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52节
“去美国那是为了赚钱,美国工资高,各种家电和小汽车已经普及,哪怕去美国打黑工,一个月赚到的钱,也是国内的十倍以上,美国辛苦干一年,顶国内好几年的,有本事的当然愿意出去!
不过那些去美国的人实也挺苦的,他们缺乏稳定的工作,只能打短工,又要躲着警察,每时每刻都要提心吊胆地为生存而斗争,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样。
美国的种族歧视也非常厉害,《排华法案》取消也才三十年,他们不仅仅歧视黑人,搞种族隔离,对我们中国人也非常歧视,我们国家过去的人普遍缺乏稳定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最坏的是一些华裔,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打电话叫移民警察,大家辛辛苦苦干活,不仅没钱,还要被抓到号子里,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真是败类,都是同乡,怎么能干这种事!”
“这美国人自私的很,大家自己顾自己,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的互动与纯洁的友谊,美国才是真正的世态炎凉、人情如纸!
那些早些事情都是跑到美国的反动派,和我们不是一路人,我们的统治一开始吃了些亏,后来就组织队伍,搞战友会、同乡会,这些年好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大家伙非常怀念国内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背井离乡的他们自发地意识到友谊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对我们党和国家他们也非常想念,他们辛辛苦苦赚到了钱,大多也都寄回了国,支持国家建设……”
“若真是如此,那倒是好事了!不过现在咱们国内人与人之间友好无间的同志关系已经淡漠了不少!”
“这倒也是,有了钱之后,大家眼里都只有钱了,不过再怎么样,也比美国好……”
“云龙,你去过美国?”
“去过,而且不止一次!我当年赚到了一些钱,也很好奇美国,正好有老战友在美国站住脚,邀请我过去看看,我从香港去了美国,待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就回国了,美国是赚钱的地方,但我们中国人要想在美国过日子,难熬的很!
现在有了波音707,去美国容易多了,我隔个两年就要去美国一趟,拜访客户,顺便也见一见老战友,这美国就那么回事,还是咱们国内好!”
“要是人人都和你这样想就好了,咱们很多留学生出国之后,就不愿意回来了!”
“迟早也会回来,华裔在美国有天花板,到了一定层次就上不去了,嘿嘿,这打工的做得再好,美国人能给他们二三十万美元顶天了,可在咱们国内就不一样了!”
“二三十万美元还不多吗,我一年的工资还不到十万人民币,这些人有我几十倍收入呢!”
“看着是不少,可在国内做生意赚得更多,梦想电子您知道吧,现在股票跌得那么多,但即便如此,那些个被配股的研究人员也有几百万身家!
这别的企业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梦想电子背后站着一尊大佛,谁都能垮,梦想电子垮不了,以后他们的股票身家几千万、上亿也是有可能的,这么一算,出国哪里比得上留在国内?”
“梦想电子毕竟只有一个!”
“创业板那几十个企业中,名下股票身家百万的不再少数,我们国家发展快,这些企业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美国就不一样了,他们现在的增长率并不快,差距肯定会越来越近!”
毛泽东赞赏的点点头,又闲聊了一番之后,最后毛岸英答应只要张云龙符合信贷条件,他会帮忙联系一些贷款,他的身份很符合上面的扶持要求,张云龙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能这样就不错了,总会给一点的!
张云龙离开后,毛泽东同志一直沉默,通过今天的交谈,他迅速意识到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试点区有不少国有企业的规模比张云龙要大,但他们一个个都没有张云龙这种挖空心思追求利润,打通各种路径的决心,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就算有人想得到,也不会去做。
不仅仅中国如此,苏俄也一样,从张云龙的种种说辞中,他发现苏俄企业远远不如中国,这些企业只听上级安排做事,压根没有想过通过种种办法发展,也没有必要去想,毕竟什么都是上级决定的,比中国的灵活性还远远不如。
很明显,市场经济虽然会造成贫富差距,但经济利益激励下所产生的创造力却也是巨大的,中国这么多年的高速进步,不仅仅是党政系统的功劳,更是广大人民的功劳。
而在这个全国上下都在疯狂追逐利益的高速发展期,他再怎么说市场经济的缺点也没有用,大家承认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生活贫困的群众愿意努力,总可以看到一个个发财的机会,所以全国上下现在想的是以富人为榜样,尽快发财致富,至于富人的剥削,他们并不在意……
革命只会出现在上升途径被封堵,自身生存又成问题的时刻,当大家看不到希望时,才会想着搏一把,而在此之前,尤其是目前,没有人会想着革命,革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现在凭借努力能赚到钱,能过上好日子,为什么要革命?
