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59节
有这样的基础,就算还是不能入关,谷雨也不是非常担心,一个已经实现内循环的大中国经济圈完全可以可持续发展,并吸纳越来越多的国家。
虽然看起来没有前世增长那么快,但广大人民积累的财富并没有大量流出,人民的幸福感反而有可能更强,那就拖着就是,顶破天美国迟一点衰落,这反而可以让美国产生更多的错觉,也留给中国更多的发展时间。
而要想进一步增强实力,谷雨也想起了朝鲜,或许应该尽一尽宗主国的责任,把朝鲜纳入到香港经合组织中,本州日本快要完成原始积累,即将对外资本输出,能去的国家有限,暹罗、马来和爪哇都不需要担心,但朝鲜不行……
带着这样的思考,谷雨和林彪同志两家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先坐汽车,然后坐上轮船到达雷州半岛,再乘坐专列返回北京,参加新一届两会。
坐在汽车上,谷雨忍不住抱怨,“我都已经退休了,可中央局的同志就是不让我坐飞机,非要让我坐着汽车、轮船和火车长途跋涉!”
“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嘛!”
“你负责航空工业,多次乘坐飞机,你比我更清楚,现在的飞机已经相当安全嘛!”
“谷书记,您也要理解同志们的顾虑!”
“过度的安全考虑本身就是官僚主义思想的体现,这也会让我们越来越脱离群众!”
“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
说来也巧,就在谷雨惦记朝鲜的同时,香港各个大学的朝鲜留学生联合会给他写了一封集体信,要求中国政府尽到宗主国的责任,给予朝鲜军政府足够的压力,让朝鲜尽快加快香港经合组织,朝鲜不能再这样荒废下去了!
为了表明决心,这一封集体信竟然是血书,这些激进的大学生不仅准备派出代表前往北京请愿,还在香港散步,举行各种请愿活动。
与国内各家大学不同,香港各大学不仅仅对中国和南洋的华人招生,也会在朝鲜、九州日本、暹罗、缅甸、柬埔寨和苏门答腊等地设置分考场,考试分为两场,一场是各国组织的资格考试,考试通过者就可以报考香港各家大学。
在这些国家中,朝鲜和九州日本最为重视教育,每一届都有不少来自于两国的留学生,由于日本的侵略历史,朝鲜和九州日本在港的留学生非常的不对付,一开始朝鲜人还能得意洋洋,我们虽然被小鬼子奴役了很久,但我们是战胜国。
不过到了六十年代之后,朝鲜和九州日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此时的九州日本不仅普及了家电,也开始大规模普及小汽车,而朝鲜由于人口较多,工业化程度比较低,虽然不至于为温饱发愁,但不仅比不上九州日本和中国,甚至还不如一向看不上的柬埔寨。
此时柬埔寨不仅衣食无忧,依靠着热带农产品和水稻的大量出口,柬埔寨的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而这些年中国也援助柬埔寨,修建了不少基础设施,此时柬埔寨全国大部分已经通电,家用电器的千人占有量已经超过了朝鲜不少。
朝鲜的煤炭、铁矿石数量虽然不少,但这一类的基础资源在这个时代压根不怎么值钱,虽然中国有一些援助,但朝鲜的工业水准还是不够,不管是钢铁厂,还是机械厂、水泥厂这些都没什么竞争力,工业品自然卖不动。
这些年朝鲜政权不稳定,虽然有一些轻工业品和工业原料出口,但朝鲜的轻工业品两头在外,只能赚一些加工费,油气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加之军政府还被美国制裁,所以在五六十年代这个黄金期,朝鲜的经济增长率一般。
等到石油危机的爆发,朝鲜的日子更加难过,自然比不上生物资源比较发达,靠着橡胶、水稻赚了不少钱的柬埔寨,这也让朝鲜留学生相当的破防。
都混到这个程度了,朝鲜军政府那帮棒槌竟然还担心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会摧毁朝鲜有限的工业,这也让留学生无比愤怒,现在的朝鲜都已经穷成这个鬼样子,还这么三心二意,哪里有未来?都比不上柬埔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不可能指望金钟泌,那就给中国领导人上书,让他们督促朝鲜改变,虽然朝鲜被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民族主义思想膨胀,但随着中国的迅猛崛起,事大主义思想再一次占据了朝鲜的脑海,朝鲜不可能指望自己,那只能指望宗主国!
