豫豫,该动手时就动手。
我希望你是太宗,不是惠帝,但若是你做不到,变成了惠帝,怪不得别人,权力这东西,只有自己争取来的才能拿得稳,否则就算我双手奉上,把权力全部移交给你,你也站不住!”
第114章 外事
谷景生震惊无比,他没想到谷雨竟然会这么说话,不过还等他说出口,谷雨摇摇头,“不要多说什么,你以后牢牢记住这句话就好!”
谷雨说完,转身离开了,在接下来的考察时间,谷雨也没有再和谷景生说任何一句相关的话,似乎他在自家祖坟前只是随口说说,不值得一提。
在考察了安徽之后,他带着谷景生直接上京,而此时科兹洛夫已经完成了对出口加工区、南掌中苏橡胶园区的考察后,来到了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公司,见到了在中国大红大紫的安东诺夫。
科兹洛夫参观了中国的运6中型运输机,这款飞机采用的涡桨发动机从苏俄采购,因为国产涡桨还有些问题,所以第一批量产飞机采用的是苏制发动机。
苏俄技术人员对安东诺夫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水平或许比不上图波列夫,但已经是一流水准,所以科兹洛夫多多少少有些遗憾,这样的天才设计师竟然为中国服务,而且他不可能回国。
中国给了安东诺夫太多,最高的名誉,直接命名的飞机公司,飞机公司的股份,还有更重要的,不断的新项目,还可以与欧美顶尖同行接触,而苏俄给不了太多的利益,也给不了与欧美顶尖同行接触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苏俄也不希望他回国,安东诺夫的妻子给苏俄带来了太多东西,如果安东诺夫回国,很难想象,阿杰莉娜贸易公司还会给苏俄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虽然中国的华德56已经开始小批次生产,但这款飞机的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伊尔18也可以用作特殊用途,所以中国一直从苏俄引进伊尔18,这也让苏俄赚到了不少钱。
尝到甜头后,苏俄自然想在伊尔62项目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不过安东诺夫很坦诚的告诉他,未来中国不会给伊尔62很多订单,一是中国对美国波音707和麦道DC8的购买越来越多,两家飞机公司也给了不少优惠,但苏俄的伊尔62却不能按时交付,差距太大;
二是等到苏俄好不容易研发成功了,技术更先进的英国VC10客机应该就要入华,而英国是中国航空领域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中国肯定要给VC10相应的订单;
三是中国的150座中短途客机项目已经纳入五五计划,虽然中国技术实力不够,但中国创新了客机研发模式,正在与欧美多家公司谈判飞机子系统问题,中国将子系统供应与中国飞机订单挂钩,这也使得中国可以采购水平比苏俄更好的子系统和更好的发动机。
未来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中国的150座中短途客机通过不断更换发动机,航程会扩大,还有国外的同类飞机引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伊尔62。
因为中国越来越大的本土市场,中国客机压根不担心销路和成本回收问题,安东诺夫建议苏俄也尝试参加到中国大客机项目的研制,从中分享红利,并接触西方先进的技术。
科兹洛夫听完沉默半晌,表示他愿意考虑,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苏俄的民航飞机大多在战时可以改成军机,中国采购别人的子系统,战时怎么办?难道中国指望对手供应吗?
安东诺夫则回答,“现在并没有爆发战争,而且中国会根据自己的不足,研发相应的配套,或许会慢一些,但总会有,中国人称之为两条腿走路,先解决有无问题,然后一步步完善!
这既会让中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又会让中国获得各种实践的经验,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或许还有些薄弱,但他们的眼光和执行力都可圈可点!”
“很成功的办法,但并不是很适用于苏俄!”
“能多一些接触也是好的!”
科兹洛夫点点头,通过与安东诺夫的交谈,他明显感到了安东诺夫的不安,他也清楚这种不安哪里来,没办法接触欧美最新的东西,苏俄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相反中国可以接触西方的东西,哪怕不是最好的东西,各种先进的思路肯定也会有。
接触了新东西,并且不断应用,中国会少走很多弯路,发展自然更快,而中国现在的落后,根源还是投入的问题,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投入会不断增加,到时候很有可能会一步步赶上并超过苏俄。
此时此刻,科兹洛夫自然更着急了,可又没办法,中国虽然与苏俄合作,但中国经济与西方联系更密切,各项标准基本都参考西方,而不是苏俄,这甚至都没办法责备中国,因为西方市场更大,大力发展外贸的中国不采用西方那一套,就卖不出去。
过去中国只是出口一些轻工业品,但现在中国和西方的合作已经越来越深,中国已经实质上变成了西方经济圈的一部分,中国每强大一分,这个圈子就壮大一分,美国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西学,即便中国在政治上更多的站在苏俄一边,但经济决定政治,很难想象中国会与西方恶化关系,相反中苏关系反而不稳定。
偏偏加深中苏关系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因势利导促成西方更多的打压中国,可双方都合作到这一步了,想让西方猛烈打压,真得能够做到吗?
