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24节

  这些钱从农村税费合并金中优先扣除,由各省市走不同渠道代发,不经地方县乡两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流程,避免被挪用。

  钱拨下去之后,地方省市两级要对这六块加强管理,必要的技术手段也要用上,只要这六块能稳定发展,农村就坏不到哪里去,至于基层政府怎么维持我不管,他们养了太多人,必须裁人!

  四、社会主义试点区改名为农村基层改革试点区,试点取消一切农业税费,财政部要派员长期观察,摸清楚改革之后试点区城乡的财政变化,为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做准备!”

  郭子华听了前两条就知道已经搞清楚了谷雨的路数,把分配钱的权力往上挪,保障警察和农村相关基础建设的投入,但基层政府真得能忍耐吗?他们真得搞不出别的手段吗?而且钱到到六个部门之后,他们也肯定会伸手,能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还真说不准。

  技术上也有问题,全国那么多基层服务机构,管理的难度相当的大,中央管不了,地方省市两级鬼知道能不能很好的监督,不过他心中一动,或许可以让老同志们去管一管,与此他们的精力放在跟中央领导折腾上,还不如分配他们监督这些领域,这一次的事情恰好是理由,可以将他们一军……

  不过听到最后,他又很吃惊,“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我们现在的条件恐怕不够成熟!”

  “我们统一税费,也许可以起到一时的作用,但能不能长期,那就是天知道,等到未来,我们其他税收收入更高,农业税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国家最终还是要取消农业税。

  虽然现在入世还有些问题,但应该不远了,一旦我们入世,农业必然会遭受不小的冲击,要想维持农业竞争力,不仅要取消农业税,还要给农业提供种种补贴,现在做试点的时机已经成熟!”

  谷景生听完,很干脆的说道,“我支持做试点,毛泽东同志的屁股,不把他擦干净,以后这河南三阳的怨气就不会少!”

  谷景生同志这么说的意思,谷雨当然听得懂,他想了想说道,“这个座谈会,请老何主持,周恩来同志也要出席,我就不参加了,要多请一些同志发言,比如林彪、罗瑞卿等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老部下,比如彭德怀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老搭档,他们肯定也有不少话要说。

  座谈会既要就事论事,又要畅所欲言,不过做结论要注意,毛泽东同志老了,已经退下来多年,没必要太多的涉及到他,社会主义试点区也是我批准的嘛,是集体决策!”

  郭子华心里很清楚,这么多年,毛泽东同志总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对谷枢机的执政指指点点,逼着谷枢机在意识形态上搞不争论,又允许他搞试点区,这实际上是被迫妥协,现在试点区搞成这样,谷景生同志主动提议,谷枢机顺水推舟好好敲打毛泽东同志一番,完全合情合理。

  要按照他的本意,最好是形成比较严厉的决议,不过谷枢机还是宽厚,帮着承担责任,有谷枢机这番话,毛泽东同志可以安享晚年,而不用担心和陈云同志那样委委屈屈的待在扶桑省了,还真是便宜了他,不过想到他已经70多岁了,算了吧,反正也撑不了多久!

  谷雨站起身,直接离开了小会议室,其他几位同志相互看了一眼,并没有多少什么,他们在中央核心层的时间不长,不是很理解最高层的恩恩怨怨,既然谷枢机说了,那就按照他的意见执行,当然了,最好过分一些,然后谷枢机才好说话嘛!

  谷雨沿着中南海走了起来,虽然毛泽东同志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但以他的本心,并不愿意在他70多岁时还批判他,毕竟都这么大岁数了,折腾他多少有些过。

  但站在政治的立场,他不得不做,与前世恰恰相反,这一世受到苏俄的影响,党内左派的势力还是太强了一些,他必须要压制住,乘着试点区出现严重问题,自然要敲打一番,顺便清理一番南方干部的影响力,很多人嘴上社会主义,心里封建主义,欺骗性强,危害也不小!

