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47节
在讲话时,苏霍伊老爷子提出了一个他十分担心的问题,飞机上的航电增重1公斤整机就要增重4-5公斤,偏偏苏俄的航电不仅不如美国,也被中国追了上来,甚至在一些领域,还比不上中国。
这些年中国在晶体管、集体电路领域投入巨大,已经应用在航电和雷达上以减重,并提升性能,中国人甚至还十分大胆的将液晶用在了飞机上,而苏俄却一直抱着电子管不放,是不是太保守了一些?
苏霍伊质疑后,又有人开始质疑,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苏军发现美国人竟然搞出了电子干扰,严重影响了萨姆导弹的防空性能,而且已经将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在了最新的战斗机和导弹上。
经过测试,这些新武器的实测数据远优于苏军的武器性能,战争是最简单的朴素唯物主义,苏俄军方终于承认了晶体管的先进性并试图停止电子管小型化尝试,开始转向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研究。
苏共中央局得到汇报后,很快就出台了一份指示,要加速电子产业的研发,以举国之力投入巨额资金,要求在十年内在集成电路技术上能赶上美国。
不过此时想转向,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过去十年苏俄在电子管小型化这一块投入巨大,整个国家有大批的工厂、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专注在电子管产业上,不可能让这成千上万人因为这个技术目标转变导致项目下马而失业。
而那些搞了大半辈子电子管的研究人员,也不能再重新投身到全新的晶体管研究中,这些人不可能容忍他们的蛋糕被吞噬,所以这些人就形成了一个反晶体管的利益共同体。
再加上电子管的研究上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而早期的集成电路在某些方面对电子管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他们也有理由阻拦,这些关键子系统研发部门始终不放松对电子管性能的挖潜和开发。
如果仅仅是花钱养人也就罢了,这些电子管生产出来,总是需要应用的,所以苏俄各行各业凡是能凑和,就凑和,空军需要新雷达,我们也支持,不过电子管还是能用的。
哪怕使用了电子管之后,飞机重了许多,哪怕使用电子管之后,三米内兔子肯定可以烤死,但只要不是烂到实在不能接受,飞机设计局就得认。
至于什么时候拿出合格的军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以制造更加轻便,性能更好的雷达,那就只能先等一等,我们现在的经费还是有一些问题,设备还是有一些问题……
苏霍伊这些总师们又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看得出这些子系统配套商的抵制心理,他当然要给他们压力,飞机研发是一环扣一环,电子系统不行,不仅死重,而且耗电量特别大,这对发动机和机体都是极大的负担。
面对几大设计局巨头众口一声的质疑,航电部门在感到压力山大的同时,也不断诉苦,想尽办法推卸责任,并且要求更多的经费,他们的理由也是杠杠的,苏俄在这一块的经费还不如中国,苏俄到现在连计算器芯片都搞不出来……
巴托夫老爷子相当的头疼,这帮子不成器的,若是钢铁还在世,一个个都得吃枪子,在规定的时间拿不出像样的东西,要你们何用?
