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71节
中科计算在美国没什么影响力,美国的大企业也不可能大规模采购中国的小型机,不过中科计算长期负责军品研发,小型机运行较为稳定,所以还是获得了一些订单。
几年间中科计算的小型机在美国陆续也卖了900多台,总销售额1100多万美元,算是小赚了一笔,但总体并不算成功,影响力也不大。
中科计算出口美国的同时,国产小型机也开始在各行各业推广,虽然此时中国小型机市场不算大,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求还是很有一些的。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中科计算的不断推广,各行各业对小型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中科计算可以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小型机。
到了1968年,梦想电子也搞出了自己的小型机,相比于中科计算主要精力在银行等系统使用的大型机,梦想电子在小型机上发力更猛,他们针对美国市场连续推出好几款小型机,加入到这种大拼杀中。
与中科计算不同,梦想电子花样很多,各种能找到的新技术都用上了,国产液晶,中国最早的存储芯片都用上了,还在小型机中内置了游戏,以吸引消费者。
而为了更好的开拓美国市场,梦想电子并没有效仿中科计算搞全国产,而是走了一条新路,采用美国的处理器和一些关键部件加中国软件和相对便宜的配件,在硅谷组装,成本进一步压低,其高端机不到1.2万美元,低端机更是砸到了6000美元。
虽然梦想电子的利润不算大,但相比于中科计算的小打小闹,梦想电子在美国的销售量明显大多了,6000美元对很多美国人而言,根本不贵,有一些人买小型机甚至只是为了玩游戏,还不断询问梦想电子有没有新游戏。
看到这个新兴市场在,梦想电子反应很快,立刻成立软件事业部,基于梦想电子的小型机操作系统,研发电子游戏,并推出了一款表格软件,这不断带动了梦想电子小型机的对美出口。
从1968年杀入小型机市场,短短三年不到,梦想电子在美国的分公司已经卖了2万多台,总销售额超过了1亿美元,虽然比不上DEC,但也算是一个干得不错的小型机生产商,在美国市场的名气迅速打了出来,也顺便带动了中国配件商的对美出口。
全美的小型机生产商为了活下去,正在疯卷,任何新应用都会被他们参考,梦想电子用液晶,他们也用;梦想电子搞游戏和软件推广,他们也会,不就是编写游戏吗?又不是很难;梦想电子进口中国产的配件,降低成本,那我们同样找中国人、日本人……
在这不断的内卷中,小型机价格越来越低,个人计算机时代已经若隐若现,梦想电子也通过这一系列厮杀,找到了推动销售的秘诀,操作要尽可能简单,要以软件带动硬件的销售,捆绑在梦想电子小型机上的软件越多,梦想电子的小型机卖得越好。
而苏俄这一次看重的还有梦想电子的小型机,老毛子不可能和梦想电子一样,跑到美国设立一家分公司,不过梦想电子的小型机确实搞得不错,老毛子很眼红,也想引进。
老毛子对小型机自然也有研究,不过短时间内搞不定美国人的芯片,想完全复制还需要时间,他们就想到中国人也搞出了小型机,中科计算的小型机应该不错……
贝嘉成笑着说道,“梦想电子的小型机产量并不大,我们真正看家的是大型机,我已经得到授权,您可以参观中国国产的大型机!”
“真是荣幸之至!”
“我们的大型机除了用于银行等关键民用部门以外,也可以用于军事,我国效仿美国赛其系统,正在部署的燕山自动防空系统就使用了中科计算特制的大型机!”
奥索金大吃一惊,他立刻寻杆往上爬,“燕山自动防空系统,我第一次听说!”
“不瞒您说,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有这么个东西存在,不过如果苏俄朋友感兴趣,丁承德同志可以代为介绍一番,她比较熟悉情况!”
说到这里,贝嘉成笑着说道,“奥索金同志,您肯定知道丁承德同志的身份,能够请动她做介绍,这意味着什么,您肯定清楚!”
得到奥索金的报告后,苏俄代表团团长亲自带队,听取了丁承德的介绍,紧接着苏俄专家进行了一连串询问,虽然丁承德语焉不详,但拿到的各种指标,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意思是中国这一套防空网相当先进。
苏俄高层闻讯后,一开始相当吃惊,中国人竟然不惜血本搞出了中国版赛其系统,这个投资绝对巨大,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太密集,自然条件很好,效仿美国在国土核心区创建全覆盖的防空网并不奇怪。
不过苏俄的情况不一样,苏俄地广人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就十来个,苏俄的城市不过是广袤国土上一个个相隔很远的点,如此一来,苏俄全覆盖的防空网建设就困难了不知道多少倍!