朝鲜大学生搞这么一出,自然引起了香港报界的啧啧称奇,不少报社派出记者采访,没想到,这些大学生还和某一家报社的记者发生了厮打。
原因很简单,这家报社一直说谷雨的坏话,采访的时候也比较傲慢,说话不那么中听,而朝鲜大学生们觉得这帮子记者都是坏蛋,很反感他们,说话自然比较冲。
这自然让报社的记者们很不爽,不过是一群上街求人帮忙的棒子,谁给他们的底气敢这么说话,说着说着就不对付,朝鲜大学生性子着急,竟然打了起来,然后把警察招惹过来。
这件事闹腾出来之后,那家报社不干了,继续在报纸上,连番报道,冷嘲热讽,都什么时代了,还提什么宗主国藩属国……
这件事本来不怎么大,但却引起了美联社在内多家西方媒体的注意,按理说,中国的新朝贡模式应该会让周边国家的高层和精英们十分担忧才是,怎么这帮子朝鲜大学生叫着喊着要加入香港经合组织。
更奇葩的是,中国政府应该很欢迎这样的操作,但记者们采访发现不管是香港经合组织,还是中国政府官员都会朝鲜加入香港经合组织显得有些犹豫,很多人还说朝鲜的人太多了,我们目前的国力还比较有限……中国人竟然不愿意?!
这些洋鬼子记者当然比较奇怪,他们顺势关注了一番香港经合组织模式,本来这帮人以为是欧共体模式,但后来发现这里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虽然在五十年代,中国会让这些国家外汇的一半存在中国,但后来有了不少外汇之后,也就不再惦记他们那么点钱,反而不断投资、援助经合组织成员国。
从四十年代末开始,中国的五年计划中都会加上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这一块的投资都是中国国际开发银行的长期低息借贷,时至今日,除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九州日本以外,其他几国还在拿长期低息借贷,而且数量越来越大。
除了长期低息借贷以外,中国还会提供教育、医疗等长期扶持,修建了大批学校和卫生机构,医疗队更是不断派出,都已经有几十期之多。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的企业也不短走出去,中国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在香港经合组织各成员国投资,其中九州日本获得的投资最多,各种各样的研究机构、办事处和贸易公司多如牛毛。
这些经合组织成员国也可以参与竞标中国国内包括常规军工在内的各种项目,九州日本的工业水平比较高,每年各类工业制成品可以从中国赚取高额的利润,这也让九州日本获得了比较大的繁荣。
柬埔寨等几个国家都是农业国,很难如同九州日本那样参与中国的竞争,但中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一直比较高,几乎所有的主要农产品都比国外贵,哪怕对外出口的水稻也是如此。
按照几国和中国达成的协议,只要愿意接受人民币,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获得的大量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中国的轻工业品。
由于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轻工业品反而卖得相当便宜,如此一来,相当于中国政府出钱,不仅补贴了这几个国家的农民,还减免了出口商品的增值税,让他们可以非常快乐的薅中国的羊毛。
按照中国政府对外的说辞,中国给予香港经合组织几国的待遇与本土各省并无任何差异,而给与他们的长期低息借贷,更类似于转移支付,只不过他们不需要上缴税收,中国只能给贷款,而不是直接拨款。
相比较而言,香港经合组织观察国就没这么多好处了,虽然中国与各个观察国互相之间减少了不少关税,中国政府也给政府援助,还单方面给了不少关税优惠,但归根到底也有种种限制,援助的规模有限,中国国内企业的投资也不是特别多。
分析一番之后,洋鬼子恍然大悟,怪不得朝鲜大学生叫着喊着要加入到新朝贡体系中,合着这是想吃大户,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从中国获得大量援助和投资。
而中国政府虽然接纳朝鲜为观察国,但却对接纳朝鲜犹豫重重,总嫌弃朝鲜人太多的原因也在于此,其他成员国要不以华人为主,要么是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中国养得起,但朝鲜的人口规模太大了,中国养不起……
与此同时,洋鬼子们也明白为什么中国身边的卫星国这么老实,不和中国政府对着干,一是中国没有驻军,不怎么干预内政,不管是选举,还是搞军政府,亦或是封建王权,中国都不管;二是中国经济上一直任亏吃。
如此一来,中国周边各个卫星国安全上有中国保护,经济上可以从中国获益,内政上也不用担心被中国控制,自然不可能和中国对着干,朝鲜人也会哭着、喊着要加入香港经合组织。
