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63节
谷雨默默听完,“老一代的资本家不信我们,我们也不信他们,现在我们又在扩大开放,资本流动是常有的事,只要不过分,没必要盯着不放!”
“物税委可以查一查他们的!”
“是可以查,但现在不能查!”谷雨冷笑了一声,“我们国内的外资企业十个有九个半是亏损,何尝不是规避所得税?这就如同千金买马骨,我们现在付出一些代价,筑巢引凤,等到时机成熟了,我们自然会管!”
“真不查?”
“你一查都不放心,反而一个个想跑,我们不查,他们兜兜转转还是会回来的,洋鬼子的地界生意可不好做,吃过苦头后,自然会迷途知返!”
“也不一定,一些人跑到国外买楼房,买农场,还有人动员我也一起买,被我拒绝了,我是您的女儿,怎么会做这种事!”
“还算有点良心!”谷雨笑着说道,“不过你真想在国外有一些投资,我可以给你指导!”
“您行吗?”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谷雨笑着说道,“跑到国外,买房子的都是小钱,不要太当回事,我盯着是欧美的大钱,欧美经济危机,资本家赚不到钱,全世界就咱们这一块可以赚到大钱,他们早就蠢蠢欲动了,得把他们引过来,加快我们的发展!”
“洋鬼子大批过来,真得好吗?他们赚了我们的钱,也未必会留下技术!”
“我们的企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少的只有几年,多的也不过十几年,我们的市场巨大,劳动力便宜,教育也有一定的水准,政府扶持不少,资源一点都不缺乏,有这么多优势在,没有任何理由竞争不过!”
“您真有信心,国内很多企业很担心的,梦想电子也是如此!”
“时间会证明一切!”
就在谷雨和张一思交谈间,列城解放军机场,此刻正是灯火通明,一架架歼61战斗机被推了出来,地勤人员正在为其任务做最后的准备——挂载一种特殊的炸弹。
接下来,这些战机将与巴基斯坦空军会合,巴基斯坦空军负责引开印度空军战斗机,解放军空军的任务是使用石墨炸弹对新德里、孟买等印度大城市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一些军民两用的电力设施展开攻击。
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邦,化工和冶金工业十分发达,工业产值占据印度四分之一以上,若是袭击得手,该邦的工业生产将遭受到沉重打击,这必然严重动摇印度的战争决心。
空袭孟买核电站之后,印度人恼羞成怒,印度空军的飞机一会扫射巴基斯坦人民,一会轰炸巴基斯坦的水坝,人为制造水灾。
应巴基斯坦的邀请,列城的解放军空军已经秘密参战,印度人的雷达当然也看得到,也咋咋呼呼过,试图通过外交努力,促使中国不再参战。
不过中国压根没有理睬印度人,相反却把南亚战争当成了难得的练兵机会,空军飞行员不断的调动过来,虽然有一些同志不幸牺牲,但相比于训练,实战的作用太大了。
巴基斯坦是驻阿美军的后勤基地,看到中国空军实际参战,美国也挺感兴趣,他们也想看看中国空军的水准,也想知道了解苏制武器的中国到底是怎么对付苏制武器的。
美国家大业大,也不在乎一些装备,而解放军则不同了,对一些美国装备相当眼红,乘着这个机会,通过巴基斯坦军队悄悄购买了一些回去研究。
被派到这样的鬼地方打仗,搞一些钱是应该的,美国将领们也无所谓,而美国政府对印度迟迟不愿意撤出新占领的领土十分不满,他们也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同时也默认两国军队的私下往来,事实上也管不住……
就这样,中美两国的空军在打了十几年交道后,竟然因为印度,又一次合作起来,而与世界最强大空军的接触,对解放军意义同样重大。
相比于此前空袭印度核反应堆,这一次解放军空军对印度各个主要目标的空袭要容易很多,此时的印度国力也就那么回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被钻空子的时候。
这也是目前南亚战争的特点,双方的飞机和防空导弹都不算特别多,都有很多漏洞,印度防不住巴孟海的袭击,巴孟海同样防不住印度的袭击,而印度现在的如意算盘就是耗,耗到三国扛不住,到时候总能留下一些东西,要不然没办法交代。
英吉拉-甘地是女人,但她此时表现出来的决心却胜过了很多须眉男儿,事实上,这样的消耗,巴孟海确实扛不住了,这也是中国不得不派出志愿空军的支援,必须给三国打气,让他们打下去。
解放军两机编组,飞到目标上空时,可以看到河流中下游,一连串小城镇,根据地图显示,这是西德援助的一个钢铁厂。