想到这里,毛泽东看了一眼正在仔细阅读张云龙那些资料的岸英,他和润民一样,他们肯定都看到了这些,他们无数次说他不合时宜,或许说得就是这一点吧!
毛泽东同志事实上也知道这些,他一向看得远,他希望按照党的纲领创建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伙一定要吃二茬苦,而且还乐在其中,此时他彻底明白过来,不管是党内,还是国内绝大部分人想的是我要努力成为剥削别人的人,而不是被剥削的人。
只有在上升途径被堵住的时候,那些被剥削者在绝望之际,才会去追求一个理想的,没有剥削的社会,但一旦取得成功,他们的想法立刻会改变,他们会迅速改变初衷,想着成为人上人,而不是想着去创造和巩固这个理想的,没有剥削社会。
这是普遍的思想意识,所以不管他怎么说,党内同志也都不会听他的,而谷雨同志呢,毛泽东同志知道他理解自己的想法,但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也知道党内同志的想法,他站在了绝大部分同志一边。
他很清楚,只要给广大人民一定的上升空间,就会吸引无数人去钻这个上升空间,而不至于出来闹革命,聪明的他迅速构建了一个绝大部分人都满意的新时代。
领导干部们满意,他们可以继续掌握巨大的权力,子女也可以继承一定的权力,还可以经商谋利;那些民族资产阶级也能满意,新民主主义社会驱逐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给了他们获得更多财富的机会。
李云龙这样的新兴资产阶级更加满意,他们通过战争获得了一定的原始积累,这些年走南闯北,迅速崛起,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私营企业,他们攫取了这个时代最多的蛋糕。
那些搞通俗的人文类知识分子和理工类知识分子也满意,他们可以获得财富,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广大工人农民,他们也看到了生活不断改善,虽然相对速度最慢,但财富也在积累。
在这个新时代中,似乎人人都有好处,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国内财富在不断累积,而且分配相对公平,不管是吃肉还是喝汤多少有的吃。
所以这就不奇怪谷雨疯狂的推动各种科学研究,不断引进外资,并对外扩张,这会不断增加财富,只有对增加财富有好处的事情他都会做,哪怕骇人听闻。
但那些不利于财富积累,甚至损害财富增加的事情,他就会坚决反对做,所以他比钢铁同志做得还要赤裸裸,钢铁同志虽然一肚子小心思,好歹还吹一吹世界革命,谷雨直接就是怎么破坏怎么来,周边各国CP运动起不来,中国的不断镇压是决定性因素。
同样不奇怪的是,谷雨毫不犹豫的整治党内那些搞投机取巧的二代子弟和那些只有一张嘴,一事无成,却想着分蛋糕的旧知识分子,财富虽然在不断增大,但要想相对公平,就一定要压制不劳而获者,如此才能更加持久,也更能获得群众的拥护。
谷雨也知道,等到财富增加缓慢或者不再增长,等到分配不再公平,革命还在发生,他搞社会主义试点区,搞基层民主试点区,应该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这既会探索一些道路,也会给党留下转型的空间,也有利于他个人形象的塑造。
但什么时候会出现革命?至少现在不会,毛泽东同志心里很清楚,过去二十年中国积累了不少财富,科技水平突飞猛进,这会支撑中国长时间的高速发展。
中国还有庞大的势力范围,在非洲还在扩张,就算国内发展好了,中国还可以发展势力范围内的各国,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中攫取财富,谷雨培养的干部体系和张云龙这些军人出身的资产阶级绝对做得出来……