虽然中国把这些国家纳入到中国经济圈,扩大了市场,获得了不少资源,也不存在苏东的种种乱象,但洋鬼子们总觉得中国人有些贰,过去几百年朝贡被吸血,现在还被吸血……
第237章 犹豫
洋鬼子们大多管不住自己的手和笔,也会在香港的报刊杂志上说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共产党改变了不少,但香港各大学还是有一些特别在意洋人的感受。
对谷雨对外的扩张,这帮人中有不少说他好大喜功,搞一些不毛之地干什么,不过随着天方省、昆仑省发现大批石油,南洋省发现了多个金铜矿,这帮人不提这个茬,转而说谷雨不应该在南亚折腾,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往日无仇,近日无恨,你在印度搞什么?
但这一类人并没有批评谷雨惠及中国周边的小国,他们不觉得谷雨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中国家大业大对周边好一些不是应该的吗?要不然怎么能称大国?
相反他们还觉得谷雨给的不够多,国家已经这么强大了,就应该大方一些,搞什么贷款,直接援助就行了呗!
他们这样想一是中国的传统,虽然近代中国落后了,被小鬼子欺负,但对朝鲜、对越南柬埔寨暹罗,对南洋,中国一直是蔑视的眼光。
虽然这帮人与谷雨不对付,但他们毕竟不是后世那帮子跪派,他们对中国的强大一直很认同,只是觉得让他们来搞,应该更强大,但可恶的共产党竟然剥夺了这个机会,让一群泥腿子和一群工匠治理国家,他们会什么。
在他们眼中,既然中国已经强大了,给归顺中国的小国家一点好处不是很正常吗?所以他们对朝鲜留学生的做法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反而觉得谷雨在朝鲜问题上太过抠门,朝鲜就算不愿意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你也可以多惠一些嘛,朝鲜一直都是最忠诚的!
而对于南越发生的种种,他们也对谷雨的做法不满,南越吴廷艳人憎狗厌,中国作为宗主国怎么能不理睬呢?就应该下场把吴廷艳赶走,然后让南越自由选举……
“这帮人毫无逻辑感,对同一类事情竟然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会说谷主席好大喜功,一会说谷主席抠门,一会又说谷主席要发挥宗主国的作用……”
“传统知识分子总是如此,哪怕去过欧美留学也是一样,他们总是既要又要还要,但他们并不明白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会有利有弊,要想做到利多弊少,就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
“这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他们还是静态的看问题!”
“党内这样的同志也有很多,喜欢静态的看问题,过去这样,我现在也这样,未来还是这样,机械的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李强站起来说道,“谷主席让我来香港坐镇,就是来解决香港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坐镇香港的李强同志正在和驻港机构某一位同志谈话,谈话的一开始是朝鲜留学生的上书造成的种种影响,然后开始说起香港的知识分子,谷雨要求用资本主义的手段教一教香港那些不太靠谱的知识分子,李强同志当然要执行。
听完李强的传达,对面的同志高兴地说道,“李总理,我等这一天很久了,这帮人干什么都不成,抱怨的人很多,可上级就是压着不让动手,说担心影响香港的招商引资。
难不成这些人还把外国资本家引过来?外资愿意投资,说到底是能赚到钱,我们让外资赚到钱,他们就不会走!”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机械的执行中央决策!”李强同志笑着说道,“香港特区创建初期,我们要打造不一般的对外形象,所以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所容忍,但不正常的东西若是迟迟得不到清理,就会形成溃疡,日后甚至烂到骨头,这是不行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香港特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得到了外商的充分认可,此时就需要清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但清理的过程要讲方式方法,既然香港搞的是资本主义,那就用资本主义的路数对付他们,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方式,那就是利益,能够创造利益的人,会捧得高高的,不能创造,那就哪凉快哪待着去!
