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46节
“你们这样想就对了,要有长远眼光,不要仅仅看到眼下,你们放心,钢铁厂只要招工,我一定会说话,首先是招收艰苦地区的兵团子弟,然后是其他的兵团子弟,只要学习好,这些孩子都会送到本土大学培训一番!”
“是,多谢李……”
“叫我李政委就行了,革命战争时期,我被谷雨同志派到陕西,担任陕西省委枢机,后来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筹建了陕甘宁革命革命地,拉起了好几千人,虽然比不上你们南方根据地大,但陕北人比较少,地方又苦,能拉起了几千人,我们还算有些成就!”
这番话一出,丁副司令员立刻很恭敬的起身敬礼称是,他非常清楚革命战争时代,能够从零到有,一步步拉起一只革命武装的都是大能人,谷雨同志最强,他虽然年轻,但还是做了主席;毛泽东同志也厉害,赣闽根据地是他拉起来的,他是二把手。
而其他根据地的负责同志,除了叛徒张国焘以外,各个都是党内大佬,比如赣东北的方志敏、黄道,闽西的邓绍齐、张福仁,还有坚持在大别山的郑位三、吴焕先,陕甘宁虽然小,但能有几千人,实际上也不差不了,怪不得黎玉同志是老牌中央局委员,也怪不得刘志丹同志能够主持军委工作……
黎玉同志等人在机场交谈了一番,然后由两位同志陪同来到了省委同时也是兵团驻地,慰问兵团的同志,而此时薄一波同志先是观看种植园的战士爬到高高的棕榈树上把棕榈果割下来,然后接过油棕果肉尝了尝,他发现油棕果的果肉,看上去很油腻,但吃起来却油而不腻,非常清爽可口。
他满意得点点头,“油棕果肉的罐头我在本土时尝过,不过稍稍绵软一些,也没有那么多汁水,不如生吃这么清爽可口!”
薄一波又去炼油厂考察了一番,鼓励了一番干部战士,然后高兴而归,他对南洋省的油棕种植很满意,油棕产量非常大,亩产棕油可达200千克左右,产量是花生油高五六倍,这一块产生的收益甚至比橡胶还要高,加之棕榈油管理较为容易,所以南洋省、婆罗洲等地都在推广油棕种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的棕榈油产量达到了1100多万吨,远远超过了大豆油和花生油成为了中国第一大食物油,这不仅迅速解决了中国人民吃油难的问题,还大量对外出口。
虽然国内群众不怎么喜欢用棕榈油做菜,嫌弃没有香味,也容易凝固,但这种深黄色的油可以用在很多食物中,也可以生产洗涤剂、化妆品、塑料和化学品,用途非常广泛。
最不可思议的是,热带研究所还用棕榈油研究生物柴油,据研究人员说,生物柴油可以提供点火性能和燃烧特性,但缺点也很明显,生物柴油的粘度比柴油高,这直接影响了喷射燃料的雾化效果,导致喷嘴堵塞和活塞环卡涩。
所以研究人员就把柴油和生物柴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据说效果比较明显,不过目前柴油比较便宜,但生物柴油要贵得多,所以目前采用棕榈油的生物柴油只是研究,并没有推广,和山西搞煤制油是一个道理,作为技术储备。
这也是没办法,虽然目前中国的石油产量越来越大,但石油开采成本比较高,好开采的油田都在天方省,而且那边储量还更大,所以为了避免战事石油供应出现问题,所以国家一直在研发生物柴油和煤制油技术,以备不患。
薄一波又想起了谷雨同志说过,目前石油价格太低,以后价格有可能大涨,若是等到哪一天出现,应该对南洋省的发展非常有利,石油若是贵了起来,合成橡胶价格上涨,天然橡胶的价格肯定会上涨,而一旦各国需要推广生物柴油,那么棕榈油的需求量也会明显增加……
这一天赶紧来到吧,就在薄一波同志遐想时,秘书送来了一封电报,他看完之后,他脑袋中迅速闪出了无数个问号,然后又是无数个感叹号,这是什么意思?黎玉同志过来搞突袭吗?他想干什么?
第142章 换马
薄一波同志的脸色涨得通红,黎玉这一趟过来竟然是奉中央的命令帮助他,他什么时候需要黎玉的帮助了?就算需要帮助,黎玉就有能力帮助他吗?