毛泽东同志相信,中国最起码还可以再高速增长个二三十年,这会带来无数的上升空间,而谷雨目前的种种维护公平的措施,至少可以再维持二三十年,若是他再挑选一个不错的接班人,也许还会支持更长时间,也就是说,未来二三十年,人民都会看到盼头。
而按照谷雨同志的讲话,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可能就要启动,而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又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发展,到那个时候,又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又可以带来二三十年的增长。……
若是一切都符合谷雨同志的推测,那么中国的高速发展将可以持续四五十年,甚至更久,而到那个时候, 不仅毛泽东同志自己肯定会作古,年纪更轻的谷雨也基本会作古。
一个政策能管用个几十年,还不够成功吗?他有什么理由质疑,谁会真正在意几十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哪怕是再超前的政治家也不会因此束手束脚。
而今天听了张云龙对苏俄社会的描述,毛泽东同志发现苏俄社会比他想象得还要不堪,苏俄的企业各种浪费,职工心不在焉的干活,偷听敌台,而军政干部则被张云龙用一些西方的东西摆平,让张云龙可以在对苏贸易中不断牟利……
要真正论起来,苏俄社会不管是公平程度,还是受教育程度,都远远好于中国,而这样的苏俄却是一副慵懒的模样,听起来甚至还不如信阳的群众,至少信阳群众肯吃苦,也在努力搞水利等等,老毛子都在搞什么呀?怪不得谷雨同志对苏俄越来越不以为然,也对中国未来的前途那么自信!
而今天的交谈,毛泽东同志也终于相信谷雨应对美国和平演变的路数是正确的,封闭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人民对美国出现太多的幻想,苏俄就是典型,而若想开放,就必须让美国获得好处,那也只能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虽然谷雨那条路走下去,必然是“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但不管是国内发展的现状,还是与苏俄的比较,都证明谷雨这条路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可以推动中国高速发展几十年,而他想出的那条理想之路却反而更像是一条死胡同,连弟弟、儿子都不支持……
忧虑、不安、孤独、孤寂、无助、无奈甚至是伤感、凄凉、内疚、悲愤、痛苦……最后这一切都化成了一声无语的叹息,毛泽东同志站起身,拍了拍毛岸英的肩膀,“别看了,张云龙搞得不错,我是知道的,他的资金缺口你帮助解决,你解决不了,我出面!”
毛岸英很吃惊,“啊?爸,你说的是真得?张云龙搞得可是资本主义!”
“就算是资本主义,那也是我们党培养的资产主义,对我党有很深的感情,以前上海那些个大老板什么刘鸿生、荣家兄弟可就不一定了,与其让他们发展,还不如让张云龙发展!”
“呵呵,也不如让我们发展,是不是?爸,你这番话已经和谷枢机差不多了!”
“世道如此,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你好好搞,不要让人瞧不起!”
“您放心的,我找的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那你要和张云龙好好学一些,他的脑瓜子比你活络多了!”
“爸,我搞的是高科技企业,和他的路数不一样!”
“高科技我不懂,但人性是相通的,你肯定要和人打交道,该灵活还是要灵活!”
“嗯,我知道了!”
毛泽东同志点点头,背着手离开了,看着老爷子,毛岸英同志有些纳闷,不会吧,老爷子转向了?不可能吧,张云龙这么有说服力?