也就在苏俄航空部门开会,头疼这样那样问题的同时,在东线,南亚战争初期印度地面进攻迅猛的推进势头被阻拦住了,双方陷入到僵持,不过被印度包围的好几万孟海军队也被完全合围,已经有些扛不住了。
此时印度占据了海德拉巴和孟加拉国土地超过了一万平方公里,南亚人口密集,印军也不是什么安分的角色,自然造成了大批难民,这也给海孟两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而在西线,虽然取得了空中优势,水平还不如印度的巴基斯坦陆军在地面战斗中表现一般,他们连续几天的进攻就是没有突破印度的防线,反而损失不小,无奈之下,也只好停止进攻。
而随着四国陆地上逐步陷入停滞,战争的主角变成了空军和海军,印度在初期空战受挫后,也在苏俄顾问的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空战方案。
米格21在中低空是有一些缺陷,但在高空,F104什么的,不是对手,所以印军搞起了空中游击战,一击即走,虽然占据不了制空权,但也可以有效得牵制其他几国有限的空军。
随着印军改变战术,不再以短击长,南亚空战也进入到相持阶段,而在大海上,拥有苏俄反舰导弹的印度海军舰船频繁出没,打击三国有限的海上力量。
而美国海军虽然气势汹汹,但只是做做样子,一直没有真正上阵的意思,这也让其他三国大失所望,美国佬说话好听,可关键时刻压根信不过,反倒是中国要实诚多了,虽说也没有上阵,但各种帮助给了不少。
随着战争逐步陷入停顿,英国在安理会上提议南亚几国沿着现有的战线停战,不过英国的建议被几国拒绝,这一波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损失不小,而且被占了那么多土地,自然不愿意轻易服输。
印度虽然有见好就收的打算,但现在的局面总体对印度有利,印度也不是很着急,现在空战僵持住了,陆战印度优势明显,印度战前准备的军费和各类物资还有一些,还是可以再打一打的。
此时中国藏南兵团和缅甸已经在动员,印度很清楚,如果在东线继续攻下去,极有可能引发中缅两国干预,反而可能得不偿失,相反,在西线就不一样了。
此时已经是11月份,大雪封山,中国在西线难以发挥作用,可以对巴基斯坦拉合尔方向来一次反击,狠狠得教训一把巴基斯坦,到时候印度再宣布接受英国的停战建议,就可以对全印宣布获得了完胜。
也就在印度开始准备西线攻势的同时,人民解放军空军特别打击大队,按照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协议,涂抹上孟加拉国空军的图案,顺利抵达海德拉巴基地。
印度的海岸线绵长,歼6战斗机哪怕挂上了副油箱,航程增加了不少,但想沿着海岸线低空飞行,顺利空袭孟买郊外的印度核反应堆,然后顺利返航还是比较困难。
所以这一次对印度核反应堆的空袭一反常态,变成了直接的硬上,解放军空军敢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欺负印度的工业能力不够,本土没有萨姆导弹的生产能力。
苏俄支援的导弹数量就那么多,现在连续打了这么多天,印度绝大部分导弹应该部署在前线,其他地区自然就少了。
解放军也很了解萨姆导弹的相关教学条令,条令规定的发射时间比较长,高达8分钟,而解放军歼六战斗机装备了导弹报警器,萨姆防空导弹火控雷达一开机,飞行员就知道你在瞄准,马上就可以拐大弯逃之夭夭。
在1969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站在埃及一边的解放军与埃及方面也有不少接触,了解到苏俄给予埃及的诸多培训中,并没有提及解放军对付U2过程中摸索过来的近快战法。
而处在前线的解放军军事顾问,发现印军也一直按照条例在做,他们应该不知道有导弹告警器的存在,虽然这一套防空系统对孟海巴三国已经足够,但对解放军空军就不行了,这就存在钻空子的机会,就算三哥的防空导弹部队发现了,也打不到解放军。
而且就算印度人知道了近快战法,解放军空军还装备着电子干扰吊舱和角度欺骗回答式干扰装置,这些都会极大的降低解放军战斗机被击落的风险……
本质上,这就是一次赤裸裸的军事示威,我知道印军在核反应堆附近有防空导弹,也有防空火炮,但我就是要硬闯,硬生生吃掉印军精心防御的据点,一旦我得手了,印度境内就没有一个据点是我不能攻打的。
这不仅仅是对印度的示威,同时也是对苏俄的军事示威,告诉老毛子你们没有那么强,别太得瑟了!