在薄一波同志眼中,他和饶漱石、黎玉,还有过世的柯庆施是同一档次的干部,他从来不觉得与黎玉有什么差距,但为什么饶漱石进入常委会,黎玉享受中央局常委的待遇,现在竟然过来帮助他,这凭什么?
更让薄一波同志愤怒的是,这一次黎玉过来,中办竟然没有通知他,这是什么意思?对他彻底不信任,让黎玉来搞一次突然袭击吗?
薄一波同志强行压抑住怒火,以东道主的姿态,和黎玉交谈,言语之间,表现出一股完全掌控住兵团的味道,一向不太喜欢表露自己真实情感的他出人意料的点评了兵团的领导班子,而且用词不再含糊,到这一步,他必须展示一些东西,要不然他在南洋省就彻底没了威信。
黎玉同志知道他心情不好,也没打算刺激他,薄一波有些用词比较刻薄,黎玉反而打打圆场,认为不至于如此,两个人如同掉了个,本来圆滑的人变得硬邦邦的,本来硬邦邦的反而圆滑了许多。
但不管是什么态度,黎玉该做的事情也要做,他由薄一波同志陪同考察,同时把他这一段的种种见闻,不断报告谷雨,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
在北京的谷雨看到黎玉与两位兵团常委的交谈后,也是相当惊讶,仔细想想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这一世与前世最大的不同在于抗战的规模实在太大了,薄一波没有抗战时期的经历,威望确实差了一些,但怎么也不至于压不住阵脚,还是自己的问题……
再联想到谷景生拿过来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一些东西,谷雨对薄一波的看法变得越来越差,现在看来以后没办法指望他了,这个人的私心过重,他的影响力越大,越不是好事。
谷雨想了想,站起身,从随身携带的钥匙中拿出一把,打开了保险箱,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翻开了一会,又想了想,这才放回保险箱,又锁上,有些事不能太着急,只能慢慢锻炼,拔苗助长不是好事,而且还不能露出迹象。
也就在这一天夜晚,在西宁解放军第12军军部军部家属大院内突然响起刺耳的枪声,这不是一场事先计划的演习,而是12军副军长任红群所为。
就在三天前,任红群得到消息,西部战区张副政委即将视察12军,消息传来,任红群心头沉重,任红群十二岁参加四路军,从一名年轻的通讯员一路走到了解放军副军级干部。
他在抗战期间历任连指导员、连长、营长,他也是最早进入苏俄的解放军之一,在冰天雪地的图拉,他和无数解放军一起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德国人的铁蹄,保住了莫斯科。
在那场牺牲巨大的战斗中,任红群身受重伤,差一点牺牲,直到现在,他的头顶稍后有拇指大的一块伤疤,没有头发,内有弹片……喉头下方偏右有子弹伤痕……右肩有伤痕,比左肩低……
在付出了无数牺牲后,任红群终于等来了胜利,他是第一批援苏解放军少数活着看到胜利的下级军官,当然了,1945年的他已经不是下级军官,而是师参谋长。
任红群在抗战干部中是进步非常快的,他根正苗红,勤学苦干,又经历过残酷的东线战争的洗礼,还十分聪明,在苏俄几年,就学会了一口不错的俄语,所以在战后的大裁军中,任红群被留了下来。
而在其后的二十年间,任红群也表现出色,担任师参谋长几年,然后又调到战区司令员担任高级参谋,并在军校培训,然后担任师长,再然后被调到苏丹担任了四年的军事顾问,回国之后,在陆军司令部干了两年后,被调到第4军担任参谋长。
任红群抓工作稳准狠,干脆利索,但他对同级和下级毫不客气,动辄责骂,许多人都怕他三分,也是因此与政治工作者们关系不是很和谐。
任红群被任命为军参谋长,下一步极有可能升迁为军长,但就在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第4军的政治工作者投了反对票,所以换届时,任红群被调到其他单位,担任副军长。
军参谋长和副军长虽然都是副军职,但前途差距天壤之别,相比于驻扎在铁路枢纽和省会城市长春,集中了解放军多只精锐部队,兵力、规模、战斗力都远超一筹的第4军,第12军只是二线部队,而且驻地还在西宁,差得实在太多了。
调到西宁后,任红群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性格中的一些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他在西宁百货商店看到手表不错,二话不说戴到手腕上,转身就走,第二天经理正在着急,任红群才派警卫员把钱如数送来了。
政委听说后,找他谈话,他直接瞪大了眼睛,“不就是一块手表吗?我又不是没钱,只不过忘了给罢了,第二天不是让警卫员送钱了吗?值得大惊小怪吗?”
