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09节

  恰好此时大批中国移交的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运到了前线,埃及人的底气更足了,而这批中国引进的武器都经过了一系列改造以符合解放军的需要。

  其中相当部分都是解放军刚刚列装,并没有使用,拉到埃及看看效果,所以其很多信号美国的电子干扰系统也没有记录,结果一开打以色列空军就吃了亏。

  随着一架又一架飞机杯击落,以色列当时就急眼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反正美国提供的F4鬼怪战斗机还有很多,那就继续用。

  以色列最后的猛扑非常凶悍,沙龙率领的一个装甲师甚至已经远远看到了苏伊士运河,而作为回应,纳赛尔直接拿着一个RPG来到了最前线,然后埃及人疯了一样发起反击......

  也就在地面上埃及和以色列拼死血战的同时,美苏两国的海军在东地中海开始了十分紧张的对峙,此时美国人才发现他们的对手彻底疯了!

  苏俄搞清楚了美国航母的位置之后,红海军派遣携带反舰导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紧贴美军航母战斗群,双方保持目视接触的距离,然后苏俄海军就开始了打航母演习,一切都按照实战模式进行训练。

  苏俄的演习很简单,训练各种武器发射的速度一旦动手,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一骨碌把所有武器都丢到美国的航母舰队群,导弹、火炮、鱼雷、喷气火箭——向航空攻击集群开火。

  原因很简单,等到美国航母飞机空袭之后什么也剩不下了,可以说苏俄海军搞的就是自杀式进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红海军就没打算回去!

  由于舰艇数量占优势,红海军的舰艇采用轮换方式,一部分在叙利亚"近岸锚地"进行休整补给,另一部分则对美国舰队实施“贴身跟踪”,红海军通过这种舰艇轮换方式,始终保持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近距离跟踪,让其根本无法发挥远程作战的优势。

  同时红海军也做好了美国继续增援的准备,可以发射核导弹的海军轰炸机部队也在频繁演习,有一些轰炸机挂着反舰用的导弹直接飞到了美国航母的上空......

  除了水面舰艇和飞机,苏俄还在地中海部署了好几艘可以发射Kh22导弹的核潜艇,虽然这些初代的导弹核潜艇必须上浮才能发射携带的重型反舰导弹,但由于水面上有舰队的护航,该型潜艇可以从容不迫地加入整个舰队,共同对美军航母编队实施反舰导弹“饱和打击"。

  这下子轮到美国人尴尬了,虽然美军各型舰艇也陆续增至60艘,其中包括3艘航母、两艘两栖攻击航母和8艘攻击型核潜艇,舰队实力远远超过了黑海舰队。

  但如此众多的舰艇在狭窄的海域面对面的对峙,简直就好像坐在池塘里,这非常不利于美国海军发挥,航母应该是离着远才有威胁,可现在又没办法退缩,一退就意味着妥协。

  此时的的美海军攻击群仍然以火炮,炸弹,鱼雷作为主要打击手段,反舰导弹?美军攻击群还真没有,过度迷信舰载机+鱼雷/炸弹攻击力的美国,对反舰导弹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

  航母舰载机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敌方舰队的舰炮和舰载导弹射程之外,能对敌方舰队发起歼灭式打击,但是如果对方的舰队扛着反舰导弹逼近到航母战斗群视距之内,那么航母亳无疑问就成了最大的靶子,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即便是起飞飞机进行反击,舰载机起飞的速度也远远赶不上反舰导弹飞行的速度。

  所以美国海军要想消除苏俄导弹的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先发起进攻,可以说别无选择,但对方都已经刺刀上膛,随时可以开打的准备,美国舰船就算能送俄国人见龙王,自己也肯定会见龙王。

  所以对峙了一段时间后,心惊胆寒的美国海军不断要求国务院让以色列停战,现在这种对峙对美军太不利了,老毛子发疯,美军可不是疯子!

  可这会以色列人还是没有取得决定性突破,此时五角大楼也失去了耐心,美国国安会讨论之后,决定让美国舰船撤离,美国虽然重视面子,但也要分时候,这种对峙太不划算了!