虽然苏俄迅速创建起了以远程预警雷达为耳目、以大型截击机为长拳、以地空导弹为短拳的国土防空体系,但苏俄靠近北冰洋的广袤国土基本上都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冻土带,要在这种地区修建众多的空军基地和防空雷达系统显然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为此苏俄防空军开始学习美国,发展预警机来填补陆基防空雷达网的空隙,苏俄第一代预警机是图-126预警机,这种外形酷似图-95战略轰炸机的大家伙带有一座远程预警雷达,能够探测370千米外的空中目标,也可以同时指挥8架截击机升空作战。
不过图-126预警机所搭载的雷达系统仅具备有限的下视能力,对超低空突防战机的探测能力几乎等同于“睁眼瞎”,无法将目标与地面背景区分开来,因此在美国空军兴起超低空突防战术后,由图-126预警机构建起来的空中雷达网很快名存实亡。
无奈之下,苏俄只好暂时死了全面防御的心思,改为关键点防御,同时大力发展对等反击,搞以攻代守,我是防不住,但我有足够多的洲际导弹,你敢对我动手吗?
某种意义上,苏俄发疯一样的搞那么多核导弹和核潜艇也是被逼的,完全没办法搞金钟罩,那也只能做好随时以命换命的准备。
这么多钱都放在进攻上,在防御上的投入自然不够,顶多搞一搞战役级别的防御系统,虽然苏俄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覆盖防空网,但并不意味着苏俄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中国人愿意主动告知这一套防空系统的存在,既是示好,也可能是警告,向苏俄表明中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不要误判……
恰好也就在此时,中国也向苏俄代表团展示了中国第一代海上预警机的机载雷达,该型预警机以运6为载机,与美国的E-2预警机很类似。
不过这款预警机的雷达却相当的不错,总共包含四组接收天线,分别位于机首、机尾与水平尾翼两端,可接收来自空中、海上、地面电磁讯号,由中央处理器控制进行同步扫瞄。
接收到电磁信号时,处理器比对不同接收天线的信号强度与时间差,自动计算出信号来源的精确方位,同时也能自动分析信号的相关参数并进行判别。
如此一来,这款预警机所用的雷达就变成了三坐标雷达,具有一定的机载动目标显示能力,这也意味着这款预警机在陆地和海洋上空具备了一定的下视能力。
而随着数据链的引入,还可以同时对多批目标实施指挥引导,已经不仅仅是警戒能力强,还有指挥作战能力。
中国军工人员告诉苏俄,我们为了解决雷达杂波问题,整整搞了十几年的简易算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才有了雷达性能的显著进步。
至于怎么突破的,中国技术人员没说,反正非常先进,这也把老毛子逗得心里痒痒的,若是中国所言属实,图126预警机引进了这一款雷达,苏俄防空系统必然可以得到极大的完善……
中国人如同开屏孔雀一般不断展示其在国防电子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自然逼着苏俄进一步思考,他们迅速意识到不下血本是不行了!
第246章 礼物
中央局常委们再一次来到谷雨的家中,谷雨正在和丁承德交谈,谷雨敢想让她离开,谷景生同志说今天的汇报涉及到丁承德同志熟悉的工作,她留在这里作为顾问更好一些。
谷雨看了一眼丁承德,笑着说道,“承德都可以做顾问了吗?”
“丁承德同志在科技问题,尤其是电子工业等问题上,拥有很多真知灼见,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太夸张了,我都觉得脸红!”
虽然谷雨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比较满意,他知道自家闺女还是比较努力的,谷景生评价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中央局常委们汇报了中苏两国这一次初步接触的相关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谷雨默默听着,然后说道,“政治、军事和外交问题,我现在不关心,你们斟酌着办,反正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我只关注经济科技合作,苏俄这一次主动退让,表现得不错,我们这一次展现了这么多东西,就是给大礼,为得就是让他们尝到甜头,好做出我们所希望的积极改变!
苏东阵营现在最大的弱点就在经济,苏俄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从中国获得足够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满足人民的需求,对苏东集团有战略意义,可以帮他们续命,这一点必须让苏俄清楚,苏俄越明白越好,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要尽量劝说苏俄放弃那些竞争力不强的产品,不再妄图面面俱到,苏俄现在还有些犹犹豫豫,但等到他们尝到甜头了,就会不断推动,这是本能。
也要让苏俄从我们的发展中获得好处,中苏友谊大坝每年的分红,苏俄拿在手里,他们会算账,我们要大胆的提,成不成是一回说,说一说是另外一回事!
三角贸易必须搞起来,苏俄现在这种搞法注定不能长久,一旦经济上遇到一些挑战,对外的援助减少,苏俄扶持或者影响的政权都会受到影响。
但不管怎么影响,那些被开发的矿产品总要对外出售,我们作为主要收购方的地位不可能有大的改变,未来除印度、利比亚以外,其他国家未来必然会逐渐纳入到中国经济圈中。
科技合作也要大胆,苏俄半导体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我们哪怕是转让最新的技术也不需要担心,我们要尽可能乘机补上技术上的一些不足!