带着深深的担忧,科兹洛夫再次来到北京,谷雨和科兹洛夫最后一次交谈,他告诉科兹洛夫看到苏俄把谢列平和安德罗波夫这样的年青同志提拔到中央局,中国环太党也将继续致力于党的年青化。
科兹洛夫听完,很有兴趣,询问中国会提拔一位与谢列平、安德罗波夫一样的年青人进入中央局甚至常委会吗?谷雨笑着说道,“我们有这个想法,不过前提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干部表现得更好一些!”
谷雨笑着把谷景生介绍给科兹洛夫,科兹洛夫自然非常有兴趣,邀请谷景生去苏俄访问,谷雨在一旁笑着说道,“明年上半年我国的十一大结束后,下半年他第一个访问苏俄!”
科兹洛夫笑着点点头,谷雨接着提议,“你们党的年青人也要到我们国家走一走,让年轻一代同志多多接触,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科兹洛夫接着问道,“明年十一大后,顾同志是什么身份?”
“呵呵,到时候就知道了!”
而就在送走科兹洛夫代表团之后,迅速举行了一次中央局全体会议,谷雨就明年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党的十一大相关组织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决定1965年建国二十周年,在北京新城举行重大的庆祝仪式,并邀请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来华庆祝,为保障国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决定党的十一大在1965年5月底召开。
会议决定,设立国庆二十周年庆典&十一大筹备委员会,谷雨兼任主任,何孟雄、黄道、陈镜湖三同志兼任副主任,谷景生同志为秘书长,谷景生不再担任上海市委第一枢机,彭雪枫同志调任上海市委第一枢机,薄一波同志改任中央边移委副枢机,张恺帆同志提拔为中央民生委副主任。
会议同时决定,谷景生同志兼任国安委副主任,并参加中央枢机处工作,具体分管中央对外联络工作,所以没过机会,谷雨就带着他接见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坦桑尼亚总统兼外交部长尼雷尔,而尼雷尔这一次访问中国,既是拜码头,也是求援。
虽然刚果的内战打得挺热闹的,但几个月下来,蒙博托也拿卡比拉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原因很简单,刚果内战外部干预的色彩非常明显,苏俄和非洲新独立的国家都在批评,尤其是非洲新独立的国家刚刚独立,他们不希望外部力量干预。
相比于处于攻势的美英法,中国和卡比拉这边一直更多的是防御,而且卡比拉最早宣布独立,又有那么大的地盘,不带他玩,本来就不合理。
反对的声音多了,美英法都有些忌惮,只能上雇佣军,主力还是蒙博托的非洲军队,而雇佣军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卡比拉这边的朝鲜雇佣军也不弱,而中国训练卡比拉那些杂牌军的水平要更高,即便雇佣军战斗力不错,蒙博托的军队不行,自然就僵持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挡住西方“天军”的“朝鲜”雇佣军战斗力算是得到了这些非洲国家的认可,非洲各国自然相当忌惮,偏偏此时中国可以通过刚果影响到他们的边界,若是中国支持他们国内的反对派,那他们的日子还怎么过,必须拜码头,怎么也要探一探。
除了拜码头之外,还有就是求援,此时非洲中南部的民族解放运动闹腾得相当厉害,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巩固独立成果,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支持津巴布韦、南非黑人、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偏偏赞比亚的铜矿出口受制于南非与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赞比亚就需要另辟一条新的运输线,而对坦桑尼亚来说,这样一来从腹地通过的铁路,对坦桑尼亚的经济是巨大的帮助,尼雷尔自然想修铁路。
两国一开始向西方求援,求助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认为修筑这条铁路不经济;求助英国,英国实力不济迟迟不采取行动;求助美国,美国认为没有修建价值,直接拒绝。除了求助西方国家,两国过还向苏俄求援,但是苏俄自身太多事情要处理也拒绝了他们。
如此一来,中国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尼雷尔当然要来一趟中国,就算搞不到修铁路的钱,也可以摸一摸中国对他们有什么野心。
在接触的过程中,中国很给面子,很友好的邀请了尼雷尔,尼雷尔到达中国后,谷雨同样非常给面子,亲自主持了欢迎典礼,这是非常少见的。
他现在见外人的次数并不多,不重要的客人,他根本不见,一是节约时间,二是他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执政了三十年之后,他已经是这个时代资格最老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功业上,他把中国从四分五裂,差点亡国的边缘带到了世界前三,开疆拓土几百万平方公里,是和钢铁、罗斯福和丘吉尔谈笑风生的人,直接参与奠定了二战以来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活着的传奇,戴高乐都要让他一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见人。
能够见到谷雨,尼雷尔非常高兴,不过高兴之余又有些忐忑,中国人不会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吧,终于到了正式会面,寒暄了几句,谷雨直接进入正题,“你们想修这个铁路心情我可以理解,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有必要修,对你们两国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清楚:
第一是政治上的问题,英国人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们两个国家现在关系很好,并不代表未来关系很好,而且赞比亚与南非的关系也可能会变化,到时候这条铁路的运营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第二是管理上的问题,你们两国没有管理这种大型铁路的能力,你们也没有铁路相关产业,无法有效得维护铁路,这也就意味着即便铁路给你们修好了,用不了多少年,这条铁路就会瘫痪,甚至于引发安全事故,这要事先考虑好!