  从战术角度看,美国的这个决定为舰队提供机动空间,增加苏俄军舰的攻击难度,然而从战略层面讲,这无疑是白宫向莫斯科发出的明确信号,说明美国人愿意和解,这样的解决方式也不同于古巴导弹危机,很显然美国已无法维持无可争议的优势。

  而随着美军的退缩,苏俄的运输船也可以顺利前往埃及,以色列人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在安理会磋商后,美国简单增加了几条面子条款后,会同苏俄提出了一份新的停火协议,基本上按照各自的战线停火,然后迅速表决通过。

  此时已经十分疲惫的埃及和以色列陆续宣布接受停火协议,至此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阿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双方也都十分奇葩的宣布自己是胜利者。

  埃及人的理由很简单,战前我们在苏伊士运河以西,现在我们杀到了对岸,控制了运河,从此之后,苏伊士运河回到了埃及人民的手中,还严重杀伤了以色列人,可以说完成了战前目的。

  这场胜利对于纳赛尔政权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一扫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影响,而且极大的团结了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世界。

  这一场战争胜利之后,埃及虽然还有不少领土被以色列占领,但对埃及经济的影响非常轻微,埃及也可以着手修复战争损伤,重中之重就是阿斯旺大坝。

  纳赛尔准备用十年时间建设一个全新的埃及,等有了足够的基础,再发动第五次战争,逼着以色列让出西奈半岛其他地区,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动手。

  当然了,要想实现这一点,他离不开腰包鼓起来的阿拉伯产油国支持,也离不开苏俄的支持,这件事也相当的不好办,有了钱之后,很多产油国现在得瑟的不成样子......

  以色列也有说法,以色列政府为了有所交代,在对付叙利亚的过程中多抢了一些地方,虽然失去了西奈半岛部分地区,但以色列核心区更加安全了,而且军事上,阿拉伯国家的死伤数倍于以色列军人。

  当然了,这是以色列对外的粉饰,以色列高层心里很清楚这一场战争以色列打了一场大败仗,不过失败也不完全是坏事,这一场失败也让以色列彻底清醒过来,以色列只是一个小国,体量远不如埃及,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分裂阿拉伯世界。

  以色列的首选是与埃及谈判,但必须放弃西奈半岛,这同样异常难做,以色列强硬派担任失去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以色列的战略空间更加狭小,最起码也要限制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军事存在。

  但埃及已经打成了声威,他们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很显然不可能,这就需要美国出马,也给埃及好处,让埃及觉得即便得罪了阿拉伯世界和苏俄,也是划算的,这得多少钱?以色列人也不知道!

  也就在两个小弟盘点的同时,幕后几位大佬们也都在盘点,苏俄当然大赚特赚,不仅一扫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耻辱,同时也在经济上大捞了—笔,油价翻倍,对苏俄经济的好处实在太大了,不过油价仅仅翻倍怎么成?

  而这场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虽然干得不错,但也元气大伤,接下来不管是重新武装,还是经济重建,他们都离不开苏俄的支持,苏俄自然也愿意给一些支持,不过苏俄也需要有一定的回报,到了该要价的时候了!

  而这场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虽然干得不错,但也元气大伤,接下来不管是重新武装,还是经济重建,他们都离不开苏俄的支持,苏俄自然也愿意给一些支持,不过苏俄也需要有一定的回报,到了该要价的时候了!

  也就在苏俄高兴之际,美国白宫的国安委会议上,美国高层却阴云密布,面子上让了让苏俄,这反而是小事,最大的麻烦是这场战争的后遗症。

  阿拉伯产油国断油,造成了世界油价继续攀升,据说那帮家伙准备在下个月将油价再涨一倍,直接把每桶原油拉到8美元以上,这必然会严重打击美国的经济,可现在美国还真拿这帮子产油国没有办法。

  而随着美国经济遭到重创,黄金美元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攻击,想保住黄金美元越来越难,美联储已经在考虑适当时机放弃黄金美元,而消息传出,黄金价格又一次蠢蠢欲动起来。

  为了摆脱危机,尼克松政府一方面决定加大与中国的入关谈判,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打开这个巨大的市场,通过扩大对华出口解决经济上的麻烦。

  另一方面,尼克松政府决定增加阿富汗的军事投入,一来通过大规模的军火采购,把国内企业得到更多的订单,二来更好的压制苏俄,老毛子不过是耍无赖,现在美国扩大在阿富汗开打,让全世界那些不安的人知道老大还是老大。

  当然了,尼克松也知道阿富汗不适合派出更多的地面部队,他采取的办法就是阿富汗政府军出陆军,美国扩大空袭力度,未来危机一旦摆脱,美国就可以缩小在阿富汗的投入......