解放军有这么大的信心,当然也不是白给,而是多次训练的结果,在陆续研发了这样那样电子装置后,解放军自然也要进行带有实战性质的演习,在演习中就发现,这些电子干扰装置作用非常明显,若是防空部队不进行大量的训练,绝对要吃大亏。
这一切一切都表明谷雨同志提倡的信息战争时代即将到来,而早早布局这一切的解放军自然信心十足,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不过为以防万一,还需要促成其他三国空军对印度空军进行一次大规模反击,尽可能的吸引印度空军的注意力,解放军空军特别打击大队才好浑水摸鱼,而相关的协调工作也在准备当中……
也就在南亚战争各个参战方都在积极准备新一轮攻势时,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在听取并讨论了中央的政治报告后,进入到最后阶段,也就是党的领导机关选举。
按照惯例,选举会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预选,大会主席团拿出了一份候选人名单,由与会的正式代表选举,一般来说,这一次选举都有一定的差额率,而从建国后的八大开始,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选举差额率不得少于10%,这是八大党章规定的。
领导的想法不一定是广大党代表的想法,自从出现差额选举,中央和地方的党代会上就时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选举事故,所以为了避免出现重大问题,每一次选举前,主席团成员都会前往各个代表团座谈做一番解释。
不过这一次就不太好解释了,虽然谷雨早就打过招呼,他要退休了,但还是有不少党代表建议谷雨同志应该出现在中央委员名单中。
这倒是场面话,谁都知道谷雨同志已经决定退休,退休了不出现在中央委员名单中也不奇怪,真正让大家伙不能接受的是多名部委和地方副职直接出现在中央委员名单中,而在候补委员名单中,也出现了多位厅级干部的身影。
很明显,这些干部取得了飞速进步,这自然引起了很多党代表的不满,凭什么是你不是我?又凭什么你上海一个市就出现了好几个中央委员候选人?
谷雨很早就意识到这种局面,为防范他最关键的人事布局落空,在北戴河会议结束后,他就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吕和、黄正理两人提前上任,避免被人狙击。
又比如北京市长的安排,此前一直在四川工作的刘杰同志,在担任四川常务副省长和省长长达十年,在风洞群和发动机高空试验群取得重大进展后,终于被调离了四川,擅长挖洞搞建筑的他,将在党代会后担任北京市委书记,拿到一张中央局门票。
刘杰因为是四川省长,可以有一张稳定的中央委员门票,谷雨并没有提前安排他就职,但即将与他搭班子的赵紫阳同志就不一样了,就在国庆节之后就被任命为北京市长,成为了京兆尹。
赵紫阳此前只是福建常务副省长,而且干得时间也不算很长,这是标准的中央候补委员岗位,而他本人的资历也不是很出色,虽然是基层干起,基层岗位干了一大堆,但在出国担任驻法公使之前,只是淮安市委书记,成为福建常务副省长已经是很大的进步,现在一步登天成为京兆尹,又有几个人服气。
如果谷雨不提前安排赵紫阳担任北京市长,他相信赵紫阳有极大的可能成为那10%被差额的同志,但他被明确任命为北京市长后,他就几乎不可能被差额,不管他的资历有多么浅薄,北京市长都是理所当然的中央委员。
谷雨心里明白这样的安排多少有些拔苗助长,不过他都要退休了,有些事情也不太在意。
谷雨准备好好观察赵紫阳几年,时不时找他谈一谈,加深对他的了解。
若是他的思想过关,接下来他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不管前世的他发生了什么,他都有能力担任总理,总理这个位子上必须使用极其能干,有魄力的同志,哪怕这个人资历浅,那又如何,做一把手的用几个人谁敢乱咋呼?
除了赵紫阳以外,另外一个总理候选人就是边明礼,他是上海第二书记,是明明白白的正部级干部,他背后又有谷景生和周恩来两个人撑腰,谷雨相信他在接下来的中央委员选举中不成问题。
谷雨想着收拾周恩来推荐的同志,则是周恩来和陈云两人都比较器重,长期在中央部委工作的陈慎之和黄敬两同志。
陈慎之1911年出生,他是江西人,大革命时期去了上海,一直提着脑袋搞地下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上海解放后,他先在上海负责最困难的粮食工作,表现出色。
战后初期,就被调到中央物税委工作,一路做到了中央物税委副主任,到了60年代,陈慎之同志下地方工作,担任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省长,然后又回到中央担任国家市场监督部部长。
在这一次换届中,凭借着资历优势,陈慎之成为了中央局候补委员候选人,谷雨给他安排的岗位是河北省委书记。
黄敬更加夸张了,抗战期间,他就做到了天津副市长,建国之后,黄敬先是担任天津常务副市长,天津和河北合并后,他担任河北省委副书记、天津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兼第一书记)。
不过就在跻身正部级行列的前夕,谷雨和陈云闹起了矛盾,而他太早得志,也成了众矢之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黄敬在五十年代中期,带着他那位在谷雨的前世格外有名的演员妻子去了台湾担任省长。
不过幸好这一世他没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还是健健康康活着,在陈云被赶到日本后,谷雨又想起在台湾干得不错的黄敬,让他进京担任中央民生委办公室主任,后来又改任民政部长。
随着谷雨和陈云关系缓和,加之周恩来同志帮着说话,黄敬总算更进了一步,被安排为中央局委员候选人,拟任为国务委员、中央民生委副主任。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黄敬总算再一次成为中央局委员的候选人,不过谷雨对他并不在意,虽说前世他的不幸多少有些情有可原,但通过他的过往,谷雨觉得他的胆量和韧性有些缺乏,睡就睡了,又怎么办?被吓死太夸张了!