与政委交谈不爽,此事又闹得沸沸扬扬,任红群一气之下借口伤口发作,跑到了军医院住了下来,憋着火的他,又一次习惯性的把手伸向了护士,但这一次他碰到了硬茬……
作为参加过东线战争的英雄,任红群手里不缺钱,他最习惯的做法就是说一些荤段子试探,发现是那种好欺骗的,选一个机会来一次主攻,事后给一点战争中拿到的金首饰等等,或者承诺安排更好的工作,提高级别等等,这些年屡试不爽,反正也不是他一个。
这一次,任红群也不例外,他顺利拿下了一个汉藏混血的小护士,但任红群夜路走多了,终于出事,这个小护士回家被父母看出了问题,一番询问,就写信给军监委告了一状,恰好谷雨从张库伦口中听到医院发生的腌臜事,写了批示,要求军委副主席吴焕先调查。
吴焕先一调查,任红群也在名单当中,两件事同时出现,吴焕先十分不高兴,进一步调查发现,任红群还是惯犯,就批示吴焕先停职检查。
在军党委召开的会议上,任红群虚心接受批评,表示给他什么处分都可以,只希望保留党籍,12军常委会充分考虑了任红群的意见,给他留党察看两年处分,行政撤销副军长职务,行政降级,安排退役。
任红群表示没有意见,12军常委会将处理意见上报西部战区,西部战区陆军政委看望相关资料后批示:此人错误严重,检讨不深刻,陆军司令员表示认可,画了一个圈子,退回到12军。
12军立刻召开常委会,又叫来了任红群,把政委的批示念给他听,让他再作进一步的深刻检讨,然后叫他离开,继续召开常委会,任红群惶惶不安,等到会后,他找到了军长,反复问:“我的错误这样处理还不行吗?难道还要判我的刑吗?战区领导是不是还有其他批示?”
军长坦率的告诉他:“上边的批示内容就那么多,别的问题没有,希望他把检讨再写深刻一些,要相信组织,着重提高对错误的认识!”
任红群心情十分糟糕,又过了几天,任红群注意到军部小招待所的战士在打扫高级房间,得知是为战区陆军张副政委准备的。任红群非常敏感,心想张副政委来军里干什么?一定与处理他的事情有关。会把他怎么样?没准会宣布判他的刑?
这些天任红群真成了丧家犬,走到哪里都成了议论对象,家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平时言听计从的老婆、女儿也都爱搭不理,他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他平时都忙得四脚朝天,现在突然间没事干,又心里烦闷,便跟老婆一道去消磨时间,不过他现在看老婆也非常不顺眼,他清楚,他老婆已经被组织上安排秘密监视他,所以走哪跟哪……
凌晨时分,任红群怎么也睡不着觉,越想越没有出路,决定孤注一掷,他乘老婆熟睡,从家中跑出来,到了军直侦察连,哨兵见是副军长,以为他查哨,给他敬了一个礼,就专心站岗了,任红群径直走进手枪班,从挂在墙上的手枪中抓了两支往腰里一插,拔腿就走。
等回到家,任红群的老婆看见他手里多了两支枪,急问:“老任,枪是哪来的?”任红群厉声喝住她:“别问!”他老婆怕出意外,大喊起来:“来人哪,老余偷手枪了!老余偷手枪了!”