毛岸英同志只是稍稍疑惑,并没有想太多,他之所以想出来创业,除了在官场干得不舒服之外,也跟他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表现出来的良好性能有关系,他相信这一次创业会成功,非常成功。
相比于在官场上和人蘑菇,还不如搞一个企业出来,那更有成就感,不过武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还没有出来,他只好继续扛着,等待人接班。
接替的同志很快就出现了,比毛岸英同志小四岁,曾经在苏俄留学学习地质,这些年一直在全国跑来跑去搞勘探的罗生沪同志来到了武汉,接替毛岸英同志担任武汉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罗生沪同志是任弼时同志的侄子,革命时期,他的父母被捕,当时他的母亲正怀着他,监狱环境十分恶劣, 所以罗生沪同志出生不到两个月,母亲就出事了,毛泽民同志把他母亲的遗体和尚在襁褓中的他送到了湖南老家。
而罗生沪同志的父亲革命时期和谷雨共事过,不过他比较不幸,就在谷雨成为中央领导人之际,时任山东省委枢机的他被反动派抓捕,后来虽然被释放,但身体也彻底垮了,四十年代初就已经病逝,并没有看到彻底打垮日本帝国主义的那一天。
湖南解放后,罗生沪同志被安排到武汉读书,后来被送到美国留学学习地质,回国后从事石油勘探工作,这些年他一直跑来跑去,脚步不仅遍布全国,还多次前往伊拉克、苏丹、卡宾达等地,不仅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与国外石油公司多有接触,有十分广阔的国际视野。
毛岸英同志辞职后,毛泽民同志推荐了罗生沪,谷雨与他交谈了一番,相当满意,因为两罗早故,谷雨也担心他的身体,罗生沪同志则告诉谷雨他这些年到处跑来跑去,身体很好,要不然根本扛不住,谷雨看了看他黝黑的脸庞,又看了看粗壮的胳膊,点点头,笑着说道,“要保持好,争取活到九十岁!”
谈话之后,就安排他接替毛岸英同志,罗李两人很早就相识,都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很是亲热的完成了交接,然后带着他见到了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谈起了任弼时同志和他的父亲,太可惜了
第148章 新一轮考察
毛岸英和罗生沪完成交接后,他就开始了正式创业,钱这一块除了他们夫妻俩的积蓄以外,二叔、三叔都借了一些,按照规定,只要厂子注册,就可以获得小微银行的贷款,军抚中心也可以给一些投资,这些钱作为起步资金已经够了。
不过毛岸英要搞得并不是太阳能热水器,此时技术上还有非常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镀膜,此时真空磁控溅射技术还没有出现,相关研究人员使用的是传统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镀膜。
但实验室可以验证效果,但如果想大规模生产,使用普通的溅射方法往往难以得到均匀、高质量的薄膜,而且效率不高,生产质量不稳定,这肯定不能接受。
毛岸英很清楚,太阳能热水器要想成功,成本必须很低,这就需要解决低成本镀膜的问题,而技术人员查找国外的论文发现,20世纪三十年代,有科学家发明了平衡磁控溅射,使高速、低温溅射成为现实,磁控溅射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
到了五十年代,又有科学家采用离化溅射和平衡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薄膜,当增加偏压后,薄膜硬度是未加偏压的2倍,而到了六十年代,美国人已经研发出了长度为10米的连续溅射装置,这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切都说明离低成本镀膜已经不远,不过这一技术并没有真正产业化,他也不可能迅速突破,他现在要搞的实际上是燃气热水器。
在解放初年,烧水洗澡的确是个费劲的事,城市职工一般都去澡堂洗澡,而城市大部分群众和城市群众一般都是盆浴、桶浴,有时候干脆直接在河里洗。
不过到了五十年代开始,简单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开始在国内推广,因为具备易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即开即有水等优点,很受城市群众习惯,不过这种热水器没有燃气保护,很容易造成煤气中毒。
不过随着技术的突破,已经可以通过电磁阀和带有热敏电阻的感应针搞出一台具有熄火保护的燃气热水器,虽然成本贵了一些,但这样的燃气热水器自然比较安全。
要说起来很有意思,在考察太阳能热水器研发时,他就听说一个研究人员的老婆洗澡时一氧化碳中毒,昏倒在浴室,讨论的时候,有人就提议用热敏电阻和电磁阀搞一个熄火保护装置,以后就没这个问题了。
技术人员把一台燃气热水器改装了一番,然后发现相当不错,因为技术人员拥有专利,属于加分项,所以这些人倒是很积极的申请了专利,但就没有下文了,他们并没有想过,或者说有人想过,但条件不足以生产这种新型的燃气热水器。
毛岸英回去想了很久,觉得自己购买这个专利,然后生产出来,应该很有市场,他甚至可以推动国家修改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所有的燃气热水器都要带有熄火保护装置,如此一来,第一个拿出这种热水器的他必然会获得成功,这会极大的解决城市群众的洗澡问题。
等到这种燃气热水器取得成功,有一定积累后,他准备研究那种新型溅射装置用来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若是能够生产出来,农村群众的洗澡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而在更长远的未来,毛岸英的注意力则放在了太阳能电池板,谷枢机对这一领域的技术非常重视,认为这对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设想在西部戈壁上创建太阳能电站用来发电,发出来的电抽提地下水,用水冲洗太阳能电板上的灰尘。
这些污水落在地上应该会长出草,到时候可以让牧民放一些羊控制草的长势,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循环经济,不仅仅有了电力,西部戈壁也会逐步变成草原,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毛岸英非常佩服谷枢机的想象力,所以他准备把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如此一来,他的企业形成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毛岸英将这家企业命名为日升电器,希望这家企业可以如太阳一般升起,能够迅速实现谷枢机的宏伟设想,不仅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可以改造大自然……
带着梦想,毛岸英同志开始了创业,而此时给他画了一个超级大饼的谷雨则乘坐专列来到了杭州,他的专列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首先来到了南京,在省委枢机李锡文的陪同下考察了南京光学所和光学厂,见到了正在研发的新式光刻机,谷雨专门过来看这台机器,意思非常明显,你们看的办!