  按照惯例,这一类脏活,谷雨自然要避让一旁,这一次也不例外,这一次会议准备放在十一之后,他准备在国庆之后,前往湖南、江西两省考察工作。

  谷雨磨刀霍霍,开始了准备,而他这一次准备根本不是偷袭,而是光明正大的进攻,人民日报内参公开登载了试点区这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强调必须立刻停止一切以强制手段征收上缴农业税费,并承诺党和国家正在想办法整理农业税费……

  而在接下来的评论员文章中,文章非常严厉的批评一些基层干部已经变质,并且说出了一句沉甸甸的话,时代的一粒沙子往往是个人一辈子都逾越不过去的大山,中国环太党作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要主动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用鲜血来推动进步!

  中央也要求各省市要组织县乡两级干部学习,同时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老同志的力量,要加强巡视工作,不能再任由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

  而与此同时,在吕东跳票事件的调查中,有几个跳得比较高的老同志被中央监委请过喝茶,就一些问题进行核实,而他们的家属和部下们也被问询。

  一位姓何的老同志被问急眼了,口不择言,“谷雨同志身边的秘书可以担任中央局候补委员、中央候补枢机,我们安排几个自己的认可的干部怎么就不行了?为什么就盯着我不放,还有他的两个闺女……”

  话还没有说完,罗瑞卿就怒了,“你竟然敢攀诬谷雨同志,谁给你的狗胆!”

  那位同志到了这一步,就算再后悔,嘴巴也要咬紧,“上梁不正下梁歪,谷雨能做,我就不能说?”

  罗瑞卿听完,也不废话,站起身,直接离开,来到门口,他转过身,冷冰冰的说道,“谷雨同志做了什么,同志们都知道,历史也会有公论,不是你想攀诬就能攀诬的!

  既然你嘴巴这么硬那我们就慢慢来,从你们的老婆孩子、身边的秘书,过去的老部下一个个来,希望他们每一个都完美无瑕,你放心,我一定会连根拔,一个都不剩!”

  “你,你这个叛徒,狗腿子……”

在试点区出了那摊子破事后,毛泽东同志干脆取消了考察,他知道谷雨肯定不会放过这件事,他戴着眼镜看着这篇文章,沉默良久,他想了想,把报纸递给坐在他对面的毛岸英同志,“岸英,说说你的看法!”

  毛岸英斟酌了一番措辞说道,“爸爸,试点区暴露了不少的问题,有必要做一番大的改变!”

  “我也知道要改,但怎么改?大下岗吗?”毛泽东同志看着儿子,目光很锐利,“上海把市内的纺织企业搬到南通,逼着市区内的职工做选择,这实际上就是逼迫市内的纺织女工大下岗,彭雪枫被安排到上海当一把手,意味深长呀!”

  “爸爸,若是一些不适合的干部职工不下岗,怎么养他们?逼着农村鸡飞狗跳,然后围攻乡政府吗?”

  毛泽东同志微微叹一口气,沉默道,“总要有人牺牲的,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发展工业,我们的工业实力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爸爸,谷枢机说了,工业化不是维持一个个困难工厂,这些工厂反而回浪费宝贵的资金,国家要做的是不断提升各种工业企业的效率,使之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试点区在这一点上走歪了路!”

  “你说的这些,我过去是不太懂,现在懂了,但 不同地方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同,若是一味的追求效率,广大内地怎么办?他们的竞争力是注定比不上沿海和沿江城市,难道不要他们了吗?

  若是我们的企业都部署在沿海沿江,帝国主义发动进攻怎么办?这些问题也必须考虑到,不能一切都看经济效率,这是不行的!”

  “中央不是有转移支付吗?”

  “这不就是以东南之财养西北之兵吗?中央搞GNP出干部,你觉得那些东南地区出现的GNP干部会在乎其他地方吗?”

  “爸爸,中央选拔干部,并不是唯GNP,要不然谷枢机不会提拔那么多边疆干部,即便你说的问题确实有可能出现,但这都不是社会主义试点区人浮于事,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广大农村负担较重的原因!”

  “你说的没错,试点区确实要改,一些不合适的人也确实要下岗,但很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不起来的地方,搞一搞计划经济,不是坏事!”