现代钢铁厂都是一个个钢铁森林,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除非大规模地毯式轰炸,否则威胁很有限,所以印度虽然有防御,但也就一些高炮,而高炮对于现代战斗机,根本没什么实际威胁。
随着指令下达,两架飞机直接各投下了两枚石墨炸弹,炸弹在指定高度闪过一簇火花,随即散落成了几百个很小的圆筒状物体,这些小罐子展开了各自的小降落伞,飘摇着落下地面。
当它们坠落到了更低的高度上,圆筒状物体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圆筒内的细小石墨纤维开始随风飘散开来,纤维散布的面积很大,足可以抵消风向可能造成的误差。
一根柔弱飞舞的纤维,最先飘落到了高耸的高压电塔上,它的另一头随后搭到了另一侧的电线,巨大的闪光后仅仅一两秒内,河流对面的一座小镇陷入了一片漆黑,然后是第二座,第三座……
新德里时间晚上8点45分,总理府内,例行的夜间会议还在进行,外交部长正在发言。
他的发言冗长而又扫兴,主要是最新的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外交部情报分析室,对将来可能出现局面的判断。
尽是一些让总理英吉拉-甘地难以作却又不舒服的论调,他反复在讲,主要国家对印度迟迟不愿意退出占领的领土不满意,认为这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精神,印度在国家上国际上孤立。
英吉拉-甘地皱着眉头歪着头,勉强听他讲下去,她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印度获得空前的巨大胜利时,这个人还在不停地散步失败主义言论?
这一次只要扛住中国的压力,控制住大部分占领区领土,不仅会极大的鼓舞国民的士气,也会极大的提升印度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让南亚各小国都畏惧,从而真正树立起霸权,若是完全让出土地,印度人民怎么想?仗不能白打!
这一点说了很多次了,国际舆论?有必要太在意吗?以色列抢夺巴基斯坦怎么没听说有那么多国际舆论?反正苏俄承诺了巨额援助,有什么好担心的?
英吉拉-甘地早就想换了这个外交部长,不过此人乃是国内最精通英美事务的专家,可以在关键时刻救火,她也只能忍着他,而周围的官员也都不做反应,觉得外长在外国的反应上有些夸大其辞,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值得参考的。
总理府的照明微微闪了一下,然后熄灭了,打断了会议,英-甘地十分吃惊,站起身说了几句,让大家不要慌张,总理府有柴油机发电的紧急电源,很快就能通电。
印度的部长们倒也不是很慌乱,印度电力设施一般,停电是常有的事情,只是总理府也停电,倒是比较新鲜。
坐在末位的总理办公室主任根本不等英-甘地吩咐,就起身来到外面,询问工作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停电了?赶紧启动备用电源!
过了一会儿,远处楼道里匆匆赶来一名军人,“有一些情况要向总理报告,新德里有4个街区突然停电,不知道是不是巴基斯坦人袭击了我们?”
“有没有听到爆炸声?”
“没有明显的爆炸声,防空司令部现在也联系不上,他们那边应该也停电了!”
“该死的,怎么会这样?哪里出了问题?”
就在印度总理府的官员们抱怨之际,印度很多很多地方的官员都在抱怨,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停电了,印度电网竟然这么不靠谱?
整个印度的生产生活陷入到混乱当中,一直到第二天下午,综合了多个地方的报告后,印度政府才终于明确这是一次针对印度电网有预谋的袭击,袭击者使用了一种可以导致电网短路的新式武器……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多位苏共中央局委员们正在听取印度这一次遇袭的损失报告,印度主要大城市和主要工业基地的电网遭到了不小的破坏,很多线路被烧毁,引发了大面积停电。
由于印度中低压电网大量采用架空裸线、配电系统及保护配置技术落后、电力抢险维修能力不足,所以印度多个地区迟迟没有恢复通电,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中国官员通过非官方途径通报,他们这一次使用的是专门针对电网等设施的石墨炸弹,炸弹内部填充的是石墨丝,不是炸药,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中国政府声称此举是督促印度尽快撤出占领的巴、孟、海三国领土,接下来会加大对印度电力设施的空袭,直到印度撤军为止!