任红群听到喊声,朝他老婆就开了枪,这一枪恰好被他小女儿拦了一下,子弹打偏了,任红群平日喜欢小女儿,所以没有再开枪,他老婆拣了一条命。
任红群一开始并没有想好立刻杀人,但这两支上满子弹的手枪肯定不是吃素的,此时老婆的喊叫,任红群彻底疯狂了,他终于把枪对准了自己人。
他的脚步没有方向,仿佛是在漫无目的地漫步。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军长的住所。深夜时分,余洪信敲响了家门,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也没有人开灯,任红群想了想,没有继续,转身又去敲政委家的门。
政委的爱人听到敲门声,坐起来一把拉开了灯,任红群冲着亮着灯的窗户连打九枪,政委爱人当场死亡,正在床上睡觉的政委也打过仗,见势不妙,一骨碌滚到床下躲藏起来,毫发未伤。
任红群没敢恋战,沿着平房西边大步往外走,迎面撞上杨副政委,杨副政委住在政委家后边,听见枪声出来查看,可惜他高度近视,黑乎乎根本没看清楚,问“哪里打枪”?任红群二话不说连开两枪,杨副政委被击中,当场牺牲。
12军军部顷刻间乱成一团,随着枪声的响起,当即有人报告警卫分队,但竟无一人出来捉拿凶犯,甚至慌乱一团,有的吓得跳窗逃命,有的吓得趴倒在地。
任红群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并没有急于逃离现场,反而手持双枪,四处徘徊了整整二十分钟,夜色中,他如同一个孤独而危险的影子,令人胆寒,他又打了几枪,然后不知所踪……
谷雨是第二天早上得到的消息,他听完之后,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他强忍着怒气说道,“发通缉令,活到见人,死要见尸,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人给我找到!”
“是!”
“中央监委、军监委、军政法委和公安部门要调整相关工作流程,为什么明知道有问题,不拘押审讯,反而如此松懈?任红群犯的是刑事罪,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强奸犯,我们还会让他做检讨,倾听上级领导批示吗?凭什么干部有这么多特殊待遇?
我们这些年确实有不少英雄模范,但功是功,过是过,有功,给荣誉,给待遇,给职务;有过,就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抓起来审讯,而不是让他检讨,检讨个鬼呀!”
谷雨越说越火,拍着桌子怒道,“这段时间的整顿,凡是认为有必要审查的,立刻双规审查;凡是达到批捕条件的,立刻抓起来,我们绝不能容许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虽然这只是一起突发的事件,但谷雨却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二十年没有打仗了,部队上下已经相当松懈,他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军部出现枪声,二十分钟内警卫分队还没有解决问题,可见警卫分队的松懈程度,核心机关尚且如此,鬼知道基层部队是什么情况。
现在是什么时候,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无所不用其极的时代,老大老二打架,老三一个不小心就要被联手收拾,军队要是没有战斗力,那是要出大事的。
更让谷雨担心的是,中央警卫部队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不要表面上看着警备森严,但实际上却漏洞百出,他可不希望用自己的脑袋来验证这一点……
谷雨寻即做出两个决定,一是要重视中央警卫团和首都的安保工作,要让一些有丰富革命经验的同志找一找空子,要不然就容易出事,他印象中前世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人跑到北京折腾,单手换弹夹,这一世未必不会出现。
二要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要扩大各种蓝军,并进行一系列非常严格,带有实战性质的红蓝演习,尤其是几只主力集团军、伞兵和海军陆战队等第一时间应敌的部队,必须要有极强的战斗力,有些钱必须花,要不然就要花大钱。
由于解放军将领大多比较年轻,部队领导层和大区级指挥员大多是零零后,甚至还有寻淮洲这样的一零后,在二战期间,他们也就三四十岁,现在大多五十多岁,还能再干一些年。
偏偏部队中高级指挥员也都在四五十岁这个当打年龄,若是等高级指挥员退休,这些人也差不多老了,到时候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年龄结构问题。
通过演习调整一番,另外也要把一些好苗子派到艰苦的地区历练,不管是军事顾问,还是观察员都要大量往外派,从中筛选一些能干的,提拔到更高的位置……
而要做到第二点,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军队系统的整顿,有一句叫作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证明家里已经有两百只蟑螂,现在不乘着他有足够威信的时候,更加严厉整顿一番,以后就麻烦了!
接下来的几天,谷雨连续召开会议,布置相关工作,他还和李强同志打招呼,从明年开始,要增加军队相关演习费用开支,装备什么的可以不用着急,但军队实战能力要锻炼一番。
陆军司令员粟裕同志有些苦涩和国防部长寻淮洲同志说,“我们打了那么多次报告,还不如任红群事件有效果,明年的各种演习经费直接翻倍了!”
寻淮洲同志默默点点头,然后问道,“任红群找到没?”