我们在导航卫星领域取得的一些突破,也可以拿来与苏俄做交易,不要舍不得,我们提前搞,出了成果就要交易,换成好东西,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嘛!
核潜艇这一块太过敏感,苏俄不可能给很多,就算给了我们,我们也弥补不了与美苏之间巨大的数量差距,而且所得技术也不会迅速转化为民用,我们就盯着航空,尤其是发动机领域的不足,这一块的敏感度没那么高!
只要我们的国产大飞机迅速突破,光光国内的民用需求,就可以带来不小的盈利,到时候可以加速航空工业的更新迭代,这一块需要的投资太大,我们的缺口不少,盯着苏俄交换技术是最换算的……”
谷雨做出了决断,中央局的常委们虽然也支持,但心里还是有些虚,因为这一波谷雨的决心非常大,拿出来的都是这些年中国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
虽然大家也认可谷雨的判断,苏俄就算引进了,更新迭代也比较缓慢,很快又会被中国超过,但这都是花费巨大搞出来的东西,就这么转让了,心疼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引发的连锁反应很难评估。
苏俄在这一块本来不怎么样,现在补上了电子领域不小的缺陷,以老毛子的德行,过几年变卦非常正常,尤其是现在,苏俄还是集体领导,谁也不知道未来谁说得算,到时候更加麻烦!
不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出现在这样,已经是极致了,要没有谷雨同志敏锐的超前的眼光,中国绝不至于有现在的进展。
这些年谷雨和苏俄交换技术的路数,大家伙也都看明白了,在一些关键性的前沿科技上加大投入,取得成果后,再与苏俄进行技术交流,用新技术换取那种需要不少投资,民用前途比较大的技术或者是战略设备。
五十年代和苏俄交流坦克技术,现在又和苏俄交流电子技术,两次交流涉及到的都是大型飞机,可见谷雨对发展大飞机的执着。
这也可以理解,中国国土面积太过辽阔,发展国产大飞机有迫切的需求,这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只有用大飞机联络各个海外省和边疆省份,才能保证人员大规模流动,不至于出现大乱子。
虽然中国也从欧美不断进口飞机,但别人的东西总不如自己有,这么大的市场不可能让给老外,万一未来对方搞什么事情,自己有国产大飞机,可以大规模生产,也安全许多,这是经历过革命的中国领导人刻到骨髓深处的理念……
领导干部们陆续表态支持,就在此时,孙运璇说道,“昨天我接待了一个美国企业家代表团,美国人对中苏最近的接近有些敏感,有人甚至威胁这会影响到中国入关的进程,虽然美国人的说话荒诞不经,但我们也要注意美国人的反应!”
谷雨笑着问道,“哪家美国企业,这么霸道?”
“摩根斯坦利的董事长麦克,我们想让一些企业去美国上市,解决一些融资……”
“怪不得敢这么说话,哪怕现在不如本世纪上半叶,大摩对美国的影响也是不得了!”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太纵容了!”谷景生同志皱着眉头说,“运璇同志,我们鼓励招商引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无原则的妥协,你完全应该当场打回去嘛!
谷书记早就说过,我们要站着入关,不能跪着入关,我们入关对中美两国是双赢,不是美国单方面让利,美国以入关为筹码,让我们做出重大原则性的让步是不现实的,谈可以谈,但不能轻易让步,就算我们经济上遇到一些挑战也要忍住!”
孙运璇一愣,他没想到谷景生同志竟然当面这么说,他忍不住辩论道,“景生同志,你误会了,我从来没有违反中央意图,扩大对美的让步,但商务工作有其特殊性……”
等到孙运璇说完,他的副手马天水却说道,“入关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入关确实可以推动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我们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资源不断往东部和外向型经济集中,我们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的发展反倒有可能停滞,庞大经济腹地的内贸市场也很难做大。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我们目前的外贸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出口为主,出口产品也偏中低端,国有骨干企业的出口量并不大,中高端产品的出口量也是有限的。
若是太早入关,大批资金流向中低端产业,相关企业也会不断进口国外生产线,会不会影响到国有骨干企业和国有中高端产品的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入关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外国成熟的餐饮、零售、消费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会大举来到中国,这些企业凭借着资本优势到处收购,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冲击会非常大,而这些行业看起来技术含量不够,但却关系到民生,这同样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马天水侃侃而谈,连续提到了入关的几个大问题,他最后说道,“同志们,我们建国时间不长,有太多太多同志对民国时期的悲惨遭遇还记忆犹新,也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此时我们党的威望处在很高的位置,就算经济发展的慢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是稳扎稳打点好!”
马天水说完,孙运璇同志不再说话,而是看着谷雨,他明白了,谷景生同志直接批评,马天水长篇累牍的这番话说到底是对他目前的种种做法有意见,他们摆上了台面,请谷雨同志仲裁的!