  除了忙活这些以外,尼克松也把注意力放到了即将启动的登月计划。他要转移人民的注意力,但问题是阿波罗计划实在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好。

  看看发射时间表就知道了,阿波罗7号于1968年10月11日终于进行了第一次载人飞行,3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并测试指令舱上的对接系统。

  两个月后,阿波罗8号升空,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从地球飞到月球后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同时测试阿波罗指挥舱系统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之间的太空及绕月轨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踪和生命保障各个方面。

  今年三月,阿波罗9号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并对登月舱进行进一步检验。任务是测试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反应和失重状态。

  按照计划,也就是1969年5月,阿波罗10号飞将绕月球轨道,并使登月舱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

  然后就是预计在7月发射的阿波罗11号,NASA说可以登陆,尼克松也觉得听专业人士的不错,可以登陆就可以登陆吧,反正也就15公里,就算登月舱摔在了月球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扶好之后,再装几十公斤月球土壤就可以!

第197章 轻松与挑战

  美国每两个月就可以发射一次火星五号火箭,每枚火箭造价高达12.3亿美元,虽然发射次数多了,成本会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谷雨也不由得连连咂舌,美国实在太有钱了!

  但即便美国如此财大气粗,谷雨还是觉得美国登月的搞法有问题,美国到目前都没有搞月球软着陆,也没有搞登月舱返航对接,美国就敢把人送到月球上?这万一出事了,宇航员回不来,如何应对国内外的舆论?

  这也不奇怪前世有那么多“阴谋论”,或许真不是阴谋,而是美国的搞法实在太不科学了,世人又怎么可能相信,不过这是美国人的事情,谷雨也没心思去管,中国的航天产业还是按部就班的发展好!

  在过去几年,中国和苏俄进行了一些合作,也选拔了一些人前往苏俄接受宇航训练,不过这些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上天,是不合格,还是苏俄不愿意,谷雨不知道,但并不影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计划正式立项并启动。

  这个计划分成三步走,首先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这个计划规定的实现时间是10年。

  第二步是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也是长远计划,需要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美国马上要登月了,苏俄更是已经启动了深层空间探索,中国明明有能力搞载人航空却一直不动,哪怕慢一些,也比不动强—些,所以—大批技术人员非常着急。

  为了说服谷雨,航天科技的领导层办法都想尽了,不过此前谷雨一直没松口,但就在石油危机爆发后,他才松了口,批准了航天科技的规划。

  事实上,谷雨本意是想等一等,不过谁让油价又一次暴涨了,他也拖不下去了,当然了,也没必要拖,航天工业的发展对电子、材料等诸多行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计算机即将大爆发的时代,此时投资一些钱,很快就会赚回来。

  现在已经是七月初,第四次中东战争停火了一段时间,但阿拉伯国家发现断油的效果非常高,他们不仅继续断油,而且又又一次提高了油价,这一次直接增加了50%,油价一口气干到了6美元以上。

  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油价直接上涨了三倍,而此时还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1盎司黄金仅仅35美元,虽然比不上前世1974年最高12美元的价格,但实际价格比1974年的还要高,可以说这个油价实在太夸张了。

  这也让西方国家因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各国股市一片哀鸣,现在各路资本都在疯狂的炒作黄金价格,美国敢抛售黄金,投资者就敢接下来。

  虽然美国还在硬撑,但中央金融工委的专家们分析美国放弃黄金美元,大规模印钞已成定局,一旦美国人放弃了黄金美元,美元暴跌,石油价格还要暴涨,这也必然会带来各种原料价格的大规模上涨,一个原材料大牛市即将出现。

  此时的中国对外出口的主力是原材料和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自然可以狠狠捞一把,不用谷雨催促,国家计发委推动,各大银行提供巨额贷款,继续大规模提升中国石油产量,争取早一点把全国石油增加到3亿吨,成为世界主要产油国。