“还没有!”
“西宁这个地方,人口不多,地方又很大,他要真躲起来,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
“青海我去考察过几天,哪怕是秋天也是不好过的,任红群在野外待不了多长时间,这么长时间找不到,一点动静都没发现,估计是自杀了!”
“希望如此,那样反而好处理了!”
“家属是怎么处理的?”
“吴副主席有交代,丈夫有罪是丈夫的问题,与家属无关,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即可,不得刻意针对,任红群的妻子和女儿被安排回老家的县城工作,已经在军工单位工作的大儿子和正在上大学的二儿子都没有被牵连,不过摊上这么个父亲……”
粟裕同志摇摇头,没有说下去,寻淮洲同志长叹了一声,“吴副主席既然这样,看来其他同志应该也会同样处理,这样好,不容易乱!”
交谈一番后,寻淮洲同志与粟裕同志告别,就在半路上,他接到了中央局常委、监委枢机张庚农同志的电话,等他来到监委总部,发现全国人大副主席、前中央监委副枢机,曾经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王如痴同志也在场。
几位同志握手,张庚农脸色很严肃的说道,“怀周同志,徐尚和在西域多年,贡献很大,但西域这些年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中央已经决定调他回来,并推荐他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央决定王如痴同志兼西域省委第一枢机兼生产兵团第一政委,你兼任西域军区司令员,同时兼任西域生产兵团司令员和政委,你们两位一起去一趟西域,好好整顿一下西域存在的问题。
有什么事情,你们两位一起商量,若是有分歧,就报告谷景生同志,涉及到副部级以下干部的调整,你们可以先做决定,再向上报告。
飞机给你们安排好了,一个小时后会起飞,你们现在可以出发了,有什么疑问的,飞机上老王会和你说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如此紧急,还搬出了已经退居二线的王如痴同志,寻淮洲同志更加吃惊了,所以上了车之后,他就和王如痴同志交流起来,王如痴同志摇摇头,“徐尚和能稳住边疆不假,但做事有些简单粗暴,这些也就罢了,现在这么着急调整他的职务,是因为出了一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
“小事?”
“西域军区文工团一位女同志不知去向,他的妹妹找到了张库伦同志的未婚妻陆奥文反应,谷雨同志知道后,就批示把人找到,没想到有关部门按照正规渠道询问竟然也找不到人,一两天也就算了,关键不是一天两天了,竟然连个反应都没有!”
“文工团员,级别太低了,未必和徐尚和同志有关!”
“是可能没关系,但这么多天找不到人,就肯定有关系,谷枢机说,徐尚和同志在西域守边三十年,也该回京享享福了,但为以防万一,这一次请他回来,你我一起过去。”
“应该没到这一步!”
“谷枢机也知道没到这一步,但这一次不仅仅是换人这么简单,过去三十年西域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问题,中央需要理一理。
我们要扩大开放,有些事必须揭篇,西域也会一步步放松管制,徐尚和同志调走后,除了个别民怨比较大的要处理以外,绝大部分同志不能动,要宜粗不宜细,在不影响西域稳定和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前提下,这些同志要分阶段离开西域,调往内地妥善安置。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边移委也会分阶段调一大批同志过来接替,要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他们也必须清楚西域问题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要始终保持警惕。
接下来要以扶贫等理由,继续安排西域各项移民工作,西域汉、满、朝鲜、蒙古等族的比例要继续提升,在未来二十年内,靠近苏俄的边疆地区三百公里内,必须坚持不得允许那几个民族地区的群众迁入。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一些被管制的人会被释放,这些人按照国家赔偿相关规定,该补偿的补偿,但绝不能留在西域,要分散安置到全国各地,让他们默默老去。
这些年肯定有不少档案材料,中央部分已经在处理,地方档案要认真审核,尽可能处理掉,一些秘密处决场所也要清理干净……”
寻淮洲同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王如痴同志接着说道,“这些工作非常难做,中央给我们的时间是两年,你应该没有做过这一块的工作,这也是一番历练,一些事情的分寸不好把握,你也一定好好琢磨!”
寻淮洲同志一愣,王如痴微微点点头,“谷雨同志已经确定退休,下一届班子谷景生同志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坐镇中央监委保驾护航,党内年青一代同志中,你是最合适的!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