  “站在那些地方的角度或许是好事,但站在全国的角度不是好事,中央一直致力于构建统一的全国大市场,若是一个个试点区画地为牢,经济还怎么发展?而且现在各地方事实上也有画地为牢的意思,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酒厂!”

  “中央可以搞香港、多哈两个自由市,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些地方搞一搞计划经济?”

  “爸爸,如果您是党的第一枢机,你能接受吗?”

  毛泽东同志苦笑得摇摇头,毛岸英说道,“那就是了,您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强求谷枢机能够做得到呢?要说起来,谷枢机已经很能忍耐了!”

  “忍耐?他确实擅长忍耐,不过忍耐的时间越长,反击也越厉害,他马上就要和我算老账喽!”

  “爸爸,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试点区失败了呀,总要有个说法的!你放心吧,他这个人呀,想当圣人,不到万不得己,不会做那种下三滥的事情,我已经被异地安置了,顶破天也就是陈云的下场!”

  “爸爸,你都退下来很久了!”

  “你不要担心,我是我,你是你,父辈的恩怨,不会搞到你们这一代身上,你有今天这番见识,确实有资格担任武汉副市长,好好干!”

  说完,毛泽东同志缓缓站起身,有些百无聊赖的走出门外,在空调间待久了,武汉这个火炉的高温多少有些不适应了,日子慢慢好了,但年青时代的追求?真的难以实现呀!

  试点区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贯彻他的想法,但通过严厉的思想教育就能解决那些问题吗?毛泽东同志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即便隔几年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这一套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上限不够!

  谷雨敏锐的看到了问题,这一套模式对明确的东西可以搞,但若是前沿的不清楚的东西怎么办?等一等,看一看,瞧一瞧吗?中国总不能一直跟在欧美后面亦步亦趋吧!

  看明白这一切之后,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那些不适合搞谷雨那一套的地方,搞一搞自己的那一套,两人的路线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实事求是嘛!

  不过今天与岸英的交谈,也让他意识到这只能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虽然在谷雨同志的领导下,党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被可以淡化,但在大方向中,中央不可能允许两条路线长期存在,这一点他也心知肚明。

  要不是看到了这些,他也不会那么坚持,可惜呀,搞到最后,还是螺蛳壳中做道场,在生产力和教育水平等等达不到要求时,理想越丰满,现实越果感!

  通过这个试点区的发展,毛泽东同志也隐隐看到了苏俄的未来,再叠加苏俄严重的民族问题,他知道谷雨的判断是正确的,不敢和帝国主义搞热战,只敢搞冷战的苏俄,未来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而谷雨推动入关,与帝国主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是与狼共舞,但上限确实很高,所以哪怕是有一堆问题,但为了这个上限,也应该努力搏一把!

  房间里面的毛岸英同志透过窗玻璃,看着父亲,他很难理解父亲的坚持,与前世不同,这一世的他因为工作的关系,在英国待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恰好是工党执政晚期和保守党执政初期,他亲眼看到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当时二战刚刚结束,连年的战争早已让英国千疮百孔,工业、住宅住屋和绿地都受到了损坏,几乎一半的人口失去了家园,只能居住在租来的住屋里,漏风漏雨,条件十分艰苦,而且一半的英国家庭没有室内卫生间。

  但短短几年间,英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炭与钢铁等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出口与投资也发展迅猛,社会状况一片大好,人民的家庭生活渐渐改善,可以居住在租金很便宜的公寓楼上,也可以乘坐德国人生产的甲壳虫,小汽车和各种家用电器也已经逐渐普及。

  他曾经应邀前往同事家中做客,他发现丈夫一个人的工作,就可以供养一家人,可以让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惬意地享用晚餐,虽然英国的黑暗料理实在让人难以下咽,但与同期中国还没有解决温饱相比,英国人已经可以吃到不少肉了。

  而政府的福利制度使贫困家庭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改进也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教育程度,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年,他也好几次去苏俄,因为他是高级领导人的子女,又曾经在苏俄待过,相比于其他同志,他更能敏锐的观察苏俄存在的种种问题,苏俄卫星都上天了,各种武器多如牛毛,却迟迟解决不了日用品供应问题,越来越依赖中国,这样下去怎么行?