而印度政府已经决定让步,尽快实现南亚的和平,他们扛不住这种专门针对电网的袭击,若是被长期袭击,印度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混乱中,这是印度政府无法接受的!”
“停战也好,南亚打得太久了!”
“该死的,中国到底有多少新玩意?为什么我们没有搞出这种石墨炸弹?”
“委员同志,美国人同样也没有类似的武器,这是一种武器创新,如果不是中国使用,我们都不知道中国已经大量装备这样的炸弹,不过中国方面表示可以转让,但需要我们拿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交换!”
“中国人能够想到武器创新,我们为什么想不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联盟需要答案,人民也需要答案!”
会议室沉默了,此时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中国已经过分强大了,美国政府应该会更加犹豫,中国肯定无法迅速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他们也不可能站在帝国主义一边!”
“这样的好消息还是不要有的好!”
勃列日涅夫十分沉稳的说道,“同志们,我们该正视中国的实力,我们不可能两线作战!”
“问题是中国会做什么样的决定?”
勃列日涅夫继续说道,“只要他们不彻底倒向帝国主义,什么都可以谈,同志们应该没有意见吧?”
“我支持伊里奇的建议!”
“我也支持!”
“谈判不能再拖了,我支持!”
第240章 勃列日涅夫同志的改革
在苏共高层眼中,印度是南亚的地区大国,与苏俄有共同的对手,苏俄联合印度,给予印度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现在的问题是印度被中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收拾,尤其是这一次,印度拿了苏俄那么多援助,却被中国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收拾的十分凄惨,先是苦苦经营的核反应堆被炸,现在印度全国的电网也遭到了重大破坏。
能够把印度这么一个地区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中国是什么?不用说,中国就是世界大国,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世界大国,哪怕苏俄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苏俄想不承认都不行。
既然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而不是苏俄想象中的东亚地区大国,苏俄就必须承认中国在很多地方拥有战略,苏俄一旦扩张到中国的势力范围,就必须如同倾听美国声音一般,倾听中国的声音,而不能是以前那样忽视中国的利益。
这一场南亚战争中,苏俄一直毫无原则的支持印度,并不是苏俄多爱印度,而是苏俄想告诉中国,中国还不是世界大国,其影响力是有限的。
中国在南亚的所谓影响力不值一提,苏俄只要下决心就可以借助印度切断中国的关键交通线,让中国这些年的开拓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这一点与中美两国五六十年代在东南亚的厮杀是同一道理,经过十多年陆上和空中厮杀,中国证明有能力维系其在东南亚的地位,即便强大如美国也赶不走,当然了,中国也赶不走美国,最后两家只能划分地盘。
苏俄事实上也是同样的想法,苏俄很清楚中国在南亚拥有地理优势,赶是肯定赶不走的,但苏俄需要告诉中国,苏俄+印度才是真正的陆上霸主,苏俄在南亚的扩张不需要看中国的眼色。
虽然战争打到现在,中国并没有出动看家的陆军,但苏俄也没有全力支援,双方都留有余地,而这种留有余地的战争,反而更能展现各自的实力。
苏俄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巴孟海三国即便有中国的支持,但三国的家底不如印度,中国对三国的支持,也不如苏俄对印度的支持,所以只要拖下去,印度就会胜利,而印度的胜利就是苏俄的胜利。
虽然巴孟海不会亡国,但苏俄+印度会在南亚创建起陆上霸权,拥有这种陆上霸权,苏俄就可以不断在南亚扩充影响,而失败之后的中国就将不得不收缩,影响力自然会消退。
但当中国使用石墨炸弹重创印度电网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此时即便苏俄赤膊上阵,疯狂的给予印度支持,印度都不敢再打下去。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今天这么点家底不容易,若是全国的电网被中国摧毁,印度重新恢复需要的投资是天文数据,苏俄也不可能给予那么大的支持,苏俄也是给不起的。
