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08节

  马祖罗夫有理由相信,波兰是吸血鬼,是负担,巨大的的负担,所以马祖罗夫压根没有理睬柯西金的担忧,告诉他,“既然哥穆尔卡同志喜欢独立,那就让他独立的面对这一切吧!”

  柯西金虽然没有反对,但即便哥穆尔卡下台了,换上新的领导人就能改变困难吗?还有捷克,苏俄阻止了捷克的改革,也搞出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但捷克经济的困难并没有消除,捷克人对苏俄的怨恨一直很深很深...-..

  无比烦恼的马祖罗夫又一次想起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政策,或许中国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可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东欧各国经济与苏俄捆绑得实在太深了!

  也就在马祖罗夫回到莫斯科后,经过几天休整,士气大振的以色列又发起了一波进攻,以色列相信他们美国的封锁一定会让埃及人崩溃,但以色列人并不知道,就在美国公开封锁后,纳赛尔做出了一个非常有魄力的决定,他让萨达特坐镇开罗,负责后勤,自己则来到了运河以东。

  纳赛尔告诉前线的埃及军人,这一次回来,他已经不打算再回去,会和将士们一起战斗,直到击退以色列人的进攻,若是埃及这个伟大文明古国再一次失败,他也绝不会苟活!

  纳赛尔这个决定极大的鼓舞了埃及人的士气,埃及人同仇敌汽,拼死抵抗,一个又一个埃及士兵捆绑着炸药包直接扑向以色列人的美援坦克,亲赴前线指挥的以色列装甲师师长沙龙看到这一幕之后,脸色非常非常难看......

  纳赛尔出现在前线,埃及军队倍受鼓舞的消息传到特拉维夫,以色列高层陷入到巨大的惊恐之中,若是阿拉伯人被纳赛尔鼓舞,一个个都这么发疯,以色列还怎么打?要死多少人才能压制住埃及?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也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美国国务院,很快尼克松就得到了消息,尼克松不置可否,有什么好说的,现在埃及人拼命抵抗,犹太人想压,美国支持,也竭尽所能,能帮得都帮了,若是以色列还是没办法,那就不是美国的问题,而是犹太人自己的问题!

  也就在同时,另外一份报告传了过来,又有多艘苏俄的舰船从土耳其海峡进入到东地中海,与东地中海的苏俄舰船会师,形成了一个拥有八十多艘舰船的庞大舰队,并正在向埃及军港亚历山大行驶...--.

  尼克松点点头,这个马祖罗夫看起来挺刚的,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对手,就在此时,另外一个报告传了过来,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法国闹腾起来了!

  看完报告后,尼克松笑不可支,原来嬉皮士运动在美国逐步熄火后,却从美国传播到了法国,而法国社会又长期深受天主教文化的影响,即便到了60年代,法国的许多学校里仍然实行着"男女分班授课"的传统,这让当时的法国年轻人感到非常不满。

  很快,就有一群学生上街打出了“要求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口号,这相当于直接给当时执政的戴高乐政府提出了一个难题。

  戴高乐的观念和许多的法国中老年人一样较为保守,但他也深知这个国家的未来是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的,他对民众要求改革的呼声并不排斥,就派人和学生们谈判,但戴高乐没有想到的是,他手下的官员却大多维持着非常保守的思想。

  在与学生代表的沟通当中,一名法国政府的官员对学生代表怒吼道:“你们应该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而感到羞耻!因为你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已经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随后,整名法国官员的发言便遭到了所有学生的嘲笑。学生们认为,像这样的"老古董"就应该被搬进博物馆而不是站在台面上领导整个国家。

  很快,戴高乐主导的谈判活动就因为双方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宣告破裂了,于是法国巴黎又又又又一次闹腾起来了......

  尼克松完全可以想象此时戴高乐的狼狈,他当然乐不可支,让你折腾,让你跳,现在看你怎么办?他想了想,下令CIA给戴高乐助助兴.......

第196章 战争结束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表面上核大战的阴云总算散去,但美苏两个大国暗地里的较量却愈演愈烈。

  1963年4月,美国人将携带有“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开到了土耳其。该导弹是美军实际装备的第一枚用于实战的潜射核弹道导弹,射程最远可达4000公里,如果在地中海附近部署,可以威胁到莫斯科。

  这是苏俄不能接受的,为了对付美国的核潜艇威胁,苏俄不断扩张中东的影响力,并组建了地中海舰队,这才稍稍轻松了一些。

  但美国在地中海地区也有一只庞大的海军舰队,苏俄海军并不是对手,为了有效的对抗美国海军,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苏俄搞出了一整套应对方案,此时也已经初步成熟。