在谷雨眼中,这样的干部是典型的循吏,更适合在条条任职,不适合下地方担任一把手,而长期不能担任省委书记,也让黄敬彻底丧失了10后核心干部的竞争资格,能成为中央局委员,已经是极致了。
在谷雨眼中,这两人身上浓厚的周陈痕迹,注定了在这一次党代会上会遭到一些狙击,虽然他们资历都挺深,担任省长、部长多年,但此前一直是中央候补委员,并不是正式委员,只是因为05后干部成批退休,他们资历靠前,成为了中央局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
这也不奇怪,省委书记是一把手,但中小省的省长一般都是候补委员,而部委一把手差距很大,大的部委一把手往往是副总理兼任,副部长都是中央委员,而而小的部委一把手则只是中央候补委员。
对这两个人,谷雨不可能主动说什么,直接违反规则的事情他不会做,他更多的是冷眼旁观,若是狙击的人不多,顺利过关也就算了,但若是被狙击多了,谷雨也不可能为他们做什么。
不过百密一疏,谷雨忘记了一点,这两人资历都比较老,党代表们都是认可的,也都知道他们正部级好些年了,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央委员,但有些同志就不一样了。
在这一次换届中,拟任的总书记、总理和常务副总理都在上海工作过,而上海市委书记、市委第二书记、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全部安排为中央委员候选人。
市委组织部长、一个副市长、南通市委书记也被安排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一个市除了三个常委,这么多中委候补中委,这让很多省份的党代表非常不爽。
大家看来看去,最后看到了边明礼,听说周恩来同志对他很在意,力推他为中央局候补委员候选人,又听说他还得到了谷景生同志的认可,正好我们对新任第一书记也不满意,嗯, 他还是山东人,就他了,咱们不选他!
所以当预选结果出来后,谷雨大吃了一惊,什么鬼,老子确定的未来总理候选人,中央局候补委员、广东一把手竟然被狙击了?
不仅仅边明礼被狙击,还有好几个被安排为中央候补委员的20后干部被狙击,但有人被狙击,也有人走了狗屎运获得了提拔,或许是为了向中央表示不满,上海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还是有七个人,不过取代边明礼的竟然是上海市委常委、南通市委书记李思明,这让谷雨相当无语。
谷雨询问自己曾经的警卫秘书,中部战区司令员陈锡联,部队同志为什么投李思明,陈锡联说这样从基层小兵一步步上来的同志没有几个了,而且他已经有一任中央候补委员资历,也不算太过分。
谷雨默然,陈锡联说的没错,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于李思明这种草根起家的同志确实越来越少了,既然他运气这般好,谷雨也没什么不能提拔的,他都44岁了,而在他这个年龄,谷雨都干了快20年的一把手……
第228章 选举之后
中央委员选举出现意外,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又是这样的大换届,高层心里明白众口难调,不少党代表有意见,想发泄并不奇怪,所以早早也有准备。
当时就考虑到预定的副国级领导同志,甚至是中央局委员选举不过关的问题,最后决定若是谁真被选下来,那就空一个位置,中央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临时加人也不现实。
但边明礼毕竟是上海第二书记,他落选中央委员,接下来怎么安排呢,广东在中国经济盘子中的地位那么高,必须由一名副国级的同志坐镇,要不然很多事情不好处理。
所以负责组织的谷景生同志选择亲自过来,就选举结果向谷雨做一番汇报,他同样舍不得放弃边明礼这样的大将,想着给他争取争取。
谷景生同志建议,可以给边明礼加上政协副主席,继续担任广东省委书记,谷雨点点头,笑着说道,“既然这是预案,那就这么安排吧!”