此时就算印度继续占据一部分土地,也是绝对意义上的得不偿失,所以印度只能妥协,寻求体面的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而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印度得到苏俄的加持,也拿不到南亚的陆上霸权,未来除非印度拥有核武器,并拥有防范石墨炸弹的能力,否则印度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很明显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对苏俄而言,同样相当尴尬,虽然苏俄还可以继续与印度合作,但苏俄想继续保持甚至是扩张影响力,就不得不看中国的眼色,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和中国商议,要不然拥有陆上霸权的中国就会想出种种破坏的办法,让苏俄没办法经营。
而在此前在非洲的较量中,中国同样已经告诉苏俄,哪怕你们扶持了一些人,但只要我想打击,就能打击,你却毫无办法,这同样意味着苏俄在非洲的扩张,也需要看中国的眼色。
既然中国在南亚、非洲证明了自己,苏俄干不过,自然就没有选择,只能承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与中国好好谈一谈。
虽然很憋屈,但整个过程明明白白,也没什么好懊悔的,谁让中国拿得出石墨炸弹,而苏俄棋差一着,武器库中没有这种武器呢,或许中国的胜利有侥幸的成分,但运气谁都有,就看能否把握。
而中国这一次胜利,同样也表明马祖罗夫对中国的判断,不如持缓和论的勃列日涅夫同志,这也说明苏共中央调整领导分工的正确性。
虽然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谦虚的说他不是苏俄的领袖,苏共是集体领导,但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马祖罗夫同志,而随着影响力的提升,他自然可以提拔更多的人,嗯,内务部那个安德罗波夫不错,很靠拢他,比谢列平好用多了……
在这一次会议之后,苏俄迅速调整外交立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达成一致后,迅速就南亚问题形成了决议案,立刻停战,恢复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联合国安理会会派出监督人员,在部分敏感地区或可派出维和部队。
为了促使印度做出让步,苏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带着葛罗米柯访问印度,劝说印度执行安理会决议案,同时向印度伸出了温暖的双手,除了工业援助以外,武器援助都是好东西,包括米格21的最新改进型还提供生产线、飞毛腿B地对地导弹等。
印度总理英吉拉-甘地虽然无比悲愤,但也只能吞下这个苦果,这段时间小巧的歼61钻来钻去,在印度上空,丢下了大量石墨炸弹,印度60%以上的电力系统已经崩溃,工厂没法开工,晚上黑灯瞎火,损失之大超出想象。
到这一步,印度不退都不行,要不然国内各大财团就会吃了她,而此时国大党内部对英吉拉-甘地的反对声也多如牛毛,英吉拉-甘地再一次感受到父亲去世前众叛亲离的悲惨。
幸好苏俄送来了一大堆援助,英吉拉-甘地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拖一段时间,她准备蛰伏一段时间,不过她绝不会同意让老德赛上台,这应该也是苏俄的意愿。
在交谈的时候,英吉拉-甘地又一次寻求苏俄的核支持,柯西金过来之前,就意识到印度会提及此事,此时苏俄已经不敢在印度核问题上太过招惹中国,但又不能让印度失望,所以柯西金搞起了拖字诀。
柯西金一面说苏俄和印度合作和平利用核能的态度从来没有改变,会遵照协议,一边又告诉英-甘地孟买是大都市,不适合搞核反应堆,需要重新选址……
目前印度的现状非常糟糕,短时间内不可能迅速启动地下核设施的建设,而苏俄也不可能大包大揽,这也意味着核反应堆项目的推迟是必然的。
英吉拉-甘地并不笨,她隐隐感受到了苏俄的态度转变,但又无可奈何,战败之后的印度更加依赖苏俄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也不是无价的。
既然印度没办法打出南亚霸主的地位,老毛子自然就有更多的要求,虽然没有趁火打劫,但也开始试探性的提出了一些政治要求,英吉拉-甘地虽然很厌恶,但只能捏着鼻子答应,现在印度离不开苏俄的援助。
也就在柯西金访问苏俄的同时,中苏两国在莫斯科开始了新一轮谈判,而在这一轮谈判中,中国代表团团长进行了调整,中央工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电子信息部副部长江泽民成为团长。
江泽民并没有什么名气,只不过是中国的中央候补委员,是副部级别的干部,不过苏俄对中国了解很是很深入,中国高层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担任过中央工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任和副主任,能担任这个职务,基本上可以肯定属于谷雨和李强非常器重的干部。
谷雨对电子很感兴趣,两个女儿搞得都是电子工业,江泽民很可能可以直接向谷雨汇报,所以老毛子对江泽民还是比较重视的。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