我听说一些人不能为大学、研究机构创造效益,甚至拿着企业的钱,却做企业意图相反的事情,那就取消赞助,撤并专业,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目前陈嘉庚先生的传记电影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不过这位同志想了想说道,“陈国庆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的父亲很受知识分子欢迎,口碑很好,他怕得罪了一些人,反而败坏了老爷子的形象!”
“那就先发制人把事情说清楚,陈嘉庚先生与我党,尤其是谷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有些人总是想破坏这种友谊,让陈国庆先生没办法尽孝,这是什么样的恶劣行为,天下人有眼睛,当然不会责备陈先生!
陈国庆先生就是太好说话了,这才被人欺负到头上,我们虽然不方便公开下场,但也要给陈国庆先生打打气,要不然他遇到的麻烦会越来越大!”
“我明白了,我立刻执行!”
“有些手段我们也刚刚使用,还不熟练,要多揣摩美国类似的做法,一定要记住,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方便出面,若是出现了争议,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
这也正好可以让我们看一看特区政府公务员的立场,香港特区已经创建二十多年了,有些人的立场还真说不好!”
“是,我一定严密关注!”
这位同志离开后,李强同志翻开香港经合组织有关朝鲜经济的档案,继续阅读起来,随着这些大学生的上书,朝鲜进入香港经合组织的进程应该会加速,到时候中央肯定会咨询他的看法,他需要提前做准备。
这倒不是说中国会按照留学生的想法,去做宗主国,干预朝鲜什么,而是朝鲜大学生的反应,说明朝鲜社会意识已经有所转变,朝鲜加入香港经合组织的社会意识关应该是过了,这是最难的一关,挺过了就好办了。
自始至终,中国高层都非常清楚,中国可以不在乎暹罗、南越,但朝鲜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太大,朝鲜必须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与中国经济一体化。
但阻碍朝鲜走向这一步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此前中国的国力不够,朝鲜人口又太多,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划算;二是朝鲜的民族主义太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防范。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中国的国力上来了,可以给朝鲜更多的援助。
而过去二十多年朝鲜政局的动荡,朝鲜人也看明白了,光靠国内那帮子虫豸根本解决不了朝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离不开中国爸爸,眼看着柬埔寨已经过得比朝鲜好,朝鲜的社会意识出现严重动摇也不奇怪。
而朝鲜民族主义分子原来最不安的一点,朝鲜变成越南第二,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再现,不仅国际形势不允许,而且中国也没什么兴趣。
不过朝鲜进入香港经合组织,也有不少现实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朝鲜的农业问题,朝鲜现在已经有五千万人口,可朝鲜的耕地少的可怜,朝鲜人多地少的问题比中国还要严重,偏偏朝鲜工业也不怎么样,不可能如九州日本一样,靠着比中国相对更强的工业吃饭。
虽然朝鲜对外声称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中国每年都会给朝鲜一定数量的粮食援助,最多的一年是1963年,那一年朝鲜大水灾,中国前后给了整整300万吨粮食,这相当于解决了将近1000万朝鲜人的温饱问题。
即便是平常的年份,朝鲜也仅仅只能勉强解决温饱,这还是在大量从中国进口化肥的前提下,所以一旦进入香港经合组织,朝鲜农业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要想让朝鲜顺利挺过这个难关,要么给朝鲜大量的援助,解决过剩劳动力问题,这显然不现实,中国自己还有不少劳动力问题,哪里顾得上朝鲜。
要么就是大规模开放朝鲜劳工入华,提供朝鲜大量的侨汇,让朝鲜加快资本积累,这倒是有一定的可能,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好转,边疆地区比较缺乏劳工,大批朝鲜劳工到来会极大的改善边疆遇到的一些麻烦……