想了想,谷雨又加了一句,“虽然是政协副主席,但也要有相应的分工,周恩来同志全退后,他原来承担的工作会交给李强同志,就让他担任李强同志的副手,分管一些工作,这样也方便李强调动资源!”
谷景生同志表示赞同,他明白这也是谷雨同志在有意考验边明礼,谷雨接着说道,“徐达三那个混账东西嫌一直待在香港气闷,想着换一个地方养老,他说了好几次,我已经同意了,香港要换一位军队同志,你觉得谁合适?”
李强南下养老,周恩来同志全退,换到昆明养老,多少有些监督味道的徐达三同志自然没有留在香港的必要,徐帅是聪明人,不愿意继续留在香港是对的。
不过按照惯例,香港要安排一文一武两位同志,现在退下来的军队同志那么多,想去香港那等繁华之地的人不少。
谷景生同志想了想说道,“感兴趣的同志不少,要么多安排几个?”
“也行,你来安排吧,那等不安分的,口碑不好的,多安排几个!”
“若是丢人了怎么办?”
“总得给香港的媒体界找点事情做,也让他们的同志知道自由民主下的军人尾巴也要牢牢夹着,你也正好可以乘机清理一下他们的旧部!”
谷景生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原中央边移委副主任、主持华侨工作的徐恒元同志是华侨子弟,他可以接替廖承志同志的工作!”
“恒元是老同志,值得信任!”
讨论好边明礼的安排,接下来轮到相当头疼的李思明安排,李思明去年才提的副部级,他成为上海市委常委已经非常好的安排,现在骤然间成为中央委员,这就不好安排的。
不过问题也没那么严重,李思明实际上还不是最年轻的中央委员,目前最年轻的是航天科工集团年青的总经理孙素平同志,他今年仅仅41岁,比李思明还小三岁。
孙素平同志是东北人,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九一八后迁徙到哈尔滨,四路军在抗战过程中,不断鼓励东北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南下,其父也不例外,带着家中几个孩子十分艰苦的来到了热河。
其父后来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孙素平同志因为是天生左撇子,一开始书都没得读,不过他非常有毅力,坚持练习右手,很快练就了左右开弓的本领,再次上学后,其卓越的天资就显露出来。
30年代中期,为了培养人才,谷雨为了推进高新科技发展,找了一大批天才儿童重点培养,孙素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15岁考上中科大航天工程系,18岁毕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进入到导弹设计部门,从下手开始。
中国航天部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得到了大量投资,投资多了,项目经验多了,自然给了年青人机会,一个又一个年青人脱颖而出,孙素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年纪轻,但脑瓜子好,十年不到就做到了副总设计师,已经主持了好几款导弹的设计。
随着老一代航天人逐渐退休,年青一代开始承担重任,而为了更好的竞争,同时也方便与国外的合作,谷雨决定效仿前世,对主要军工巨头进行拆分。
航空工业和船舶工业本来就分成了好些家,自然没必要动,这一波兵器工业、中核工业、航天科技和电子总公司都进行了拆分,航天科技的拆分与前世类似,战术导弹部分和日本总师主持的固体火箭部分,组建航天科工。
而在人事安排上,谷雨很明确的指示要航天和中核两大系统全部由表现出色的年青人担纲,老同志辅佐,两航的总经理和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下面的研究院院长全部是20后,甚至还有一些30后担任院长。
这一系列安排的目的除了让更多的年青人脱颖而出,更多的也是因为搞核武器和搞航天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而且承受的压力巨大,格外锻炼人,必须用年青人担纲。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