第三是经济上的问题,单线铁路的运营成本很高,这条铁路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与赞比亚境内的铁路联网,而赞比亚的铁路应该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英国人的态度很关键。
第四是可能产生的债务问题,你们是新国家,财政压力很大,而这条铁路需要花不少钱,你们说是一亿英镑,可能更多,这是很大一笔钱。
中国下来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家底也不厚实,我们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几十年内分期归还也行,但即便如此,你们也未必有能力按期归还!”
尼雷尔听到这里,就想插话,谷雨挥挥手,他就停下来,谷雨接着说道,“这四个问题,在修铁路之前,我们都必须考虑到,考虑得越周全越好,不能因为修这条铁路,变成你们两国的负担,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扛得住损失,你们就未必吃得消了!
我说的这么详细,就是因为你们是新国家,起步阶段总是最难的,我们革命取得一定突破后,创建起政府之后,遇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现实困难,我相信你们肯定也有。
我注意到坦桑尼亚政府的执政团队都有英国留学的背景,而英国人做事我是知道的,他们创建了一个框架,也培养了一些留学生,你们或许可以学到英国人如何思考,如何决策,但英国人从来不给殖民地培养技术人员,如此一来,你们的决策如何执行就成了大问题。
英国留下的议会体制天然有着决策缓慢的弊端,而且非洲很多国家的议会议员背后代表着各个部族,部族之间又矛盾重重,议会很难向欧美议会那样发挥仲裁和协调作用,更不要说殖民者还有不少残余势力,这都会极大的限制你们的执行能力。
你们现在独立了,殖民者又给你们留下了厂矿港口,看起来可喜可贺,但想运转好,却千难万难,更严重的是,你们下面那些个部族影响力很大,新政府很难收上土地税,你们真正能够依靠的就是关税,而关税收得越多,你们想发展就更加困难……
这不是你们一家的问题,几乎所有新独立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正视,并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很快就会发现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还不如殖民地时期!
欧美这一套搞法,我们中国人有着切肤之痛,付出了无数代价才扭转过来,今天您过来,我和您提一个醒,希望您能够注意!”
尼雷尔一开始还想说什么,不过听到最后,却陷入到了沉思,他意识到谷雨的评价是正确的,考虑也比较深入,有些地方他确实没想到,他想了想连忙请教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谷雨笑着说道,“你就做得不错嘛,先打造一个有足够控制力的军队,把国家的权力控制再手,你已经做到了,你做得很对,有足够控制力后才能做事。
你们的位置不重要,又是小国家,关注的国家不多,对外不要轻易掺和国际上的争端,也不要公开号称搞社会主义,最好是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在国际上多做一些和事佬这类的事情,只要自己不跳,大国一般不会找你们的麻烦!”
谷雨这番话一出,直接把尼雷尔打懵逼了,这位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政治家竟然是这么一个说法,尼雷尔就有些发愣,谷雨笑着说道,“大国有大国的做法,小国有小国的活法,不一样的,大国的关键是内政,而小国恰恰相反,小国的外交比内政重要!”
谷雨这么一说,尼雷尔多少有些不服气,“难道小国家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与大国和睦相处吗?”
“你们修一条总投资1亿英镑的米轨铁路就愁得不得了,而美国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是五百多亿美元,这个差距根本不是人力能够挽回的,你们想真正挺直腰杆,站着和美国说话,自然不现实,不要说你们,我们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了,面对这样的美国也是压力山大!
我这个人是军人出身,做任何事情都从实际出发,不喜欢说那种漂亮的废话,我的话可能不中听,但都是实话,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说到底还是暴力,公正正义这些人类的美德确实好,我也支持,可以宣传,也可以自己遵守,但绝不能指望他国或者其他政治势力也百分之百遵守!”