  此时,苏俄掌握了一门黑科技,学名叫作CDAA——多功能环形布置天线阵列,这是一种由两排天线环组成的无线电被动侦听定位系统。

  这种超级雷达外层的天线环直径在200-300米之间,有着一圈很矮的天线;内层天线环直径在105米上下,内层天线环竖立着40座天线塔,每座天线塔的高度在10米左右,内层天线环围绕着里面的房子,房子作为电磁侦听/定位系统的控制站。

  这样的黑科技自然不是苏俄的原研,而是来自于纳粹德国,负责研发的纳粹德国海军电磁信号侦听研究所又处在东德,苏俄击败纳粹后,获得了全套的技术图纸和整套设备。

  老毛子缴获了人才、设备和资料后,继续研发,又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终于搞出了这一套侦察美国舰队的黑科技。

  这款设备可以在5500公里左右(约3000海里)距离,探测美国舰队,其探测的误差大概在97公里左右,在此时,这是一套非常惊人的高精度探测设备。

  苏俄在全境修建了几十个这样的雷达站,由这些雷达负责对美国海军舰队的远程侦察,探听到大概的位置,但其误差在50-100公里左右。

  接下来苏俄海军的图95、图16、图22等航程大的电子侦察机则负责侦察这50-100公里误差区,找到美国航母的确切位置,而为了保证不至于被电磁欺骗,苏俄还有专门负责目视侦察的飞机。

  等到美国航母位置确定了,苏俄对付美国航母的大杀器拥有最少3.5倍马赫速度的Kh-22导弹,就可以对美国航母舰队发动饱和攻击。

  Kh-22导弹硕大无朋,重达5.7吨以上,光携带的液体燃料就有3吨以上,加注这种燃料还极其的危险,技术人员需要穿戴覆盖全身的橡胶保护套,并佩戴防毒面具,还需要一整支医疗急诊小组随时待命。

  这种导弹从飞机和潜艇发射后,不需要进行任何中段无线电指令修正,只靠着惯导+主动雷达/被动雷达锁定目标,因为其惊人的速度不需要任何弹道修正。

  按照苏俄的计算,Kh-22在其极限射程300公里外发射,达到航母战斗群只需要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只够30节极速规避的航母战斗群机动5公里不到,这还是美国航母在导弹甫一发射就开始机动规避。

  而不管是美国陆军或者空军的防空导弹乃至海军的3T防空导弹完全无法对这种速度的目标进行弹道解算,这款导弹完全无法被拦截。

  更恐怖的是,Kh-22携带的不是常规弹头,而是一枚100万吨核弹头,这样的核弹头一旦爆炸,其攻击范围远远超过了5公里,也就是说,Kh-22一击就可以送整支美军航母编队去海底见龙王。

  这一套攻击航母的体系后世的中国也成功构建,而且不需要飞机直接侦察,由地面远程雷达和天上的卫星实时跟踪美国的航母,并把航母的坐标通过数据链输送给飞机军舰。

  而负责攻击的则是二炮的反舰弹道导弹,轰6K和O55万吨驱逐舰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而这种高超音速导弹不仅速度飞快,而且因为采用的是钱学森弹道,根本无法拦截。

  这也是谷雨的前世美国在2016南海对峙中最后退却的关键,美国航母编队在这种攻击下很难生

  存,只好灰溜溜的撤退......

  此时苏俄构建的这一套系统虽然傻大黑粗,但已经具备实战价值,这也是苏俄海军敢于对美国人说不的关键,空中没有像样的远程战斗机,在地中海这个澡盆中,美国海军这个巨大的活靶子不是苏俄海军的对手。

  就在苏俄海军出动的同时,苏俄强大的远程轰炸机部队也积极准备起来,一旦美苏对上了,他们也将上阵,会同海军一起送美国地中海舰队去见龙王爷......

  而为了更有效的威胁美国,促使以色列接受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停战条件,苏俄做了另外一件事,苏俄不再向埃及和叙利亚输送各种武器,而是准备空运空降部队登陆埃及,而此时出征的舰船中还有四艘大型两栖登陆舰,必要时直接登陆苏伊士运河。

  老毛子这般操作的用意非常简单,苏俄需要告诉美国人,他们这一次坚决要给埃及撑腰,就算以色列打到苏伊士运河又如何,苏军也可以把犹太人赶走!

  美国的卫星在天上不断闪烁着,自然也拍到了这些信息,白宫的神经立刻高度紧张起来,美国政府讨论之后决定启动三级戒备状态,美国的战略轰炸机转载着核弹头升空,这是固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动静最大的一次。

  世界局势又一次紧张起来,消息传到北京,谷雨压根没在意,这两家明显玩的是胆小鬼游戏,苏俄这一次动作这么大,估计是认为古巴导弹危机丢人了,这一次想争回一些面子,毕竟地中海离苏俄太近了,反倒美国不太方便调集足够多的舰船。

  恰好前海军司令,现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在谷雨身边汇报工作,谷雨有些好奇的询问苏俄海军这一次怎么有底气和美国人对抗了?张爱萍向他汇报了一番,然后又说解放军海军虽然得到了一些苏俄的技术援助,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创建起类似的拒止系统。

  谷雨笑着问道,“老毛子若是向美国航母丢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苏俄能否保证美国不会进行核反击?“

  “肯定无法保证!”