不过马天水相信谷雨同志不会支持他,他这番话不仅仅是表明对谷景生的支持,对孙运璇态度的不以为然,更多的还是担心未来,马天水提到的几点,也是中央高层目前相当头疼,且争议非常大的。
在马天水看来,中国目前还没有发展到上限,虽然有不少就业压力,但凭借着国家强有力的控制,通过对海外省的开发,已经消化了不少就业,此时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而太早入关,又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有些直接到政权的性质,马天水这样大革命时期就出来闹革命的人自然不太乐意。
而孙运璇就不同了,他参加革命时,革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对很多核心问题感受不深,而且他长期在东部地区工作,与东部的干部关系更加密切,而总理负责经济,只有经济高速增长了,总理才有话语权,所以孙运璇在入关问题上一直比较积极。
自担任总理以来,孙运璇就连续接见外宾,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他不仅这样说,也迅速做了一些工作。
他注意到一家美国企业反应中国某些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还比较厉害时,他重启了当年谷雨的做法,派人与多家外资组织和相关企业沟通,然后派出了国务院督察组进行调查,这引起了一些地方的不满。
他也开始按照美方的要求,决定加快《专利法》的修订,在建国初期,中国并无《专利法》,只有一个条例,一直到五十年代才出台了第一版《专利法》。
第一部中外《专利法》差距比较明显,对专利维权制定了不少苛刻条款,这主要是因为建国初期中国处在追赶阶段,谷雨不可能太过保护外国专利,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允许申请专利。
围绕着《专利法》问题,中美多年撕逼,中国虽然答应做修订,但动作缓慢,所以孙运璇加快《专利法》的修订,也被认为是中国加快入关的积极信号之一。
孙运璇这一连串做法也让他获得了不少的认可,虽然这些做法大多是中央事先的部署,为下半年他去美国访问铺垫,但孙运璇做得似乎太到位了,而外界的反应也有些出乎意料,这也引起了一些反对意见。
马天水虽然长期在上海任职,不过他做过很长时期的大型企业工委书记,他很早就发现中国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入关并没有那么热衷。
既然是国家骨干,核心还是在国内,他们往外发展,也更多的是秉承国家意志,到国外修桥铺路,或者采购矿山农场,对欧美的外贸收入虽然也有,但总金额很有限,而且也很难迅速扩张,欧美防范的很厉害。
这些企业处于中上游,主要为下游企业提供关键原材料和各种设备,若是中国入世,如钢铁这一类国有骨干企业确实会迎来发展的良机,但高端制造业比如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等等企业必然会遇到不少冲击。
这些企业时不时找到马天水说话,说起他们的担忧,国家强调竞争,我们理解,本州日本设在九州日本的企业不断在国内出售本州日本的产品,我们也没说什么。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护,欧美企业蜂拥而至,我们这些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我们都是国之重器,国家怎么也有一些特别的保护吧,不求中科计算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待遇,最起码外国也必须在技术转让上做一些妥协,要不然中国为什么白白开放市场……
这些国有骨干企业的态度也表明了谷雨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双标立场,这二十多年来,谷雨同志确实非常强调对外开放,时不时说几句,但他并不是一味开放。
谷雨同志对电子行业一直非常在意,他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干预手段,而为了抵抗外来商品的侵袭,不仅仅制定了很高的关税,还有各种非贸易壁垒的保护。
这些年各大钢铁厂陆续引入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一些钢厂财大气粗,想购买美国企业的产品,觉得更高大上,但刚一露出风声,中科计算就会上门进行游说,山西一家钢厂头铁不愿意买账,然后中央监委直接派工作组下来……
不仅仅电子产业如此,轿车产业也如此,党政机关,还有各类企事业单位有不少人热衷外国的大轿车,中央虽然不说,但只要被发现购买外国大轿车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调查组下来,时间一长,中国的党政机关、公私企业也都明白了事理,再也不敢乱买车。
这些年,富欲起来的人不少,但不管是多么富裕的人,一旦购买了外国高档轿车,总会被监委盯上,有不少人为此倒霉,虽然中央监委从来没有为此下文,但马天水听说过谷雨同志的交代,不允许购买国外的高端车,谁违反就好好查一查……
表面理由是反对奢侈浪费,但有懂行的同志就告诉马天水,谷雨同志此法是通过限制高端轿车,让国人相信国产轿车的质量,要不然为什么有钱有势的人都坐国产车,这自然会推动国产轿车工业的发展。
而随着华德56等国产飞机的日益成熟,谷雨同志又操心上了这款并不算很先进的飞机,相比于前两块,这一次谷雨同志做得更加赤裸裸。
各大航空公司根据各自的状况,确定直接订单和未来的意向订单,由国开行购买飞机,租借给各大航空公司。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