  真是因为看到的东西多了,他才越发的支持谷雨同志的路线,现在国家虽然有不少问题,但明显蒸蒸日上,可自家老爷子却赌气一般,就是不愿意承认谷雨同志的正确性,这是为什么?虽然他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正确的,但绝不是继续坚持的原因,那只会让他越陷越深的!

  看完了父亲之后,毛岸英同志返回武汉高新区,因为武汉周边军工企业众多,武汉高新区发展的一开始,中央就非常明确,要以军民融合为重点。

  这些年,中国的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做得已经非常多了,最典型的就是中航发,虽然这家航空公司在军用航发的研发领域不是很顺利,但却有着国内最强的汽车发动机研发能力,目前是国内最好的汽车发动机企业,为大批二三线汽车公司提供配套的发动机。

  又比如坐落在重庆的中航直升机公司,该公司在发展军用直升机的同时,在民用直升机,在汽车变速箱领域都有了不错的发展。

  又比如搞雷达出名的中南机器厂,在建国之后,就在中央的安排下,在长沙开启电视机显像管的研发,中电总公司引进的美国RCA显像管生产线就落地于长沙,由株洲机器厂负责消化吸收,目前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显像管生产商,其生产的湘江电视也在国内大量销售……

  也正是因为相关企业的发展颇有特色,加之他的特殊身份,武汉高新区的起步并不难,好些战争期间建设在交通不便地区的军工企业都非常愿意将民办工业转移到武汉高新区,这虽然让武汉高新区迅速发展,凭借着这个功劳,他顺利接任了武汉副市长。

  但毛岸英也非常清楚,此举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武汉高新区不够高,也不够新,不管是科技部还是湖北省都有一些意见。

  这也不奇怪,相比于北京、上海两个立足于电子通信领域的高新区,武汉高新区选择以机械和汽车配件为突破口,明显不那么好看,虽然这带来了不少收入,但有有关部门警告这样下去,会减少相关配套优惠条件,要不然对其他企业就太不公平了。

  毛岸英一直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他逐渐找到了三个突破口,一个是高分子材料,拜谷雨所赐,中国多个军工研究部门一直在苦苦研发军用碳纤维,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年投入不少,也有一些收获,陆续建成了 PAN 原丝试制能力约 50 吨/年,碳纤维长丝的试制能力 1.5-2.0 吨/年,虽然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进步,但对这种实验室规模的成就,中央自然并不满意,军用都够不着,更不要说明民用了。

  但问题是国家虽然有不少投入,但碳纤维产业链比较长,需要从炼油开始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毛岸英就算有一定的能量,也不足以推动这样大的操作。

  不过这些年,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进行了探索,但因为隔膜材料迟迟得不到突破,锂离子电池没办法应用。

  都是搞高分子的,毛岸英就想是否可以把相关的研究力量集成起来,碳纤维啃不动,那就先搞锂离子电池隔膜,就可以用锂电池领域的巨大收益推动碳纤维的发展。

  第二个突破口就是光电材料的民用化,光电功能材料在军事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各种红外材料,又比如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是高功率和高能量固体激光器的材料,典型的激光材料有红宝石晶体、掺钕钇铝石榴石、半导体激光材料等。

  武汉作为国家三大光学重镇之一,军用光电材料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而这些材料除了用于军事,也可以大量应用于民用,毛岸英觉得有必要说服相关企业在武汉高新区发展……

  第三个突破口自然是太阳能电板,目前所有的卫星都使用了太阳能能源,太阳能在太空中的应用取得了稳步进展,但成本代价一直居高不下,而国家一直在推动这一块的民用化,不过全世界都进展缓慢,不过通过太阳能电板,他也注意到了太阳能热水器。

  围绕着这三个突破口,毛岸英做了不少的工作,但他意识到这些领域想迅速转化成效益,还需要时间,这也让他伤透了脑筋,高新区的重点是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要是迟迟不落地,只出不进,那也肯定不行。