  “那就是喽,苏俄既然除非打算和美国打核战争,否则根本不敢用那些挂着核弹头的导弹,既然不敢用,那花费巨资搞这一套系统说到底就是摆设。

  我们要搞,就要搞能够准确击中航母的常规弹头,必须能用,敢用!现在技术还不成熟,那就先等等,把钱用在那些更重要性的领域!”

  “您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古巴导弹危机都不敢打,我们有什么好怕的,就算事有万一,我们不也有一些准备吗?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腹地又分布无数大山,这都是天然的筹码,我自然不需要太惧怕!”

  谷雨叫上张爱萍,两人一起沿着中南海的走廊走来走去,谷雨想了想说道,“驻埃及的无关报告,以色列获得了美国提供的电子干扰装置,严重威胁了苏俄雷达的使用,我们的雷达技术也不行,你也要抓抓紧呀!"

  “这一块我们有研发,不过我们在电子管这一块比较薄弱,目前只是有样品,还没有转化为实战武器!”

  “不着急,我有耐心!”

  又走了几步,谷雨这才说道,“明年换届你会进中央局,但对你的安排目前有些争议,一些同志认为你可以担任军委副主席,一些同志认为你继续搞军工,你是怎么想的?”

  “谷书记,我还是搞军工吧,这一块更适合我!”

  “你们呀,一个个都不愿意碰军委,我想全退都退不了,唉,也怪不得你们,军队人事确实麻烦,没有三两三,不过上高冈呀!”

  谷雨微微摇头,“你想搞军工,那就搞军工吧,不过航母能不能按时下水我不在意,但民航飞机一定要给我搞出来,这关系到几个海外省的稳定!”

  “是!”

  谷雨继续说道,“我们和英国合作搞民航飞机,美苏两家都不高兴,我跟他们说,你们搞了—大堆限制,甚至于高层往来参观都不让,你让我们怎么敢跟你们合作?

  美国似乎有些想通了,他们邀请我们去参观,我想让你带一个军事科技代表团去看一看,搞工业最忌讳闭门造车!”

  “我非常想去美国,只是我们去了美国参观,美国肯定也要参观我们!”

  “那就让他们看,我们能拿出手的东西就那么几样,美国人也是知道的,难道你还有什么要保密的?”

  “有些太过落后了,也要保密!”

  “哈哈,是这个理,这一次不同,敞开给他们看,哪怕美国人想看核武器研究基地,也可以邀请他们做一些参观,要想入关,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谷雨稍稍踱步,“我们在二战前搞了一大堆铀矿石,目前还有一些留下来,也让美国人看一看,这也是一种威慑嘛,我们不是没有资源,只是没必要造! ”

  张爱萍有些无奈得点点头,他一直觉得谷雨对未来国际形势的战略判断太过乐观,不过国家的现状就是这样,现在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上来了,军工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向苏俄那样吃激素的搞法,是不可能长久的。

  张爱萍想了想说道,“我们做出这么大的让步,看来入关谈判有了不小的进展?”

  “确实进展不少,不过美国人的胃口,我们的牺牲也不少,但总体是值得的!”

  随着石油危机愈演愈烈,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已成定局,与历次经济危机的处理方式一模一样,帝国主义选择了大规模扩大市场。

  他们答应向中苏两国提供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美国也终于在中国入关的问题上松口,短短时间,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达成重大妥协,消息传来,中美工商界都十分满意。

  与前世不同,拥有了几个海外省之后,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了相当的保障,随着杂交稻的大规模推广,广南三省和受中国影响的柬埔寨,以及可以产出大量稻米的东华等地,每年可以出产超过1亿人口需求的商品粮。

  基本完成了绿色革命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农产品出口大国,中国出口世界上最多的小米、蔬菜、苹果、棕榈油,同时也是茶叶、咖啡出口国之一,天然橡胶产量也同样惊人,不过主要是以制成品方式出口。

  虽然总体形势还算乐观,但相比于美国低成本的大农场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抵抗风险的能力要差得多,所以这一世的中国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还是相当谨慎的。

  在中美农产品出口谈判中,中国近期做出了重大让步,已经原则上同意全面开放小麦贸易,大规模进口美国面粉,同时也答应全面增加大豆进口配额,但坚决不同意放开大豆贸易。

  虽然美国人没有达到彻底撬开中国大豆市场的战略目的,但他们一举撬开了中国的小麦市场,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是一个拥有亿吨小麦需求量的超级大市场,太令人激动了!