  对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还是很有底气的,进入到六十年代中后期,中国进一步扩大了天方省和卡宾达等沿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发现了规模巨大的近海油气资源。

  而陕北、蒙古、渤海、富国省沿海、南洋省沿海、昆仑省也都陆续发现了一些石油资源,虽然储量差异明显,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油气田加起来,实现3亿吨的目标希望很大。

  但即便可以做到三亿吨,谷雨也知道十年后,中国将有很大的可能由石油输出国变成进口国,所以乘着石油危机带来的诸般利好,各种相应的准备工作也都忙活起来。

  那些可以代替石油的行业也获得大量投资,比如这些年谷雨一直在推动的天然橡胶种植,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此时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也可以大量出口。

  此前十来年时间,因为石化工业大发展,天然橡胶价格一直走下坡路,所以各个农场日子并不好过,但随着油价直涨三倍,天然橡胶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海外省各个种植天然橡胶的农场日子一下子好过起来。

  接下来不仅中国,还有中国南方各邻国也将加大橡胶的种植,这将代替相当一部分石油需求,虽然未来油价下跌,这些橡胶林将遇到困难,但如果届时的中国已经变成了进口国,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国家哪怕给补贴,也要保证足够的橡胶种植。

  这些年,中国也一直在推动使用棕榈油的生物柴油研究,对煤炼油相关研究也没有停过,不过由于此前石油价格在低位,这些项目规模都不是很大,比如煤制油只有十万吨的规模,实际上相当小。

  在煤制油领域,目前被国际制裁,石油进口不畅但却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南非具有较高的水平,虽然中国和南非不怎么对付,但相关的经济合作并没有停止,中国不断进口南非的高品质铁矿石,也和南非合作搞煤制油,所以这一块中国的技术储备可以说相当充足。

  随着油价大涨,这两个项目都将突破盈亏线,所以国家计发委决定大规模投资,并安排相关企业上市融资,各大银行也将提供贷款,推动这些行业进一步发展,按照计划,生物柴油和煤制油的规模要一步步达到1000万吨。

  除了扩张油气和准油气资源以外,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的中国政府也同时扩大了太阳能和锂电池领域的投资规模,太阳能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锂电池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可以进行民用领域的推广。

  随着技术的突破,按照谷雨的一贯做法自然是支持相关研发人员创业,创建一个个科创企业,国家以技术占据一部分股份,并通过军抚中心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资金,帮助这些企业扩张,谷雨希望在这批企业中会冒出一两个比亚迪。

  想到比亚迪,谷雨自然想到了中国的汽车工业,此时此刻,中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完成了第二轮技术升级,虽然整体技术不如欧美,大概是世界二三流水平。

  中国汽车企业也参差不齐,丰田汽车已经达到世界二流水准,完全可以与欧美在中国的合资厂竞争,而北汽、洛车、一汽、二汽、民生和华侨等厂虽然总体水平要差一些,但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存活之路,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那些年产量一两万甚至几干辆的小厂还有不少,虽然已经有二十多家相继破产倒灶,但还是有十几家活了下来,除此之外,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后,也跃跃欲试,陆续有企业进入整车市场,这也让中国汽车工业充满着活力。

  虽然不断有人提议限制小厂重复投资,但都被谷雨否决了,认为交给市场,只要这些小厂可以生存,就没必要管太多,能买5000辆小车就能活下去,那也是人家的本事,既可以增加地方的GNP,又来带来不少税收就业,我们凭什么管。

  至于这些车厂以后可能破产倒灶,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些年我们搞的小化肥不也有不少活不下去关门的,但好歹为我们解决温饱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能否认那些个小厂的功劳。

  当然了,嘴上这么说,但实际操作中,中国各大国有银行已经不怎么给小厂贷款,那些小厂自己搞来钱,慢慢做大,国家再增加投资也来得及,这不公平,但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汽车厂规模越大,利润越好,在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前,不可能指望国有银行雪中送炭。

  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不仅仅世界汽车工业会大洗牌,中国同样如此,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肯定会高速发展,原来对轿车工业的种种束缚也将放开,各种税费也将大幅度减少,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迅速扩张,并带动中国经济的高品质发展。