然后就去了上海,主要是三件事,一是世界杯的比赛场馆,他去看了看,作为中国建国以来,主办的最大规模赛事,他总要去看一看。
二是考察上海的纺织业改革,谷雨把南通划给上海,然后又策动上海的纺织厂搬到南通,搞纺织业大集成,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大裁员,有太多太多干部职工不想去南通,自然只能另选出路。
虽然这个过程中,事情一大堆,不过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得相当不错,市委枢机彭雪枫负责拍板和上下协调,市长郭棣活是专业人士负责规划,三把手任仲夷负责具体执行,三人配合默契,干得相当不错,谷雨相当满意,觉得这个班子很有战斗力。
他告诉三人困难是暂时的, 挺过这一关,完成经济转型后,上海会越来越好,也就在此时,彭雪枫开口,希望谷雨来点实惠的,谷雨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我这一次过来,还真带着实惠来,高创电器虽然成立了,但这家企业以设计和研发为主,新型电视机的生产基地放在上海,你们应该能够满意!”
以前,国内实现技术突破后,会搞一搞竞争,分散授权,这一次却专门成立一家新公司,虽然拿到了生产基地,但利润的大头肯定被拿走,所以彭雪枫不是很满意,他不理解谷雨为什么要改变既往成功的做法。
“过去是全国一盘棋,国家组织全国相关企业联合吃透已有的技术,自然要分散授权,尽快形成产能,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各家工厂并没有多少投入,是军抚中心出钱,组织的技术突破,凭什么要给其他企业授权专利?道理说不通嘛!”
谷雨又说这种技术上的新突破有个接受的过程,一开始的需求不会太大,没必要尽快形成巨大的产能,而且作为重大突破,新产品需要卖比较高的价格,一边尽快收回研发,一边打造高档品牌,这一切都必须与过去的做法不同。
更重要的是,要让敢于搞创新,敢于搞技术的同志享受到足够的发展红利,让他们有动力,有胆量去探索,这会推动先进生产力的方式,所以老办法不仅不能用,而且谁敢违反专利,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听谷雨这么一说,彭雪枫更吃惊了,“高创电器拥有新电视机20年的核心专利,岂不是未来二十年其他电视机厂都不能生产新彩电?现在还可以生产黑白电视机,等以后彩电开始普及,他们怎么办?总要让他们活下来吧!”
“为什么要让所有的电视机厂都活下来?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强者恒强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搞得最好的不断发展,可以不当扩张,要不然我们怎么扛得住跨国企业的竞争?”
“那些企业怎么办?”
“有三种办法,一是研发新技术,和高创电器竞争,高创的路线并不是唯一的路线,也可以绕开,不过其他路线高创电器和其他国外企业也在研发,这些企业就算研发了,也未必竞争得过。
二是接受高创电器的条件,付出大笔专利费,获得生产授权,或干脆作为高创电器的生产基地,当然了,也可以转做其他产品;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