  不过就在此时,重庆一家军工研究所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取得了突破,毛岸英立刻坐不住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必须迅速赶过去。

  至于父辈那些事情,就随他去吧,这不是他能够决定了,父亲说上一代的恩怨不关下一代,他也是相信的,因为叶剑英同志的长子在今年被调到了福建省担任泉州市委枢机,并没有因为父亲的事牵连……

第123章 培养

  谷雨拿着社会主义试点区大做文章,在香港的周恩来同志自然清楚,他和毛泽东同志矛盾不少,虽说不至于落井下石,但也不可能拉他一把,原因嘛,也不奇怪,在十一大的人事安排上,谷雨同志对他很客气,他需要投桃报李。

  更重要的是,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试点区已经失败,中国环太党的理论之争已经有了结果,作为失败者,支持毛泽东同志思想的这一派人必须要清理一番,这些事情也确实该做了,虽然党内允许争论,但如果搞清楚了对错,错的一方也必须退场。

  尤其是现在,中苏两国的意识形态相互冲突比较大,两国关系趋于冷淡之际,如果不进行一些清理,很容易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而在党内,年青一代已经开始担纲,年青一代与老同志们不同,他们的威望不够,若是不进行清理,这种干扰很可能会演变成不必要的政治斗争,为党和国家的未来着想,必须有一些果断的行动。

  周恩来同志想了想说道,“小陶,你去过试点区吗?”

  坐在周恩来同志对面的陶符同志,摇摇头,“没有,我的工作与试点区并无联系!”

  “你是烈士子弟,光光懂科研和企业管理是不行的,也一定要懂政治,这既是你的责任,也是你未来发展的必须,没有政治眼光的同志是不会长久的!”

  陶符同志点头称是,然后周恩来同志询问道,“你上一次问我的问题,你现在有没有想通?”

  陶符今年37岁,他的父亲与周恩来同志是老战友,牺牲在九一八前后,他很小就寄居在家乡,老家四川解放后,他被送到了太原学习。

  全面抗战爆发后,陶符跟着中央一起疏散到武汉工作,等到高中毕业时,二战刚刚结束,他被送到百废待兴的苏俄留学电力,1950年,小陶返回祖国,在中国电力总公司工作,寻即参与了中国海外进口先进电力设备的谈判,并在法国阿尔斯通工作了两年。

  回国之后,陶符被安排到青岛工作,会同德日技术人员一起参与了高铁电气设备的研发,到了1956年,陶符被调入广州电气担任副总工程师,该电气公司比较特别,其技术人员不少来自于施耐德等法国公司,随着法国技术人员陆续回国,该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

  中国电力总公司调来了一批表现出色的年轻技术人员承担起责任,陶符先担任副总工,后来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因为干得不错,又和法国人打过不少交代,等到该厂与施耐德公司开始合资时,他担任中方总经理。

  不过这几年他做得并不愉快,施耐德公司可以提高出口中国的商品价格,又把各种授权特许的价格定得高高的,直接导致合资公司出现亏损。

  亏损之后,法国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试图蚕食合资公司股份,完成控股,他和施耐德多次争论未果,而随着矛盾的加深,在1964年,中方做出妥协,陶符同志被调走,中方将合资公司股份直接出售给施耐德公司,这也让施耐德公司如愿以偿,变成了独资。

  陶符同志寻即被调到中电(香港)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到了香港之后,陶符同志对法国人的怒气还没有消失,在见到周恩来同志时,他抱怨了一番,明显是法国人不对,为什么中电总公司做出这么大的妥协。

  周恩来同志重新提起,陶符同志则表示,“经济上,我还是不理解;但政治上,我能够理解!”

  周恩来点点头,“你明白就好,我们搞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先进制造和先进思想,试图获得对方的技术辐射,有些代价在所难免!

  你遇到的问题,早在开展合资之前,谷枢机就曾经预言过类似事情的发生,但谷书记说,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坚决招商引资。

首节 上一节 12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