尼雷尔听到这里,想起了谷雨没有提的刚果,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大国肆无忌惮的干预,就算非洲国家反对又怎么样,美英法还是中国,谁会真正在意?他苦笑道,“事实确实如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您认为一个小国应该怎么挣扎求活,怎么追求民族独立?”
“依我看,小国家分成几种,一种是处在关键位置或者有重大资源,最典型的就是伊朗,位置很重要,资源很丰富,最典型的就是伊朗,这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国家了,但日子还是不好过。
二战期间的伊朗被美英法三家控制,战后苏俄、英国都赖着不走,又在伊朗策动政变,这些都是伊朗能决定的吗?根本没办法,这一类的国家太重要,想左右逢源很难,必须有靠山。
现在伊朗靠上了美国,虽然被剥削,但总比被英俄驻军强,但即便有了靠山,也未必好过,英国会衰落,美国未来也可能会衰落,到时候怎么办?这种就没办法,必须审时度势,选择对本国发展最有利的;
第二种就是不上不下的那种,什么都沾点边,在地区也有些影响力,这一类的国家,往往会被各路人马争取,千万不能飘,不要想着扩张,很容易引来打击,比如我们中国的领国埃塞俄比亚,你别看那位皇帝蹦得厉害,现在蹦得很高,说实话我是不看好他的前程的,也劝过几次,但他不听!
第三种就是资源、地理位置都不重要的,这一类国家真正愿意关注的并不多,美国、苏联都家大业大,争夺的都是第一、第二类的国家,对第三类国家一般都是漠视的态度。
这一类的国家,最大的麻烦就是前宗主国会时不时插手,这个时候就要借力打力,老牌殖民国家英法都在衰落,新兴国家都在崛起,借新打旧,一步步清理殖民势力就行,但也不能着急,对前宗主国一定要客气,可以抢他的利益,面子上要给足!
你们坦桑尼亚就属于第三类国家,你也做得很好,要不是看到这些,我也不会见你,跟你絮絮叨叨说这么多,对明白人,有些话我才会说,不明白的人,我都懒得见面!”
谷雨这番话说出来,可以说傲慢,不过尼雷尔这会岁数比谷雨小,而且谷雨的江湖地位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他完全有资格指点,尼雷尔反而觉得这是肯定,他恨诚恳的说自己做的不够好,又吹捧了一番谷雨,最后又请教国内应该怎么办?
孺子可教,谷雨挺满意,又继续嘘嘘叨叨起来,“巩固政权之后,要想办法先做大蛋糕,不要着急分蛋糕,小国分蛋糕的难度很大,对外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形势,对内领导人必须有足够的威望,你才做了几年领导人,威望还不够。
而要做到蛋糕,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农业水平,你们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条件还不错,要请外国专家指导,制定好一个短期和中长期的农业规划,然后引进良种,尽可能提高农业产出。
我们建国时,温饱问题很严重,你们比我们强多了,温饱不愁,国内咖啡产量不少,现在咖啡价格不错,但也要注意经济作物国际售价波动比较大,最好多搞几种经济作物,英国人不是在你们那种花生吗?你们尝试多种种,出口的品种多了,抵抗风险大能力就强!
千万不要学苏俄搞什么集体化,农业集体化需要有大量的农业机械和高水平的教育人口,你们都没有,我们中国现在都做不到,更不说你们了……
第二件事就要办基础教育,没有教育,是没有未来的,教育越普及越好,哪怕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比文盲强,也不要盲目送人到英美留学,英美学不到真正提高国家执行力的东西,你们要往苏东、德国或者中国,这些国家可以帮你们培养一些理工类的人才。
第三件事要把旅游搞好,现在欧美越来越有钱,他们的老百姓有希望到处跑,你们管好治安,再搞一些宾馆,野生动物园,度假沙滩、少数民族舞蹈什么的,请他们过来看看,这种钱是比较好赚的,也可以请西方的广告公司帮助宣传。
第四件事是搞一些小项目,小纺织,小制药,小煤矿,小水泥,小机械,小电站,这些入门比较简单,投资又不大,就算搞不好亏了,也亏不了多少,国家承受得住,记住千万不要盲目上大项目!
等一切都步入正轨,国内外形势都比较好,此时可以想办法清理殖民残余势力,比如殖民者的大种植园,又比如那些厂矿港口,千万记住不要盲目的国有化,也不要想着一下子把殖民者赶走,你赶走了,谁来帮你们搞?
我建议你们多学学沙特人和美国人周旋的做法,在保证产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逐步收回被侵占的利益,千万不要学伊朗的摩萨台,看着爽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自己也可能被害!
有一些厂矿企业码头什么的你们管不好,也可以国家保持一定的股份,把大部分股份对外出售给友好的国家,你们曾经被德国殖民,可以主动找一找德国人。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