  这个时代的美国虽然有着不菲的大豆出口,但大豆出口的规模远没有谷雨前世那么夸张,而且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产出国,这也让美国贸易代表团产生了错觉,中国的大豆市场并不会太大。

  所以美国已经原则上同意与中国签署农业协议,不过党内也对谷雨准备放开小麦进口意见不少,甚至有多位同志给他上书反对。

  理由也足够有说服力,中国的小麦产量高达8000万吨,这么庞大的市场对世界开放,万一有一个风吹草动,影响的是两亿人口的吃饭,这足够动摇根本。

  不过谷雨还是说服了党内同志,我们的小米产量格外大,每年都要大量出口,以至于世界小米价格一直涨不起来,这非常不划算,小米价格下降也非常不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

  相反,我们放开了小麦市场,国内小麦价格下跌,小麦种植量下降,除了进口一部分,也可以鼓励小麦产区的老百姓吃小米,这会增加国内小米消耗量,有利于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小米出口价格。

  而在小麦产区,可以鼓励群众只种植一季玉米或者大豆,剩余的时间可以种植蔬菜,也可以搞一些生产周期比较短的农作物,如此可以极大的缓解华北地下水位的下沉,国家可以给一些补贴,现在完全补贴的起。

  更重要的是,美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苏俄都可以出口小麦,中国可回旋余地大得多。

  而若是放开大豆市场,这个市场现在看起来不大,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需要更多的肉类,肉从哪里来,大豆玉米的需求量肯定激增,对大豆玉米搞配额,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国内市场的价格稳定,不至于被国外影响。

  谷雨这么一说,党内同志才算勉强接受,而随着中美农业贸易基本达成一致,影响中国入关最大的拦路虎已经解决,有乐观的人认为中国1970年就可以入关。

  不过谷雨认为中美迅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比较理想的情况是1971年,美国新一轮大选前,尼克松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以获得来年的总统大选,不过这个结果对谷雨个人并不算太美好,1971年的他已经是半退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将党代会推迟到1971年底,不过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按时退休,入关的成绩交给下一代班子,同时在下一代班子的任期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以增加威望,这也是谷雨早就想好的事情。

  眼看着自己最重要的追求即将实现,他也即将功成身退,谷雨反倒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他心里明白这应该是权力欲在作祟,他虽然嘴上口口声声要退休,但随着退休时间表越来越临近,他又有些不习惯了......

  不过幸好这个时候法国闹腾起来了,戴高乐被一群要性解放的大学生搞的头疼无比,谷雨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清醒了许多,戴高乐当总统也不过11年,法国年青人都已经厌倦了,他都已经干了三十多年,已经足够了!

  心态调节一番的谷雨默默得看着戴高乐的抉择,而才是的戴高乐也逐步摸清楚了这一次法国闹腾的根源,法国社会又又又又一次觉得应该改革了。

  法国的金融资本家对他的金融政策不满,他们希望可以如英美同行一样拥有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把大量的银行贷款以1%的低息给工业企业,法国现在已经有了核武器.他们觉得没必要再牺牲了。

  而法国的企业资本家们同样对法国经济高度的国有化和政府不断的指手画脚不满,他们已经渡过了二战后的危机,现在想将国有企业变成私人资本。

  法国的农民就要求政府必须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法国的工人却认为,政府应该加低物价、减少税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法国政府的钱又不是大风吹来了,怎么可能都满足,更麻烦的是,此时的法国困难很大,骤然出现的石油危机重创了法国,虽然西非油气资源可以有一些补充,但法国损失还是不小。

  而戴高乐搞来的一堆黄金,想学美国搞黄金法郎,结果转手就被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狠狠教育了一番,大量黄金的流失严重动摇了法郎的金融地位。

  所以哪怕是戴高乐也明白法国需要改变,但到底如何改革,蓬皮杜那一套会有利于法国的发展吗?戴高乐也不清楚,他陷入到深深的思索当中。

  也就在同时,以色列人发起了最后一轮猛攻,在此之前,基辛格召见以色列驻美大使拉宾,直言不讳的说道美国人不可能接受再出现一次古巴导弹危机,以色列该停战了,这一次吃了亏,下一次准备妥当后,完全可以打回来。

  拉宾重申了以色列的立场,最后两家达成协议,美国人再给以色列几天,但必须在苏俄舰队出到达埃及领海前结束战争,而作为交换,美国人答应会在东地中海拖一拖苏俄舰船。

  得到了拉宾的通报后,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无比凶悍的进攻,此时埃及也非常清楚只要他们能扛住几天,等到苏俄舰船出现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就会结束。

首节 上一节 208/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