  但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随着中国扩大开放,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即,欧美大型车厂将会蜂拥来华,本州日本四大车厂也瞄准了庞大的大中国区,竞争会进一步加大。

  而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也将同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丰田汽车已经获准在美国创办一家整车厂,以方使在美国市场的扩张,虽然这一世的丰田对美扩张不利,不过其竞争力并不弱,只是因为中国没有加入关贸总协定,想卖到美国很难罢了。

  而其他的大型车厂目前进入美国或许有些困难,但巩固在国内的份额,并不断扩张在亚非拉市场的份额,也是必须的,谷雨已经制定了基本目标,十年内,中国汽车销售量要争取达到600万辆以上,出口要不低于100万辆.....

  相比于前世日本在1980年代超过1千万辆,这个目标看起来有些不如,不过中国不是前世的日本,不可能大规模进入欧美市场,出口就少了一大块。

  中国国内市场虽然不小,但人民财富的累积也需要时间,但不管怎么样,在十年内若是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达到极高的水准,等到八九十年代,世界出现重大变革时,中国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抵抗住各种狂风巨浪。

  畅想了一番,谷雨缓步走入北戴河会议会场,恰好遇到了岁数比较大的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道,“老李,这一次你我都换一个地方,喏,那边三个年青人的地方还有几个位置,咱们俩就坐那边!“

  “这不合适吧?”

  “我主持了这么多年会议,今天换一个人主持,也新鲜一些!”

  毛泽东同志看了谷雨一眼,他可以看出此时谷雨心情相当轻松,这也不奇怪,他在欧美经济危机前整顿了一番,起到了重大效果。

  随着石油危机爆发,香港屋价、股价暴跌,若是此时还有大批地方企业在香港活动,那绝对会倒大霉,—大批国内企业也必然会被连累。

  而提前整顿,也让这些企业可以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出售了各种资产,虽然还是出现了一些麻烦,但规模小了很多,这也让中央和地方都可以轻装上阵,这一切都说明了谷雨的先见之明。

  凭借着对未来形势的敏锐判断和种种出色的操作,这一次北戴河会议必然完全处在谷雨的控制当中,不管是重大政治经济政策调整,还是人事调整,基本都是谷雨同志一言而决,他坐在哪里,乃至于退休都根本不重要,反正决策的只会是他。

  毛泽东同志想的确实没错,谷雨现在的心态确实比较轻松,不过他心里非常明白1969年夏天的北戴河会议非常重要,对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具有重大影响。

  因为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欧美出现经济危机,而苏俄则因为石油可以大量出口高度膨胀,以苏俄的秉性,必然会大规模扩张,美守苏攻的局面可能会出现。

  国际形势的巨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虽然谷雨已经制定了绝对中立的外交战略,尽可能少插手,不插手外部世界的变化,但中国块头太大了,各种事情总会找上门的。

  而在政治上,经过几年的时间,中央高层已经就未来关键人事调整达成了基本一致,但这一次换届将是10后领导干部的大接班,还需要考虑一大批20后年轻干部的下放,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必须进行大量磋商。

  经济上,随着《中美农业协定》的谈判基本结束,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最大的拦路虎已经清除,或许用不了多久,中国就将加入到关贸总协定,这件事的影响格外深远,党内上下有一大批人忧心忡忡,大家都经历过民国乱局.......

  在中国的周边,也有一大堆破事,朝鲜军政府有意推动民选;九州日本老一代政治家逐渐老迈,年青一代开始浮出水面;南越的吴廷琰已经快七十岁了,他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定;暹罗、南华、兰芳、苏门答腊全部都面临着年青—代的交接班问题。

  虽然中国无意于干预这些国家的人事安排,但1969年的中国在外部世界有着巨大的利益,中国不可能无视这些国家的种种变化,肯定要讨论一番。

  而在南亚,随着印度从大旱灾中缓过来,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随着苏俄对印度的投资越来越多,印度军事实力正在迅速提升,尼赫鲁的女儿拉-甘地看起来颇有能力,目前南亚的形势并不安稳。

  最大的麻烦还是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越来越离谱,周边又是一帮子仁君,这些仁君搞出来的种种破事必然对昆仑省的稳定有重大影响......

首节 上一节 20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