想到这里,李强就有些哭笑不得,拥有九亿人口的中国现在竟然发愁边疆劳动力问题,这简直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哪怕很多群众知道去边疆的收入,要比去东南沿海打工收入多,他们还是想去东南沿海。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不是辛苦,不管是去边疆,还是去工厂都很辛苦,但在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卫生条件也更好,更重要的是,若是干得好,学会了一门技术,就会成为城市正式职工,获得更多的上升机会,这又是边疆远远不能提供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投入,中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八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了,战后的婴儿潮一代文化水平比前辈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天然希望前往城市生活,而不是留在农村,更不想去边疆。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想尽一切办法前往城市,留在城市,这也让城市的各种竞争变得格外激烈,城市各家工厂有着源源不断的新增农村劳动力,这些孩子更能吃苦,城市的孩子就竞争不过,然后按照规定,就要移民……
大大小小的企业自然没必要上涨工资,有些私营企业甚至向降低工资,偏偏城市的物价并不低,通货膨胀一直在继续,这自然让城市群众相当不满,收入增加慢不说,孩子还要被赶到边疆吃苦,这谁受得了?
随着各种反应的声音越来越大,中央也是头疼无比,在城市不得不推行最低工资制度,根据需要每年会上涨一些,但对城市就业问题就没有太好的办法,你不行,总不能国家给你找工作,所以围绕着城市移民,出现了大量的腐败和社会治安问题。
很多城市为了避免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入城考试越来越难,针对农民搞出了种种限制手段,甚至还要收这个费那个费,这遭到了谷雨同志的严厉批评,是不是入城了,就忘了本了,竟然对农民这么苛刻?我们党的基本盘是什么,广大的翻身农民!
相反,城市原来住的都是什么人,很多都是反动分子的后裔,是他们支持我们,还是翻身农民更支持我们,你们限制拥护者入城,这是想自掘坟墓吗?
谷雨同志很快就对应推出三级入城考试,一是小城市和普通县城,二是中等城市,三是大城市,三级入城考试不再由各地方,而是由国家组织考试。
三级入城考试的难度各不一样,第一级入城考试非常简单,而第三级入城考试难度很大,只是比中考稍微简单一些,谷雨同志同时取消了一大堆违规机构和各类违规收费,并下令在城市居民中严格执行移民相关条例……
凡是通过入城考试,且年龄不高于35岁的农村年青群众,就可以办理相应的短期进城证,短期进城证有效期为一个月,每年可以办一次。
任何人不得不以任何方式阻拦这一类的群众进城,一个月内你在城市做什么,国家不管,但若是没有足够的理由,证件过期超过十天,却还留在城内,会被动员移民。
而在一个月的短期进城期间,如果找到工作,就可以更换长期进城证,等到考试成为国家批准的技工,就可以转为正式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城市职工的一切福利。
随着谷雨同志的决断,拥有三级入城证的群众越来越多,在很多很多地方,农村孩子可以考不上中专大学,但一定要通过入城考试,所以此时的中国农民入城并不困难,这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压力,同时也变相增加了移民工作的阻力。
李强同志作为执行人,自然明白谷雨同志的想法,他就是要让农民不断入城,压低城市群众的工资水准,一边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一边督促职工积极学习新技术,一边借此减少城乡差距。
但这一套模式也招来了大量的批评,除了城市建设压力大、群众的巨大不满、移民矛盾较大以外,他还清楚党内一些同志认为这不利于党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想到这里,李强同志感慨无比,不管怎么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挺过来了,随着黄金美元时代结束,美国人不得不大量印刷美元试图摆脱经济危机,原来受到石油危机影响,出现的原材料下跌,已经被逆转,现在世界大部分物资都在涨价。
作为主要原料出口国的中国,自然享受到了不小的红利,石油出口价格上涨,热带农产品出口价格上涨,小米价格上涨,这自然增加了不少外汇。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